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试题(第一单元)考点测试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白豆蔻

    • A.善除一身上下内外湿邪
    • B.善除关节间湿邪
    • C.善除下焦湿邪
    • D.善除中焦湿邪
    • E.善除头面湿邪
  2. 薏苡仁

    • A.善除一身上下内外湿邪
    • B.善除关节间湿邪
    • C.善除下焦湿邪
    • D.善除中焦湿邪
    • E.善除头面湿邪
  3. 苍术

    • A.善除一身上下内外湿邪
    • B.善除关节间湿邪
    • C.善除下焦湿邪
    • D.善除中焦湿邪
    • E.善除头面湿邪
  4. 肝的生理功能是

    • A.调畅气机
    • B.载气
    • C.生气
    • D.纳气
    • E.主气
  5. 松节

    • A.善除一身上下内外湿邪
    • B.善除关节间湿邪
    • C.善除下焦湿邪
    • D.善除中焦湿邪
    • E.善除头面湿邪
  6. 肾的生理功能是

    • A.调畅气机
    • B.载气
    • C.生气
    • D.纳气
    • E.主气
  7. 脾的生理功能是

    • A.调畅气机
    • B.载气
    • C.生气
    • D.纳气
    • E.主气
  8. 津液的生理功能是

    • A.调畅气机
    • B.载气
    • C.生气
    • D.纳气
    • E.主气
  9. 肝在志为

    • A.思
    • B.怒
    • C.恐
    • D.喜
    • E.忧
  10. 肺在志为

    • A.思
    • B.怒
    • C.恐
    • D.喜
    • E.忧
  11. 肺的生理功能是

    • A.调畅气机
    • B.载气
    • C.生气
    • D.纳气
    • E.主气
  12. 中正之官是指

    • A.大肠
    • B.小肠
    • C.胆
    • D.胃
    • E.膀胱
  13. 传导之官是指

    • A.大肠
    • B.小肠
    • C.胆
    • D.胃
    • E.膀胱
  14. 具有"慓疾滑利"特性的气是指

    • A.卫气
    • B.中气
    • C.营气
    • D.元气
    • E.宗气
  15. 脾胃之气又称之为

    • A.卫气
    • B.中气
    • C.营气
    • D.元气
    • E.宗气
  16. 成人女性血红蛋白的正常值范围是

    • A.80~160g/L
    • B.90~145g/L
    • C.110~150g/L
    • D.130~155g/L
    • E.以上均不是
  17. 蜘蛛痣不常见于哪个部位

    • A.手臂
    • B.面颊
    • C.两肩部
    • D.踝部
    • E.胸部
  18. 肺结核的干酪性病灶液化,基本X线表现是

    • A.渗出
    • B.增殖
    • C.纤维化
    • D.钙化
    • E.空洞
  19. 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的病理改变是

    • A.充血,水肿
    • B.糜烂,出血
    • C.肥厚,粗糙
    • D.灰暗,变薄
    • E.渗出
  20. 震颤性麻痹的病人可出现

    • A.慌张步态
    • B.醉酒步态
    • C.鸭态
    • D.蹒跚步态
    • E.共济失调步态
  21. 下列哪项为实证的临床表现

    • A.五心烦热
    • B.面容憔悴
    • C.二便失禁
    • D.神疲体倦
    • E.以上都不是
  22. 七情影响脏腑气机,喜则

    • A.气结
    • B.气消
    • C.气上
    • D.气缓
    • E.气下
  23. 气虚之人外感,治以益气解表,此属下列哪项治则

    • A.急则治标
    • B.缓则治本
    • C.标本兼治
    • D.扶正
    • E.祛邪
  24. 湿邪致病,缠绵难愈是因为

    • A.湿性重浊,不易祛除
    • B.湿性趋下,为病缠绵
    • C.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
    • D.湿性黏滞,不易祛除
    • E.湿为阴邪,伤人阳气
  25. 下列哪一项为暑、燥、火三邪的共同致病特点

