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预习试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赭石的主治病证有

    • A.喘息
    • B.呃逆
    • C.肝阳上亢
    • D.心神不宁
    • E.血热气逆之衄血
  2. 清热药按其性能及临床应用可分为

    • A.清热泻火药
    • B.清热燥湿药
    • C.清热凉血药
    • D.清热解毒药
    • E.清虚热药
  3. 拔毒消肿敛疮药在使用中应注意的是

    • A.避免持续服用
    • B.内服宜制成丸剂
    • C.不可用于血瘀引起的病症
    • D.外用慎重,不宜大面积涂敷在头面及五官部位
    • E.严格控制剂量,遵守炮制规范、使用方法与宜忌
  4. 西红花的功效有

    • A.活血祛瘀
    • B.利尿通淋
    • C.引血下行
    • D.凉血解毒
    • E.解郁安神
  5. 京大戟的主治病证有

    • A.身面水肿,大腹水肿,胸胁积液
    • B.痈肿脓成未溃,恶疮烂肉,疥癣
    • C.痈肿疮毒,瘰疬痰核
    • D.寒实结胸,喉痹痰阻
    • E.大便秘结,食积停滞
  6. 附子的性能特点有

    • A.辛热有毒
    • B.上助心阳
    • C.中温脾阳
    • D.下壮肾阳
    • E.善散寒湿
  7. 苦杏仁与紫苏子均有的功效是

    • A.止咳平喘
    • B.降气化痰
    • C.纳气平喘
    • D.润肺止咳
    • E.润肠通便
  8. 芦荟的功效有

    • A.逐水
    • B.泻下
    • C.清肝
    • D.杀虫
    • E.祛痰止咳
  9. 轻粉的使用注意事项为

    • A.外用不可大面积或长久涂敷
    • B.内服不可过量或久服
    • C.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忌服
    • D.阴虚火旺者忌服
    • E.服后要及时漱口,以免口腔糜烂
  10. 葛根的功效有

    • A.清肺润燥
    • B.发表解肌
    • C.疏肝解郁
    • D.生津止渴
    • E.清热燥湿
  11. 小茴香的主治病证有

    • A.经寒痛经
    • B.虫积腹痛
    • C.胃寒呕吐
    • D.寒疝腹痛
    • E.睾丸偏坠胀痛
  12. 马兜铃的功效有

    • A.清肺化痰
    • B.止咳平喘
    • C.和胃降逆
    • D.散结消痈
    • E.清肠疗痔
  13. 朱砂在使用中应注意的是

    • A.研末冲服或入丸散,不入煎剂
    • B.忌火煅
    • C.肝肾功能不正常者慎用
    • D.内服不宜过量、久服
    • E.不可外用
  14. 细辛的主治病证有

    • A.风寒表证,阳虚外感
    • B.疮疡肿毒
    • C.鼻渊头痛
    • D.头风头痛,牙痛,风寒湿痹痛
    • E.寒饮咳喘
  15. 昆布的功效有

    • A.降气祛痰
    • B.消痰软坚
    • C.宣散风热
    • D.利水消肿
    • E.祛风止痉
  16. 强力枇杷露使用注意事项

    • A.年老体弱者慎用
    • B.外感咳嗽者忌用
    • C.高血压及心脏病忌用
    • D.不得过量久服
    • E.痰浊壅盛者忌用
  17. 川贝母的主要药理作用有

    • A.镇咳
    • B.祛痰
    • C.降血压
    • D.升高血糖
    • E.抗惊厥
  18. 乌梅的功效有

    • A.敛收
    • B.安蛔
    • C.生津
    • D.止带
    • E.补肝肾
  19. 活血祛瘀药的适宜病证有

    • A.胸胁脘腹痛
    • B.痈肿疮疡
    • C.脘腹胀满
    • D.关节痹痛
    • E.咳嗽气喘
  20. 干姜的药理作用有

    • A.保护胃黏膜
    • B.抗血栓形成
    • C.镇静
    • D.扩张血管
    • E.增强肠道运动
  21. 所选处方的配伍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查看材料

    • A.方中薄荷、苦杏仁、桔梗三药合用,助君药疏散上焦风热,又复肺之宣降功能
    • B.方中连翘性苦、微寒,清表解毒,芦根甘寒,清热生津止渴,共为佐药
    • C.方中黄芩长于清肺热,并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是为臣药
    • D.甘草调和诸药,与桔梗相伍,可清利咽喉
    • E.诸药配伍,共奏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
  22. 根据材料,回答题

