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医传染病学)强化训练试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下列病例属于流脑的哪一型,患者突起高热,神志不清5h,面色灰,口唇发绀,皮肤大片出血斑,血压测不到,瞳孔忽大忽小,呼吸节律不齐,病理反射(+)

    • A.轻型
    • B.普通型
    • C.暴发型休克型
    • D.暴发型脑膜脑炎型
    • E.暴发型混合型
  2. 下列病例属于流脑的哪一型,患者低热、轻微头痛及咽痛。咽部培养有病原茵

    • A.轻型
    • B.普通型
    • C.暴发型休克型
    • D.暴发型脑膜脑炎型
    • E.暴发型混合型
  3. 流脑败血症期的主要病变

    • A.血管内皮损害、炎症、坏死、血栓形成
    • B.软脑膜充血,浆液性、纤维蛋白性渗出
    • C.颅底脑膜的化脓性炎症和粘连
    • D.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
    • E.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变性坏死
  4. 下列病例属于流脑的哪一型,患者发热、头痛、呕吐、皮肤淤点、淤斑、颈项强直、治疗不当,第3天昏迷抽搐、脱水治疗后好转,2周出院

    • A.轻型
    • B.普通型
    • C.暴发型休克型
    • D.暴发型脑膜脑炎型
    • E.暴发型混合型
  5. 流脑并发脑神经损伤的原因

    • A.血管内皮损害、炎症、坏死、血栓形成
    • B.软脑膜充血,浆液性、纤维蛋白性渗出
    • C.颅底脑膜的化脓性炎症和粘连
    • D.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
    • E.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变性坏死
  6. 宋氏细菌性痢疾

    • A.症状轻,非典型病例多
    • B.排菌时间较长,易呈慢性
    • C.果酱样便
    • D.便秘与腹泻交替
    • E.可有皮疹、便秘或腹泻
  7. 福氏细菌性痢疾

    • A.症状轻,非典型病例多
    • B.排菌时间较长,易呈慢性
    • C.果酱样便
    • D.便秘与腹泻交替
    • E.可有皮疹、便秘或腹泻
  8. 细菌性痢疾的临床分型

    • A.迁延型、急性发作型、隐匿型
    • B.普通型、轻型和中毒型
    • C.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
    • D.普通型、逍遥型和暴发型
    • E.休克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
  9. 中毒性痢疾的临床分型

    • A.迁延型、急性发作型、隐匿型
    • B.普通型、轻型和中毒型
    • C.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
    • D.普通型、逍遥型和暴发型
    • E.休克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
  10. 儿童重型霍乱患者24小肘补液量为

    • A.100~150ml/kg
    • B.150~200ml/kg
    • C.50~120ml/kg
    • D.60~80ml/kg
    • E.200~250ml/kg
  11. 慢性细菌性痢疾

    • A.迁延型、急性发作型、隐匿型
    • B.普通型、轻型和中毒型
    • C.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
    • D.普通型、逍遥型和暴发型
    • E.休克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
  12. 霍乱病人肠道有出血者粪便性状

    • A.黄水样便、清水样便
    • B."米泔水"样便
    • C.洗肉水样便
    • D.粘液样便
    • E.柏油样便
  13. 儿童轻型霍乱患者24小时补液量为

    • A.100~150ml/kg
    • B.150~200ml/kg
    • C.50~120ml/kg
    • D.60~80ml/kg
    • E.200~250ml/kg
  14. 儿童中型霍乱患者24小时补液量为

    • A.100~150ml/kg
    • B.150~200ml/kg
    • C.50~120ml/kg
    • D.60~80ml/kg
    • E.200~250ml/kg
  15. 霍乱具有特征性的粪便性状

    • A.黄水样便、清水样便
    • B."米泔水"样便
    • C.洗肉水样便
    • D.粘液样便
    • E.柏油样便
  16. 霍乱常见的粪便性状

