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20年疾病控制中级岗前测试培训练习(专业知识)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目前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的品种有

    • A.全病毒灭活疫苗
    • B.基因重组疫苗
    • C.裂解疫苗
    • D.亚单位疫苗
    • E.提纯疫苗
  2. 目前国内肝病专家主张抗病毒治疗应实行免疫辨证“三结合”的治疗方案,所谓“三结合”是指

    • A.免疫疗法与非免疫疗法相结合
    • B.免疫疗法与抗病毒药物相结合
    • C.特异性免疫治疗与非特异性免疫治疗相结合
    • D.增强DC与T细胞功能的药物相结合
    • E.抗病毒治疗与抗菌治疗相结合
  3. 风疹疫苗接种的对象有

    • A.免疫抑制治疗者
    • B.8个月以内的风疹易感者
    • C.12月龄至14岁人群
    • D.青春期少女
    • E.孕期妇女
  4.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病原耐酸、耐乙醚,对一般常用的消毒剂、脂溶剂抵抗,对紫外线、氧化剂、高温干燥敏感。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最常用的消毒剂为

    • A.1%新洁尔灭
    • B.来苏儿液
    • C.3%漂白粉
    • D.75%乙醇
    • E.3%氯亚明
  5. 在监测阶段我国丝虫病血检微丝蚴的采血方法统一规定为

    • A.60μl,双片法或每人查2张血片,每片3大滴血(60μl/片)
    • B.60tμl,单片法
    • C.60μl三片法
    • D.180μl三片法
    • E.120μl三片法
  6. 华支睾吸虫病较特异的临床表现为

    • A.腹泻、黏液便
    • B.腹泻与便秘交替
    • C.上腹痛、肝大、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D.便血
    • E.咳嗽、肺部阴影
  7. 对疯牛病感染因子目前认为

    • A.是一种不含核酸的传染蛋白粒子
    • B.是一种含有少量核酸的传染蛋白粒子
    • C.是一种RNA病毒
    • D.是一种罕见的细菌
    • E.是一种单细胞真菌
  8. 某人接种某生物制品后,局部出现了红肿,范围在2.8cm,体温38℃,并伴有头痛、头晕等。其原因可能是

    • A.预防接种一般反应中的强反应
    • B.预防接种一般反应中的弱反应
    • C.以上都不是
    • D.预防接种一般反应中的中反应
    • E.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中的非特异反应
  9. 控制结核病流行的主要措施是

    • A.发现并治愈肺结核患者
    • B.通风和空气消毒
    • C.接种卡介苗
    • D.预防性服药
    • E.隔离传染源
  10. 发砷检测值在地方性砷中毒诊断中的意义是

    • A.特异性指标
    • B.非特异性指标
    • C.重要参考指标
    • D.无实际意义
    • E.以上都不是
  11. 1979年末,某地一所教职员工共8924人的大学,在2天内有46人突然发生同样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此次疾病暴发为一次暴露于共同疾病因素所致,可以测定的指标是

    • A.发病率
    • B.期间患病率
    • C.时点患病率
    • D.罹患率
    • E.续发率
  12. 某种生物制品在使用过程中要求放在2~10℃冰箱保存,且需要在短时间内用完,否则免疫效果将会很快降低,这种生物制品可能是

    • A.死菌苗
    • B.死疫苗
    • C.丙种球蛋白
    • D.活疫苗
    • E.以上都不是
  13. 传播恙虫病是恙螨的

    • A.卵
    • B.幼虫
    • C.若虫
    • D.成虫
    • E.各阶段均可
  14. 控制蝇类最重要的措施是

    • A.环境控制
    • B.化学控制
    • C.物理控制
    • D.生物控制
    • E.遗传控制
  15. 评价梅毒近期疗效的方法是观察治疗后RPR抗体滴度比治疗前下降了

    • A.2倍
    • B.4倍
    • C.6倍
    • D.8倍
    • E.10倍
  16. 某女婴,出生后24小时和1个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未有反应,3个月后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0.5ml,注射后约30分钟,小儿出现面色青紫、抽搐、呼吸急促,应如何治疗

    • A.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 B.脱水治疗,补充维生素
    • C.气管切开
    • D.用地塞米松加葡萄糖液静脉点滴或静脉注射
    • E.以上四项同时使用
  17.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有传染病暴发流行时,除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外,当地政府经上一级地方政府批准可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 A.停工、停业、停课
    • B.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 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饮用水源
    • D.以上措施都包括
    • E.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其他人群聚集活动
  18. 一氧化碳中毒时最先受累的器官是

