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中级历年真题2017年整理(1)专业知识
-
以下关于液体药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分散相粒径一般小于1nm
- B.胶体溶液型药剂分散相粒径一般在1-100nm
- C.混悬型药剂分散相微粒的粒径一般在100μm以上
- D.乳浊液分散相液滴直径在1nm-25μm
- E.混悬型药剂属粗分散系
-
单糖浆为蔗糖的水溶液,含蔗糖量
- A.85%(g/ml)或64.7%(g/g)
- B.86%(g/ml)或64.7%(g/g)
- C.85%(g/ml)或65.7%(g/g)
- D.86%(g/ml)或65.7%(g/g)
- E.86%(g/ml)或66.7%(g/g)
-
下列乳剂处方拟定原则中错误者是
- A.乳剂中两相体积比值应在25%-50%
- B.根据乳剂类型不同,选用所需hl
- C.(亲水亲脂平衡)值的乳化剂
- D.根据需要调节乳剂粘度
- E.选择适当的氧化剂
- F.根据需要调节乳剂流变性
-
不作为栓剂质量检查的项目是
- A.溶点范围测定
- B.溶变时限测定
- C.重量差异测定
- D.稠度检查
- E.药物溶出速度
-
下属哪一种基质不是水溶性软膏基质
- A.聚乙二醇
- B.甘油明胶
- C.羊毛脂
- D.纤维素衍生物
- E.卡波普
-
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无证经营
- A.药品生产企业销售非本企业生产的药品的
- B.非处方药单位经营处方药
- C.个体诊所挂靠行医卖药
- D.乡镇卫生院经批准为乡村个体行医人员代购药品的
- E.普通商业企业从事进口药品国内销售
-
《药品管理法》规定新药的监测期不超过
- A.2年
- B.3年
- C.4年
- D.5年
- E.6年
-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规定5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
- A.所有可疑不良反应
- B.严重的不良反应
- C.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 D.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
- E.迟发行不良反应
-
配制注射剂的环境区域划分哪一条是正确的
- A.精滤、灌装、封口、灭菌为洁净区
- B.配液、粗滤、蒸馏、注射用水为控制区
- C.配液、粗滤、灭菌、灯检为控制区
- D.精滤、灌封、封口、灭菌为洁净区
- E.清洗、灭菌、灯检、包装为一般生产区
-
在注射剂中具有局部止痛和抑菌双重作用的附加剂是
- A.盐酸普鲁卡因
- B.盐酸利多卡因
- C.苯酚
- D.苯甲醇
- E.硫柳汞
-
下列因素中哪个对生物f0值没有影响
- A.容器在灭菌器内的数量合排布
- B.待灭菌溶液的粘度、容器填充量
- C.溶剂系统
- D.容器的大小、形状、热穿透系数
- E.药液的颜色
-
下列论述哪个是正确的
- A.5%与10%葡萄糖输液均为等渗溶液
- B.5%与10%葡萄糖输液均为等张溶液
- C.5%葡萄糖输液为等渗溶液,10%葡萄糖输液为等张溶液
- D.5%葡萄糖输液为等张溶液,10%葡萄糖输液为等渗溶液
- E.5%与10%葡萄糖输液既不是等渗也不是等张溶液
-
以下关于输液灭菌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输液从配制到灭菌以不超过12小时为宜
- B.输液灭菌时一般应预热15-30分钟
- C.输液灭菌时一定要排除空气
- D.输液灭菌时间应确证达到灭菌温度后计算
- E.输液灭菌完毕要放出蒸汽,待压力降至"0"后稍停片刻再缓缓的打开灭菌器门
-
过是制备注射剂的关键步骤之一,下列哪种滤器起不到精滤作用
- A.多孔素瓷滤棒
- B.板框过滤器
- C.3号或4号垂熔玻璃滤棒
- D.微孔滤膜
- E.超滤膜
-
滴眼剂中除混悬型滴眼剂外,一般不宜加入哪种物质作为附加剂
- A.高分子化合物
- B.抗氧剂
- C.抑菌剂
- D.表面活性剂
- E.等渗调整剂
-
安钠咖注射液处方如下苯甲酸钠1300g咖啡因1301gEDtA -2nA2g注射用水加至10000ml 其中苯甲酸钠的作用是
- A.止痛剂
- B.抑菌剂
- C.主药之一
- D.增溶剂
- E.助溶剂
-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一般应控制在
- A.温度18~24℃,相对湿度55%~75%
- B.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
- C.温度18~24℃,相对湿度45%~65%
- D.温度18~26℃,相对湿度35%~55%
- E.温度18~28℃,相对湿度55%~75%
-
影响浸出效果的决定因素为
- A.温度
- B.浸出时间
- C.药材粉碎度
- D.浓度梯度
- E.溶剂ph值
-
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州顺序一般认为是( )
- A.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 B.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片剂>包衣片
- C.片剂>包衣片>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 D.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 E.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
下列有关药物稳定性正确的叙述是
- A.亚稳定型晶型属于热力学不稳定晶型,制剂中应避免使用。
- B.乳剂的分层是不可逆现象。
- C.为增加混悬液稳定性,加入的能降低zEtA电位、使粒子絮凝程度增加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
- D.乳剂破裂后,加以震摇,能重新分散、恢复成原来状态的乳剂。
- E.凡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物质的催化反应称特殊酸碱催化反应。