    • A.黄水样便、清水样便
    • B."米泔水"样便
    • C.洗肉水样便
    • D.粘液样便
    • E.柏油样便
  17. 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8日入院。体检:T40℃,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血WBC12.4×10/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o睽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O,WBC570×10/L,多核细胞35%,单核细胞66%,蛋白1.1g/L,糖4.2μmol/L,氯化物115μmol/L。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

    • A.脑脊液涂片找细菌+培养
    • B.脑脊液培养
    • C.骨髓检查
    • D.头颅CT
    • E.检测血清乙脑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18. 男孩7岁,发热、头痛伴呕吐1天,于11月10日入院。体检:T40℃,BP50/30mmHg,浅昏迷,皮肤广泛淤点、淤斑,融合成大片,面色苍白,四肢发冷。颈抵抗可疑,布氏征(-)。血WBC22×10/L,中性粒细胞90%,淋巴细胞1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90mmHO,WBC1080×10/L,多核细胞80%,单核细胞20%,蛋白3.0g/L,糖1.3μmol/L,氯化物89μ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隐球菌性脑膜炎
    • B.流行性出血热
    •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普通型
    •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型
    • E.流行性乙型脑炎
  19. 男孩。6岁。发热、头痛伴呕吐2天入院。体检:T38.9℃,神清,四肢可见散在的出血点,颈抵抗(+),克氏征(+),血WBC16×10/L,中性粒细胞90%,淋巴细胞1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70mmHO,WBC1600×10/L,多核细胞87%,单核细胞13%,蛋白2.3g/L,糖1.1μmol/L,氯化物90μ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流行性乙型脑炎
    •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C.流行性出血热
    • D.急性胃肠炎
    • E.流感
  20. 女性66岁。发热1个半月,138~39.8℃,伴头痛、呕吐6天入院。既往肺结核病史。体检:T38℃,神清,消瘦,皮肤未见出血点。双肺未闻及啰音。颈抵抗(+),布氏征(+),前囟突出。血WBC8.6×10/L,中性粒细胞73%,淋巴细胞27%,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330mmHO,WBC860×10/L,多核细胞23%,单核细胞77%。蛋白3.9g/L,糖1.2μmol/L。氯化物88μmol/L。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

    • A.脑脊液涂片抗酸涂片染色找结核菌+培养
    • B.痰培养
    • C.脑脊液涂片革兰染色+培养
    • D.头颅CT
    • E.血培养
  21. 女婴6个月,发热3天,T39~41℃,烦躁、拒食、吐奶伴腹泻,于12月20日入院。体检:T40℃,神清,烦躁不安,皮肤散在出血点,颈抵抗(-),布氏征(-),前囟突出。血WBC17.6×10/L,中性粒细胞87%,淋巴细胞13%。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310mmHO,WBC1360×10/L,多核细胞85%,单核细胞15%,蛋白3.5g/L,糖1.6μmol/L,氯化物89μmol/L。大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中毒性痢疾
    • B.结核性脑膜炎
    • C.败血症休克
    •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E.流行性乙型脑炎
  22. 男性,50岁,因反复腹痛、腹泻9个月,加重3天入院。每日排粘液便9次。体检:T37.8℃,BP135/70mmHg,无明显脱水貌。心肺(-),腹软,肝脾未及。左下腹压痛(+),反跳痛(-),化验:血WBC11.9×10/L,淋巴细胞21%,中性粒细胞79%。大便镜检:WBC25/HP,RBC10/HP。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慢性细菌性痢疾迁延型
    • B.肠炎
    • C.伤寒
    • D.阿米巴痢疾
    • E.直肠癌
  23. 男性,10岁。因发热伴惊厥1天,于8月1日入院。发病当天曾到小摊买饮料。既往体健。体检:T35℃,BP110/75mmHg,神志不清,球结膜水肿,四肢抽搐,心肺(-),腹软。脐周压痛(+),反跳痛(-),颈无抵抗。布氏征(-)。化验:血WBC27×10/L,淋巴细胞10%,中性粒细胞90%。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

