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药学(士)考前考点练习试卷3(专业实践技能)
-
郁金、枳壳切制前采用的水处理方法为( )
- A.淋法
- B.淘洗法
- C.泡法
- D.漂法
- E.浸润法
-
薄荷、荆芥切制前采用的水处理方法为( )
- A.淋法
- B.淘洗法
- C.泡法
- D.漂法
- E.浸润法
-
三棱、天花粉切制前采用的水处理方法为( )
- A.淋法
- B.淘洗法
- C.泡法
- D.漂法
- E.浸润法
-
川乌、半夏切制前采用的水处理方法为( )
- A.淋法
- B.淘洗法
- C.泡法
- D.漂法
- E.浸润法
-
龙胆、五加皮切制前采用的水处理方法为( )
- A.淋法
- B.淘洗法
- C.泡法
- D.漂法
- E.浸润法
-
木鳖子的主要炮制目的是( )
- A.降低药物毒性
- B.提高药物的纯度
- C.缓和药物性能
- D.增强药物的疗效
- E.降低或消除药物的副作用
-
瓜蒌子的主要炮制目的是( )
- A.降低药物毒性
- B.提高药物的纯度
- C.缓和药物性能
- D.增强药物的疗效
- E.降低或消除药物的副作用
-
千金子的主要炮制目的是( )
- A.降低药物毒性
- B.提高药物的纯度
- C.缓和药物性能
- D.增强药物的疗效
- E.降低或消除药物的副作用
-
西瓜霜的主要炮制目的是( )
- A.降低药物毒性
- B.提高药物的纯度
- C.缓和药物性能
- D.增强药物的疗效
- E.降低或消除药物的副作用
-
信石的主要炮制目的是( )
- A.降低药物毒性
- B.提高药物的纯度
- C.缓和药物性能
- D.增强药物的疗效
- E.降低或消除药物的副作用
-
在中药饮片贮藏中,水分一般宜控制在
- A.5%以下
- B.5%~8%
- C.9%一13%
- D.14%~20%
- E.21%~25%
-
字母H表示
- A.生物制品
- B.中药
- C.化学药品
- D.体外化学诊断试剂
- E.进口药品分包装
-
属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是
- A.司盘-80
- B.新洁尔灭
- C.有机胺盐
- D.PlurOnic F-68
- E.卵磷脂
-
W/O型乳化剂用
- A.HLB=1~3
- B.HLB=7~9
- C.HLB=3~8
- D.HLB=8~16
- E.HLB=15~19
-
草麻黄
- A.裂片2,锐三角形,先端反卷
- B.裂片3,裂片先端锐尖
- C.裂片2,上部短三角形,先端不反卷
- D.裂片4,锐三角形,先端反卷
- E.裂片5,锐三角形,先端反卷
-
下列关于散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含共熔组分的散剂制备时均应避免共熔现象的产生
- B.含贵重细料药的散剂宜采用重量法分剂量
- C.眼用散剂粉末应通过200目筛
- D.复方散剂中毒性药应采用配研法与其他药粉混匀
- E.单味化学毒剧药常配制成倍散使用
-
一般中药处方应留存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E.5年
-
珍珠炮制常用的辅料是
- A.蛤粉
- B.白矾
- C.豆腐
- D.黑豆
- E.生姜
-
处方药是指
- A.可从超市购买的药品
- B.不需医生处方,消费者按药品说明书可自行判断购买的药物
- C.需凭医师处方,只能到医院购买的药物
- D.需凭医师处方,才能到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物
- E.凭医师处方,可由公疗或医保报销的药物
-
通草的别名是
- A.通脱木
- B.夜交藤
- C.坤草
- D.皮草
- E.仙灵脾
-
质地疏松的片、花、花粉、叶、全草类药物炒炭时所用火力为
- A.文火
- B.中火
- C.武火
- D.先文火后武火
- E.先武火后文火
-
单渗漉法操作程序正确的是
- A.药材粉碎→装筒→排气→润湿→浸渍→渗漉→收集
- B.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收集
- C.药材粉碎→润湿→浸渍→排气→装筒→渗漉→收集
- D.药材粉碎→装筒→润湿→排气→浸渍→渗漉→收集
- E.药材粉碎→润湿→排气→装筒→浸渍→渗漉→收集
-
药物炮制方法为置热锅内,用中火炒至表面微熔,喷洒辅料炒干,立即取出摊开的是
- A.乳香
- B.干漆
- C.黄柏
- D.车前子
- E.诃子
-
黄芩软化切片,采用的方法是
- A.浸润法
- B.泡润法
- C.洗法
- D.吸湿回润法
- E.蒸润法
-
下列药物组中在发酵时用药料与面粉混合进行发酵的是
- A.半夏曲、六神曲
- B.百药煎、建曲
- C.淡豆豉、半夏曲
