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口腔助理医师复习题(第一单元)1
-
若用舌杆连接,舌杆的正确位置是
- A.紧挨龈缘和黏膜
- B.离开黏膜约0.1mm,边缘距龈缘1mm
- C.离开黏膜约0.2mm,边缘距龈缘2mm
- D.离开黏膜约0.3mm,边缘距龈缘3mm
- E.离开黏膜约0.5mm,边缘距龈缘5mm
-
为防止食物嵌塞,┏45上卡环的最佳设计是
- A.┏4三臂卡,┏5隙卡
- B.┏45联合卡环。
- C.┏45联合舌支托,┏5颊舌侧单臂卡环
- D.┏45间置隙卡
- E.┏5单臂卡和近中支托
-
一天中污染物污染最为严重的时间一般为
- A.凌晨
- B.上午
- C.中午
- D.傍晚
- E.夜晚
-
(共用题干)男,64岁。645┯678缺失,┍45间有约1.55mm间隙,不松动。8┓舌向前倾斜,不松动,健康。3┯3区舌侧牙槽骨为斜坡形。所取印模应为
- A.弹性印模
- B.开口式印模
- C.解剖印模
- D.功能性印模
- E.一次性印模
-
(共用题干)汽车等机动车辆排放出的尾气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可形成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为
- A.二氧化硫
- B.硫酸雾
- C.酸雨
- D.硝酸雨
- E.光化学烟雾
-
D┓的初诊治疗方案是
- A.切开引流置引流条
- B.拔除,口服消炎药
- C.开髓封失活剂做根管治疗
- D.开髓开放脓肿切开
- E.拔髓根管开放,脓肿切开
-
(题共用题干)患儿6岁,右下后牙肿疼两日。检查:D┓远中牙合面龋洞较深,叩(+),松动Ⅱ度,颊侧牙龈处有0.5mm × 0.5mm脓肿。线示根吸收1/3,根分歧有低密度影。诊断是
- A.深龋
- B.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 C.牙周脓肿
- D.慢性根尖炎急性发作
- E.根吸收
-
胰岛素降血糖作用是
- A.抑制蛋白质合成
- B.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 C.促进葡萄糖分解
- D.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
- E.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
属三级预防的是
- A.窝沟封闭
- B.根管治疗
- C.定期口腔检查
- D.预防性充填
- E.早期充填
-
属二级预防的是
- A.窝沟封闭
- B.根管治疗
- C.定期口腔检查
- D.预防性充填
- E.早期充填
-
某一患者的右侧上颌尖牙因牙颈部楔状缺损,深达髓腔,要行开髓治疗,在舌面窝开髓过程中,可能要破坏尖牙舌面的
- A.舌轴嵴
- B.牙尖
- C.远中牙尖嵴
- D.近中牙尖嵴
- E.舌隆突
-
甲苯磺丁脲降血糖作用是
- A.抑制蛋白质合成
- B.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 C.促进葡萄糖分解
- D.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
- E.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
某医院的医护人员工作疏忽造成患者重度残疾,经鉴定机构认定为医疗事故,则下列费用中哪项不属于该医院应该承担的
- A.医疗事故的鉴定费
- B.患者为此支出的律师咨询费
- C.被抚养人生活费
- D.残疾生活补助费
- E.误工费
-
冠心病患者想接受冠脉搭桥治疗,但又担心术中出现意外,这属于
- A.双避冲突
- B.双趋冲突
- C.趋避冲突
- D.双重趋避冲突
- E.多重趋避冲突
-
老年男性患者,昏迷,有肝炎史,血氨130μmol/L,血氨升高主要的肝代谢障碍是
- A.乳酸循环
- B.三羧酸循环
- C.鸟氨酸循环
- D.核蛋白体循环
- E.丙氨酸一葡萄糖循环
-
王某是一名注册医师,2002年因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医疗事故,患者起诉至法院,王某被认定为医疗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从2002年6月1日起开始服刑。关于此后他能否再次成为执业医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可以再次成为执业医师,而且无需再次注册,因此前注册继续有效
- B.他终生不能再次注册成为医师
- C.他可以在2002年6月1日之后的任何时间申请并获得医师注册
- D.他可以在2005年6月1日之后的任何时间申请并获得医师注册
- E.他可以在2007年6月l目之后的任何时间申请并获得医师注册
-
对于诊断为“第Ⅱ类近中位颊侧移位阻生智齿”下列描述不恰当的是
- A.阻生智齿大部分位于下颌升支内
- B.阻生智齿的长轴向近中倾斜
- C.阻生智齿的最高点高于第二磨牙颈部
- D.阻生智齿的最高点低于耠平面
- E.阻生智齿偏向正常牙列中线的颊侧
-
急性牙髓炎自发痛时间的特点为
- A.吃饭痛
- B.饭后痛
- C.遇热痛
- D.遇冷痛
- E.夜间痛
-
预防局麻药中毒的必要原则中,下列哪项可以除外
- A.避免局麻药直接注入血管内
- B.注意局麻药的用药总量
- C.注意局麻药的浓度
- D.注意局麻药推注速度
- E.注射局麻药前给镇静剂
-
减小游离端义齿人工牙颊舌径的目的是
- A.减轻牙槽嵴的负担
- B.提高咀嚼效率
- C.防止基托翘动
- D.增大义齿强度
- E.防止基托旋转和摆动
-
塑料基托的平均厚度为
- A.1.0mm
- B.0.5mm
- C.1.5mm
- D.2.0mm
- E.3.0mm
-
颌面及颈部较大创口和脓腔的引流常用
- A.片状引流
- B.“烟卷”引流
- C.纱条引流
- D.管状引流
- E.负压引流
-
有关牙本质小管的结构,以下哪项是不恰当的
- A.在牙尖部小管较直
- B.小管越近牙髓一端越细
- C.牙本质小管可有许多分支
- D.小管贯穿牙本质全层
