一起答

2013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冲刺试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天冬的功效有

    • A. 清肺降火
    • B. 滋阴潜阳
    • C. 软坚散结
    • D. 润肠通便
    • E. 滋阴润燥
  2. 既补肝肾,又强筋骨的药物有

    • A. 五加皮
    • B. 桑寄生
    • C. 枸杞子
    • D. 续断
    • E. 杜仲
  3. 有毒的药物是

    • A. 水蛭
    • B. 干漆
    • C. 自然铜
    • D. 穿山甲
    • E. 土鳖虫
  4. 既能治崩漏,又能治湿疮的是

    • A. 乌贼骨
    • B. 赤石脂
    • C. 五倍子
    • D. 莲子
    • E. 桑螵蛸
  5. 山茱萸的药理作用有

    • A. 调节免疫
    • B. 降血糖
    • C. 祛痰
    • D. 抗菌
    • E. 升高白细胞
  6. 下列关于涌吐药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中病即止,不可连服、久服,只宜暂投
    • B. 只适用于形证俱实者,老人、妇女胎前产后、体质虚弱者忌用
    • C. 用量用法,一般多从小剂量渐增,防止中毒或涌吐太过
    • D. 服用后宜多饮开水以助药力,或用鸡翎等物探喉助吐
    • E. 吐后宜马上进食,以养胃气
  7. 既活血又凉血的药物是

    • A. 丹参
    • B. 郁金
    • C. 鸡血藤
    • D. 西红花
    • E. 水蛭
  8. 绞股蓝的功效是

    • A. 健脾益气
    • B. 清肝明目
    • C. 清热解毒
    • D. 活血通脉
    • E. 祛痰止咳
  9. 能止汗的药物有

    • A. 麻黄根
    • B. 糯稻根
    • C. 浮小麦
    • D. 诃子
    • E. 山茱萸
  10. 乌贼骨的功效是

    • A. 生津敛汗
    • B. 收敛止血
    • C. 固精止带
    • D. 制酸止痛
    • E. 收湿敛疮
  11. 关于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注意描述正确的是

    • A. 桃仁宜捣碎人药
    • B. 郁金不宜与丁香同用
    • C. 丹参反藜芦
    • D. 乳香、没药宜去油用
    • E. 五灵脂宜包煎
  12. 蛤蚧的功效是

    • A. 补肺气
    • B. 助肾阳
    • C. 温脾胃
    • D. 定喘嗽
    • E. 益精血
  13. 既补肾又温脾的药物是

    • A. 鹿茸
    • B. 益智仁
    • C. 补骨脂
    • D. 菟丝子
    • E. 淫羊藿
  14. 能治疗肝肾亏虚之头晕目眩、须发早白的药物有

    • A. 熟地黄
    • B. 制首乌
    • C. 墨旱莲
    • D. 女贞子
    • E. 桑椹
  15. 月季花的功效是

    • A. 活血调经
    • B. 补肝肾
    • C. 养血安神
    • D. 消食化积
    • E. 疏肝解郁
  16. 具有安神作用的收涩药是

    • A. 五味子
    • B. 五倍子
    • C. 莲子
    • D. 诃子
    • E. 浮小麦
  17. 具有安神功效的药物有

    • A. 人参
    • B. 刺五加
    • C. 茯苓
    • D. 大枣
    • E. 百合
  18. 脾虚湿盛中满者不宜使用的药物是

    • A. 白术
    • B. 山药
    • C. 大枣
    • D. 西洋参
    • E. 蜂蜜
  19. 下列药物中能截疟的有

    • A. 雄黄
    • B. 何首乌
    • C. 铅丹
    • D. 常山
    • E. 青蒿
  20. 大枣的功效是

    • A.益气生津
    • B.补中气
    • C.养血
    • D.安神
    • E.调和营卫
  21.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甘草汁
    • B.黑豆汁
    • C.粳米
    • D.米醋
    • E.灶心土    {TS}具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作用的辅料是
  22. 具活血,利水,祛风解毒,滋补肝肾作用的辅料是

    • 正确
    • 错误
  23.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 B.增强补脾益气作用
    • C.缓和药性
    • D.矫味和消除副作用
    • E.滋阴降火    {TS}蜜炙枇杷叶
  24. 蜜炙甘草

