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第二单元》全真模拟试卷
-
如果第二磨牙近中倾斜,倾斜牙作固定桥基牙的最大障碍是
- A.倾斜度
- B.共同就位道的获得
- C.牙周应力集中
- D.牙髓损害
- E.以上都不是
-
如果可以固定桥修复,以下基牙数目确定的影响因素,不正确的是
- A.患者咀嚼习惯
- B.邻牙牙槽骨情况
- C.邻牙牙周膜情况
- D.咬合情况
- E.以上都不是
-
如果第二双尖牙牙根较短,支持力不足,最佳的固定桥设计是
- A.桥体 面减径
- B.增加第一双尖牙作基牙
- C.增加第三磨牙作基牙
- D.缺隙近中为可动连接体
- E.减轻第二双尖牙咬合力
-
如缺损为全层洞穿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设法对位缝合口腔粘膜
- B.严密缝合口腔粘膜,以皮瓣或植皮关闭皮肤侧创面
- C.口腔粘膜与皮肤相对缝合,消灭创面
- D.放置引流物于创面中加压包扎
- E.皮瓣修复缺损关闭创口
-
患者右下6缺失三个月,要求固定修复
决定其能否固定桥修复的因素,除了
- A.邻牙牙周支持能力
- B.邻牙牙冠大小、形态
- C.缺牙区粘膜厚度
- D.咬合关系
- E.邻牙的位置
-
因外伤致颊部穿通伤,急诊应采取措施
如口腔粘膜无缺损,而皮肤缺损较多,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设法对位缝合口腔粘膜
- B.严密缝合口腔粘膜,以皮瓣或植皮关闭皮肤侧创面
- C.口腔粘膜与皮肤相对缝合,消灭创面
- D.放置引流物于创面中加压包扎
- E.皮瓣修复缺损关闭创口
-
如无组织缺损或缺损较少,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将口腔粘膜、肌肉和皮肤分层缝合
- B.严密缝合肌层和皮肤,粘膜侧留有引流物并二期愈合
- C.口腔粘膜与皮肤相对缝合,消灭创面
- D.放置引流物于创面中,加压包扎
- E.皮瓣修复缺损关闭创口
-
一颊部穿通伤患者,前来急诊
对此类创伤的处理原则
- A.抗感染
- B.止血
- C.减少畸形,恢复面形
- D.关闭创口,消灭创面
- E.以上几点都不对
-
此感染如向下方扩散最常合并哪个间隙感染
- A.翼颌间隙
- B.咽旁间隙
- C.颌下间隙
- D.咬肌间隙
- E.颊间隙
-
如局部脓肿形成,其切开部位应选在
- A.上颌结节后外方前庭沟
- B. 颊侧前庭沟
- C.翼下颌韧带内侧
- D.翼下颌韧带外侧
- E.咽旁粘膜
-
切开后引流物为灰白污秽稀薄脓液伴有明显腐臭,常提示为何种细菌感染
- A.链球菌
- B.金黄色葡萄球菌
- C.混合性感染
- D.大肠杆菌
- E.绿脓杆菌
-
此感染最可能的来源为
- A.其他部位的感染血行扩散至此
- B.拔牙创感染造成
- C.上颌结节阻滞麻醉污染造成
- D.局部淋巴结炎造成
- E.拔牙时创伤造成的创伤性感染
-
此感染常可在何处观察到不太明显的肿胀
- A.颌下区
- B.关节后区
- C.下颌角区
- D.颧弓上下
- E.颊部
-
针对上述情况采取的抢救原则中,哪项是错误的
- A.降压
- B.给氧
- C.输液
- D.镇静
- E.应用激素
-
患者女性46岁,1周前在右上颌结节传导阻滞麻醉下拔除
残根,4天前出现右侧深方疼痛,开口困难,发热,检查:T38.5℃,WBC16×109/L,中性粒细胞78%,
拔牙创基本愈合,右上颌结节后外方前庭沟丰满,压痛明显此患者的临床诊断最有可能为