    患者,女,l7岁,感冒后,咳嗽,身不热,口微渴,自行服用表实感冒颗粒1日后,病情未见好转,故来医就诊,此时其症如前,其脉浮数,舌苔薄黄,诊为风温初起,肺气失宣证。

    患者自行服用表实感冒颗粒后病情未见好转的原因下列叙述错误是 查看材料

    • A.该药应用于风寒感冒表实证
    • B.该药不能宣利肺气
    • C.该药风热感冒者慎用
    • D.该病证需使用辛凉解表药
    • E.该药用于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为辛温解表药
  23. 处方中最宜选用 查看材料

    • A.参苏丸
    • B.正柴胡饮颗粒
    • C.午时茶颗粒
    • D.桂枝合剂
    • E.桑菊感冒片
  24. 与小建中合剂相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查看材料

    • A.均含炮姜
    • B.均可治疗脾胃虚寒证
    • C.均为温中散寒剂
    • D.均含炙甘草
    • E.二方君药不同
  25. 理中丸配伍意义解释错误的是 查看材料

    • A.方中党参为臣药
    • B.炮姜苦辛温散,即温中散寒以治本,又止泻止痛以治标
    • C.方中炮姜为臣药
    • D.白术健脾燥湿为佐药
    • E.炙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为使药
  26. 安宫牛黄丸的功能有 查看材料

    • A.清热解毒,镇静开窍
    • B.芳香开窍,行气止痛
    • C.开窍化痰,镇静安神
    • D.养心安神
    • E.以上都不是
  27. 下列对安宫牛黄丸叙述错误的是 查看材料

    • A.牛黄、麝香为君药
    • B.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 C.含有朱砂、雄黄,不宜过量或久服
    • D.可由苏合香丸代替
    • E.寒闭神昏者不宜使用
  28. 根据材料,回答题

    患者,女,30岁,近来脘腹疼痛,得温或轻按疼痛减轻,呕吐,大便稀溏,脘腹胀满,食欲下降,四肢不温,畏寒,消化不良,脉沉迟,诊断为中焦虚寒证,处方理中丸。

    理中丸的主治是 查看材料

    • A.元气暴脱证
    • B.四肢厥逆证
    • C.脾胃虚寒证
    • D.湿热下注证
    • E.湿热泻泄证
  29. 根据材料,回答题

    患者,女,58岁,因脑中风出血致失语4个月就诊,证见失语不言,头晕胀痛,高热谵语,舌红绛,脉数有力。为热病,邪热内陷心包证。处方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的主治有 查看材料

    • A.中风昏迷、脑出血
    • B.脑膜炎
    • C.中毒性脑病
    • D.败血症
    • E.以上都是
  30. 下列对右归丸说法错误的是 查看材料

    • A.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而扰动精室者慎用
    • B.含附子,不宜过量久服
    • C.全方配伍,温补涩敛,共奏温补肾阳,填精止遗之功
    • D.可用于湿热下注所致阳痿者
    • E.方中君药为附子、肉桂、鹿角胶
  31. 根据材料,回答题

    患者,男,诊断为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致腰膝酸冷,精神不振,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选用处方右归丸。

    右归丸的功能是 查看材料

    • A.补肝肾,强筋骨
    • B.温补肾阳,填精止遗
    • C.补肾益气
    • D.镇静安神
    • E.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32. 右归丸的主治是 查看材料

    • A.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
    • B.风中经络证
    • C.肝阳上亢证
    • D.血虚夹瘀证
    • E.湿热下注证
  33. 下列对天王补心丸的说法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 A.可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 B.严重心律失常者,需急诊观察治疗
    • C.为心肾阳虚所致的神志不安证的常用方
    • D.不可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属于心肾阴亏的神志不安者
    • E.可用于脾胃虚弱者
  34. 天王补心丹配伍特点错误的是 查看材料

    • A.方中朱砂性寒质重,能镇心、清心安神
    • B.方中佐药善治养阴血、滋化源、润肠燥、安心神
    • C.天冬、麦冬为君药
    • D.心肾脾兼顾,气血阴同治
    • E.桔梗载药上行
  35. 小柴胡颗粒的配伍意义错误的是 查看材料