    • A.肺
    • B.脑
    • C.肾
    • D.肝
    • E.胃肠
  19. 误食抗凝血灭鼠药首选的解毒药是

    • A.解磷定
    • B.维生素A
    • C.维生素B
    • D.维生素C
    • E.维生素K
  20. 胆汁淤积性黄疸常见于下列疾病,但除外

    • A.钩端螺旋体病
    • B.华支睾吸虫病
    • C.妊娠期复发性黄疸
    • D.胆总管结石
    • E.药物性肝病(氯丙嗪引起)
  21. 疟原虫感染是由

    • A.吸血昆虫叮咬引起
    • B.疟原虫子孢子随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吸血时进入人体
    • C.按蚊叮咬引起
    • D.子孢子通过输血进入人体
    • E.白蛉叮咬引起
  22. 下列疾病均可出现黏液脓血便,但除外

    • A.结肠癌
    • B.细菌性痢疾
    • C.阿米巴痢疾
    • D.溃疡性结肠炎
    • E.肠易激综合征
  23. 以下节肢动物属于完全变态动物的是

    • A.蝇类
    • B.蜱类
    • C.蟑螂
    • D.臭虫
    • E.螨类
  24. 在1996年中国开展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初期,每个城市每月收集资料,其主要目的为

    • A.方便调查
    • B.易于管理
    • C.消除季节误差
    • D.调查花费较小
    • E.以上都不是
  25. 疫点及处理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管理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以期迅速控制疫情的发展。请指出完成下列哪项处理措施后,可以解除疫点

    • A.5日内无新病例出现
    • B.疫点内所有人员,已验便2次阴性
    • C.病人已转送隔离治疗,对疫点已做了终末消毒
    • D.根据流行菌株的药敏情况,病人家属和密切接触者已服预防药物2天
    • E.以上措施均已落实
  26. 南方某农业县于1999年7月底8月初暴发了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高热、呕吐、抽搐、昏迷,发病数百人,病死率高达20%左右,调查组到现场进行了实地考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例主要集中在儿童,波及面广,涉及十余个县及百余个乡镇。病例分布高度散在,每个村仅1~2例病人,未见一户2例病人。到县医院检查的病人,脑脊液化验结果压力升高,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居民居住周围环境差,蚊蝇较多。根据以上资料,你认为该次疫情最大可能是

    • A.乙型脑炎
    • B.森林脑炎
    • C.结核性脑炎
    • D.中毒性脑炎
    •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7. 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首选药物是

    • A.磺胺
    • B.链霉素
    • C.红霉素
    • D.氯霉素
    • E.青霉素
  28. 以下何种疾病不能作为根本死因

    • A.冠心病
    • B.自杀
    • C.慢性肾炎
    • D.继发性肿瘤
    • E.交通事故
  29. 女性,34岁。8岁时在左上臂三角肌处接种卡介苗,接种后3日接种处出现溃疡伴脓性分泌物,范围逐渐扩大。接种后第4年和第13年2次皮肤活检,均证实为皮肤结核,临床诊断为寻常狼疮。此病人的处理方案是

    • A.中药治疗
    • B.注射链霉素
    • C.口服异烟肼
    • D.口服对氨基水杨酸
    • E.口服异烟肼+丙硫异烟肼+苯丙砜
  30. 目前不属于疟疾暴发流行的原因是

    • A.人群易感性增高
    • B.传染源增多
    • C.人蚊接触增多
    • D.高效媒介输入
    • E.未实行预防接种
  31.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是

    • A.ARPA网
    • B.IBM网
    • C.Internet
    • D.Intranet
    • E.公共电话网
  32.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是

    • A.疹病毒
    • B.埃可病毒
    • C.呼肠孤病毒
    • D.纯疱疹病毒
    • E.柯萨奇A组16型等病毒
  33. 乙型脑炎病毒感染人体后,显性和不显性感染比例约为

    • A.1:50
    • B.1:100
    • C.1:500
    • D.1:1000
    • E.1:10000
  34. 登革热病毒的血清型有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E.5个
  35. 实验室外部质量保证主要控制实验室检测的