- A.翼颌间隙感染
- B.颞下间隙感染
- C.颞间隙感染
- D.咽旁间隙感染
- E.拔牙创感染
-
社区卫生宣传活动可通过
- A.口腔健康咨询
- B.捷径调查
- C.问卷调查
- D.口腔保健计划
- E.口腔预防保健措施
-
患者女性52岁,拟一次性拔除口内多个残冠残根,注射局麻药后患者出现全身麻木、心悸、胸闷,表情肌及全身抽搐,随即出现脉细而弱、血压下降、神志模糊。
上述症状可诊断为
- A.医源性感染
- B.癔病
- C.肾上腺素反应
- D.局麻药物中毒
- E.晕厥
-
了解人群口腔卫生习惯可通过
- A.口腔健康咨询
- B.捷径调查
- C.问卷调查
- D.口腔保健计划
- E.口腔预防保健措施
-
开展社区口腔保健应首先
- A.口腔健康咨询
- B.捷径调查
- C.问卷调查
- D.口腔保健计划
- E.口腔预防保健措施
-
为了解口腔健康状况应进行
- A.口腔健康咨询
- B.捷径调查
- C.问卷调查
- D.口腔保健计划
- E.口腔预防保健措施
-
支托折断,义齿下沉
- A.义齿弹跳
- B.义齿摘戴困难
- C.恶心、唾液增多
- D.粘膜广泛压痛
- E.咬合时基牙酸痛、敏感
-
上颌基托后缘伸展过长或基托后缘与粘膜不密合
- A.义齿弹跳
- B.义齿摘戴困难
- C.恶心、唾液增多
- D.粘膜广泛压痛
- E.咬合时基牙酸痛、敏感
-
卡臂尖过长、抵住邻牙
- A.义齿弹跳
- B.义齿摘戴困难
- C.恶心、唾液增多
- D.粘膜广泛压痛
- E.咬合时基牙酸痛、敏感
-
卡体进入基牙倒凹区
- A.义齿弹跳
- B.义齿摘戴困难
- C.恶心、唾液增多
- D.粘膜广泛压痛
- E.咬合时基牙酸痛、敏感
-
支托窝预备过深
- A.义齿弹跳
- B.义齿摘戴困难
- C.恶心、唾液增多
- D.粘膜广泛压痛
- E.咬合时基牙酸痛、敏感
-
玻璃离子粘固粉
- A.固化时收缩,对牙髓有刺激性
- B.固化期15分钟
- C.无粘接性,需制备良好的固位形
- D.与牙有化学粘结
- E.固化时体积无变化
-
银汞合金
- A.固化时收缩,对牙髓有刺激性
- B.固化期15分钟
- C.无粘接性,需制备良好的固位形
- D.与牙有化学粘结
- E.固化时体积无变化
-
光固化复合树脂
- A.固化时收缩,对牙髓有刺激性
- B.固化期15分钟
- C.无粘接性,需制备良好的固位形
- D.与牙有化学粘结
- E.固化时体积无变化
-
金属烤瓷冠的舌侧一般为
- A.刃状边缘
- B.凿状边缘
- C.凹形边缘
- D.肩台形边缘
- E.斜面形边缘
-
铸造金属全冠一般为
- A.刃状边缘
- B.凿状边缘
- C.凹形边缘
- D.肩台形边缘
- E.斜面形边缘
-
金属烤瓷冠的唇侧一般为
- A.刃状边缘
- B.凿状边缘
- C.凹形边缘
- D.肩台形边缘
- E.斜面形边缘
-
虽有细菌侵入,但未引起化脓性炎症者
- A.无菌创口
- B.延期愈合创口
- C.感染创口
- D.工期愈合创口
- E.污染创口
-
锤造全冠一般为
- A.刃状边缘
- B.凿状边缘
- C.凹形边缘
- D.肩台形边缘
- E.斜面形边缘
-
对面容影响最大的是哪一组牙
- A.上颌尖牙
- B.下颌双尖牙
- C.上颌双尖牙
- D.上颌磨牙
- E.下颌磨牙
-
未经细菌侵入的创口属于
- A.无菌创口
- B.延期愈合创口
- C.感染创口
- D.工期愈合创口
- E.污染创口
-
早期灼伤和某些化学性损伤已及时处理者
- A.无菌创口
- B.延期愈合创口
- C.感染创口
- D.工期愈合创口
