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预测试题(四)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140.煅淬药物的常用辅料有

    • A.食醋
    • B.黄酒
    • C.盐水
    • D.药汁
    • E.蜜水
  2. 138.可增加药物稳定性的方法

    • A.挥发性药物制成环糊精包合物
    • B.苷类药物制成液体制剂
    • C.制成前体药物
    • D.固体剂型包衣
    • E.贮藏药物时可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来保持干燥
  3. 139.栀子炒炭的目的是

    • A.降低栀子苷的含量
    • B.增强凉血止血作用
    • C.降低对胃的刺激性
    • D.增强清热除烦作用
    • E.增强利湿作用
  4. 137.关于生物利用度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利用度系指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
    • B.相对生物利用度是试验制剂与静脉注射制剂相比较
    • C.绝对生物利用度是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相比较
    • D.生物利用速度即指药物进入体循环的快慢
    • E.AUC是代表药物吸收程度的参数
  5. 136.下列哪些散剂为特殊散剂

    • A.含液体药物散剂
    • B.含毒性药物散剂
    • C.含固体药物散剂
    • D.含低共熔药物散剂
    • E.眼用散剂
  6. 134.《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中关于片剂质量检查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可以不再检查崩解时限
    • B.有些片剂需要进行融变时限检查
    • C.检查片重差异要求不得有两片超出限度l倍
    • D.要求一般中药压制片硬度在2—3kg
    • E.崩解时限判断时,只要有l片未在规定时间内崩解就是不合格
  7. 135.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规定,100级洁净厂房用于

    • A.粉针剂原料药的精制、干燥、分装
    • B.滴眼剂的配液、滤过、灌封
    • C.片剂、胶囊剂的生产
    • D.能在最后容器中灭菌的大体积注射剂的滤过、灌封
    • E.参麦注射液( 2ml)的配液
  8. 133.为增强混悬液的稳定性,常用的方法有

    • A.减小粒径
    • B.增加粒径
    • C.增加微粒与介质间密度差
    • D.减少微粒与介质间密度差
    • E.增加介质黏度
  9. 130.清半夏的功能主要是

    • 正确
    • 错误
  10. [129~132]

    • A.长于化痰、.以燥湿化痰为主
    • B.外用于疮痈肿毒
    • C.降逆止呕
    • D.健脾温胃
    • E.偏于祛寒痰,并能调和脾胃    129.生半夏的功能主要是
  11. [126~128]

    • A.生物半衰期
    • B.血药浓度峰值
    • C.表观分布容积
    • D.生物利用度
    • E.药物的分布    126.体内药量或药物浓度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
  12. 124.处方中药粉黏性适中但含有芳香挥发性药物,制蜜丸时一般宜用

    • 正确
    • 错误
  13. 120.乳剂在放置过程中,乳滴逐渐聚集在上层或下层的现象称为

    • 正确
    • 错误
  14. [ 118~121]

    • A.分层
    • B.絮凝
    • C.转相
    • D.破裂
    • E.酸败    118.乳剂絮凝后分散相乳滴合并且与连续相分离成不相混溶的两层液体的现象称为
  15. [122—125]

    • A.嫩蜜,温蜜和药
    • B.中蜜,温蜜和药
    • C.中蜜,热蜜和药
    • D.老蜜,热蜜和药
    • E.老蜜,温蜜和药    122.处方中树脂类、胶类药材所占比例较大,制蜜丸时一般宜用
  16. 116.片剂辅料中,可作为黏合剂的是

    • 正确
    • 错误
  17. 117.片剂辅料中,粉末直接压片常选用的稀释剂是

    • 正确
    • 错误
  18. [114~117]

    • A.糖浆
    • B.微晶纤维素
    • C.微粉硅胶
    • D.PEG6000
    • E.硬脂酸镁    114.片剂辅料中,粉末直接压片常选用的助流剂是
  19. [110~113]

    • A.重金属
    • B.水溶性高分子
    • C.细菌
    • D.热原
    • E.鞣质    110.注射剂制备过程中,用乙醇处理一般是除去药液中的
  20. 109.多采用煎煮法制备的剂型是

    • 正确
    • 错误
  21. 105.颗粒状物料的干燥一般宜选用

    • 正确
    • 错误
  22. [107—109]

    • A.茶剂
    • B.煎膏剂
    • C.酊剂
    • D.流浸膏剂
    • E.炙剂    107.多采用溶解法、稀释法、渗漉法制备的剂型是
  23. 102.除去微粒本身孔隙及粒子间的空隙占有的容积后求得的微粉容积是指

    • 正确
    • 错误
  24. [104 ~106]