- E.在牙颈部弯曲呈“一”形
-
牙齿萌出规律的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 A.在一定时间内萌出
- B.按一定的先后顺序萌出
- C.下颌牙萌出的时间略早于上颌牙
- D.左右同名牙成对萌出
- E.男性萌出的时间略早于女性
-
覆盖在骨I生突起处的基托组织面要缓冲的目的不是为了
- A.防止基托折裂
- B.防止基托翘动
- C.防止黏膜压痛
- D.增加基托强度
- E.患者感觉舒适
-
颌面部危险三角区的化脓性感染处理不当最易引起的并发症是
- A.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 B.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 C.上颌骨髓炎
- D.肝脓肿
- E.唇坏死缺损
-
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不是用于
- A.统计资料的整理分析
- B.研究疾病流行的影响因素
- C.研究和规划保健工作
- D.研究疾病预防措施的效果
- E.描述疾病的分布规律
-
毛果芸香碱滴眼后可导致
- A.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 B.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痉挛
- C.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麻痹
- D.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痉挛
- E.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麻痹
-
缺牙间隙多,倒凹大的情况下,确定义齿就位道时应采用
- A.调凹法
- B.均凹法
- C.增凹法
- D.填凹法
- E.减凹法
-
治疗严重高血压病宜选用
- A.硝 酸异山梨酯
- B.硝 酸甘油
- C.硝 苯地平
- D.维 拉帕米
- E.地尔硫蕈
-
长期用药可发生耐受性和依赖性的是
- A.苯妥英钠
- B.阿司匹林
- C.地西泮
- D.氯丙嗪
- E.卡马西平
-
磺胺类药物作用机制是与细菌竞争
- A.二氢叶酸合成酶
- B.二氢叶酸还原酶
- C.一碳单位转移酶
- D.四氢叶酸还原酶
- E.叶酸还原酶
-
能诱发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是
- A.N受体阻断药
- B.M受体阻断药
- C.β受体阻断药
- D.α受体阻断药
- E.H1受体阻断药
-
肝素的抗凝血作用机制是
- A.加速抗凝血酶Ⅲ灭活各种凝血因子
- B.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
- C.抑制血小板聚集
- D.直接灭活各种凝血因予
- E.激活纤溶酶
-
普鲁卡因不可用于哪-种局麻
- A.蛛网膜下腔麻醉
- B.表面麻醉
- C.硬膜外麻醉
- D.传导麻醉
- E.浸润麻醉
-
下列哪一作用与阿司匹林引起的反应无关
- A.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 B.出血时间延长
- C.荨麻疹
- D.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
- E.口千、出汗、心悸
-
竞争性拮抗H:受体,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是
- A.奥美拉唑
- B.雷尼替丁
- C.特布他林
- D.氯苯那敏
- E.沙丁胺醇
-
己糖激酶叙述恰当的是
- A.催化反应生成6.磷酸果糖
- B.使葡萄糖活化以便参加反应
- C.它催化的反应基本上是可逆的
- D.是酵解途径的唯一的关键酶
- E.己糖激酶又称为葡萄糖激酶
-
乳酸循环所需的NADH主要来自
- A.三羧酸循环过程中产生的NADH
- B.谷氨酸脱氢产生的NADH
- C.脂酸B氧化过程中产生的NADH
- D.糖酵解过程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产生的NADH
- E.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经转氢生成的NADH
-
下列氨基酸中能转化生成儿茶酚胺的是
- A.蛋氨酸
- B.色氨酸
- C.脯氨酸
- D.酪氨酸
- E.天冬氨酸
-
合成脂肪酸的乙酰CoA主要来自
- A.糖的分解代谢
- B.胆固醇的分解代谢
- C.生酮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 D.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 E.生糖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
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峰是
- A.220nm
- B.200nm
- C.240nm
- D.260nm
- E.280nm
-
含有核黄素的辅酶是
- A.FMN
- B.NAD﹢
- C.辅酶Q
- D.辅酶A
- E.NADP﹢
-
对稳定蛋白质构象通常不起作用的是
- A.疏水键
- B.范德华力
- C.氢键
- D.盐键
- E.酯键
-
肽键性质和组成的叙述恰当的是
- A.由Cα1和Cα2组成
- B.由Cα和N组成
- C.肽键可以自由旋转
- D.由Cα和C-COOH组成
- E.肽键有一定程度双键性质
-
进行底物磷酸化的反应是
- A.丙酮酸一乙酰辅酶A
- B.琥珀酰CoA一琥珀酸
- C.6-磷酸果糖一1,6一二磷酸果糖
- D.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
- E.3一磷酸甘油醛.I,3一二磷酸甘油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