    • A.动血
    • B.伤津
    • C.生风
    • D.开泄
    • E.耗气
  26. 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 A.肺
    • B.肾
    • C.脾
    • D.肝
    • E.心
  27. 具有"喜燥恶湿"特点的脏腑为

    • A.肾
    • B.肺
    • C.脾
    • D.心
    • E.肝
  28. 两脏同病出现血虚多见于下述哪两个脏

    • A.肝脾
    • B.肝肺
    • C.心肝
    • D.心脾
    • E.心肺
  29. 指肝而言的"本"是

    • A.仓廪之本
    • B.封藏之本
    • C.生之本
    • D.罢极之本
    • E.气之本
  30. "生痰之源"指的是

    • A.心
    • B.肝
    • C.脾
    • D.肾
    • E.肺
  31. 属五行之"火"的音是

    • A.羽音
    • B.商音
    • C.角音
    • D.徵音
    • E.宫音
  32. 肝主疏泄功能中最为重要的是

    • A.调畅气机
    • B.促进脾胃运化
    • C.调畅情志
    • D.促进血液运行
    • E.促进水液运行
  33. "耳"的五行属性是

    • A.金
    • B.土
    • C.火
    • D.木
    • E.水
  34. "怒"的五行属性是

    • A.木
    • B.水
    • C.金
    • D.土
    • E.火
  35. 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医家是

    • A.张元素
    • B.张志聪
    • C.张仲景
    • D.张从正
    • E.张景岳
  36. 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医著是

    • A.《黄帝内经》
    • B.《诸病源候论》
    • C.《中国医学大成》
    • D.《本草纲目》
    • E.《伤寒杂病论》
  37. 具有"化物"功能的脏腑是

    • A.膀胱
    • B.大肠
    • C.小肠
    • D.胃
    • E.脾
  38.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所确定的治疗方法是

    • A.益火补土
    • B.补北泻南
    • C.金水相生
    • D.培土生金
    • E.滋水涵木
  39. 与维持正常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

    • A.肝与肾
    • B.心与肺
    • C.心与脾
    • D.肺与肝
    • E.肺与肾
  40. 中医临床病症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

    • A.阴精与阳气的盛衰变化
    • B.气机升降的失调与变化
    • C.气血的盛衰变化
    • D.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变化
    • E.以上都不是
  41. 整个消化过程,有赖于六腑的哪项功能

    • A.大肠的传导
    • B.胃气的和降
    • C.膀胱的气化
    • D.胆的排泄胆汁
    • E.小肠的化物
  42. 最易伤肺的六淫邪气是

    • A.火邪
    • B.暑邪
    • C.寒邪
    • D.燥邪
    • E.风邪
  43. "主治节"的脏是

    • A.肾
    • B.肝
    • C.脾
    • D.肺
    • E.心
  44. 肝的生理特性主要是

    • A.肝为血海
    • B.肝主筋,开窃于目
    • C.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 D.肝主疏泄
    • E.肝藏血
  45. 下列何症,少见于气滞证

    • A.晕
    • B.痛
    • C.胀
    • D.闷
    • E.以上都不是
  46.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了哪两者关系

    • A.气与津液
    • B.气与血
    • C.津液与血
    • D.血与汗
    • E.以上都不是
  47. 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是

    • A.吸入之清气与脏腑之精气
    • B.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水谷精气
    • C.水谷之精气与吸入之清气
    • D.先天之精气与吸入之清气
    • E.以上都不是
  48. 五行中"金"的"所不胜"是

    • A.火
    • B.水
    • C.木
    • D.土
    • E.以上都不是
  49. 《金匮要略》所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指

    • A.子病犯母
    • B.木乘土
    • C.母病及子
    • D.土侮木
    • E.木克土
  50. 肺为水之上源,是指肺在水液代谢中具有

    • A.助心转输气血津液
    • B.宣发卫气,调节汗液之排泄
    • C.宣发布散津液
    • D.通调水道,肃降水液
    • E.肺气肃降有利于大肠吸收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