    • A.柴胡透泄少阳之邪而和解退热,又疏气机,为君药
    • B.生姜、半夏和胃降逆,为佐药
    • C.黄芩与柴胡合用,疏散与清里并用
    • D.人参补中益气,以扶正祛邪为佐药
    • E.甘草为使药
  36. 根据材料,回答题

    患者,男,39岁,因长期加班,在灯光下工作至深夜,20多天后,神疲乏力,心悸怔仲,虚烦失眠,健忘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阴虚血少所致的神志不安证。处以天王补心丸。

    天王补心丸的功能是 查看材料

    • A.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 B.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 C.温肾补脾,养血益精
    • D.温肾壮阳,补养阴血
    • E.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37. 根据材料,回答题

    患者,26岁,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中医诊断处方小柴胡颗粒。

    小柴胡颗粒的功能为 查看材料

    • A.发汗解表
    • B.调和营卫
    • C.疏风解表
    • D.解表散热,疏肝和胃
    • E.清热解毒
  38. 下列关于血府逐瘀口服液说法错误的是 查看材料

    • A.桃仁、红花同为君药
    • B.活血与行气相配,行血分瘀滞,又解气愤郁结
    • C.方中桔梗能载药上行
    • D.牛膝能引血下行
    • E.赤芍、川芎为佐药
  39. 下列有关血府逐瘀口服液使用注意错误的是 查看材料

    • A.孕妇禁用
    • B.气虚血瘀者慎用
    • C.若治疗期间心痛持续发作,加用硝酸酯类药
    • D.多食用含油脂高的食品
    • E.如出现剧烈心绞痛,心肌梗死,应及时救治
  40. 根据材料,回答题

    患者,女,64岁,胸闷憋气,兼伴短暂刺痛反复发作5年,近一周因生气而诱发加重。刻下胸痛较剧,为刺痛感,发作频繁,每次持续1~2分钟,憋气闷满,心悸头晕,烦躁少寐,便干,舌暗红,苔黄腻,脉弦细,滑数。中医诊断为心血闭阻,肝气化火,兼有痰浊。处方血府逐瘀口服液。

    血府逐瘀口服液的功能为 查看材料

    • A.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 B.破血下瘀
    • C.养血祛瘀,温经止痛
    • D.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 E.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41. 有利水通淋,破血通经功效的中药是 查看材料

    • A.瞿麦
    • B.扁蓄
    • C.石韦
    • D.海金沙
    • E.灯心草
  42. 治疗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宜选用 查看材料

    • A.附子配干姜
    • B.丁香配柿蒂
    • C.吴茱萸配干姜
    • D.附子配麻黄、细辛
    • E.高良姜配香附
  43. 根据材料,回答题

    有利水通淋,止痛功效的中药是 查看材料

    • A.瞿麦
    • B.扁蓄
    • C.石韦
    • D.海金沙
    • E.灯心草
  44. 治亡阳欲脱及中虚寒盛宜选用 查看材料

    • A.附子配干姜
    • B.丁香配柿蒂
    • C.吴茱萸配干姜
    • D.附子配麻黄、细辛
    • E.高良姜配香附
  45. 治虚寒呕呃宜选用 查看材料

    • A.附子配干姜
    • B.丁香配柿蒂
    • C.吴茱萸配干姜
    • D.附子配麻黄、细辛
    • E.高良姜配香附
  46. 海浮石除清热化痰外还能 查看材料

    • A.软坚散结,通淋
    • B.散结解毒
    • C.清心定惊
    • D.凉血安胎
    • E.宣散风热
  47. 竹茹除清热化痰外还能 查看材料

    • A.软坚散结,通淋
    • B.散结解毒
    • C.清心定惊
    • D.凉血安胎
    • E.宣散风热
  48. 根据材料,回答题

    治阳虚外感宜选用 查看材料

    • A.附子配干姜
    • B.丁香配柿蒂
    • C.吴茱萸配干姜
    • D.附子配麻黄、细辛
    • E.高良姜配香附
  49. 根据材料,回答题

    天竺黄除清热化痰外还能 查看材料

    • A.软坚散结,通淋
    • B.散结解毒
    • C.清心定惊
    • D.凉血安胎
    • E.宣散风热
  50. 浙贝母除清热化痰外还能 查看材料

