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预测试题(五)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含汞类中药及其制剂不宜与下列何药合用(   )

    • A.亚硝酸异戊酯
    • B.巴氏合剂
    • C.碘喉片
    • D.溴化钾
    • E.硫酸亚铁
  2. 糖尿病患者服用下列各药前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的是(   )

    • A.乌鸡白凤丸
    • B.益母草流浸膏
    • C.当归红枣颗粒
    • D.妇康宝口服液
    • E.千金止带丸
  3. 地高辛在用于心衰的治疗中应与下列何药同用可增加其疗效(   )

    • A.四逆汤
    • B.木防己汤
    • C.桂枝茯苓丸
    • D.大柴胡汤
    • E.茯苓杏仁甘草汤
  4. 贮存温度不宜超过30℃的剂型是(   )

    • A.栓剂
    • B.散剂
    • C.胶囊剂
    • D.酒剂
    • E.丸剂
  5. 三因学说中的“三因”是指(   )

    • A.隆
    • B.赫依
    • C.赤巴
    • D.培根
    • E.巴达干
  6. 下列药物处方名为正名的是(   )

    • A.乌贼骨
    • B.西红花
    • C.栝楼
    • D.补骨脂
    • E.茺蔚子
  7. 潮热包括哪些情况(   )

    • A.壮热
    • B.阴虚潮热
    • C.湿温潮热
    • D.阳明潮热
    • E.低热
  8. 瘀血形成的原因是(   )

    • A.血热
    • B.血寒
    • C.气虚
    • D.气滞
    • E.内外伤
  9. 经络的生理功能表现在(   )

    • A.沟通联络作用
    • B.运输气血的作用
    • C.感应传导作用
    • D.营养全身的作用
    • E.调节功能活动的作用
  10.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 A.为阳邪
    • B.易伤津耗气
    • C.多挟湿
    • D.性重浊
    • E.性升散
  11. 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与下列哪些脏腑有关(   )

    • A.脾胃对饮食物的运化功能
    • B.脾的散精作用
    • C.肾的气化功能
    • D.肺的通调水道作用
    • E.三焦为津液代谢的通道
  12. 气的推动作用表现于(   )

    • A.化生气血
    • B.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 C.促进血液的运行
    • D.促进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 E.促进津液的输布和排泄
  13. 药物信息服务的特点是(   )

    • A.以病人为中心
    • B.以知识为基础
    • C.以道德为准绳
    • D.以临床为基本点
    • E.以高科技为依托
  14. 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体现于(   )

    • A.贮藏血液
    • B.调畅情志
    • C.精血同源
    • D.促进消化吸收
    • E.促进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代谢
  15. 肺的宣发功能主要表现于(   )

    • A.排出体内的浊气
    • B.宣发卫气
    • C.保持呼吸道通畅
    • D.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
    • E.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16. 散剂较显著的特点是(   )

    • A.挥发性
    • B.风化性
    • C.吸湿性
    • D.膨胀性
    • E.酸败性
  17. 不能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合用的中药有 (   )

    • A.瓦楞子、海螵蛸
    • B.大黄、五倍子
    • C.茵陈蒿
    • D.黄连、黄柏
    • E.黄药子
  18. 服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械及高空作业的药有(   )

    • A.扑感片
    • B.芒果止咳片
    • C.维C银翘片
    • D.治感佳
    • E.感冒灵胶囊
  19. 风热咳嗽的症状有(   )

    • A.咯痰不爽
    • B.咳嗽声重
    • C.鼻流黄涕
    • D.肢体酸痛
    • E.痰黏稠
  20. 津液的输布依靠(   )

    • A.胃
    • B.脾
    • C.肾
    • D.三焦
    • E.肺
  21. 血压计汞值的允许误差为(   )

    • A.±0.5kPa
    • B.±0.4kPa
    • C.±0.3kPa
    • D.±0.2kPa
    • E.±0.1kPa
  22. 0.3~0.6规格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针头刺穿力应(   )

