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新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复习题(考点强化)1
-
下述黏膜组织中,何处无黏膜下层
- A.唇
- B.口底
- C.舌腹
- D.牙龈
- E.颊
-
下列哪种不属于牙源性囊肿
- A.成人牙龈囊肿
- B.含牙囊肿
- C.萌出囊肿
- D.发育性根侧囊肿
- E.球状上颌囊肿
-
下列哪种囊肿来源于缩余釉上皮
- A.含牙囊肿
- B.牙源性角化囊肿
- C.根尖囊肿
- D.发育性根侧囊肿
- E.牙龈囊肿
-
坏死性涎腺化生的病程一般为
- A.2~3周
- B.2~5周
- C.4~5周
- D.6~8周
- E.7~10周
-
急性化脓性牙髓炎形成脓肿的过程不包括
- A.成牙本质细胞变性、坏死
- B.局部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
- C.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中性粒细胞游出,并向炎症中心趋化
- D.中性粒细胞受各种损伤因子作用而发生坏死、崩解,释放溶酶体酶,形成局限性小脓肿
- E.继续发展,中性粒细胞广泛浸润整个牙髓,形成多数小脓肿,最终使整个牙髓组织迅速坏死液化
-
口腔毛状白斑的病因是
- A.念珠菌
- B.奋森螺旋体
- C.EB病毒
- D.疱疹病毒
- E.AIDS病毒
-
关于慢性局灶性硬化性颌骨骨髓炎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是轻度感染导致骨的局灶性反应
- B.成骨活力增强
- C.骨小梁比周围的正常骨组织致密
- D.骨髓腔窄小,腔内有纤维组织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 E.是一种防御性反应,与健康无害,不需治疗
-
对牙齿破坏性最大,最易引起牙齿丧失的根尖脓肿排脓途径是
- A.唇颊侧牙龈
- B.上颌窦
- C.牙周袋
- D.腭侧牙龈
- E.龋洞
-
味蕾约在胚胎第几周时开始发育
- A.第11周
- B.第12周
- C.第13周
- D.第14周
- E.第15周
-
家族性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家族性巨颌症)与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区别点不包括
- A.颌骨增大出现于2~4岁之间
- B.颌骨对称性肿大
- C.X线表现颌骨对称性膨胀,有多囊性密度减低区,边界清楚
- D.病变区骨组织被纤维组织代替
- E.颌下区淋巴结肿大
-
形成"釉梭"的原因是
- A.造牙本质细胞的膨大部分
- B.膨大的釉丛
- C.釉柱的畸变
- D.钙化不良的釉柱
- E.造牙本质细胞埋入牙釉质中
-
关于骨纤维异常增生症X线表现哪项是正确的
- A.如病变区纤维成分较多,则显示囊性透影区
- B.如病变区细的纤维成分较多,则显示磨砂玻璃样
- C.如病变区细的纤维成分较多,则显示斑块状密度增高区
- D.如病变区细的骨小梁较多,则显示斑块状密度增高区
- E.如病变区纤维组织转变为骨样组织,则显示磨砂玻璃样
-
根尖肉芽肿最不可能出现的转归是
- A.痊愈
- B.病变保持稳定状态
- C.急性发作
- D.根尖囊肿
- E.致密性骨尖
-
结合上皮是
- A.有角化的鳞状上皮
- B.向根尖方向逐渐变厚
- C.长轴与牙面长轴垂直
- D.在龈沟底部约含15~30层细胞
- E.有上皮钉突
-
艾滋病时伴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好发于口腔的
- A.牙龈
- B.颊黏膜
- C.唇黏膜
- D.舌黏膜
- E.口底黏膜
-
关于电镜下组成釉柱的晶体形态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有一定排列方向的扁五棱柱形晶体