    • A.软坚散结,通淋
    • B.散结解毒
    • C.清心定惊
    • D.凉血安胎
    • E.宣散风热
  51. 功能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的中药是 查看材料

    • A.杜仲
    • B.鹿茸
    • C.狗脊
    • D.断续
    • E.骨碎补
  52.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止血,行血脉,续折伤的中药是 查看材料

    • A.杜仲
    • B.鹿茸
    • C.狗脊
    • D.断续
    • E.骨碎补
  53. 根据材料,回答题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中药是 查看材料

    • A.杜仲
    • B.鹿茸
    • C.狗脊
    • D.断续
    • E.骨碎补
  54. 被称为治肺虚咳嗽、肾虚作喘之要药的中药是 查看材料

    • A.当归
    • B.蛤蚧
    • C.人参
    • D.杜仲
    • E.益智
  55. 根据材料,回答题

    被称为救脱要药的中药是 查看材料

    • A.当归
    • B.蛤蚧
    • C.人参
    • D.杜仲
    • E.益智
  56. 被称为妇科调经之要药的中药是 查看材料

    • A.当归
    • B.蛤蚧
    • C.人参
    • D.杜仲
    • E.益智
  57. 北刘寄奴的功效是 查看材料

    • A.生肌敛疮
    • B.散寒止痛
    • C.通经止痛
    • D.清热利湿
    • E.泻水逐饮
  58. 根据材料,回答题

    血竭的功效是 查看材料

    • A.生肌敛疮
    • B.散寒止痛
    • C.通经止痛
    • D.清热利湿
    • E.泻水逐饮
  59. 羚羊角(代)的功效是 查看材料

    • A.凉血止血
    • B.清热解毒
    • C.利尿平喘
    • D.清热平肝
    • E.攻毒散结
  60. 根据材料,回答题

    赭石的功效是 查看材料

    • A.凉血止血
    • B.清热解毒
    • C.利尿平喘
    • D.清热平肝
    • E.攻毒散结
  61. 沉香除具行气止痛外,还具有 查看材料

    • A.温中止呕,温肾纳气
    • B.杀虫,疗癣
    • C.温肾散寒
    • D.开郁醒脾
    • E.解毒消肿
  62. 乌药除具行气止痛外,还具有 查看材料

    • A.温中止呕,温肾纳气
    • B.杀虫,疗癣
    • C.温肾散寒
    • D.开郁醒脾
    • E.解毒消肿
  63. 甘松除具行气止痛外,还具有 查看材料

    • A.温中止呕,温肾纳气
    • B.杀虫,疗癣
    • C.温肾散寒
    • D.开郁醒脾
    • E.解毒消肿
  64. 根据材料,回答题

    青木香除具行气止痛外,还具有 查看材料

    • A.温中止呕,温肾纳气
    • B.杀虫,疗癣
    • C.温肾散寒
    • D.开郁醒脾
    • E.解毒消肿
  65. 主杀绦虫,兼治小儿疳积的是 查看材料

    • A.使君子
    • B.槟榔
    • C.雷丸
    • D.南瓜子
    • E.鹤草芽
  66. 主杀绦虫,兼能截疟的是 查看材料

    • A.使君子
    • B.槟榔
    • C.雷丸
    • D.南瓜子
    • E.鹤草芽
  67. 根据材料,回答题

    善杀绦虫,兼泻下作用的是 查看材料

    • A.使君子
    • B.槟榔
    • C.雷丸
    • D.南瓜子
    • E.鹤草芽
  68. 主杀绦虫,兼润肠通便作用的是 查看材料

    • A.使君子
    • B.槟榔
    • C.雷丸
    • D.南瓜子
    • E.鹤草芽
  69. 苎麻根的功效是 查看材料

    • A.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 B.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
    • C.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 D.凉血止血,祛痰止咳
    • E.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利尿,解毒
  70. 槐花的功效是 查看材料

    • A.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 B.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
    • C.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 D.凉血止血,祛痰止咳
    • E.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利尿,解毒
  71. 白茅根的功效是 查看材料

    • A.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 B.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
    • C.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 D.凉血止血,祛痰止咳
    • E.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利尿,解毒
  72. 为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要药的是 查看材料