    • A.随机误差
    • B.系统误差
    • C.过失误差
    • D.仪器误差
    • E.以上都不是
  36. 使用涂片法诊断淋病,错误的说法是

    • A.见到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可为诊断指标
    • B.此法检测男性尿道标本的敏感性在90%以上
    • C.在直肠标本的检测中也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D.此方法检测女性标本仅有较好的特异性
    • E.不适宜检测男性无症状的患者
  37. 我国农村人群伤害的第一位死因是

    • A.交通事故
    • B.火灾引起的事故
    • C.自杀和自伤
    • D.意外中毒
    • E.意外坠落
  38. 不属于百日咳临床诊断的重要指征是

    • A.与百日咳病人接触史
    • B.咳嗽日轻夜重
    • C.皮疹
    • D.阵咳并伴有“鸡鸣”样吼声
    • E.咳嗽较厉害但无阳性体征
  39. 确定是否进行肿瘤筛查的原则

    • A.是否有合理的筛查手段
    • B.是否符合成本效益
    • C.是否有有效的治疗办法
    • D.A+C
    • E.A+B+C
  40. 肝性脑病患者的饮食治疗不恰当的是

    • A.高热卡
    • B.高糖
    • C.高蛋白质
    • D.高维生素
    • E.不能进食可鼻饲或静脉滴注葡萄糖
  41. 腮腺炎病毒引发的脑炎约占病毒性脑炎的

    • A.3%
    • B.5%
    • C.7%
    • D.10%
    • E.15%
  42. 某地肺癌高发,为制订干预计划,下列因素中,你主要了解当地人群的哪方面情况

    • A.吸烟
    • B.饮酒
    • C.食盐
    • D.运动
    • E.睡眠
  43. 风疹病毒感染的最大危害者是

    • A.新生儿
    • B.儿童
    • C.青年人
    • D.老年人
    • E.孕妇及胎儿
  44. 某年某地区一幼儿园发生了15例麻疹病人,年龄3~5岁,男性儿童8名,女性儿童7名。引起麻疹暴发的传染源可能是

    • A.病人
    • B.健康病原携带者
    • C.受感染的动物
    • D.慢性病原携带者
    • E.以上传染源都包括
  45. 伤寒、副伤寒的血清诊断依据是

    • A.O抗原
    • B.H抗原
    • C.A与H抗原
    • D.O、H、K和Vi抗原
    • E.E、H和K抗原
  46. 治疗间日疟采用

    • A.成人量氯喹l.2~1.5g,3日分服(第1日0.6g,第2、3日各0.3g或0.45g),加伯氨喹90~180mg,4~8日分服(每日22.5mg)
    • B.成人量氯喹l.2~1.5g,3日分服(第1日0.6g,第2、3日各0.3g或0.45g),加伯氨喹67.5mg,3日分服(每日22.5mg)
    • C.青蒿琥酯钠60mg,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0.6ml,摇至溶解),将5%葡萄糖稀释至6ml缓慢静注
    • D.咯萘啶注射
    • E.蒿甲醚80mg肌内注射,第1天2次,第2~5天1次
  47. 对氯喹未产生抗性地区恶性疟的治疗采用

    • A.成人量氯喹l.2~1.5g,3日分服(第1日0.6g,第2、3日各0.3g或0.45g),加伯氨喹67.5mg,3日分服(每日22.5mg)
    • B.哌喹1.59,3日分服,加伯氨喹45mg或67.5mg,2日或3日分服
    • C.咯萘啶0.8~1.0g加磺胺多辛1.0~1.5g,加乙胺嘧啶50~75mg,均于2日分服
    • D.青蒿琥酯600mg,5日分服(第1日100mg×2次,第2~5日每日50mg×2次),加伯氨喹67.5mg,3日分服(每日22.5mg)
    • E.氯喹0.6g顿服,或哌喹0.6g顿服
  48. 登革病毒的传播途径为

    • A.血液
    • B.蚊虫叮咬
    • C.蜱叮咬
    • D.呼吸道
    • E.消化道
  49. 疯牛病与人类克雅病的病原称

    • A.传染性核酸
    • B.传染性蛋白粒子
    • C.传染性球蛋白
    • D.传染性核酸酶
    • E.传染性类脂体
  50. TSH受血清中甲状腺激素(主要是FT3和FT4)的调节是

    • A.生理调节
    • B.正反馈调节
    • C.负反馈调节
    • D.平衡调节
    • E.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