- B.在釉柱头部,晶体长轴平行于釉柱长轴
- C.在釉柱尾部,晶体长轴与釉柱长轴呈65°~75°的倾斜
- D.一个釉柱尾部与相邻釉柱的头部两组晶体相交呈参差不齐的增宽了的间隙称釉柱间隙
- E.这类釉柱间隙构成了釉柱头部清晰的弧形边界称釉柱鞘
-
关于牙源性角化囊肿衬里上皮表现特征哪项是错误的
- A.衬里上皮为较薄的复层鳞状上皮,5~8层细胞
- B.棘层中等厚度
- C.棘层细胞常呈细胞内水肿
- D.基底细胞层界限清楚,由柱状或立方状细胞组成
- E.表面角化主要是不全角化
-
关于口腔黏膜白色念珠菌病上皮病理改变哪项是错误的
- A.上皮表层水肿
- B.上皮棘细胞层萎缩
- C.上皮钉突呈圆形
- D.基底膜部分被炎症破坏
- E.结缔组织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
口腔黏膜上皮中蛋白质合成最活跃的细胞是
- A.角化层细胞
- B.粒层细胞
- C.棘层细胞
- D.基底层细胞
- E.固有层细胞
-
下列不属于牙源性癌的是
- A.恶性成釉细胞瘤
- B.原发性骨内癌
- C.其他牙源性上皮性肿瘤的恶性型
- D.牙源性癌肉瘤
- E.牙源性囊肿恶变
-
在检查溃疡时,为了确定诊断及分析黏膜病特别是早期发现恶性病变,应注意的几点不包括
- A.边缘是否整齐,有无倒凹
- B.周边是否红肿充血
- C.溃疡面有无假膜形成
- D.底部是平坦还是有颗粒结节
- E.基底部有无硬结,是否向周围浸润
-
关于缩余釉上皮的结局,错误的描述是
- A.逐渐退化消失
- B.以上皮岛或上皮团的形式存在于颌骨或牙龈中
- C.又称为Serre′s上皮剩余
- D.形成马牙子,可自行脱落
- E.演变为结合上皮
-
牙本质龋的脱矿层在窝洞制备时可以保留,其原因是
- A.脱矿不明显
- B.有再矿化现象
- C.所有小管已被矿物盐沉积而封闭
- D.无细菌侵入
- E.全部去除易引起牙髓感染
-
关于疱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疱由黏膜或皮肤内储存液体而成
- B.疱的内容物含有浆液的称血疱
- C.疱突出于黏膜,有的周围有红晕
- D.疱的大小不一,也可相互融合在一起
- E.口腔黏膜的疱由于经常受机械刺激,形成后很快破裂
-
下述哪种变化不可能出现在天疱疮时
- A.棘层内疱
- B.棘层松解
- C.棘层增生
- D.天疱疮细胞
- E.嗜酸粒细胞浸润
-
新形成的原发性牙骨质是无细胞的,它覆盖了牙根的
- A.冠方1/3处
- B.冠方2/3处
- C.根中1/2处
- D.根尖方1/3处
- E.根尖方2/3处
-
细胞能主动吸收钠,排出钾,转运水,改变唾液的量和渗透压的是
- A.闰管
- B.分泌管
- C.排泄管
- D.细胞间小管
- E.混合性腺泡
-
关于腺样囊性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易于早期浸润神经
- B.腮腺和硬腭部多见
- C.肿瘤细胞有导管内衬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两种
- D.生长快,有包膜
- E.瘤细胞可成筛孔状
-
关于牙本质龋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牙本质内含有机物较多,因此,龋病发展过程既有无机晶体的溶解又有有机物的酶解破坏
- B.牙本质龋沿着牙本质小管发展,进展较快
- C.牙髓和牙本质为一生理性复合体,在牙本质龋时,还伴有牙髓组织一系列防御性反应出现
- D.牙本质龋在病理形态上与牙釉质龋一样为三角形病变,但三角形的尖指向牙髓腔侧
- E.牙本质龋透明层的产生与牙釉质龋一样,是由于封片的树胶进入孔隙所产生
-
关于舌的发育,哪项不正确
- A.第一、二、三鳃弓形成的突起发育形成舌
- B.开始于胚胎第6周
- C.由侧舌隆突和奇结节联合形成
- D.界沟所在部位就是口咽膜所在的位置
- E.舌根由联合突发育而来
-
关于急性根尖周炎病理改变过程哪项是错误的
- A.早期,根尖周牙周膜血管扩张充血,浆液渗出,组织水肿