-
药物稳定与否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化学结构,外界因素则是引起变化的条件,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 A.ph值与温度
- B.溶剂介电常数及电子强度
- C.赋型剂或附加剂的影响
- D.水分、氧、金属离子和光线
- E.以上都对
-
下述那种方法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 A.加入助溶剂
- B.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C.制成盐类
- D.应用潜溶剂
- E.加入助悬剂
-
下列哪种药物可发生变旋反应
- A.肾上腺素
- B.丁卡因
- C.后马托品
- D.氯霉素
- E.抗坏血酸
-
在透皮给药系统中对药物分子量有一定要求,通常符合下列条件(否则应加透皮吸收促进剂)
- A.分子量大于500
- B.分子量2000-6000
- C.分子量1000以下
- D.分子量10000以上
- E.分子量10000以下
-
下列关于骨架片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 A.是以一种含无毒的惰性物质作为释放组滞剂的片剂
- B.药品自骨架中释放的速度低于普通片
- C.本品要通过溶出度检查,不需要通过崩解度检查
- D.药物自剂型中按零级速率方式释药
- E.骨架片一般有三种类型
-
渗透泵型片剂控释的基本原理是
- A.减少溶出
- B.减慢扩散
- C.片外渗透压大于片内,将片内药物压出
- D.片剂膜渗透压大于片剂膜外,将药物从细孔压出
- E.片剂外面包控释膜,使药物衡速释出
-
关于吸入的三相气雾剂叙述,哪条是错误的
- A.为防止药物微粒的凝聚,制剂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分的含量
- B.药物微粒的粒径大多数应在5μm以下
- C.成品需进行泄漏和爆破检查
- D.按有效部位药物沉积量测定法测定,药品沉积量应不少于每揿主药标示含量的20%
- E.成品需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
按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查,普通片剂应在多长时间内崩解
- A.15分钟
- B.30分钟
- C.60分钟
- D.20分钟
- E.10分钟
-
指出哪项不是一般眼膏剂的质量检查项目
- A.装量
- B.无菌
- C.粒度
- D.金属性异物
- E.微生物限度
-
关于片剂等制剂成品的质量检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糖衣片应在包衣后检查片剂的重量差异
- B.栓剂应进行融变时限检查
- C.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 D.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 E.对一些遇胃液易破坏或需要在肠内释放的药物,制成片剂后应包肠溶衣
-
关于片剂等制剂成品的质量检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糖衣片应在包衣后检查片剂的重量差异
- B.栓剂应进行融变时限检查
- C.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 D.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 E.对一些遇胃液易破坏或需要在肠内释放的药物,制成片剂后应包肠溶衣
-
片剂辅料中既可做填充剂又可做粘合剂与崩解剂的物质是
- A.糊精
- B.微晶纤维素
- C.羧甲基纤维素钠
- D.微粉硅胶
- E.甘露醇
-
片剂生产中制粒的目的是
- A.减少微粉的飞扬
- B.避免片剂含量不均匀
- C.改善原辅料的可压性
- D.为了生产出的片剂硬度合格
- E.避免复方制剂中各成分间的配伍变化
-
我国药典对片重差异检查有详细规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取20片,精密称定片重并求得平均值
- B.片重小于0.3g的片剂,重量差异限度为7.5%
- C.片重大于或等于0.3g的片剂,重量差异限度为5%
- D.超出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
- E.不得有2片超出限度1倍
-
下列何种药物可以制成胶囊剂
- A.硫酸镁
- B.复方樟脑酊
- C.亚油酸
- D.水合氯醛
- E.以上都是
-
以下哪种材料不用于制备肠溶胶囊剂
- A.虫胶
- B.醋酸纤维素酞酸酯
- C.丙烯酸树脂l
- D.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
下列关于注射用水的叙述哪条是错误的
- A.为纯水经蒸馏所得的水
- B.为ph值5.0-7.0,且不含热原的重蒸馏水
- C.为经过灭菌处理的蒸馏水
- D.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无味
- E.本品应采用密闭系统收集,于制备后12小时内使用
-
下列有关注射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注射剂均为澄明液体,必须热压灭菌
- B.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 C.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
- D.疗效确切可靠,起效迅速
- E.产生局部定位及靶向给药作用
-
由医院药剂科与医师协商制定的适于本单位的处方
- A.处方
- B.医师处方
- C.验方
- D.法定处方
- E.协定处方
-
下列对于药粉粉末分等叙述错误者为
- A.最粗粉可全部通过一号筛
- B.粗粉可全部通过三号筛
- C.中粉可全部通过四号筛
- D.细粉可全部通过五号筛
- E.最细粉可全部通过六号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