- E.污染创口
-
与上颌窦关系最密切的是哪一组牙
- A.上颌尖牙
- B.下颌双尖牙
- C.上颌双尖牙
- D.上颌磨牙
- E.下颌磨牙
-
离下颌管最近的是哪一组牙
- A.上颌尖牙
- B.下颌双尖牙
- C.上颌双尖牙
- D.上颌磨牙
- E.下颌磨牙
-
需要纵劈牙冠才能顺利拔除的牙齿是
- A.上颌中切牙
- B.上颌前磨牙
- C.上颌第一恒磨牙
- D.下颌中切牙
- E.下颌近中阻生智齿
-
拔除过程中可使用旋转力的牙齿是
- A.上颌中切牙
- B.上颌前磨牙
- C.上颌第一恒磨牙
- D.下颌中切牙
- E.下颌近中阻生智齿
-
如为残根残冠常需分根后拔除的牙齿是
- A.上颌中切牙
- B.上颌前磨牙
- C.上颌第一恒磨牙
- D.下颌中切牙
- E.下颌近中阻生智齿
-
人体氟摄入主要来源于
- A.食物
- B.空气
- C.饮水
- D.钙片
- E.茶叶
-
口腔保健咨询时,对于怎样选择保健牙刷的提问,正确的回答应该是
- A.刷头大,刷毛软,刷毛切齐
- B.刷头小,刷毛硬,刷毛切齐
- C.刷头大,刷毛软,刷毛头磨圆
- D.刷头大,刷毛软,刷毛波浪型
- E.刷头小,刷毛软,刷毛头磨圆
-
某小学有12岁学生120人,根据WHO的2010年口腔健康目标,龋齿总数不应超过
- A.100颗
- B.120颗
- C.140题
- D.160题
- E.180颗
-
某患者,右下6缺失,行双端固定桥修复。由于基牙较敏感,先试戴一周。采用的粘固剂最好是
- A.磷酸锌粘固剂
- B.树脂粘固剂
- C.玻璃离子粘固剂
- D.丁香油氧化锌粘固剂
- E.牙胶
-
某患者,右下6缺失,行双端固定桥修复。固定桥试戴时,用力戴入后,基牙出现胀痛不适,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就位道不一致
- B.邻接触点过紧
- C.有早接触
- D.出现电位差刺激
- E.邻牙有根尖病变
-
某患者,一上前牙牙冠大部缺损,作桩冠修复时,根管制备的长度应达到根长的
- A.1/5
- B.1/4
- C.1/3
- D.2/3
- E.1/2
-
某无牙颌患者,上下颌弓位置关系正常,牙槽嵴丰满,双侧上颌结节颊侧骨突,倒凹明显。此患者在全口义齿修复前需进行
- A.唇颊沟加深
- B.上颌结节修整
- C.牙槽骨修整
- D.唇系带修整
- E.颊系带修整
-
某患者,右上2锥形牙,与邻牙之间有约1mm间隙,可选择的修复方法,除了
- A.树脂贴面
- B.瓷贴面
- C.金属烤瓷冠
- D.全瓷冠
- E.3/4冠
-
一牙周病患者,全口牙拔除两周后即做全口义齿修复,半年后义齿固位差,张口说话易脱落。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人工牙排列偏唇颊侧
- B.颌位关系错误
- C.垂直距离过高
- D.基托边缘过度伸展
- E.牙槽嵴吸收
-
某患者,右下6缺失,行双端固定桥修复。固定桥试戴时,固定桥前后翘动,桥体下粘膜发白,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就位道不一致
- B.邻接触点过紧
- C.有早接触
- D.制作的桥体龈端过长
- E.固位体边缘过长
-
肯氏第三类缺矢者,为了加大缺隙远中基牙的远中倒凹,以便设计一型卡环,需将模型
- A.平放
- B.向左倾斜
- C.向右倾斜
- D.向前倾斜
- E.向后倾斜
-
缺失,余留牙正常,可摘局部义齿基牙应选择
- A.
- B.
- C.
- D.
- E.
- A.
