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第一单元)考试练习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温胆汤的功用是

    • A.清热化痰
    • B.温肺化痰
    • C.燥湿化痰
    • D.涤痰熄风
    • E.清胆和胃
  2. 用于平喘,宜蜜炙用的药物是

    • A.紫苏
    • B.荆芥
    • C.香薷
    • D.麻黄
    • E.生姜
  3. 患者身材瘦小,小腹坠胀,喜深吸气,身体困倦,大便略稀,舌淡,脉弱。其证候是

    • A.气虚
    • B.气滞
    • C.气陷
    • D.气逆
    • E.气血两虚
  4. 使用苦楝友时应注意

    • A.本品有一定毒性,不宜持续和过量服用
    • B.脾虚便溏者不宜服用
    • C.大量服用能引起呃逆、眩晕、呕吐等反应
    • D.与热茶同服可致呃逆、腹泻
    • E.本品与乌头相反
  5. 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发生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机构是

    • A.疾病控制中心
    • B.卫生监督所
    • C.预防保健机构
    • D.医疗保健机构
    • E.卫生行政管理机构
  6. 下列各项中,有匙状甲的是

    • A.支气管扩张
    • B.缺铁性贫血
    • C.支气管肺癌
    • D.慢性肺脓肿
    • E.脓胸
  7. 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 A.鼠疫
    • B.流行性感冒
    • C.百日咳
    • D.麻风病
    • E.流行性腮腺炎
  8. 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 A.鼠疫
    • B.流行性感冒
    • C.百日咳
    • D.麻风病
    • E.流行性腮腺炎
  9. 虚脱病人用神阙灸宜

    • A.隔盐灸
    • B.隔姜灸
    • C.隔蒜灸
    • D.温针灸
    • E.天灸
  10. 气脱病变,常见

    • A.闷胀疼痛
    • B.面红目赤
    • C.少腹胀满重坠
    • D.突然昏厥,不省人事
    • E.汗出不止
  11. 具有益卫固表目暗不明,又治胎动不利尿功效的药物是

    • A.山药
    • B.党参
    • C.浮小麦
    • D.麻黄根
    • E.黄芪
  12. 治疗肝火上炎,目珠疼痛,应选用

    • A.石膏
    • B.知母
    • C.栀子
    • D.天花粉
    • E.夏枯草
  13. 具有利水消肿功效的药物是

    • A.益母草
    • B.鸡血藤
    • C.丹参
    • D.川芎
    • E.郁金
  14. 治疗冷积内停,大便秘结,腹痛,手足不温,舌苔白,脉沉弦者,应首选

    • A.温脾汤
    • B.实脾散
    • C.归脾汤
    • D.健脾丸
    • E.保和丸
  15. 太溪在五输穴中,属

    • A.井穴
    • B.荥穴
    • C.合穴
    • D.经穴
    • E.输穴
  16. 归脾汤除益气健脾、补血外,还具有的功用是

    • A.养心
    • B.渗湿
    • C.温胃
    • D.益阴
    • E.温阳
  17. 虚而邪不盛,其治则是

    • A.单纯扶正
    • B.单纯祛邪
    • C.先扶正后祛邪
    • D.先祛邪后扶正
    • E.扶正与祛邪同用
  18. 竹茹具有的功效是

    • A.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 B.消痰行水,降逆止呕
    • C.清化热痰,除烦止呕
    • D.化痰止咳,和胃降逆
    • E.温肺止咳,和胃止呕
  19. 白豆蔻入汤剂宜

    • A.先煎
    • B.后下
    • C.另煎
    • D.包煎
    • E.烊化
  20. 具有透疹消疮功效的药物是

    • A.紫苏
    • B.荆芥
    • C.香薷
    • D.白芷
    • E.防风
  21. 目前诊断慢性胃炎最可靠的方法是

    • A.X线钡餐透视
    • B.胃液分析
    • C.血清胃泌素测定
    • D.胃镜加活检
    • E.大便隐血试验
  22. 下列哪项不符合胸壁疾病所致胸痛的临床特点

    • A.疼痛部位较固定
    • B.局部有压痛
    • C.因情绪激动而诱发
    • D.胸廓活动时加剧
    • E.深呼吸或咳嗽可加剧
  23. 传染科工作的道德要求中,不包括

    • A.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 B.及时准确上报传染疫情
    • C.争分夺秒全力抢救病人
    • D.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 E.防止交叉感染
  24. 组成药物中均含有干姜的方剂是

