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初级药士考试模拟题库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处方中加有氯化钠用以调等渗和增加稳定性的是

    • A.维生素C注射液
    • B.碳酸氢钠注射液
    • C.葡萄糖注射液
    • D.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 E.氯化钠注射液
  2. 灭菌后pH略为上升的是

    • A.维生素C注射液
    • B.碳酸氢钠注射液
    • C.葡萄糖注射液
    • D.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 E.氯化钠注射液
  3. 灭菌完毕后冷至室温2小时后取出的是

    • A.维生素C注射液
    • B.碳酸氢钠注射液
    • C.葡萄糖注射液
    • D.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 E.氯化钠注射液
  4. 灭菌后颜色易变黄的是

    • A.维生素C注射液
    • B.碳酸氢钠注射液
    • C.葡萄糖注射液
    • D.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 E.氯化钠注射液
  5. 灭菌后含量易下降,可适当提高投料量的是

    • A.维生素C注射液
    • B.碳酸氢钠注射液
    • C.葡萄糖注射液
    • D.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 E.氯化钠注射液
  6. 调整注射液的渗透压,常用下列哪种物质

    • A.稀盐酸
    • B.氯化钾
    • C.氯化钠
    • D.三氯化铝
    • E.氯化铵
  7. 下列有关注射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注射剂是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混悬液、乳浊液
    • B.药效持久,使用方便
    • C.其pH值要求与血液正常pH相等
    • D.水溶液型注射剂临床应用最广泛
    • E.应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要求
  8. 我国药典规定装量在100ml以上的注射剂中允许的微粒限度为

    • A.每1ml中含5μm以上微粒不得超过20粒,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粒
    • B.每1ml中含10μm以上微粒不得超过20粒,含1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粒
    • C.每1ml中含10μm以上微粒不得超过20粒,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粒
    • D.每1ml中含1μm以上微粒不得超过20粒,含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粒
    • E.每1ml中含1μm以上微粒不得超过20粒,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粒
  9. 往血液中注入大量低渗溶液时,红细胞可能会

    • A.溶血
    • B.水解
    • C.皱缩
    • D.凝聚
    • E.膨胀
  10. 不宜采用干热灭菌的是

    • A.耐高温玻璃陶瓷制品
    • B.凡士林
    • C.滑石粉
    • D.塑料制品
    • E.金属制品
  11. 下列有关缓释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理想的缓释制剂应包括速释和缓释两部分
    • B.缓释制剂可消除普通制剂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
    • C.能在体内较长时间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
    • D.可缩短药物的生物半衰期
    • E.药效甚剧而剂量要求精确的药物不宜制成缓释制剂
  12. 维生素C注射液可选用的抗氧剂是

    • A.二丁甲苯酚
    • B.没食子酸丙酯
    • C.亚硫酸氢钠
    • D.硫代硫酸钠
    • E.维生素E
  13. 维持药效最长的眼用制剂是

    • A.混悬型滴眼剂
    • B.眼膏剂
    • C.油溶液型滴眼剂
    • D.眼用控释制剂
    • E.水溶液型滴眼剂
  14. 某输液剂经检验合格,但临床使用时却发生热原反应,热原污染途径可能性最大的是

    • A.从溶剂中带入
    • B.从原料中带入
    • C.从容器、管道中带入
    • D.制备过程中污染
    • E.从输液器带入
  15. 活性炭吸附力最强时的pH值为

    • A.1~2
    • B.3~5
    • C.5.5~6
    • D.6~7
    • E.7.5~8
  16. 配制葡萄糖注射液加盐酸的目的是

    • A.增加稳定性
    • B.增加溶解度
    • C.减少刺激性
    • D.调整渗透压
    • E.破坏热原
  17. 抗生素及生物制品干燥时应采用

    • A.常压干燥
    • B.减压干燥
    • C.喷雾干燥
    • D.冷冻干燥
    • E.红外线干燥
  18. 要求无菌的制剂有

    • A.硬膏剂
    • B.片剂
    • C.注射剂
    • D.胶囊剂
    • E.栓剂
  19. 下列哪项不是片剂包衣的目的

    • A.增进美观
    • B.便于识别
    • C.保护易变质主药
    • D.防止碎片
    • E.控制药物释放速度
  20. 输液剂热压灭菌温度一般采用

    • A.125℃
    • B.100℃
    • C.115℃
    • D.120℃
    • E.135℃
  21. 有关片剂的优点叙述错误的是

    • A.为高效速效剂型
    • B.服用、携带、贮存、运输等均方便
    • C.分剂量准确
    • D.通过包衣可掩盖药物不良臭味
    • E.产量高、成本低
  22. 片剂中加入的崩解剂是

    • A.干淀粉
    • B.糊精
    • C.氢氧化铝
    • D.糖粉
    • E.硬脂酸镁
  23. 散剂在贮藏过程中的关键是

    • A.防潮
    • B.防止微生物污染
    • C.控制温度
    • D.避免光线照射 E防止氧化
  24. 下列有关栓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时塞得深,生物利用度好
    • B.局部用药应选择释药慢的基质
    • C.可可豆脂在体腔内液化缓慢
    • D.使用方便
    • E.应做崩解时限检查
  25. 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为

    • A.奎宁
    • B.氯霉素
    • C.鱼肝油
    • D.溴化钾
    • E.消炎痛
  26. 下列不属于膜剂质量要求的是

    • A.外观完整光洁
    • B.厚度一致
    • C.色泽均匀
    • D.硬度适中
    • E.多剂量膜剂分格压痕应清晰
  27. 有关滴眼剂的制备,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于外伤和手术的滴眼剂应分装于单剂量容器中
    • B.一般滴眼剂可多剂量包装,一般<25ml
    • C.塑料滴眼瓶洗净后应干热灭菌
    • D.玻璃滴眼瓶先用自来水洗净,再用蒸馏水洗净,备用
    • E.滴眼剂在制备中均需加入抑菌剂
  28. 只适用于小剂量药物的剂型是

    • A.溶液剂
    • B.滴丸剂
    • C.散剂
    • D.片剂
    • E.胶囊剂
  29. 外耳道发炎时所用的滴耳剂最好调节为

    • A.中性
    • B.酸性
    • C.弱酸性
    • D.碱性
    • E.弱碱性
  30. 气雾剂最适宜的贮藏条件是

    • A.置阴凉通风干燥处,防止受潮,发霉变质
    • B.遮光密闭容器内,在阴凉处贮存,以免基质分层
    • C.30℃以下密闭保存
    • D.置凉暗处保存,并避免曝晒、受热、敲打、撞击
    • E.最好放在冰箱-2℃-+2℃贮存
  31. 延缓混悬微粒沉降速度最简易可行的措施是

    • A.增加分散媒的粘度
    • B.减小混悬微粒的半径
    • C.使微粒与分散媒之间的密度差接近零
    • D.加入反絮凝剂
    • E.加入表面活性剂
  32. 对含有挥发性或有效成分不耐热的药材煎煮时,应

    • A.先煎
    • B.后下
    • C.包煎
    • D.另煎
    • E.烊化
  33. 粘性过强的药粉湿法制粒宜选择

    • A.蒸馏水
    • B.乙醇
    • C.淀粉浆
    • D.糖浆
    • E.胶浆
  34. 糊剂中含粉末量一般在多少以上

    • A.5%
    • B.10%
    • C.15%
    • D.20%
    • E.25%
  35. 若药物剂量过小(一般在100mg以下)压片有困难时,常加入何种辅料来克服

    • A.润湿剂
    • B.粘合剂
    • C.填充剂
    • D.润滑剂
    • E.崩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