-
X线检查见下颌升支部一单囊性透射影,内衬上皮在镜下表现为复层鳞状上皮,表面呈波状不全角化,基底细胞呈柱状,核呈栅栏状排列,上皮厚度较一致。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 A.含牙囊肿
- B.牙源性角化囊肿
- C.牙旁囊肿
- D.根尖囊肿
- E.根侧囊肿
-
腮腺肿瘤镜下见典型的筛状结构,肿瘤细胞排列呈圆形或卵圆形上皮团块,其间含大小不等的囊性腔隙,与藕的断面相似。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 A.粘液表皮样癌
- B.腺样囊性癌
- C.多形性腺癌
- D.单形性腺瘤
- E.肌上皮瘤
-
患儿男5岁,近一年来双侧腮腺反复肿胀,消炎有效,近一个月发作频繁。以下哪项检查最有利于明确诊断
- A.CT检查
- B.B超检查
- C.涎腺造影
- D.细针吸细胞学检查
- E.切取组织活检
-
一患者双侧髁突颈部骨折,关于其临床表现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下颌不能前伸运动
- B.下颌升支向后上移位,前牙开合
- C.严重的肿痛和功能障碍
- D.侧方运动不受限
- E.合并不同程度的脑震荡
-
患者男性25岁,左面颊、上下眼睑及额头巨大动静脉畸形,可闻及杂音,触及波动感。对于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为
- A.手术切除
- B.硬化剂治疗
- C.冷冻治疗
- D.栓塞后手术治疗
- E.放射治疗
-
患者女性36岁。
残根,既往曾有风湿性心脏病,先存在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Ⅰ级,此患者最佳治疗方案为
- A.
分次拔除,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B.
分次拔除,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C.
分次拔除,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D.
一次拔除,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E.
一次拔除,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A.
-
患者女性24岁,拔除近中阻生
后3天出现吞咽疼痛,张口受限,检查
拔牙创血块在,舌侧粘膜红肿,压痛明显,此患者最大可能是
- A.干槽症
- B.咽颊前间隙感染
- C.舌侧骨板断裂
- D.舌神经损伤
- E.牙槽突骨折
-
男性65岁,
残根,有冠心病史,近两年来未发作,测血压21.3/12.1kPa(160/90mmHg),在拔
时麻醉首选药是
- A.1%地卡因
- B.2%地卡因
- C.2%利多卡因
- D.2%含肾普鲁卡因
- E.1%含肾普鲁卡因
-
患者发生了单侧颞下颌关节的真性强直,其面部不对称表现的一般规律应该是
- A.健侧下颌骨较长,面部外观丰满
- B.健侧下颌骨较长,但患侧面部外观丰满
- C.颏点偏向健侧,健侧外观丰满
- D.颏点偏向患侧,健侧外观丰满
- E.患侧面部丰满,下颌骨较长
-
患者男19岁,颏部外伤9小时,急诊时拍曲面断层发现下颌正中及双侧髁状突骨折,如欲进一步观察髁状突骨折内外方向移位情况,应投照
- A.许勒位
- B.经咽侧位
- C.下颌骨开口后前位
- D.曲面体层
- E.下颌骨侧位
-
作为理想的饮用水水源首选应是
- A.降水
- B.水库水
- C.江河水
- D.深层地下水
- E.浅层地下水
-
患者女性,21岁,在拔牙前采用2%普鲁卡因进行局麻,注射局麻药物后,患者出现心悸、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厥冷无力,脉搏快而弱,血压不稳定,该患者的情况属于
- A.癔病
- B.晕厥
- C.中毒
- D.过敏反应
- E.肾上腺素反应
-
WHO口腔健康标准中错误的是
- A.牙无龋洞
- B.无疼痛感
- C.牙不松动
- D.牙龈颜色正常
- E.无出血现象
-
龋病的二级预防包括
- A.应用氟化物
- B.窝沟封闭
- C.早期充填
- D.合理饮食
- E.口腔健康教育