    • A.烘箱干燥
    • B.减压干燥
    • C.沸腾干燥
    • D.喷雾干燥
    • E.冷冻干燥    104.液态物料的瞬间干燥,一般宜选用
  25. [101—103]

    • A.真密度
    • B.堆密度
    • C.粒密度
    • D.湿密度
    • E.相对密度    101.单位容积微粉的质量是指
  26. 100.干燥后中药饮片含水量应控制为

    • A.5%—6%
    • B.7%~13%
    • C.6%一8%
    • D.3%~4%
    • E.5%~7%
  27. 99.盐炙能增强补肝肾作用的药物是

    • A.橘核
    • B.知母
    • C.荔枝核
    • D.杜仲
    • E.砂仁
  28. 97.下列配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产气
    • B.吸湿与潮解
    • C.产生有毒物质
    • D.变色
    • E.发生爆
  29. 98.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表观分布容积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
    • 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 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总体积
    • 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L/h
    • 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
  30. 95.下列有关置换价的正确表述是

    • A.药物的重量与基质重量的比值
    • B.药物的体积与基质体积的比值
    • C.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
    • D.药物的重量与基质体积的比值
    • E.药物的体积与基质重量的比值
  31. 96.膜剂的制备多采用

    • A.摊涂法
    • B.热熔法
    • C.溶剂法
    • D.涂膜法
    • E.冷压法
  32. 94.黑膏药与丹剂的制备过程中均有的工序是

    • A.坐胎
    • B.炼油
    • C.收丹
    • D.炸料
    • E.去火毒
  33. 93.《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中规定,硬胶囊剂的崩解时限应

    • A.不超过10min
    • B.不超过20min
    • C.不超过30min
    • D.不超过40min
    • E.不超过50min
  34. 92.注射剂溶剂中,可用于制备各种防冻注射剂的是

    • A.乙酸
    • B.丙二醇
    • C.聚乙二醇
    • D.大豆油
    • E.注射用水
  35. 90.苯甲酸为常用的防腐剂,其一般用量为

    • A.0.25%~0.5%
    • B.0. 1%~0.25%
    • C.0.2%~0.5%
    • D.0. 30/0~0.5%
    • E.0. 4%~0.5%
  36. 91.选用乙醇作药材浸提溶剂时,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乙醇浓度20%以上时具有防腐作用
    • B.乙醇浓度大于20%时,能延缓酯类、苷类等成分水解
    • C.乙醇浓度50%以下时,适于浸提苦味质、蒽醌苷类等
    • D.乙醇浓度500/0~70%时,适于浸提生物碱、苷类等
    • E.乙醇浓度90%以上时,适于浸提挥发油、有机酸、树脂等
  37. 88.吸入型气雾剂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

    • A.肺泡管
    • B.肺泡
    • C.气管
    • D.支气管
    • E.细支气管
  38. 89.下列关于β一环糊精包合物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液体药物粉末化
    • B.释药迅速
    • C.减少药物刺激性及毒副作用
    • D.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 E.能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39. 87.制备颗粒剂时,加入辅料总量一般不宜超过清膏量的

    • A.1倍
    • B.2倍
    • C.3倍
    • D.4倍
    • E.5倍
  40. 85.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是

    • A.《黄帝内经》
    • B.《汤液经》
    • C.《肘后备急方》
    • D.《新修本草》
    •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1. 86.下列关于软膏基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液状石蜡主要用于调节软膏稠度
    • B.水溶性基质释药快,无刺激性
    • C.硅酮类不宜用作眼膏基质
    • D.凡士林中加入羊毛脂可增加吸水性
    • E.O/W型乳剂基质需加入防腐剂,但不需加保湿剂
  42. 83.续断的性能特点有

    • A.补而不滞
    • B.兼能涩敛
    • C.苦辛行散
    • D.甘温能补
    • E.补中有行
  43. 84.轻粉的使用注意事项有

    • A.孕妇忌服
    • B.不可长久涂敷
    • C.忌装入胶囊
    • D.服后频漱口
    • E.肝肾功不全者忌服
  44. 82.紫河车的功效有

    • A.温肾
    • B.益气
    • C.补精
    • D.活血
    • E.养血
  45. 80.天麻的药性特点有

    • A.甘缓不峻
    • B.性平不偏
    • C.性温而燥
    • D.味苦而燥
    • E.质润不燥
  46. 81.白术的适应病证有

    • A.脾虚水肿
    • B.脾虚胎动不安
    • C.痰饮
    • D.脾虚食少便溏
    • E.表虚自汗
  47. 77.三七的药理作用有

    • A.抗血栓
    • B.抗心律失常
    • C.扩张血管
    • D.镇痛
    • E.降血压
  48. 79.半夏的适应病证有

    • A.痰多咳嗽
    • B.胃气上逆
    • C.梅核气
    • D.痰厥头痛
    • E.胸闷脘痞
  49. 78.怀牛膝与川牛膝共有的功效是

