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预测试题(五)
-
139.用于区别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的方法有
- A.泡沫试验
- B.香草醛一浓硫酸反应
- C.三氯醋酸反应
- D.五氯化锑试验
- E.Liebermann - Burchard反应
-
140.挥发油变质后主要体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 A.相对密度增加
- B.颜色变深
- C.失去原有香味
- D.形成树脂样物质
- E.不能随水蒸气蒸馏
-
138.不能用于帮助判断黄酮母核上是否有邻二羟基的诊断试剂是
- A.甲醇钠
- B.醋酸钠
- C.醋酸钠+硼酸
- D.三氯化铝
- E.三氯化铝/盐酸
-
137.采用色谱方法分离香豆素混合物,一般不选用的吸附剂有
- A.硅胶
- B.酸性氧化铝
- C.碱性氧化锅
- D.中性氧化铝
- E.活性炭
-
135.糖类纸色谱的展开系统中常加入一定量的乙酸、吡啶或乙醇,目的在于
- A.增加展开系统中的含水量
- B.减小展开系统中的含水量
- C.增大化合物的Rf值
- D.减小化合物的Rf值
- E.增大化合物在展开系统中的分配系数
-
136.将下述物质混合后溶于三氯甲烷,用5%碳酸钠溶液萃取,能够被萃取出来的是
- A.丹参新醌甲
- B.大黄酸
- C.大黄素
- D.紫草素
- E.茜草素
-
134.硅胶色谱分离检识生物碱,为防拖尾可采用
- A.酸性展开剂
- B.碱性展开剂
- C.用碱水铺薄层板
- D.展开前氨水预饱和
- E.中性展开剂
-
133.通常认为是无效成分或是杂质的是
- A.皂苷类
- B.树脂
- C.萜类
- D.氨基酸类
- E.油脂
-
[ 129~132]
- A.强心甾烯
- B.蟾蜍甾二烯(或海葱甾二烯)
- C.3a,14 -二羟基强心甾烯
- D.3B,14 -二羟基强心甾烯
- E.三萜 129.紫花洋地黄苷苷元的结构为 130.甲型强心苷元结构的基本母核为 131.乙型强心苷元的结构的基本母核为 132.洋地黄毒苷元的结构为
-
[125 ~128]
- A.甾体皂苷
- B.三萜皂苷
- C.酯皂苷
- D.含羰基的甾体皂苷元
- E.含羧基的三萜皂苷元 125.能被中性乙酸铅沉淀的是 126.能和胆甾醇形成稳定复合物沉淀的是 127.能被碱水解的是 128.能和吉拉尔试剂反应
-
[122~ 124]
- A.查耳酮
- B.黄酮和黄酮醇
- C.花色素
- D.二氢黄酮
- E.二氢黄酮和异黄酮 122.一般为黄色的为 123.自身无色但在碱液中变为橙色的是 124.在酸液中变为红色的是
-
[119~121]
- A.二氢黄酮
- B.黄酮苷
- C.3 - OH和5- OH黄酮
- D.榕碱
- E.邻二酚羟基黄酮 以下试剂可用于检识 119.氯化锶 120.四氢硼钠 121.二氯氧锆
-
[113 ~115]
- A.碱液反应
- B.醋酸镁反应
- C.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
- D.升华试验
- E.Molish反应 113.区别大黄素和大黄素葡萄糖苷 114.区别l,8-二羟基蒽醌和l,8—二羟基蒽酚 115.区别蒽酚和蒽酮
-
[ 116—118]
- A.6,7_二羟基香豆素 ’
- B.6-0-葡萄糖-7 -羟基香豆素
- C.7,8-二羟基香豆素
- D.6,7-二甲氧基香豆素
- E.6-OCH3 -5,8-二羟基香豆素 116. Molish反应呈阳性 117. Gibb's反应呈阳性 118.在硅胶TLC中,Rf值最大
-
[105~108]
- A.东莨菪碱<莨菪碱
- B.顺-10-羟基二氢去氧可待因>反-10-羟基二氢去氧可待因
- C.小檗碱>吗啡
- D.秋水仙碱<吗啡