-
乳牙患龋的高峰时期是
- A.半岁~2.5岁
- B.3~4岁
- C.5~6岁
- D.7~8岁
- E.9~10岁
-
影响牙周疾病流行的因素不包括
- A.口腔卫生
- B.吸烟
- C.刷牙习惯
- D.饮酒
- E.牙菌斑
-
口腔健康调查方法中没有
- A.普查
- B.随机调查
- C.抽样调查
- D.试点调查
- E.捷径调查
-
WHO口腔健康目标2010年65~74岁的老年人无牙
不超过
- A.25%
- B.20%
- C.15%
- D.10%
- E.5%
-
自我应用人数最多的氟化物防龋措施是
- A.饮水加氟
- B.含氟牙膏
- C.牛奶加氟
- D.口服氟片
- E.氟凝胶
-
WHO制定的2010年口腔健康目标中12岁儿童恒牙龋均不超过
- A.1
- B.1.5
- C.2
- D.2.5
- E.3
-
WHO龋病流行程度评价的指标是
- A.龋齿发病率
- B.患龋率
- C.龋均
- D.龋面均
- E.无龋率
-
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不是用于
- A.统计资料的整理分析
- B.研究疾病流行的影响因素
- C.研究疾病预防措施的效果
- D.研究和规划保健工作
- E.描述疾病的分布规律
-
复合树脂修复时,酸蚀后牙釉面的处理除外
- A.大量清水含漱
- B.严格隔离唾液
- C.不能用手触摸
- D.避免带油喷气
- E.加压清水冲洗
-
龋病流行的人群分布因素中不包括
- A.年龄
- B.饮食
- C.性别
- D.城乡
- E.民族
-
减轻固定桥桥体所受力的方法,除了
- A.减少面颊舌径
- B.扩大
面舌外展隙
- C.加深
面颊舌沟
- D.增加
面副沟
- E.脱离
接触
-
一般条件下,下列哪类冠桩固位最好
- A.光滑柱形
- B.槽柱形
- C.铸造冠桩
- D.螺纹状
- E.弯制桩
-
在石膏模型上制作后堤区时,最宽处的宽度为
- A.1mm
- B.3mm
- C.5mm
- D.8mm
- E.10mm
-
完全固定桥是指
- A.双端固定桥
- B.连接体均为固定连接的固定桥
- C.复合固定桥
- D.粘结固定桥
- E.种植基牙固定桥
-
下颌义齿基托需要缓冲的部位是
- A.磨牙后垫
- B.下颌舌骨嵴
- C.远中颊角区
- D.颊侧翼缘区
- E.舌侧翼缘区
-
确定无牙颌患者的颌位关系是指
- A.恢复面部适宜的垂直距离
- B.确定正确的颌间距离
- C.恢复面部生理形态
- D.恢复髁突的生理后位和面部下1/3高度
- E.纠正下颌习惯性前伸
-
以下关于双端固定桥固位体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 A.要有共同就位道
- B.两端的固位体固位力基本相等
- C.固位体固位力应与
力大小相适应
- D.就位道应与牙长轴平行
- E.固位体固位力应与桥体跨度相适应
-
适度扩大义齿基托面积,可以达到以下目的,除了
- A.减小单位面积受力
- B.增加义齿强度
- C.增大义齿吸附力
- D.增大大气压力的作用
- E.利于组织保健
-
一般情况下固定桥固位力最好的固位体是
- A.全冠
- B.3/4冠
- C.多面嵌体
- D.7/8冠
- E.套筒冠
-
切牙乳突在全咬齿修复中的作用是
- A.排列上颌中切牙的参考标志
- B.确定
平面的标志
- C.确定基托伸展范围的标志
- D.确定牙槽嵴顶的标志
- E.确定后堤区的标志
-
外伤牙折伴牙周膜挤压伤者,根充后桩冠开始的最早时间是
- A.三天
- B.七天
- C.两周
- D.三周
- E.四周
-
以下关于牙列缺损的不良影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咀嚼功能减退
- B.对牙
过长
- C.邻牙倾斜
- D.食物嵌塞
- E.面肌瘫痪
-
义齿初戴时出现以下情况中需要返工重做的是
- A.恶心、不适
- B.下颌偏向一侧
- C.发音不清
- D.粘膜压痛
- E.基托边缘过长
-
塑料牙与瓷牙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 A.塑料牙质轻,咀嚼效能高
- B.瓷牙耐磨,但咀嚼效能低
- C.瓷牙和塑料基托结合好,但易崩裂
- D.塑料牙调
方便
- E.塑料牙不易变色
-
临床上用于记录颌位关系的是
- A.基托
- B.暂基托
- C.
堤
- D.