    • 正确
    • 错误
  25.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明煅法
    • B.扣锅煅法
    • C.蒸法
    • D.煅淬法
    • E.煮法    {TS}血余炭的炮制方法是
  26. 石膏应的炮制方法是

    • 正确
    • 错误
  27.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 B.增强散瘀止痛作用
    • C.增强疏肝止痛作用
    • D.降低毒性
    • E.矫臭矫味    {TS}醋炙三棱的目的是
  28. 炉甘石煅制的目的是

    • 正确
    • 错误
  29.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使药物酥脆、便于粉碎和煎出
    • B.使药物质地纯洁细腻,适宜于眼科及外敷用
    • C.产生止血的作用
    • D.增强收涩敛疮、止血化腐的作用
    • E.增强固涩收敛、明目的作用    {TS}自然铜煅制的目的是
  30. 煅制温度应控制在180—260。C之间的炮制方法

    • 正确
    • 错误
  31. 经煅淬水飞后,适宜于眼科及处敷用的是

    • 正确
    • 错误
  32. 常用沸水的药物是

    • 正确
    • 错误
  33.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川乌
    • B.杏仁
    • C.藤黄
    • D.黄芩
    • E.远志    {TS}常用清水煮的药物是
  34.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枯矾
    • B.煅炉甘石
    • C.石决明
    • D.醋酸亚铁
    • E.朱砂    {TS}缓和平肝潜阳,增强收敛固涩作用的是
  35. 养阴清热,凉血生津宜用

    • 正确
    • 错误
  36.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鲜地黄
    • B.生地黄
    • C.熟地黄
    • D.生地炭
    • E.熟地炭    {TS}补血止血宜用
  37.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破酶保苷,便于切片
    • B.增强补脾益气的功能
    • C.降低毒性,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 D.改变药性,扩大药用范围
    • E.消除致泻,增强补肝肾、乌须发作用    {TS}黄芩蒸制的目的是
  38.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复制法
    • B.煨法
    • C.煮法
    • D.制霜法
    • E.水飞法    {TS}半夏炮制采用
  39. 肉豆蔻炮制采用

    • 正确
    • 错误
  40.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烘焙法
    • B.煨法
    • C.干馏法
    • D.提净法
    • E.水飞法    {TS}药物置容器内,以火烤灼产生汁液的方法称为
  41. 药物用文火直接或间接加热,使之充分干燥的方法称为

    • 正确
    • 错误
  42.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姜半夏
    • B.制南星
    • C.清半夏
    • D.法半夏
    • E.巴豆    {TS}用生姜和白矾炮制的是
  43.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长于化痰
    • B.外用于疮痈肿毒
    • C.降逆止呕
    • D.健脾温胃、燥湿化痰
    • E.偏于祛寒痰,并能调和脾胃    {TS}生半夏的功能主要是
  44. 炮制后具有止血止泻的功能的是

    • 正确
    • 错误
  45.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 B.活血行气,凉血清心
    • C.活血祛瘀,泻下通便
    • D.逐瘀通经,引血下行
    • E.活血补血,舒筋活络    {TS}郁金的功效是
  46.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煨肉豆蔻
    • B.山楂炭
    • C.焦神曲
    • D.清宁片
    • E.焦麦芽    {TS}炮制后增强固肠止泻的功能的是
  47.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川芎
    • B.三棱
    • C.五灵脂
    • D.穿山甲
    • E.土鳖虫    {TS}既破血逐瘀,又续筋接骨的是
  48. 既活血行气,又祛风止痛的是

    • 正确
    • 错误
  49.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川芎、柴胡、香附
    • B.郁金、石菖蒲
    • C.莪术、三棱
    • D.红花、桃仁
    • E.牛膝、苍术、黄柏    {TS}常配伍用于痰火或湿热蒙蔽清窍之神昏、癫狂、癫痫的药物是
  50. 常配伍用于肝郁气滞之胸闷胁痛、痛经及月经不调的药物是

    • 正确
    • 错误
  51.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乳香
    • B.苏木
    • C.姜黄
    • D.于漆
    • E.王不留行    {TS}既活血止痛,又消肿生肌的是
  52. 治瘀血经产病的要药是