- E.麻黄碱>去甲麻黄碱 说明由下列原因造成碱性不同的生物碱 105.氢键效应 106.空间效应 107.共轭效应 108.诱导效应
-
[109~112]
- A.黄芩苷
- B.葛根素
- C.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
- D.总黄酮和芦丁
- E.总黄酮和总多糖 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下列药材含量测定指标性成分为 109.葛根为 110.黄芩为 111.槐米为 112.银杏为
-
[101~104]
- A.半化学吸附(氢链吸附)
- B.物理吸附(表面吸附)
- C.生物碱
- D.酚类或醌类化合物
- E.极性较小的化合物 根据物质的吸附差别进行分离的色谱为吸附色谱,所用的吸附剂主要有硅胶、氧化铝、聚酰胺和大孔吸附树脂 101.硅胶吸附为 102.聚酰胺吸附为 103.聚酰胺色谱主要用于分离 104.硅胶吸附色谱主要用于分离
-
100.胆酸的提取方法主要根据胆酸的性质是
- A.易溶于石油醚
- B.易溶于水
- C.成盐易溶于碱水,酸化成游离,酸沉淀析出
- D.水提醇沉法
- E.酸提碱沉法
-
97. 一般在35℃~70℃(1333. 22Pa)被蒸馏出来的是
- A.含氧单萜
- B.单萜烯
- C.含氧倍半萜
- D.倍半萜烯
- E.二萜
-
99. Kedde反应所用试剂、溶剂是
- A.苦味酸、KOH、醇
- B.3,5-二硝基苯甲酸、K2C03、醇
- C.3,5-二硝基苯甲酸、KOH、醇
- D.苦味酸、K2 C03、水
- E.3,5-二硝基苯甲酸、H2S04.醇
-
98. Liebermann - Burchard反应可以区别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等,是因为
- A.甾体皂苷颜色变化最后呈绿色
- B.三萜皂苷颜色变化最后呈绿色
- C.甾体皂苷颜色比较浅
- D.三萜皂苷颜色比较浅
- E.甾体皂苷颜色变化最后呈紫色
-
96.区别5-羟基黄酮和7-羟基黄酮的反应是
- A.FeC13反应
- B.Gibb's反应
- C.Mg - HC1反应
- D.SrCl2/NH3反应
- E.NaBH4反应
-
95.丹参不宜与下列哪个药物配伍
- A.甘草
- B.大枣
- C,芒硝
- D.乌头
- E.藜芦
-
93.在碱液中最难水解的是
- A.8-甲氧基香豆素
- B.7-羟基香豆素
- C.6-甲氧基香豆素
- D.5-甲氧基香豆素
- E.7-甲氧基香豆素
-
94.具有治疗痢疾功效的中药是
- A.补骨脂
- B.厚朴
- C.秦皮
- D.丹参
- E.黄芩
-
92.用葡聚糖凝胶分离下列化合物,最先洗脱下来的是
- A.紫草素
- B.丹参新醌甲
- C.大黄素
- D.番泻苷
- E.茜草素
-
90.检查苦杏仁苷,常用的试剂是
- A.三氯化铁
- B.茚三酮
- C.三硝基苯酚
- D.亚硝酰铁氰化钠
- E.硫酸铜一氢氧化钠
-
91.蒽醌类常用的粗分方法为
- A.渗漉法
- B.pH梯度萃取法
- C.超临界萃取法
- D.盐析法
- E.煎煮法
-
88.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的含量测定应用下列哪种方法
- A.GC
- B.TLCS
- C.HPLC
- D.IR
- E.UV
-
89.苷类酸催化水解的机制是
- A.苷键原子先质子化,然后与苷元之间键断裂生成阳碳离子,再溶剂化成苷元
- B.苷键原子先质子化,然后与糖之间的键断裂生成阳碳离子,再溶剂化成糖
- C.苷键原子与苷元之间键先断裂生成阳碳离子,然后质子化,再溶剂化成苷元
- D.苷键原子与糖之间的键先断裂生成阳碳离子,然后质子化,再溶剂化成糖
- E.以上均不正确
-
86.聚酰胺色谱中洗脱能力强的是
- A.丙酮
- B.甲醇
- C.二甲基甲酰
- D.水
- E.NaOH水溶液
-
85.采用透析法分离成分时,可以透过半透膜的成分为
- A.多糖.