托
- E.蜡基托
-
固定义齿修复的最佳时间一般是
- A.拔牙后3周
- B.拔牙后4周
- C.拔牙后6周
- D.拔牙后2个月
- E.拔牙后3个月
-
杆形卡环的固位壁进入基牙唇颊面倒凹的方向是从
- A.
面方向
- B.牙龈方向
- C.近中方向
- D.远中方向
- E.侧面方向
- A.
-
下颌舌侧牙槽骨形态为垂直型,舌杆与粘膜的关系应该是
- A.与粘膜平行接触
- B.离开粘膜0.3mm
- C.离开粘膜1mm
- D.与粘膜密贴,模式相应处应事先刮除0.3mm
- E.在倒凹区之上
-
隙卡沟底不能预备成楔形,且不能破坏两相邻牙的接触点的目的是
- A.少磨牙
- B.方便义齿摘戴
- C.防止食物嵌塞
- D.有利于隙卡的弯制
- E.避免对基牙产生楔力
-
减少游离端义齿末端基牙所受扭力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减小人工牙牙尖斜度
- B.增加人工牙牙尖斜度
- C.采用远中
支托
- D.采用近中
支托
- E.扩大基托面积
-
以下关于金属烤瓷冠中合金与瓷粉的要求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B.瓷粉的热膨胀系数略大于合金
- C.两者可产生化学结合
- D.合金熔点大于瓷粉
- E.有良好的强度
-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全冠固位的因素
- A.牙冠高度
- B.牙冠直径
- C.所用合金种类
- D.缺损情况
- E. 牙合力
-
适用于二型观测线基牙的卡环是
- A.隙卡
- B.倒钩卡环
- C.回力卡环
- D.三壁卡环
- E.联合卡环
-
和冠桩一体的普通桩冠相比,桩核冠的优点为
- A.固位好
- B.强度好
- C.易制作
- D.可用于咬合紧时
- E.作固定桥固位体时易形成共同就位道
-
塑料全冠不可用于
- A.暂时修复体
- B.诊断性修复体
- C.修复前牙过小牙
- D.修复前牙切角缺损
- E.修复磨牙外形
-
义齿制作时,填胶应在材料调和后的
- A.湿砂期
- B.粥样期
- C.胶粘期
- D.面团期
- E.橡皮期
-
钉洞固位形不可设计在
- A.后牙牙尖处
- B.前牙舌面窝近舌隆突处
- C.前牙舌面切嵴与近远中边缘嵴交界处
- D.后牙牙尖间的沟窝处
- E.死髓牙的面
-
与牙周炎发生有关的修复体是
- A.固定桥
- B.充填体悬突
- C.桩冠
- D.全冠
- E.桩核冠
-
为了牙龈的健康,全冠龈边缘最基本的要求是
- A.应位于龈上
- B.应位于龈沟内
- C.应平齐牙龈
- D.边缘要密合
- E.选用凹形边缘
-
舌杆上缘应至少离开下颌前牙舌侧龈缘
- A.1~2mm
- B.3~4mm
- C.5~6mm
- D.7~8mm
- E.9~10mm
-
支托具有以下作用,除了
- A.抵抗龈向脱位
- B.做间接固位体
- C.抵抗
向脱位
- D.防止食物嵌塞
- E.恢复咬合接触
-
卡环的支持作用是防止义齿
- A.龈向脱位
- B.侧向脱位
- C.牙合向脱位
- D.颊舌向脱位
- E.近远中向脱位
-
用印模膏取印模时,浸泡并软化印模膏的水温为
- A.0℃
- B.30℃
- C.50℃
- D.70℃
- E.100℃
-
舌杆的宽度一般为
- A.2mm
- B.5mm
- C.8mm
- D.10mm
- E.15mm
-
腮腺良性肥大的改变属于
- A.炎症性
- B.非炎症性
- C.病毒性感染
- D.特异性感染
- E.家族性
-
腭裂修复术的最佳时期是
- A.出生后当时
- B.生后3~6个月
- C.1~2岁
- D.4~6岁
- E.9~11岁
-
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的病因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急性前脱位治疗不当
- B.翼外肌痉挛
- C.老年人
- D.慢性长期消耗性疾病
- E.韧带及关节囊松弛
-
下列关节强直分类的说法哪项正确
- A.关节内强直、真性强直和混合性强直
- B.真性强直、假性强直和混合性强直
- C.颌间挛缩、关节外强直和混合性强直
- D.颌间挛缩、关节外强直和关节内强直
- E.真性强直、关节内强直和颌间挛缩
-
涎腺造影可用于
- A.检查导管阳性结石
- B.判断涎瘘的位置及种类
- C.鉴别涎腺肿瘤与咽旁肿瘤
- D.定量检查涎腺功能
- E.检查涎腺肿瘤与血管的关系
-
判断颌骨骨折复位正确与否的标准是
- A.骨折断端2/3复位
- B.能正常张闭口
- C.骨断端之间无异常动度
- D.咬合关系恢复正常
- E.骨折线上的牙保留完好
-
涎腺炎主要的感染途径是
- A.逆行性感染