    • A.实脾散、归脾汤
    • B.归脾汤、健脾丸
    • C.健脾丸、温脾汤
    • D.温脾汤、实脾散
    • E.归脾汤、温脾汤
  25. 胃气上逆的特点是

    • A.恶心呕吐
    • B.眩晕昏厥
    • C.咳嗽气喘
    • D.腹胀便秘
    • E.脘部绞痛
  26. 地龙具有的功效是

    • A.解毒,通络
    • B.平喘,利尿
    • C.息风,止血
    • D.活血,平喘
    • E.降逆,止呕
  27. 正虚而邪不盛,其治则是

    • A.先祛邪后扶正
    • B.先扶正后祛邪
    • C.扶正与祛邪同用
    • D.堕缔社币
    • E.单纯祛邪
  28. 一般不属于实性病理反应的是

    • A.壮热
    • B.精神亢奋
    • C.脉实有力
    • D.五心烦热
    • E.二便不通
  29. 苦寒有小毒,不宜持续及过量服用的药物是

    • A.全蝎
    • B.苦参
    • C.花椒
    • D.吴茱萸
    • E.川楝子
  30. 下列五输穴中,属“荥”的是

    • A.内庭
    • B.厉兑
    • C.足三里
    • D.解溪
    • E.陷谷
  31. 虚热证的面色是

    • A.满面通红
    • B.两颧潮红
    • C.面色青灰
    • D.面红如妆
    • E.面黄带晦
  32. 患者,女。胸胁、乳房胀痛,闷闷不乐,经来腹部刺痛,经色紫黯,量少,夹有血块,舌质紫暗,脉弦涩。其证候是

    • A.肝气郁结
    • B.瘀血阻滞
    • C.气滞血瘀
    • D.气滞血少
    • E.寒滞肝脉
  33. 大肠的下合穴是

    • A.上巨虚
    • B.下巨虚
    • C.足三里
    • D.天枢
    • E.委中
  34. 普济消毒饮的功用是

    • A.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 B.疏风散结,泻火解毒
    • C.疏风散邪,清热解毒
    • D.疏散风热,消肿止痛
    • E.凉血解毒,散结消肿
  35. 易侵犯下部的是

    • A.风邪
    • B.寒邪
    • C.暑邪
    • D.湿邪
    • E.燥邪
  36. 下列关于五脏与血液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精化生血
    • B.脾主统血
    • C.肝主藏血
    • D.肺气助心行血
    • E.心调节血流量
  37. 可以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

    • A.医疗事故赔偿
    • B.申请再次鉴定
    • C.处理医疗事故工作
    • D.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 E.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38. 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主要是由肺的哪项功能所完成

    • A.主呼吸之气
    • B.主一身之气
    • C.主宣发
    • D.主肃降
    • E.朝白脉
  39. 在血的生成中起主要作用的两脏是

    • A.心、肺
    • B.肺、脾
    • C.肝、脾
    • D.肾、脾
    • E.心、脾
  40. 在头面部交接的经脉是

    • A.手之阳经与手之阴经
    • B.手之阳经与足之阳经
    • C.手之阴经与足之阴经
    • D.足之阳经与足之阴经
    • E.手之阳经与足之阴经
  41. 血海穴位于

    • A.髌骨上缘中点上2寸
    • B.髌骨内上缘上2寸
    • C.髌骨外上缘上2寸
    • D.髌骨内下缘上2寸
    • E.髌骨外下缘上2寸
  42. 具有清利头目功效的药物是

    • A.蔓荆子
    • B.葛根
    • C.柴胡
    • D.升麻
    • E.白芷
  43. 女子带下清稀,胎动易滑,证属

    • A.气下中陷
    • B.肾阳虚损
    • C.肾气不固
    • D.肾精不足
    • E.肾不纳气
  44. 典型细菌性痢疾的粪便呈

    • A.稀水样
    • B.米泔水样
    • C.鲜血便
    • D.黏液脓血便
    • E.灰白色便
  45. 下列不属于心肾不交证伴有的症状是

    • A.心烦心悸
    • B.多梦健忘
    • C.腰膝酸软
    • D.惊悸不宁
    • E.五心烦热
  46. 消渴重证,可闻到

    • A.口气臭秽
    • B.口气酸腐
    • C.口气酒臭
    • D.口气腐臭
    • E.口中散发烂水果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