    • A.≤0.8N
    • B.≤0.7N
    • C.≤0.6N
    • D.≤0.5N
    • E.≤0.4N
  23. 新生儿棒式体温计示值允差为(   )

    • A.±0.1℃
    • B.±0.15℃
    • C.-0.15~0.1℃
    • D.-0.15~0.05℃
    • E.-0.10~0.005℃
  24. 所谓合理使用中药是指(   )

    • A.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药
    • B.中药处方组成应简便明了
    • C.中药处方的价格应尽量低廉
    • D.中药处方的副作用应尽量地减少
    • E.指运用中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临床用药
  25. 治糖尿病的中成药中含有(   )

    • A.胰岛素
    • B.安乃近
    • C.格列本脲
    • D.麻黄碱
    • E.水杨酸
  26. 治消化性溃疡时,制酸剂可与何方同用 (   )

    • A.人参汤
    • B.六君子汤
    • C.小青龙汤
    • D.半夏泻心汤
    • E.小柴胡汤
  27. Ⅳ期临床试验和临床验证的重要目的是 (   )

    • A.调整药量
    • B.发现新的不良反应
    • C.合理使用药物
    • D.确定其疗效
    • E.以上均不是
  28. .对于严重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最迟不超过(   )

    • A.5个工作日
    • B.10个工作日
    • C.11个工作日
    • D.13个工作日
    • E.15个工作日
  29. 具有芳香开窍,消疲提神,祛风除湿,理气止痛的头痛类非处方药是(   )

    • A.薄荷锭
    • B.复方丁香罗勒油
    • C.叶绿油
    • D.天舒胶囊
    • E.瑞草油
  30. 某小儿症见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气臭,含有未化之物,面色不华,乳食少进,腹胀腹痛,睡眠不宁,此证宜选用 (   )

    • A.婴儿健脾口服液
    • B.小儿胃宝片
    • C.婴儿素
    • D.启脾丸
    • E.小儿健胃糖浆
  31. 能补气健脾、安神益智的不寐类非处方药是(   )

    • A.天王补心液
    • B.安神补脑液
    • C.枣仁安神颗粒
    • D.人参珍珠口服液
    • E.脑乐静
  32. 因滥用抗生素造成的菌群紊乱病人不宜选用(   )

    • A.香连片
    • B.补脾益肠丸
    • C.葛根芩连片
    • D.固本益肠片
    • E.以上均不是
  33.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的非处方药是(   )

    • A.丹桂香颗粒
    • B.胃复宁胶囊
    • C.左金胶囊
    • D.复方元胡止痛片
    • E.仲景胃灵片
  34. 处方总价应记在(   )

    • A.处方上角
    • B.处方背面
    • C.处方下角
    • D.处方空白处
    • E.处方中央
  35. 煎药前,浸泡饮片的时间应为(   )

    • A.10~15min
    • B.15~20min
    • C.20~25min
    • D.20~30min
    • E.30~40min
  36. 能够解表祛风,健脾消食,用于风寒感冒,伤食腹痛的非处方药是(   )

    • A.保和颗粒
    • B.木香顺气丸
    • C.山楂调中丸
    • D.神曲茶
    • E.大山楂丸
  37. 六味安消散的功能是(   )

    • A.开窍醒神,镇惊息风,活血通络息
    • B.疏肝健胃,消肿散结,解毒止痛
    • C.疏肝解郁,利胆退黄,消炎解毒
    • D.健脾和胃,止痛止吐
    • E.和胃健脾,导滞消积,润肠通便,理气,降脂
  38. 如在调剂时发现处方中有一味药临时缺药则应(   )

    • A.不说出去,不予调配
    • B.告知患者后不调配
    • C.自行改用它药调配
    • D.请处方医师改药并重新签字后调配
    • E.以上均不是
  39. 脾不健运,脾虚下陷,脾不统血共同的临床表现是(   )

    • A.食少,食后腹胀
    • B.月经过多   
    • C.胃下垂
    • D.脱肛
    • E.肌衄
  40. 蒙医用药剂量较明确而恒定,按成人计,汤剂应(   )