    • A.活血通经
    • B.清心除烦
    • C.引血下行
    • D.利尿通淋
    • E.补肝肾
  50. 75.治疗寒积便秘,常与大黄配伍使用的药有

    • A.芒硝
    • B.枳实
    • C.巴豆
    • D.干姜
    • E.牵牛子
  51. 76.具有行气止痛功效的药有

    • A.木香
    • B.乌药
    • C.陈皮
    • D.枳壳
    • E.荔枝核
  52. 73.芳香味具有的作用是

    • A.化湿
    • B.利湿
    • C.开窍
    • D.泻下
    • E.醒脾
  53. 74.能清肝热的药有

    • A.菊花
    • B.龙胆
    • C.黄连
    • D.夏枯草
    • E.石决明
  54. 70.太子参除补气外,又能

    • 正确
    • 错误
  55. 72.诃子的功效是

    • 正确
    • 错误
  56. [71~72]

    • A.温中行气止泻
    • B.涩肠敛肺利咽
    • C.涩肠止泻杀虫
    • D.涩肠敛肺安蛔
    • E.益肾固精缩尿    71.石榴皮的功效是
  57. 67.淫羊藿除补肾壮阳外,又能

    • 正确
    • 错误
  58. [68—70]

    • A.生津
    • B.止血
    • C.补心脾
    • D.消暑
    • E.明目    68.桑椹除滋阴补血外,又能
  59. 63.既能息风止痉,又攻毒散结的药是

    • 正确
    • 错误
  60. [64~ 67]

    • A.温脾摄唾
    • B.祛风除湿
    • C.养肝明目
    • D.续筋接骨
    • E.托疮毒    64.沙苑子除补肾固精外,又能
  61. 65.益智仁除暖肾固精外,又能

    • 正确
    • 错误
  62. [ 60~ 61]

    • A.润肠通便
    • B.养心安神
    • C.止咳平喘
    • D.聪耳明目
    • E.活血散瘀    60.琥珀的功效是
  63. [62~63]

    • A.全蝎
    • B.僵蚕
    • C.罗布麻
    • D.地龙
    • E.刺蒺藜    62.既能息风止痉,又祛风止痒的药是
  64. [54—55]

    • A.佛手
    • B.沉香
    • C.青皮
    • D.川楝子
    • E.木香    54.能行气止痛、降逆止呕、温肾纳气的药是
  65. [56 ~59]

    • A.消肿生肌
    • B.利尿通淋
    • C.续筋接骨
    • D.润肠通便
    • E.清心除烦    56.乳香除活血止痛外,还能
  66. 57.没药除活血止痛外,还能

    • 正确
    • 错误
  67. 53.佩兰的功效是

    • 正确
    • 错误
  68. [52—53]

    • A.化湿、解暑
    • B.化湿、明目
    • C.化湿、消积
    • D.化湿、平喘
    • E.化湿、行气    52.广藿香的功效是
  69. [48~51]

    • A.清肺止咳
    • B.清心除烦
    • C.利湿退黄
    • D.泄热
    • E.清热解暑    48.滑石除利尿通淋外,又能
  70. [44—47]

    • A.强筋骨
    • B.散寒止痛
    • C.利小便
    • D.定惊止痉
    • E.活血    44.乌梢蛇除祛风通络外,又能
  71. 51.石韦除利尿通淋外,又能

    • 正确
    • 错误
  72. 39.治乳痈的最佳药是

    • 正确
    • 错误
  73. [40~43]

    • A.消肿散结
    • B.活血化瘀
    • C.润肠通便
    • D.泻下冷积
    • E.泻下杀虫    40.甘遂的功效是
  74. [32—33]

    • A.大枣
    • B.草果
    • C.藜芦
    • D.乌头
    • E.甘草    32.不宜与人参、丹参、苦参等配伍使用的药物是
  75. [36—39]

    • A.夏枯草
    • B.蒲公英
    • C.白头翁
    • D.土茯苓
    • E.青蒿    36.治疟疾寒热的药是
  76. [34—35]

    • A.羌活
    • B.牛蒡子
    • C.葛根
    • D.蔓荆子
    • E.辛夷    34.除散风寒外,又能通鼻窍的药是
  77. [28~31]

    • A.相须
    • B.相使
    • C.相杀
    • D.相恶
    • E.相畏    28.黄芪与茯苓的配伍关系属于
  78. 29.石膏与知母的配伍关系属于