- B.蛋白质
- C.树脂
- D.叶绿素
- E.无机盐
-
87.分离水溶性生物碱时,多采用
- A.乙醇沉淀法
- B.碘化铋钾沉淀法
- C.铅盐沉淀法
- D.雷氏盐沉淀法
- E.乙醚沉淀法
-
83.采收加工过程中忌用铁器的是
- A.蟾酥
- B.麝香
- C.大黄
- D.鹿茸
- E.何首乌
-
84.条痕色为白色的矿物药有
- A.石膏
- B.芒硝
- C.赭石
- D.炉甘石
- E.滑石
-
80.以假种皮入药的种子类中药材有
- A.五味子
- B.槟榔
- C.肉豆蔻衣
- D.绿豆衣
- E.龙眼肉
-
81.《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用两种方法测定含量的中药材是
- A.牛黄
- B.麝香
- C.青黛
- D.西红花
- E.紫草
-
82.下面关于五倍子的正确描述是
- A.五倍子的产生必须具备的“三要素”是萝芙木类植物、五倍子蚜虫和过冬寄主提灯藓类植物
- B.寄生植物有盐肤木类
- C.主含生物碱
- D.按外形不同分为“肚倍”和“角倍”
- E.产于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
79.含有晶纤维的药材有
- A.甘草
- B.石菖蒲
- C.番泻叶
- D.黄芪
- E.黄连
-
78.肉桂的加工品有
- A.桂通
- B.企边桂
- C.板桂
- D.桂皮
- E.桂枝
-
77.《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需做黄曲霉素检查的药材有
- A.酸枣仁
- B.桃仁
- C.僵蚕
- D.胖大海
- E.陈皮
-
76.为菊科植物的中药材有
- A.白术
- B.桔梗
- C.木香
- D.党参
- E.苍术
-
[69—72]
- A.门庄
- B.朱砂点
- C.翻口似盆状
- D.通天眼
- E.马头蛇尾瓦楞身 69.枳壳鉴别的术语是 70.羚羊角鉴别的术语是 71.海马鉴别的术语是 72.花鹿茸鉴别的术语是
-
75.正品大黄的来源有
- A.掌叶大黄
- B.唐古特大黄
- C.河套大黄
- D.天山大黄
- E.药用大黄
-
74.下列哪些中药采用“发汗”的加工方法
- A.厚朴
- B.杜仲
- C.玄参
- D.续断
- E.茯苓
-
[65—68]
- A.病理产物
- B.生理产物
- C.干燥全体
- D.去掉内脏的干燥品
- E.动物骨骼 65.土鳖虫是 66.蛤蚧是 67.僵蚕是 68.蜈蚣是
-
[69—72]
- A.门庄
- B.朱砂点
- C.翻口似盆状
- D.通天眼
- E.马头蛇尾瓦楞身 69.枳壳鉴别的术语是 70.羚羊角鉴别的术语是 71.海马鉴别的术语是 72.花鹿茸鉴别的术语是
-
[61~ 64]
- A.栀子
- B.豆蔻
- C.吴茱萸
- D.木瓜
- E.小茴香 61.外果皮为石细胞层的药材是 62.内果皮为镶嵌状细胞的药材是 63.油细胞层由l列大型油细胞组成的药材是 64.果皮和种皮均具有石细胞的药材是
-
[55 ~57]
- A.广藿香
- B.荆芥
- C.薄荷
- D.益母草
- E.莪术 55.有抗癌作用的中药材是 56.主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右旋薄荷酮的中药材是 57.主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L-薄荷脑的中药材是
-
[58—60]
- A厚朴
- B肉桂
- C杜仲
- D黄柏
- E黄连 58.石细胞鲜黄色,大多分枝,具层纹的药材是 59.石细胞壁厚,有的胞腔内含胶丝团块的药材是 60.石细胞鲜黄色,呈类方形、类圆形等的药材是
-
[47—50]
- A.芍药苷
- B.挥发油中以α、β_ 桉油醇为主,约94%~98%
- C.挥发油以桂皮醛为主
- D.桃叶珊瑚苷