    • A.每次3~5g,1日2~3次
    • B.每次5~10g,1日2~3次
    • C.每次3~5g,1日3~4次
    • D.每次5~10g,1日3~4次
    • E.以上均不是
  41. 咳嗽,干咳无痰,并伴有咽喉干痒舌红少津,脉细数常见于(   )

    • A.肺气虚
    • B.燥热伤肺
    • C.风热袭肺
    • D.风寒束肺
    • E.肺阴虚
  42. 下列属于研究疾病性质的纲领是(   )

    • A.虚实
    • B.阴阳
    • C.上下
    • D.表里
    • E.寒热
  43. 下列表现中属于寒证的临床表现是(   )

    • A.发热
    • B.面色苍白
    • C.脉浮
    • D.口渴
    • E.心烦
  44. 下列不属于望舌形的范围的是(   )

    • A.瘦薄舌
    • B.胖大舌
    • C.齿痕舌
    • D.裂纹舌
    • E.痿软舌
  45. 我国国人正常面色应该是(   )

    • A.红润
    • B.黄色
    • C.黄而偏白
    • D.苍白无华
    • E.微黄红润而有光泽
  46. 六淫中最易致肿疡的病邪是(   )

    • A.燥
    • B.暑
    • C.火
    • D.寒
    • E.风
  47. 阴偏衰的病机是指(   )

    • A.阴邪郁闭阳气于内
    • B.阳气抗邪于外
    • C.阳气的推动作用减弱
    • D.机体精、血、津液亏耗,阴不制阳,阳相对亢奋
    • E.机体阳气受损,功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
  48. 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 (   )

    • A.耳前
    • B.目外眦
    • C.目内眦
    • D.鼻旁
    • E.耳内
  49.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于 (   )

    • A.小指端
    • B.无名指
    • C.鼻旁
    • D.足小趾
    • E.示指端
  50. 气化指的是(   )

    • A.气是活动力极强的精微物质
    • B.气具有抵抗各种邪气的作用
    • C.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
    • D.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 E.气对身体各组织器官具有营养作用
  51. 根据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下列不属于心病表现的是(   )

    • A.面见赤色
    • B.喜食苦味
    • C.脉见洪象
    • D.两目红赤
    • E.以上都不是
  52.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最终会导致 (   )

    • A.实寒证
    • B.阴阳亡失
    • C.虚寒证
    • D.实热证
    • E.阴阳两虚
  53. 一清胶囊属于(   )

    • A.便秘类
    • B.头痛类
    • C.郁病类
    • D.眩晕类
    • E.实火证类
  54. 七情致病直接伤及内脏常见于(   )

    • A.心脾肾
    • B.心肝脾
    • C.心肺脾
    • D.心肾脾
    • E.心肝肺
  55. 治疗血虚证的代表方剂(   )

    • A.血府逐瘀汤
    • B.清营汤
    • C.温经汤
    • D.补阳还五汤
    • E.四物汤
  56. 风为百病之长,是因为(   )

    • A.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
    • B.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多兼它邪同病
    • C.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侵犯阳位
    • D.风邪易耗伤津液
    • E.发病急,转变快
  57. 医疗器械的定义是(   )

    • A.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人类疾病的物质
    • B.用于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的仪器
    • C.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
    • D.用于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
    • E.以上都包括
  58. 藏医理论三因学说中的三因是指(   )

    • A.赫依、希日、巴达干
    • B.隆、赤巴、培根
    • C.稠、稀、汗
    • D.甘、酸、苦
    • E.气、火、津液
  59. 药品有效期是指(   )

    • A.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
    • B.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使用安全的期限
    • C.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对质量负责的期限
    • D.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疗效有效的期限
    • E.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保证稳定的期限
  60. 下面各证中属于虚证的是(   )

    • A.心肾不交
    • B.痰浊阻肺
    • C.寒湿困脾
    • D.肝阳上亢
    • E.心血瘀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