    • A.血培养
    • B.痰培养
    • C.脊髓穿刺检查
    • D.灌肠大便培养
    • E.血清学检查
  24. 男性,15岁。因发热、恶心、呕吐(10次/天)、腹痛、腹泻1天,于8月19日入院。每日排脓血便10~15次。体检:T39.2℃,BP85/60mmHg,神清,重度脱水貌,心肺(-),腹软,肝脾未及,左下腹压痛(+)。布氏征(-)。化验:血WBC18.9×10/L,淋巴细胞12%,中性粒细胞88%。镜检大便WBC50/HP,RBC8/HP。下列哪些处理不正确

    • A.禁食不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 B.大便培养及药敏试验
    • C.仅予口服补盐液处理
    • D.快速补液纠正低血压休克
    • E.可用血管活性药
  25. 男性,6岁。发热10小时,神志不清1小时入院。发病前有不洁饮食史。体检;T39.5℃,BP50/40mmHg,浅昏迷,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及黄染,四肢发凉,心肺(-),腹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颈无抵抗,病理征(-)。血WBC10.2×10/L,淋巴细胞10%,中性粒细胞90%。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病毒性脑炎
    •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C.流行性出血热
    • D.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 E.流感
  26. 男性,40岁,因低热、腹泻1个月入院,每日排果酱样便2~3次。体检:T37.8℃,BP125/75mmHg,消瘦。心肺(-),腹软,肝脾未及。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化验:血WBC7.5×10/L,淋巴细胞25%,中性粒细胞75%。大便镜检WBC10/HP,RBC满视野。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肠炎
    • B.阿米巴痢疾
    • C.霍乱
    • D.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
    • E.慢性细菌性痢疾
  27. 男,23岁。农民。1天来腹泻,大量水样便,每天排便近20次,无明显发热及腹痛,于7月16日来诊。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及心、肺疾病。体检:BP75/50mmHg,脉细数,神志清晰。有明显脱水征。血浆比重1.036。经粪便悬滴及涂片检查,初步诊断为霍乱,本例应属于临床哪一类型

    • A.不典型
    • B.轻型
    • C.中型(典型)
    • D.重型
    • E.暴发型
  28. 男性40岁。腹泻1天。排水样便5次,不发热,无腹痛及里急后重。粪便高倍镜视野镜检,脓细胞0~2个,红细胞1~3个,结肠阿米巴滋养体0~1个。涂片染色见革兰阴性弯曲且排列成鱼群样细菌。悬滴法动力(+),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细菌性痢疾
    • B.阿米巴痢疾
    • C.霍乱
    • D.血吸虫病
    • E.急性肠炎
  29. 男22岁。于8月来诊,病前曾至沿海某地旅游,3h前骤起腹泻,呈稀便继转水样便10次。体检:精神不振,眼窝下陷。T36.8℃,P98次/分,BP80/50mmHg,余检查正常。粪便检查为水样,镜检白细胞0~2/HP,诊断应首先考虑

    • A.急性细菌性痢疾
    • B.急性阿米巴痢疾
    • C.沙门菌食物中毒
    • D.霍乱
    • E.病毒性肠炎
  30. 男性30岁,因半日来腹泻,2h前出现烦躁不安,于8月5日入院。腹泻次数频繁,约20余次,量较多,呈水样,伴呕吐。2天前从有腹泻患者的农村回来,在农村常喝生水。进城后曾与同伴6人共同进餐,吃过变质蛋白类食品,同食者未发病。体检:BP:50/0mmHg,脉弱,重度脱水貌。外周血白细胞16.0×10/L,中性粒细胞76%,粪便白细胞0~1/HP。诊断应首选考虑

    • A.中毒性痢疾
    • B.病毒性肠炎
    • C.沙门菌感染
    • D.嗜盐菌感染
    • E.霍乱
  31. 女性,20岁,腹泻、腹痛、呕吐1天,于8月来诊。无发热,不伴里急后重,腹泻6次,开始黄稀便,继之水样便。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粪便检查动力试验(-),细菌培养有菌落生长,O139特异性抗血清凝集试验(+),该病例诊断为

