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法律法规大全2020试题(综合专业知识)1
-
医师资格考试哪几类:
- A.公共卫生
- B.口腔
- C.中西医
- D.临床
- E.中医
-
医疗机构紧急用血方案以分为:
- A.危及患者生命,急需输血
- B.遵守采供血相关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
- C.所在血站可以提供血液
- D.不具备开展交叉配血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几天的用量
- A.1年
- B.2年
- C.7天
- D.14天
- E.30天
-
《消毒管理办法》规定:招用流动人员( )的用工单位,应当对流动人员集中生活起居的场所及使用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消毒。
- A.50人以上
- B.100人以上
- C.200人以上
- D.500人以上
-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时应当在几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 A.2小时
- B.6小时
- C.12小时
- D.24小时
-
《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感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应当及时报告( ),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
- A.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 B.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
关于食品评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 B.对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的安全性评估,应当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参加
- C.为制定或者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应进行食品评估
- D.发现新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因素时应进行食品评估
- E.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公布
-
下列乙类传染病中,不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是:
-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B.炭疽中的肺炭疽
- 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D.流行性乙型脑炎
-
根据《血站管理办法》,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注销其《血站执业许可证》的理由不包括:
- A.《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办理再次执业登记的。
- B.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后一年内未开展采供血工作的。
- C.血站造成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 D.采血前未向献血者、特殊血液成分捐赠者履行规定的告知义务的。
-
由九届人大二十次会议2001年2月28日修订通过的新《药品管理法》的实施日期为:
- A.2001年2月28日
- B.2001年6月1日
- C.2001年7月1日
- D.2001年12月1日
- E.2002年1月1日
-
职业病是指:
-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
经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报经医务室部门批准,即可备血:
- A.800-1600毫升
- B.小于或者是等于800毫升
- C.大于或者等于1600毫升
- D.小于或者等于1600毫升
-
护士执业注册的有效期是( )
- A.10年
- B.5年
- C.3年
- D.8年
-
非法采集血液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 )元以下的罚款。
- A.一万
- B.三万
- C.五万
- D.十万
-
献血、检测和供血的原始记录应当至少保存:
- A.十年
- B.八年
- C.五年
- D.一年
- E.三年
-
婚前医学检查疾病不包括:
- A.躁狂症
- B.艾滋病
- C.心脏病
- D.职业病
-
生产消毒剂、消毒器械按照《消毒管理办法》规定是取得( )颁发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准。
- A.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 B.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 D.卫生部
-
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E.5年
-
《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对于出具虚假检查报告或者疏于管理难以保证检验质量的消毒产品检验机构,是由( )责令改正,并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取消认定资格。
- A.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 B.省级行政部门
- C.市级行政部门
- D.省级以上行政部门
-
以下属于护士义务的是( )
- A.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取工资报酬、享受福利待遇,参加社会保险
- B.获得与本人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 C.参与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
- D.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
某地核污染,造成128人死亡,多人致畸,此次事件原因属于:
- A.生物病原体
- B.食物中毒事件
- C.有毒有害因素
- D.不明原因引起
-
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
- B.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承担社会责任。
- C.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
- D.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 E.不需要把食品中的添加剂详细列出,只需列出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即可。
-
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反应后果,医患双方应同时对实物封存,封存实物由:
- A.患者保管
- B.医疗机构保管
- C.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保管
- D.任何一方均可
-
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 )内向所在地卫生部门报告。
- A.6小时
- B.12小时
- C.24小时
- D.48小时
-
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并有扩散趋势,预警应为:
- A.红色
- B.橙色
- C.黄色
- D.蓝色
-
在医疗检查过程中,若发现在医疗机构内有一名与甲类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者,对于这类患者医疗机构应采取的措施正确是:
- A.对疫点进行卫生处理
- B.强制隔离治疗
- C.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 D.在指定场所单独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