- B.进一步发展,大量中性粒细胞游出,局部组织坏死
- C.然后,中性粒细胞释放各种酶将坏死组织液化,形成脓肿
- D.接着炎症向邻近骨髓腔扩展,产生局限性的骨膜下脓肿
- E.聚集在根尖周的脓液若不及时引流,则脓液常沿阻力小的部位排出
-
牙髓中的主要细胞又称为牙髓细胞的是
- A.成牙本质细胞
- B.组织细胞
- C.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 D.巨噬细胞
- E.成纤维细胞
-
氟斑牙是由于氟影响哪一种细胞造成的
- A.成牙本质细胞
- B.成牙骨质细胞
- C.成釉细胞
- D.成纤维细胞
- E.成骨细胞
-
在牙釉质的无机离子中,最易被细菌产生的酸溶解的是
- A.钙
- B.镁
- C.磷
- D.碳酸根
- E.B+D
-
口腔卡波西肉瘤内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为
- A.中性粒细胞
- B.淋巴细胞
- C.NK细胞
- D.浆细胞
- E.巨噬细胞
-
下列良性肿瘤中复发率最高的是
- A.成釉细胞瘤
- B.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 C.牙源性腺样瘤
- D.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
- E.牙瘤
-
四环素牙主要是由于四环素沉积在哪一层形成的
- A.牙釉质
- B.牙本质
- C.牙骨质
- D.牙髓
- E.牙槽骨
-
下列哪种结构又被称为生发层
- A.角化层
- B.粒层
- C.棘层
- D.基底层
- E.以上都不是
-
基层下疱多见于
- A.天疱疮
- B.良性黏膜类天疱疮
- C.单纯疱疹
- D.口腔扁平苔藓
- E.口腔白斑
-
死区位于牙本质龋病损的哪一层
- A.脂肪变性层
- B.透明层
- C.脱矿层
- D.细菌侵入层
- E.坏死崩解层
-
所有恒牙的牙蕾在胚胎第几个月时形成
- A.2个月
- B.3个月
- C.4个月
- D.5个月
- E.6个月
-
关于腺泡细胞癌临床表现哪项是正确的
- A.发病无年龄差异
- B.女性为男性的2~3倍
- C.肿瘤主要发生于颌下腺
- D.临床表现与多形性腺瘤相似,但触之较硬
- E.临床上绝大多数无疼痛及消长史
-
牙源性角化囊肿和造釉细胞瘤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常见于30~49岁
- B.下颌比上颌多见
- C.X线片上表现为单囊或多囊
- D.囊液为黄色或黄褐色
- E.不沿骨小梁浸润生长,但易复发
-
牙周组织疾病主要病理学变化是
- A.炎症
- B.变性
- C.肿瘤
- D.创伤
- E.以上均是
-
下列哪种变化肯定为口腔白斑的病理表现
- A.上皮增生
- B.棘层松解
- C.基底细胞空泡样变性
- D.上皮错角化
- E.上皮钉突呈滴状
-
根面龋累及牙本质后其病变进展较冠部牙本质龋缓慢的原因是
- A.牙骨质较薄,牙本质较厚
- B.根面龋菌斑中pH值较高
- C.根面龋表层和表层下脱矿少
- D.颈部牙本质小管数量比冠部少,且随年龄增加牙本质矿化程度提高
- E.以上均是
-
被称为大疱的一般直径应超过
- A.2cm
- B.3cm
- C.4cm
- D.5cm
- E.6cm
-
慢性牙髓炎
- A.血管壁有中性粒细胞游出和纤维蛋白渗出
- B.炎细胞释放出大量的化学介质如组胺、白介素
- C.若得不到及时治疗,炎症迅速向周围扩散
- D.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 E.以上都不是
-
釉质与牙骨质在牙颈部最常见的连接方式是
- A.牙釉质少许覆盖牙骨质
- B.牙骨质少许覆盖牙釉质
- C.端端相连
- D.不相连,牙本质暴露
- E.上述四者几率相同
-
下列哪项是决定牙形状的重要因素
- A.成釉器
- B.牙乳头
- C.牙囊
- D.外胚间充质
- E.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