    • A.续断
    • B.巴戟天
    • C.杜仲
    • D.人参
    • E.山药
  73. 根据材料,回答题

    地榆的功效是 查看材料

    • A.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 B.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
    • C.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 D.凉血止血,祛痰止咳
    • E.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利尿,解毒
  74. 为治肾虚不固要药的是 查看材料

    • A.续断
    • B.巴戟天
    • C.杜仲
    • D.人参
    • E.山药
  75. 为内科补肝肾、妇科止崩漏、伤科疗折伤要药的是 查看材料

    • A.续断
    • B.巴戟天
    • C.杜仲
    • D.人参
    • E.山药
  76. 根据材料,回答题

    为补气强身要药的是 查看材料

    • A.续断
    • B.巴戟天
    • C.杜仲
    • D.人参
    • E.山药
  77. 性温,能散结消肿的药是 查看材料

    • A.炉甘石
    • B.猫爪草
    • C.升药
    • D.硼砂
    • E.大蒜
  78. 性平,能明目去翳的药是 查看材料

    • A.炉甘石
    • B.猫爪草
    • C.升药
    • D.硼砂
    • E.大蒜
  79. 根据材料,回答题

    性凉,能清热化痰的药是 查看材料

    • A.炉甘石
    • B.猫爪草
    • C.升药
    • D.硼砂
    • E.大蒜
  80. 性温,能解毒杀虫的药是 查看材料

    • A.炉甘石
    • B.猫爪草
    • C.升药
    • D.硼砂
    • E.大蒜
  81. 黄芪的主要功效是

    • A.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
    • B.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 C.补中益气,生滓养血
    • D.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 E.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82. 雄黄的主要成分是

    • A.氯化亚汞
    • B.四氧化三铅
    • C.二硫化二砷
    • D.硫酸铝钾
    • E.三氧化二砷
  83. 具有活血止痛功效,消肿生肌而常相须为用的中药是

    • A.乳香、没药
    • B.牛膝、川芎
    • C.三棱、莪术
    • D.水蛭、五灵脂
    • E.桃仁、红花
  84. 胃苏颗粒除和胃止痛外,又能

    • A.疏肝泄热
    • B.健脾养心
    • C.行气化湿
    • D.行气活血
    • E.理气消肿
  85. 独活在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软时常配伍下列哪味药

    • A.秦艽
    • B.桑寄生
    • C.防己
    • D.木瓜
    • E.川乌
  86. 清热燥湿,善治下焦湿热证的药对宜选

    • A.黄连、木香
    • B.茯苓、猪苓
    • C.夏枯草、淡竹叶
    • D.黄柏、苍术
    • E.苍术、厚朴
  87. 全蝎研末服每次用量

    • A.3~6g
    • B.0.6~1g
    • C.0.3~0.6g
    • D.1~39
    • E.0.03~0.06g
  88. 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开郁散结功效的是

    • A.川贝母
    • B.浙贝母
    • C.虎杖
    • D.竹茹
    • E.牛膝
  89. 连翘败毒丸的功能是

    • A.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B.清热解毒,凉血祛湿
    • C.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 D.清热解毒,祛风化湿
    • E.清热解毒,凉血泻热
  90. 苍术不能治疗下到哪种湿证

    • A.风寒湿痹
    • B.表证夹湿
    • C.湿温初起
    • D.痰饮,水肿
    • E.湿阻中焦证
  91. 银柴胡的功效是

    • A.退虚热
    • B.疏散风热
    • C.疏肝解郁
    • D.清利湿热
    • E.升举阳气
  92. 水蛭的功效是

    • A.破血逐瘀,利尿
    • B.破血逐瘀,解毒
    • C.破血逐瘀,退黄疸
    • D.破血逐瘀,通便
    • E.破血逐瘀,通经
  93. 升药的功效是

    • A.拔毒去腐
    • B.软坚散结
    • C.清热解毒
    • D.开窍醒神
    • E.化瘀散结
  94. 既燥湿化痰,有祛风止痉的药是

    • A.橘红
    • B.半夏
    • C.蝉蜕
    • D.天南星
    • E.牛黄
  95. 威灵仙的主治病证不包括

    • A.风寒湿痹
    • B.痰饮积聚
    • C.瘫痪麻木
    • D.诸骨鲠喉
    • E.吐泻转筋
  96. 白头翁的主要功效是

    • A.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 B.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定惊
    • C.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 D.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
    • E.清热解毒,燥湿
  97. 茯苓与薏苡仁均有的功效是