    • 正确
    • 错误
  53.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益母草
    • B.郁金
    • C.川芎
    • D.莪术
    • E.丹参    {TS}为妇科调经常用的药是
  54. 姜黄可用于

    • 正确
    • 错误
  55.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风湿痹痛,肩臂痛
    • B.血瘀与食积之重症
    • C.乳汁不下
    • D.热人营血,温毒发斑
    • E.外伤出血与溃疡不敛    {TS}三棱可用于
  56. 干漆的功效是

    • 正确
    • 错误
  57.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破血祛瘀,杀虫
    • B.活血止痛,化瘀止血,解蛇虫毒
    • C.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 D.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 E.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    {TS}王不留行的功效是
  58. 善治烫伤及毒蛇咬伤的活血祛瘀药是

    • A. 五灵脂
    • B. 虎杖
    • C. 牛膝
    • D. 自然铜
    • E. 姜黄
  59. 白矾不具有的功效是

    • A. 解毒杀虫
    • B. 清热消痰
    • C. 利水通便
    • D. 燥湿止痒
    • E. 止血止泻
  60. 郁金不具有的功效是

    • A. 活血止痛
    • B. 行气解郁
    • C. 凉血清心
    • D. 利胆退黄
    • E. 消肿生肌
  61. 长于通络散结止痛的药物是

    • A. 升药
    • B. 蟾酥
    • C. 斑蝥
    • D. 马钱子
    • E. 儿茶
  62. 成人内服马钱子的一日用量是

    • A. 0.3~0.6g
    • B. 1~2g
    • C. 2~5g
    • D. 5~9g
    • E. 0.002~0.004g
  63. 肾虚官寒不孕可选用的药物是

    • A. 雄黄
    • B. 蛇床子
    • C. 轻粉
    • D. 铅丹
    • E. 明矾
  64.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雄黄的正确用法

    • A. 不宜大面积外用
    • B. 内服宜慎,且多入丸散剂
    • C. 不宜长期使用
    • D. 孕妇忌用
    • E. 宜火煅后使用
  65. 姜黄的功效是

    • A. 破血行气
    • B. 温中止呕
    • C. 消肿生肌
    • D. 舒筋活络
    • E. 消食化积
  66. 为治疗蛔厥腹痛之要药的是

    • A. 五味子
    • B. 椿皮
    • C. 乌梅
    • D. 桑螵蛸
    • E. 金樱子
  67. 治滑脱不禁之证时,收涩药常配伍

    • A. 清热药
    • B. 活血祛瘀药
    • C. 利水渗湿药
    • D. 补虚药
    • E. 理气药
  68. 只能外用不能内服的药物是

    • A. 土荆皮
    • B. 硫黄
    • C. 轻粉
    • D. 铅丹
    • E. 明矾
  69. 既能活血又能行气,有“血中之气药”之称的是

    • A. 牛膝
    • B. 红花
    • C. 丹参
    • D. 川芎
    • E. 桃仁
  70. 罂粟壳煎汤内服的用量是

    • A. 0.1~0.5g
    • B. 3~6g
    • C. 6~12g
    • D. 10~15g
    • E. 15~20g
  71. 多与煅石膏研末同用,不用纯品的药物是

    • A. 升药
    • B. 砒石
    • C. 斑蝥
    • D. 炉甘石
    • E. 马钱子
  72. 能治疗痧胀腹痛吐泻、昏厥的药物是

    • A. 硼砂
    • B. 蟾酥
    • C. 马钱子
    • D. 儿茶
    • E. 砒石
  73. 关于升药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宜长时间使用
    • B. 不宜过量使用
    • C. 内服用酒送服
    • D. 孕妇忌用
    • E. 头面及疮痈见血者忌用
  74. 内服涩肠止泻,外用收湿敛疮的是