- E.含生物碱以小檗碱为主 47.黄柏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48.杜仲的化学成分之一是 49.牡丹皮的重要化学成分是 50.厚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51—54]
- A.西红花
- B.苏木
- C.秦皮
- D.雄黄
- E.红花 51.入水可见橙黄色呈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的中药材是 52.浸泡后水液呈碧蓝色荧光的中药材是 53.浸泡后水液呈橘红色,加酸变成橙色的中药材是 54.烧之熔融成红紫色液体,冒黄白色烟,有浓烈蒜臭气的中药材是
-
[40~42]
- A.当归
- B.防风
- C.秦艽
- D.牛膝
- E.板蓝根 40.长圆锥形或圆柱形,根头部有明显的密集环纹的中药材是 41.呈类圆柱形,残存茎基有纤维状叶鞘的中药材是 42.圆柱形,根头部略膨大,可见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的中药材是
-
[43~46]
- A.姜科
- B.伞形科
- C.唇形科
- D.百合科
- E.豆科 43.土茯苓来源于 44.合欢皮来源于 45.半枝莲来源于 46.草果来源于
-
[36—39]
- A.刮去粗皮,加工成卵圆形或圆柱形,或切成厚片干燥
- B.堆放3~6天“发汗”,反复数次至内部变黑色,再晒干或烘干
- C.用矾水擦去外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 D.撞去表皮,拌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浆汁,干燥
- E.去粗皮,清水漂洗,蒸透心,低温干燥 36.浙贝母的加工方法是 37.大黄的加工方法是 38.玄参的加工方法是 39.川贝母的加工方法是
-
[28~31]
- A.相对密度
- B.折光率
- C.熔点
- D.沸点
- E.旋光度 28.《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薄荷油所测定的物理常数是 29.《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冰片(合成龙脑)所测定的物理常数是 30.《中国药典>2010年舨规定肉桂油所测定的物理常数是 31.《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蜂蜜所测定的物理常数是
-
[32—35]
- A.千万分之一
- B.千万分之二
- C.千万分之三
- D.百万分之十
- E.百万分之三十 32.黄芪、甘草总BHC不得过 33.芒硝中含砷盐不得超过 34.石膏含重金属不得过 35.地龙含重金属不得过
-
[25~27]
- A.可以鲜用的药材
- B.加工时需发汗的药材
- C.在干燥过程中要时时搓揉的药材
- D.加工时需蒸透心的药材
- E.加工时需刷毛的药材 25.石斛 26.党参 27.枇杷叶
-
24.质软、体重,易纵断撕裂,纵断面具绢丝样光泽,并可见纤维状纹理,味淡的中药材是
- A.芒硝
- B.硬滑石
- C.石膏
- D.信石
- E.炉甘石
-
22.乌梢蛇区别于伪品的是
- A.背鳞为偶数行
- B.背鳞为奇数行
- C.吻鳞上翘
- D.肛鳞1枚
- E.以上都不是
-
23.《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每1g含抗凝血酶不低于3. 00U的水蛭药材品种是
- A.水蛭
- B.蚂蝗
- C.柳叶蚂蝗
- D.水蛭、蚂蝗
- E.蚂蝗、柳叶蚂蝗
-
21.血竭的混淆品来源于
- A.麒麟竭
- B.剑叶龙血树
- C.血竭树
- D.地丁树
- E.白花树
-
19.含丁字毛的药材为
- A.穿心莲
- B.细辛
- C.青蒿
- D.广藿香
- E.金钱草
-
20.同一药材既用薄层扫描法又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成分含量的是
