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2(第二单元)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大承气汤的药物组成不包括

    • A.枳实
    • B.大黄
    • C.芒硝
    • D.厚朴
    • E.瓜蒌
  2. 白虎汤的药物组成不包括

    • A.黄芩
    • B.石膏
    • C.知母
    • D.粳米
    • E.炙甘草
  3. 导赤散的药物组成不包括

    • A.栀子
    • B.竹叶
    • C.生甘草梢
    • D.生地黄
    • E.木通
  4. 四逆汤和理中丸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A.附子
    • B.人参
    • C.桂枝
    • D.干姜
    • E.白术
  5. 四神丸的药物组成不包括

    • A.五味子
    • B.吴茱萸
    • C.补骨脂
    • D.肉豆蔻
    • E.炙甘草
  6. 具有调和营卫功用的方剂是

    • A.四君子汤
    • B.参苓白术散
    • C.桂枝汤
    • D.补中益气汤
    • E.生脉散
  7. 功为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方剂是

    • A.达原饮
    • B.逍遥散
    • C.四逆散
    • D.痛泻要方
    • E.大柴胡汤
  8. 由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组成的方剂是

    • A.玉女煎
    • B.泻白散
    • C.白虎汤
    • D.清胃散
    • E.麦门冬汤
  9. 黄龙汤煎时“加桔梗一撮”的主要用意是

    • A.宣肺化痰止咳
    • B.宣肺祛痰利咽
    • C.宣肺利气排脓
    • D.升提以防正脱
    • E.宣肺以助通畅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

    • A.阴阳之间相互感应
    • B.事物运动变化的形式
    • C.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
    • D.阴和阳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 E.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1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败毒散组成药物的是

    • A.柴胡前胡
    • B.荆芥豆豉
    • C.羌活独活
    • D.桔梗茯苓
    • E.人参川芎
  12. 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下列属于阴的是

    • A.胆
    • B.心
    • C.胃
    • D.大肠
    • E.小肠
  13. “一源而三歧”是指

    • A.冲、任、带脉
    • B.任、督、带脉
    • C.冲、任、跷脉
    • D.督、冲、带脉
    • E.冲、任、督脉
  14. 调节全身气机主要是哪两脏

    • A.心与肺
    • B.肺与肾
    • C.肺与肝
    • D.肝与肾
    • E.脾与肾
  15. 中焦的功能实际是指

    • A.脾主运化功能
    • B.胃主受纳功能
    • C.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
    • D.化生血液
    • E.输布水谷精微
  16. “命门”一词始见于

    • A.《素问》
    • B.《灵枢》
    • C.《难经》
    • D.《中藏经》
    • E.《类经》
  17. 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舌为心之苗
    • B.汗为心之液
    • C.心为血之府
    • D.心为神之舍
    • E.心其华在面
  18. 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府”的是

    • A.脉
    • B.脑
    • C.髓
    • D.女子胞
    • E.胆
  19. 制定“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治法的依据是

    • A.脾运化水液
    • B.肺通调水道
    • C.大肠传化糟粕
    • D.小肠泌别清浊
    • E.膀胱贮尿、排尿
  20. 两目干涩,视物不清,主要责之于

    • A.肝经风热
    • B.肝火上炎
    • C.肝风内动
    • D.肝之阴血不足
    • E.肝阳上亢
  21. 人的视觉功能,与下列哪项关系最为密切

    • A.心主血脉功能
    • B.肺主气的功能
    • C.脾主运化功能
    • D.肝的藏血功能
    • E.肾的藏精功能
  22. 诸湿肿满,皆属于

    • A.肾
    • B.脾
    • C.肺
    • D.肝
    • E.心
  23. 下列哪项有误

    • A.心在体合脉
    • B.肺在体合鼻
    • C.脾在体合肉
    • D.肝在体合筋
    • E.肾在体合骨
  24. 肺朝百脉是指

    • A.百脉由肺统帅
    • B.肺将血液输送至全身
    • C.百脉之血汇聚于肺,经气体交换,输布全身
    • D.百脉会聚于肺
    • E.其功能与心主血脉一样
  25. 毛发的荣枯主要与体内哪两种物质的盛衰有关

    • A.精与气
    • B.精与液
    • C.精与血
    • D.津与气
    • E.气与血
  26. “命门火”实际上是指

    • A.心阳
    • B.肝阳
    • C.脾阳
    • D.肾阳
    • E.以上都不是
  27. 《素问?水热穴论》称为“胃之关”的是

    • A.脾
    • B.肾
    • C.贲门
    • D.幽门
    • E.魄门
  28. 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取决于

    • A.血液的营养
    • B.津液的滋润
    • C.水谷精微的充养
    • D.肾中精气的充盈
    • E.心血的充盈
  29. 各脏阴阳的根本在于

    • A.肝
    • B.心
    • C.脾
    • D.肾
    • E.肺
  30. 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 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 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 D.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 E.虚实交替,泻而不藏
  31. “实”的病机概念是

    • A.气滞血瘀,瘀阻脉络
    • B.水湿贮留,痰饮壅盛
    • C.宿食内停,腑气不通
    • D.邪气亢盛,正气未衰
    • E.脏腑失调,气机阻滞
  32. 临床病证的虚实,主要取决于