- B.血源性感染
- C.淋巴源性感染
- D.临近组织感染累及
- E.涎腺的创伤
-
当患者出现脑脊液瘘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有脑脊液耳瘘和脑脊液鼻瘘
- B.出现后尽早压迫瘘口以免脑脊液丢失
- C.应保证耳、鼻道的清洁
- D.不应冲洗耳鼻道
- E.脑脊液在滤纸上表现为被水浸湿的环行红晕
-
关于口腔颌面部血运与颌面部创伤的关系,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伤后出血多或易形成血肿
- B.组织水肿快而且重
- C.可影响呼吸道通畅,甚至引起窒息
- D.组织抗感染与再生能力较强
- E.初期缝合期限较其他部位长,但不可超过伤后24小时
-
环甲膜切开术的插管时间不能超过
- A.24小时
- B.48小时
- C.72小时
- D.1周
- E.2周
-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以下哪种肿瘤最为常见
- A.腺源性上皮癌
- B.鳞状上皮癌
- C.未分化癌
- D.各类肉瘤
- E.恶性淋巴瘤
-
舌下腺囊肿穿刺液为
- A.蛋清样粘稠液体
- B.棕红色清亮液
- C.草黄色清亮液
- D.血性液体
- E.白色絮状物
-
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方法中,较为准确可靠的方法是
- A.局部临床检查
- B.X线检查
- C.超声波检查
- D.活体组织检查
- E.穿刺检查
-
以下关于成釉细胞瘤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 A.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
- B.属“临界瘤”
- C.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
- D.一般生长缓慢
- E.上颌骨较下颌骨多发
-
再植牙成功的标准中错误的是
- A.疼痛消失
- B.无松动
- C.牙功能正常
- D.X线片示根无异常透射影
- E.行使功能达3年以上
-
关于医源性感染,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在医院内发生的传染病
- B.医生得的传染病
- C.医务人员进行有创的操作后造成的继发感染
- D.由于医务人员用药不当造成的二重感染
- E.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不易控制
-
关于急性化脓性炎症,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 B.严重感染局部可触及捻发音
- C.造成引流区域的淋巴结肿大
- D.累及咀嚼肌可造成张口受限
- E.累及口底、咽旁时可出现进食、语言困难
-
拔牙后出现口腔上颌窦瘘,但穿孔不大时
- A.必须做瘘口修补术
- B.使拔牙创内充满血块
- C.冲洗拔牙创
- D.填塞明胶海绵
- E.行上颌窦根治
-
阻生齿拔除时的阻力不包括
- A.软组织阻力
- B.冠部骨阻力
- C.根部骨阻力
- D.对合牙阻力
- E.邻牙阻力
-
关于牙钳使用,下列正确的是
- A.钳喙应尽量向根方夹持
- B.夹持不可太紧,否则易断根
- C.多个牙拔除时尽量选用万能牙钳
- D.手掌握持时应尽量靠近牙钳关节
- E.使用牙钳只能唇(颊)舌(腭)向摇动,否则易断根
-
旋转力除可用于上前牙拔除外,还可用于
- A.上颌前磨牙
- B.上颌智齿
- C.下前牙
- D.下颌前磨牙
- E.下颌智齿
-
颌面部危险三角区的化脓性感染处理不当最易引起的并发症是
- A.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 B.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 C.肝脓肿
- D.上颌骨髓炎
- E.唇坏死缺损
-
关于拔牙时患者的体位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在拔牙过程中应使患者处于一种自然舒适的体位
- B.拔除下颌牙时患者张口时下颌牙平面应与地面平行
- C.拔除下颌牙时,患者下颌应与术者肘关节在同一高度或稍低
- D.拔除上颌牙时患者头稍后仰,上颌牙面与地面呈45°角
- E.拔除上颌智齿时患者头尽量后仰,上颌牙与地面呈60°角
-
一侧舌神经阻滞麻醉后所麻醉的区域是
- A.同侧舌后1/3
- B.整个舌体
- C.同侧舌前2/3
- D.对侧舌前2/3
- E.舌前2/3
-
以下何种情况不属于拔牙适应证