    • A. 赤石脂
    • B. 石榴皮
    • C. 椿皮
    • D. 金樱子
    • E. 肉豆蔻
  75. 外用敛疮生肌的药物是

    • A. 蛇床子
    • B. 硫黄
    • C. 雄黄
    • D. 铅丹
    • E. 土荆皮
  76. 下列药物中除哪项外均可治疗黄疸

    • A. 栀子
    • B. 大黄
    • C. 露蜂房
    • D. 虎杖
    • E. 明矾
  77. 既涩肠止泻,又敛肺利咽的是

    • A. 莲子
    • B. 诃子
    • C. 桔梗
    • D. 射干
    • E. 罂粟壳
  78. 能治气虚自汗,骨蒸劳热的是

    • A. 麻黄根
    • B. 浮小麦
    • C. 赤石脂
    • D. 金樱子
    • E. 乌梅
  79. 能涩肠止泻,温中行气的是

    • A. 五味子
    • B. 芡实
    • C. 罂粟壳
    • D. 麻黄根
    • E. 肉豆蔻
  80. 下列何药服后呕吐不止,用麝香开水冲服可缓解

    • A. 常山
    • B. 瓜蒂
    • C. 青蒿
    • D. 砂仁
    • E. 吴茱萸
  81. 蛇床子不具有的功效是

    • A. 燥湿
    • B. 杀虫
    • C. 补肝明目
    • D. 散寒祛风
    • E. 温肾壮阳
  82. 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的是

    • A. 桑螵蛸
    • B. 海螵蛸
    • C. 诃子
    • D. 五倍子
    • E. 石榴皮
  83. 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是

    • A. 丹参
    • B. 艾叶
    • C. 半夏
    • D. 川芎
    • E. 郁金
  84. 既涌吐痰饮,又截疟的药是

    • A. 柴胡
    • B. 青蒿
    • C. 常山
    • D. 砒石
    • E. 生首乌
  85. 覆盆子除益肾固精外,还能

    • A. 清热燥湿
    • B. 止痛
    • C. 明目
    • D. 止血
    • E. 止泻
  86. 活血止痛宜生用,化瘀止血宜炒用的药是

    • A. 郁金
    • B. 五灵脂
    • C. 延胡索
    • D. 没药
    • E. 血竭
  87. 内服涌吐痰热;外用研末吹鼻,引去湿热的药物是

    • A. 常山
    • B. 瓜蒂
    • C. 藜芦
    • D. 铅丹
    • E. 砒石
  88. 主治心腹筋骨诸痛的是

    • A. 覆盆子
    • B. 赤石脂
    • C. 桑螵蛸
    • D. 金樱子
    • E. 罂粟壳
  89. 雄黄不具有的功效是

    • A. 解毒
    • B. 杀虫
    • C. 止血
    • D. 燥湿祛痰
    • E. 截疟定惊
  90. 除下列哪项外均是涌吐药的适应证

    • A. 误食毒物,停留胃中,未被吸收
    • B. 宿食停滞不化,尚未人肠,脘部胀痛
    • C. 痰涎壅盛,阻碍呼吸
    • D. 痰浊上涌,蒙蔽清窍,癫痫发狂
    • E. 宿食入肠腹泻
  91. 既能活血行气,又能凉血的药物是

    • A. 郁金
    • B. 川芎
    • C. 丹参
    • D. 西红花
    • E. 血竭
  92. 能明目去翳,收湿生肌的药是

    • A. 炉甘石
    • B. 煅石膏
    • C. 决明子
    • D. 煅龙骨
    • E. 野菊花
  93. 能解毒消肿,又开窍辟秽的药是

    • A. 硼砂
    • B. 蟾酥
    • C. 白芷
    • D. 远志
    • E. 僵蚕
  94. 酒制补肝肾、强筋骨,生用活血通经的药物是

    • A. 水蛭
    • B. 穿山甲
    • C. 王不留行
    • D. 丹参
    • E. 牛膝
  95. 治血瘀气滞上下一身诸痛的药物是

    • A. 益母草
    • B. 桃仁
    • C. 延胡索
    • D. 莪术
    • E. 红花
  96. 桃仁除活血祛瘀外,还能

    • A. 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 B. 润肠通便、舒筋活络
    • C. 凉血解毒、止咳平喘
    • D. 凉血解毒、舒筋活络
    • E. 利水消肿、凉血清心
  97. 长于破血散结,攻毒蚀疮的药物是

    • A. 斑蝥
    • B. 蟾酥
    • C. 马钱子
    • D. 升药
    • E. 炉甘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