    • A.空肠弯曲菌肠炎
    • B.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 C.霍乱
    • D.急性肠炎
    • E.沙门菌食物中毒
  32. 脑膜炎双球菌是

    • A.严格需氧的革兰阳性双球菌
    • B.严格需氧的革兰阴性双球菌
    • C.厌氧的革兰阴性双球菌
    • D.厌氧的革兰阳性双球菌
    • E.革兰阴性双球菌,兼性厌氧菌
  33. 流脑的主要传染源是

    • A.患者
    • B.带菌者
    • C.受感染的动物
    • D.隐性感染者
    • E.潜在性感染者
  34. 流脑常见的皮疹是

    • A.玫瑰色斑丘疹
    • B.单纯疱疹
    • C.淤点、淤斑
    • D.脓疱疹
    • E.坏疽
  35. 流脑发病季节高峰是

    • A.11~12月份
    • B.1~2月份
    • C.3~4月份
    • D.5~6月份
    • E.7~9月份
  36. 目前我国治疗普通型流脑首选的药物是

    • A.青霉素
    • B.氯霉素
    • C.头孢类抗生素
    • D.磺胺类
    • E.环丙沙星
  37. 近年来对痢疾杆菌较为敏感的抗菌药物是

    • A.磺胺药
    • B.庆大霉素
    • C.喹诺酮类
    • D.氨苄西林
    • E.四环素
  38.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发病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 A.痢疾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病情加重
    • B.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素产生强烈变态反应
    • C.机体免疫力低下
    • D.局部IgA分泌不足
    • E.痢疾杆菌毒力过强
  39.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A.高热
    • B.严重脓血便
    • C.感染性休克
    • D.吐泻不止
    • E.惊厥
  40. 细菌性痢疾急性期的基本病变是

    • A.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浆渗出
    • B.肠粘膜水肿增厚、溃疡形成
    • C.肠粘膜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 D.肠壁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 E.嗜酸性肉芽肿的形成
  41. 确诊细菌性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

    • A.典型脓血便
    • B.明显里急后重
    • C.大便培养阳性
    • D.免疫检查阳性
    • E.大便镜检发现大量脓细胞、吞噬细胞
  42. 典型霍乱的临床表现是

    • A.发热、腹泻、呕吐
    • B.剧烈无痛性腹泻,继之呕吐、吐泻物呈水状
    • C.腹痛、腹泻、剧烈呕吐,吐泻物呈水状
    • D.发热,周围循环衰竭
    • E.发热,无痛性腹泻,大便水样
  43. 霍乱的临床表现特点是

    • A.发热、腹痛、水样便臭而量多
    • B.发热、剧烈腹痛,水样便或血样便
    • C.不发热、无腹痛、剧烈呕吐,少量黄水样便
    • D.不发热,无腹痛、大量水样便
  44. 霍乱腹泻的原因是

    • A.细菌内毒素引起的肠细胞分泌功毹增加
    • B.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肠蠕动增加
    • C.肠毒素激活小肠细胞环磷苷介质系统,引起小肠过度分泌
    • D.霍乱弧菌引起小肠粘膜广泛损失炎症,肠液分泌、渗出增加
    • E.弧菌引起肠道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45. 典型霍乱发病最先出现的症状是

    • A.腹泻
    • B.腹痛
    • C.呕吐
    • D.畏寒、发热
    • E.肌肉痉挛
  46. 霍乱的确诊条件必须依据

    • A.不发热、无痛性腹泻
    • B.有典型的"米泔水"样粪便
    • C.粪便、呕吐物悬滴检查能发现运动力极强的呈穿梭样运动的细菌
    • D.粪便涂片可见革兰阴性弧菌
    • E.粪便培养阳性及血清凝集效价达1: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