- A.麝香
- B.鹿茸
- C.牛黄
- D.斑蝥
- E.水蛭
-
18.穿心莲内酯类成分主要存在于穿心莲的
- A.根中
- B.茎中
- C.叶中
- D.花中
- E.种子中
-
17.补骨脂的扁圆形壁内腺存在的位置是
- A.种皮表皮细胞下
- B.种皮薄壁组织中
- C.子叶细胞间隙中
- D.中果皮薄壁组织中
- E.果皮凹陷处,表皮下
-
16.《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板蓝根进行含量测定时所选用的对照品为
- A.靛蓝
- B.靛玉红
- C.精氨酸
- D.脯氨酸
- E.(R,S)-告依春
-
14.粉末镜检可见两种腺毛和两种非腺毛的中药材是
- A.洋金花
- B.红花
- C.金银花
- D.辛夷
- E.西红花
-
15.种子类药材粉末鉴别的主要标志是
- A.糊粉粒
- B.淀粉粒
- C.多糖颗粒
- D.脂肪油滴
- E.花粉粒
-
13.薄壁细胞中含多糖类团块状物,遇碘液显棕色或淡棕紫色的药材是
- A.麦冬
- B.莪术
- C.郁金
- D.天麻
- E.山药
-
12.气孔为不等式的叶类中药材是
- A.大青叶
- B.广藿香叶
- C.穿心莲叶
- D.薄荷叶
- E.番泻叶
-
11.皮类中药的采收一般选择
- A.秋季
- B.冬季
- C.秋冬两季
- D.春末夏初
- E.四季均可
-
9.大血藤的断面特征为
- A.皮部白色,有红棕色油点
- B.皮部与木部相间排列
- C.髓部偏向一侧
- D.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
- E.形成层环呈多角形
-
10.厚朴内表面上发亮的细小结晶是
- A.厚朴酚结晶
- B.碳酸钙结晶
- C.草酸钙结晶
- D.淀粉粒
- E.牡丹酚结晶
-
8.白芍与赤芍的关系是
- A.原植物完全不同,产地加工相同
- B.原植物有一种相同,产地加工相同
- C.原植物有一种相同,产地加工不同
- D.原植物完全相同,产地加工不同
- E.原植物完全不同,产地加工不同
-
7.西洋参薄层色谱选用的对照物质是
- A.人参皂苷Rb1、Re、Rg1和三七皂苷R1 B.人参皂苷Rb1、Re、Rg1和拟人参皂苷F11 C.人参皂苷Rb1、Re、Rg11 D.西洋参对照药材和人参皂苷Rb1、R
-
6.虎杖中镇咳及降血脂作用的有效成分为
- A.大黄素
- B.大黄素甲醚
- C.芪三酚
- D.大黄酚
- E.芪三酚苷
-
5.根茎薄壁组织中有间隙腺毛的药材是
- A.延胡索
- B.何首乌
- C.绵马贯众
- D.狗脊
- E.大黄
-
3.测定中药灰分的温度应控制在
- A.500℃—600℃
- B.100℃—105℃
- C.250℃—350℃
- D.300℃—400℃
- E.400℃—500℃
-
2.凡在《中国药典》及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有关药品标准中明确列入药材来源的品种皆属
- A.古代本草收载的品种
- B.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品种
- C.法定品种
- D.易混淆品种
- E.多基源品种.
-
4.《中国药典》2010年版用于测定麦冬药材及饮片含麦冬总皂苷量以鲁斯可皂苷元计的方法为
- A.高效液相色谱法
- B.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
- C.气相色谱法
- D.薄层色谱法
- E.滴定法
-
1.既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具有药典性质的本草是
- A.《神农本草经》
- B.《新修本草》
- C.《图经本草》
- D.《证类本草》
- E.《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