    • A.正气的强弱
    • B.正邪的消长
    • C.阴阳的盛衰
    • D.气血的盛衰
    • E.气机的失调
  33. 疾病的各种病理变化,均可概括为

    • A.寒热错杂
    • B.虚实夹杂
    • C.气血不和
    • D.邪正相争
    • E.阴阳失调
  34. 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取决于

    • A.发病的时间
    • B.病邪的性质
    • C.正气的强弱
    • D.病变的部位
    • E.治疗的方法
  35. 《伤寒论》中“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通脉四逆汤主之”,属下列那一种治法

    • A.寒者热之
    • B.热者寒之
    • C.寒因寒用
    • D.热因热用
    • E.通因通用
  36. 通因通用适用于

    • A.脾虚泄泻
    • B.气虚便血
    • C.瘀血崩漏
    • D.肾虚尿频
    • E.虚实夹杂
  37. 寒因寒用适用于

    • A.真热假寒
    • B.真寒假热
    • C.寒热错杂
    • D.表寒里热
    • E.阳虚里寒
  38. 以下那一种属于正治法

    • A.热者寒之
    • B.热因热用
    • C.寒因寒用
    • D.通因通用
    • E.以补开塞
  39. 塞因塞用适用于

    • A.表实里虚
    • B.表虚里实
    • C.真实假虚
    • D.真虚假实
    • E.虚实夹杂
  40. 以下那一种属于从治法

    • A.热者寒之
    • B.寒者热之
    • C.以补开塞
    • D.以补治虚
    • E.以上都不是
  41. 扶正法邪同时并用的原则是

    • A.先扶正后祛邪
    • B.扶正祛邪同时并重
    • C.以扶正为主,益顾祛邪
    • D.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 E.以上都不是
  42. 逆证侯性质而治的治则是

    • A.正治法
    • B.反治法
    • C.从治法
    • D.反佐法
    • E.以上都不是
  43. “肾为气之根”主要是指肾

    • A.藏精以化气
    • B.纳气以助肺
    • C.主水液气化
    • D.为五脏根本
    • E.司膀胱开阖
  44.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 A.气血互用方面
    • B.气机升降方面
    • C.血液运行方面
    • D.精神互养方面
    • E.以上都不是
  45. 下述哪一点不属淤血致病的临床表现

    • A.唇甲色淡
    • B.肌肤甲错
    • C.刺痛拒按
    • D.出血,紫绀
    • E.肿块固定
  46.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 A.气血互用方面
    • B.气机升降方面
    • C.血液运行方面
    • D.精神互养方面
    • E.以上都不是
  47. 气机升降的枢纽是

    • A.肺肾
    • B.心肾
    • C.脾胃
    • D.肝胆
    • E.肝肺
  48. 火邪、暑邪共同的致病特点是

    • A.易耗气伤津
    • B.易于动血
    • C.易于挟湿
    • D.易于生风
    • E.易于伤肺
  49. 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是由于

    • A.湿邪重浊,留滞机体
    • B.湿性粘滞,不易祛除
    • C.湿为阴邪,阻滞气机
    • D.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 E.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50. 燥邪最易伤

    • A.肺
    • B.心
    • C.肝
    • D.脾
    • E.肾
  51. 寒主收引是指

    • A.寒性重浊粘滞
    • B.寒邪损伤阳气
    • C.寒邪阻滞气机
    • D.使气机收敛,经络筋脉挛急
    • E.寒为阴邪,易伤下部
  52. 寒邪的致病特点是

    • A.其性开泄
    • B.易伤津血
    • C.易于动血
    • D.其性重浊
    • E.其性凝滞
  53. 风为百病之长是指

    • A.风善行而数变
    • B.六气皆可化风
    • C.六淫多附于风邪侵犯人体
    • D.风邪致病发病较急
    • E.风邪致病发病较快
  54. “风性善行而数变”的“善行”,是指风邪致病

    • A.易行遍全身而致各脏腑同时发病
    • B.善于向上向外
    • C.善于迫血妄行
    • D.病位行无定处
    • E.善于运行气血
  55. 风邪的致病特点是

    • A.其性开泄
    • B.易伤津血
    • C.易于动血
    • D.其性重浊
    • E.其性凝滞
  56. 你认为痰与饮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哪一点

    • A.色黄者为痰,色白者为饮
    • B.热者为痰,寒者为饮
    • C.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为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
    • D.浓度较大较粘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
    • E.以上都不是
  57. “六淫”是指

    • A.六气
    • B.风、寒、暑、湿、燥、火
    • C.不正常之六气
    • D.六元
    • E.六种不正常的气候
  58. 导致津液输布障碍,水湿痰饮内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肺的宣发肃降失职
    • B.脾的运化功能失健
    • C.肝的疏泄功能失常
    • D.肾的主水功能失调
    • E.三焦疏通水道不利
  59. 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下列那一组脏腑的综合作用来完成的

    • A.心肝脾肺三焦
    • B.肝脾肺肾三焦
    • C.肺脾肾三焦
    • D.心肝脾肾三焦
    • E.心肝肺肾三焦
  60. “血为气之母”主要是指

    • A.气能生血
    • B.气能摄血
    • C.血能养气
    • D.血能摄气
    • E.气随血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