- D.百药煎、沉香曲
- E.沉香曲、淡豆豉
-
儿科和外用散剂应通过
- A.80目
- B.120目
- C.180目
- D.200目
- E.250目
-
金银花主产于
- A.西班牙、意大利
- B.山东、河南
- C.坦桑尼亚、印度尼西
- D.浙江、江苏
- E.河南、四川
-
薄荷的气味
- A.气芳香,味微苦
- B.气香特异,味微苦
- C.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 D.气微,味微苦
- E.揉搓后有特殊的清凉香气,味辛凉
-
一动物类中药,头、胸、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对短小的肢及对长大的钳肢。背面绿褐色,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1对,均为节。下列个药材中最有可能的是
- A.蜈蚣
- B.地龙
- C.全蝎
- D.水蛭
- E.土鳖虫
-
能用于液体药剂防腐的是
- A.甘露醇
- B.聚乙二醇
- C.山梨酸
- D.阿拉伯胶
- E.甲基纤维素
-
医疗上有独特疗效、多系祖传的药方称为
- A.验方
- B.复方
- C.秘方
- D.经方
- E.单方
-
不属于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检查项目的是
- A.装量
- B.澄明度
- C.渗透压
- D.无菌
- E.相对密度
-
下列各项,不是酒制蕲蛇目的的是
- A.减少腥味
- B.缓和刺激性
- C.利于服用和保存
- D.增强祛风除湿作用
- E.增强通络止痛作用
-
处方书写洋故纸,应付
- A.木蝴蝶
- B.番泻叶
- C.破故纸
- D.生补骨脂
- E.(盐炙)补骨脂
-
常用于中药粉针剂干燥的方法是
- A.鼓式干燥
- B.减压干燥
- C.冷冻干燥
- D.喷雾干燥
- E.沸腾干燥
-
大黄水处理后,用来检查其软化程度的方法是
- A.穿刺法
- B.指掐法
- C.弯曲法
- D.手捏法
- E.刀切法
-
含有毒双酯类生物碱的药材是
- A.天麻
- B.延胡索
- C.川乌
- D.黄芪
- E.石菖蒲
-
字母T表示
- A.生物制品
- B.中药
- C.化学药品
- D.体外化学诊断试剂
- E.进口药品分包装
-
热敏性的生物制品常用的干燥方法是
- A.减压干燥
- B.冷冻干燥
- C.鼓式干燥
- D.沸腾干燥
- E.喷雾干燥
-
需要另煎的一组药物是
- A.薄荷、降香、鱼腥草
- B.水牛角、西红花、人参
- C.蒲黄、葶苈子、海金沙
- D.黄酒、梨汁、蜂蜜
- E.阿胶、鳖甲胶、龟鹿二仙胶
-
属特殊管理药品、需专柜存放的中药是
- A.血竭面
- B.人工牛黄
- C.罂粟壳
- D.阿魏
- E.龟甲
-
一般配制眼用散剂的药物应粉碎并通过
- A.80目筛
- B.100目筛
- C.120目筛
- D.150目筛
- E.200目筛
-
蟾酥的药用部位是
- A.贝壳
- B.干燥分泌物
- C.角
- D.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 E.病理产物
-
以根皮入药的药材是
- A.肉桂
- B.黄柏
- C.秦皮
- D.杜仲
- E.香加皮
-
酸枣仁的气味是
- A.无臭,味苦
- B.气微,味极苦
- C.气微,味淡或微苦
- D.气味清香,味酸微甜
- E.香气浓烈,味辛辣
-
下列可作注射用溶剂的是
- A.苯甲酸
- B.三氯叔丁醇
- C.山梨酸
- D.尼泊金乙酯
- E.丙三醇
-
中药炮制学的定义
- A.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
- B.中药炮制学是中医用药的一个特点
- C.中药炮制学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而制定的一项技术
- D.中药炮制学是研究药物制备方法与工艺的一门学科
- E.中药炮制学是研究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一门学科
-
酒炙大黄,每100kg大黄用酒量为
- A.25kg
- B.20kg
- C.30kg
- D.10kg
- E.15kg
-
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沙炒品的是
- A.地榆
- B.酸枣仁
- C.枳壳
- D.穿山甲
- E.补骨脂
-
乌头碱的致死量为
- A.30mg
- B.5~10mg
- C.2~4mg
- D.0.5mg
- E.0.2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