    • 正确
    • 错误
  79. [25~27]

    • A.伐胃伤津
    • B.耗气伤阴
    • C.收敛邪气
    • D.脉凝泣变色
    • E.助湿满中    25.甘味的不良效应是
  80. 24.马钱子的功效是

    • A.明目去翳,收湿敛疮
    • B.收湿敛疮,清肺化痰
    • C.消肿定痛,通络散结
    • D.清热解毒,生津止泻
    • E.解毒消肿,开窍醒神
  81. 27.辛味的不良效应是

    • 正确
    • 错误
  82. 23.椿皮不具有的功效是

    • A.止血
    • B.杀虫
    • C.止带
    • D.生津
    • E.清热燥湿
  83. 22.生用生津安蛔,炒炭止泻止血的药是

    • A.五味子
    • B.椿皮
    • C.乌梅
    • D.诃子
    • E.肉豆蔻
  84. 21.既润肺止咳,又清心安神的药是

    • A.知母
    • B.朱砂
    • C.玉竹
    • D.百合
    • E.百部
  85. 20.仙茅除温肾壮阳外,还能

    • A.续筋接骨
    • B.固精缩尿
    • C.固冲安胎
    • D.祛寒除湿
    • E.补脾止泻
  86. 18.安息香除能开窍避秽,还可

    • A.行气活血
    • B.清热消肿
    • C.解毒消肿
    • D.息风止痉
    • E.散寒止痛
  87. 19.刺五加不具有的功效是

    • A.补气健脾
    • B.活血通络
    • C.益肾强腰
    • D.缓急止痛
    • E.养心安神
  88. 17.既能养心安神,又能祛风通络的药是

    • A.酸枣仁
    • B.夜交藤
    • C.鸡血藤
    • D.龙眼肉
    • E.柏子仁
  89. 16.白前的功效是

    • A.补肾纳气平喘
    • B.降气祛痰止咳
    • C.消痰软坚散结
    • D.清肺滑痰止呕
    • E.泻肺止咳平喘
  90. 15.川芎的适应病证不包括

    • A.月经不调
    • B.胸痹心痛
    • C.气虚多汗
    • D.跌打损伤
    • E.风湿痹痛
  91. 14.治疗虚寒性崩漏下血、胎漏,尤宜选用的药物是

    • A.小蓟
    • B.艾叶
    • C.槐花
    • D.茜草
    • E.地榆
  92. 12.授乳期妇女不宜使用的药物是

    • A.稻芽
    • B.神曲
    • C.麦芽
    • D.鸡内金
    • E.莱菔子
  93. 13.槟榔杀绦虫,须选择的用量是

    • A.6—15g
    • B.3—6g
    • C.10~15g
    • D.30—60g
    • E.180—200g
  94. 11.李时珍誉为“气病之总司,妇科之主帅”的药物是

    • A.香附
    • B.木香
    • C.檀香
    • D.沉香
    • E.陈皮
  95. 10.花椒的功效是

    • A.温中杀虫
    • B.暖肝散结
    • C.温肾助阳
    • D.温肺化饮
    • E.理气和胃
  96. 9.木通除利尿通淋外,还能

    • A.退黄
    • B.解毒消肿
    • C.通经下乳
    • D.祛风止痒
    • E.凉血止血
  97. 8.厚朴不具有的功效是

    • A.行气
    • B.解表
    • C.燥湿
    • D.消积
    • E.平喘
  98. 7.善治吐泻转筋及消化不良证的药是

    • A.络石藤
    • B.秦艽
    • C.防己
    • D.木瓜
    • E.蕲蛇
  99. 6.牛黄除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外,还能

    • A.利咽消肿
    • B.凉血止痢
    • C.化痰开窍
    • D.利尿通淋
    • E.解毒透疹
  100. 5.知母的功效是

    • A.散结解毒
    • B.消痈排脓
    • C.祛风杀虫
    • D.清肺胃热
    • E.凉血消肿
  101. 4.细辛的适应病证不包括

    • A.风寒表证
    • B.风寒湿痛
    • C.鼻渊头痛
    • D.寒饮咳喘
    • E.肺热咳嗽
  102. 2.具有升浮和沉降二向性的药物是

    • A.马齿苋
    • B.蔓荆子
    • C.鹤革芽
    • D.天花粉
    • E.胖大海
  103. 3.方中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发挥某种治疗作用的药物称为

    • A.调和药
    • B.佐助药
    • C.佐制药
    • D.反佐药
    • E.引经药
  104. 1.初步奠定了中药学基本理论的本草著作是

    • A.《本草经集注》
    • B.《证类本草》
    • C.《薪修本草》
    • D.《神农本草经》
    • E.《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