    • A.利水渗湿,安神
    • B.利水渗湿,除痹
    • C.利水渗湿,通乳
    • D.利水渗湿,解毒
    • E.利水渗湿,健脾
  98. 以下药物中善治少阴头痛的是

    • A.藁本
    • B.白芷
    • C.防风
    • D.细辛
    • E.羌活
  99. 既收敛止血,又截疟止痢的药是

    • A.大蓟
    • B.紫珠
    • C.槐花
    • D.白及
    • E.仙鹤草
  100. 大剂量服用时易引起水肿的药物是

    • A.黄芪
    • B.太子参
    • C.党参
    • D.甘草
    • E.牛膝
  101. 既活血祛瘀,又止咳平喘的药是

    • A.川芎
    • B.丹参
    • C.桃仁
    • D.白前
    • E.葶苈子
  102. 生用走气分而泻火,炒黑入血分而止血的药是

    • A.蒲黄
    • B.栀子
    • C.芦根
    • D.知母
    • E.小蓟
  103. 酸枣仁的功效是

    • A.养心安神,通便
    • B.养心安神,通络
    • C.养心安神,敛汗
    • D.养心安神,调经
    • E.养心安神,止泻
  104. 治水肿伴心悸失眠,宜选的药是

    • A.茯苓
    • B.朱砂
    • C.磁石
    • D.泽泻
    • E.薏苡仁
  105. 均善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药是

    • A.土鳖虫、自然铜
    • B.苏木、血竭
    • C.虎杖、丹参
    • D.莪术、三棱
    • E.桃花、红花
  106. 外用杀虫止痒,内服壮阳通便的药是

    • A.雄黄
    • B.硫磺
    • C.轻粉
    • D.明矾
    • E.蛇床子
  107. 既峻下冷积,又逐水消肿的药是

    • A.甘遂
    • B.商陆
    • C.巴豆
    • D.郁李仁
    • E.牵牛子
  108. 内服涩肠止泻,外用收湿敛疮的药是

    • A.赤石脂
    • B.石榴皮
    • C.椿皮
    • D.金樱子
    • E.肉豆蔻
  109. 香附配高良姜除温中散寒,舒肝理气,又善

    • A.止泻
    • B.止咳
    • C.止血
    • D.止带
    • E.止痛
  110. 南沙参来源于

    • A.伞形科
    • B.五加科
    • C.桔梗科
    • D.蓼科
    • E.十字花科
  111. 具有开窍宁神的功效,化湿和胃的中药是

    • A.安息香
    • B.冰片
    • C.苏合香
    • D.石菖蒲
    • E.麝香
  112. 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是

    • A.丹参
    • B.郁金
    • C.虎杖
    • D.川芎
    • E.牛膝
  113. 既息风止痉,又通络止痛的药是

    • A.僵蚕
    • B.熊胆
    • C.蒺藜
    • D.羚羊角
    • E.全蝎
  114. 黄芪的功效是

    • A.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 B.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 C.补气健脾,止汗安胎
    • D.补气升阳,利水消肿
    • E.健脾化湿,消暑解毒
  115. 既息风止茎,又祛风止痒的药是

    • A.白僵蚕
    • B.蜈蚣
    • C.刺蒺藜
    • D.地龙
    • E.地肤子
  116. 生用行气力强,煨用力缓并止泻的药是

    • A.橘皮
    • B.甘松
    • C.木香
    • D.白扁豆
    • E.川楝子
  117. 解表药使用注意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 A.中病即止,不可过汗,防止损伤阳气和津液
    • B.体虚多汗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者忌服
    • C.对久患疮痈、淋病及失血患者,虽有外感表证也要慎重使用
    • D.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疗效降低
    • E.对发热、恶寒者,应寒热并用
  118. 既能补中益气,又能生津养血,多用于脾肺气虚之轻证的中药是

    • A.人参
    • B.党参
    • C.白术
    • D.黄芪
    • E.山药
  119. 既开窍,又止痛的药是

    • A.木香
    • B.沉香
    • C.青木香
    • D.苏合香
    • E.小茴香
  120. 治水肿伴心悸失眠宜选的药是

    • A.茯苓
    • B.朱砂
    • C.磁石
    • D.泽泻
    • E.薏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