- A.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前口内的残根
- B.腭侧错位牙,食物嵌塞,形成深龋
- C.滞留乳牙,无松动,恒牙先天缺失
- D.下磨牙远中、合面、颊面大面积龋坏达龈下2mm
- E.上前冠折1/3合并根折
-
关于创口的愈合过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手术后的创口,在其两缘的缝隙间,首先出现炎症反应
- B.组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渗出血淤块,连接两侧创缘
- C.增生的毛细血管长入血凝块,供应所需营养
- D.瘢痕由结缔组织和上皮组成
- E.上皮组织既有基底膜和上皮细胞,也有真皮结构和皮肤附件
-
局麻注射过程中,为避免血肿,下列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
- A.注射麻药时缓慢推注
- B.针头不应有倒钩
- C.深部注射时,避免进针过深
- D.尽量使用低浓度的局麻药
- E.避免反复多方向穿刺
-
患有下列疾病的患者在拔牙前后应给予抗生素以预防并发症,但不包括
- A.糖尿病
- B.先天性心脏病
- C.慢性肝炎
- D.风湿性心脏病
- E.曾做过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者
-
下颌神经出颅部位为
- A.圆孔
- B.卵圆孔
- C.棘孔
- D.破裂孔
- E.茎乳孔
-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止血方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
- A.压迫止血
- B.阻断止血
- C.热凝止血
- D.降压止血
- E.钳夹、结扎止血
-
力(指每一对上下牙齿对咬时测得力值)大小顺序为
- A.第三磨牙>第二磨牙>第一磨牙>第二双尖牙>第一双尖牙
- B.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第一双尖牙>第二双尖牙
- C.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第二双尖牙>第一双尖牙
- D.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二双尖牙>第一双尖牙>第三磨牙
- E.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一双尖牙>第三磨牙>第二双尖牙
-
关于手术区的消毒和铺巾,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消毒应从中心开始,逐步向四周环绕涂布,感染创口相反
- B.与口腔相通的手术及多个术区可一并消毒
- C.孔巾铺置法适用于门诊小手术
- D.三角形铺巾法适用于口腔、鼻、唇及颊部手术
- E.四边形铺巾法适用于腮腺区、颌下区、面部及涉及多部位的大型手术
-
原发性咬合创伤的形成是因为
- A.牙周支持力不足
- B. 力过大
- C.牙槽骨吸收
- D.牙龈炎症
- E.牙周袋形成
-
咬合力与牙周支持力不协调时可造成牙齿支持组织的病理损害,将此称为
- A.青少年牙周炎
- B.成人牙周炎
- C.牙周脓肿
- D.边缘性龈炎
- E.咬合创伤
-
投照上前牙片时,应使
- A.听鼻线与地面平行
- B.前牙的唇侧面与地面垂直
- C.听口5线与地面平行
- D.听眶线与地面平行
- E.咬合平面与地面平行
-
普鲁卡因过敏延迟反应常见的是
- A.哮喘
- B.荨麻疹
- C.过敏性紫癜
- D.血管神经性水肿
- E.药疹
-
关于贝尔面瘫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贝尔面瘫属于周围性面瘫
- B.也叫面神经炎
- C.多为面神经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引起
- D.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 E.可突然发病
-
利多卡因一次最大用量为
- A.5~100mg
- B.50~100mg
- C.300~400mg
- D.800~1000mg
- E.1500mg
-
欲使用2%碱性戊二醛杀灭手术器械上的乙型肝炎病毒,则至少应浸泡
- A.20分钟以上
- B.15分钟
- C.10分钟
- D.2分钟
- E.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