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试题精选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针刺治疗中风病程较久者应( )

    • A.补健侧、泻患侧
    • B.单刺病侧
    • C.刺手阳明经穴
    • D.刺阳经腧穴爲主
    • E.刺阴经腧穴爲主
  2. 针刺治疗中风取穴应( )

    • A.补健侧、泻患侧
    • B.单刺病侧
    • C.刺手阳明经穴
    • D.刺阳经腧穴爲主
    • E.刺阴经腧穴爲主
  3. 汗证营卫失调的主症是

    • A.自汗为主,头部、肩背部明显
    • B.自汗为主,汗出遍身而不温
    • C.盗汗为主,手足心热
    • D.自汗或盗汗,头部、四肢为多
    • E.盗汗为主,遍身汗出
  4. 针刺治疗中风早期应()

    • A.补健侧、泻患侧
    • B.单刺病侧
    • C.刺手阳明经穴
    • D.刺阳经腧穴爲主
    • E.刺阴经腧穴爲主
  5. 汗证肺卫不固的主症是

    • A.自汗为主,头部、肩背部明显
    • B.自汗为主,汗出遍身而不温
    • C.盗汗为主,手足心热
    • D.自汗或盗汗,头部、四肢为多
    • E.盗汗为主,遍身汗出
  6. 当小儿出现脾胃病时,应特别注意询问的是

    • A.胎产史
    • B.喂养史
    • C.生长发育史
    • D.预防接种史
    • E.家族史
  7. 需要与传染病鉴别时,应特别注意询问的是

    • A.胎产史
    • B.喂养史
    • C.生长发育史
    • D.预防接种史
    • E.家族史
  8. 某女,29岁,记者。因采访任务需进入疟原虫发病疫区,可作病因性疟疾预防的首选药物是

    • A.伯氨喹
    • B.奎宁
    • C.青蒿素
    • D.氯喹
    • E.乙胺嘧啶
  9. 某女,28岁。因发热原因不明入院,经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细菌性心内膜炎,应选择的治疗方案是

    • A.红霉素+青霉素G
    • B.庆大霉素+青霉素G
    • C.链霉素+青霉素G
    • D.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 E.阿米卡星+妥布霉素
  10. 女性,47岁,有10年糖尿病史。近一年来并发肺结核,并经常患有肺炎或支气管炎,长期局部肌肉注射下列药物,造成注射部位脂肪萎缩。系由哪一种药物引起?

    • A.青霉素
    • B.庆大霉素
    • C.链霉素
    • D.胰岛素
    • E.头孢唑啉
  11. 男,45岁,外伤失血性休克,输入大量血液一周后,全身皮下散在紫癜,血小板低于10×10°/L.治疗用药应是

    • A.氨甲苯酸
    • B.肾上腺素
    • C.阿斯匹林
    • D.地塞米松
    • E.麻黄素
  12. 骨盆骨折最重要的体征,是【】

    • A.畸形
    • B.反常活动
    • C.局部压痛及间接挤压痛
    • D.骨擦音及骨擦感
    • E.肿胀及瘀斑
  13. 关于脊柱外伤与脊髓损伤的关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脊髓损伤节段与椎骨受伤平面不一致
    • B.胸椎较固定,所以胸椎骨的脱位多无脊髓损伤
    • C.有的病例表现为明显脊髓损伤,但X线片却无骨折脱位
    • D.屈曲型骨折脱位造成骨髓损伤最多见
    • E.椎管狭窄患者,脊柱创伤更易发生脊髓损伤
  14. 男,咽炎,注射青霉素后1分钟,呼吸急促,面部紫绀,心率130次/分,血压8/5.33kPa(60/40mmHg)。抢救药物是

    • A.地塞米松+去甲肾上腺素
    • B.地塞米松+多巴胺
    • C.曲安西龙+异丙肾上腺素
    • D.地塞米松+肾上腺素
    • E.地塞米松+山莨菪碱
  15. 对于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及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处理,顺序是【】

    • A.骨盆骨折-尿道损伤-休克
    • B.休克-尿道损伤-骨盆骨折
    • C.休克-骨盆骨折-尿道损伤
    • D.尿道损伤-休克-骨盆骨折
    • E.同时处理休克和尿道损伤-骨盆骨折
  16. 脊柱骨折造成脱位并脊髓半横切损伤,其损伤平面以下的改变,是【】

    • A.双侧肢体完全截瘫
    • B.同侧肢体运动消失,双侧肢体深浅感觉消失
    • C.同侧肢体运动和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温觉消失
    • D.同侧肢体运动和痛温觉消失,对侧肢体深感觉消失
    • E.同侧肢体痛温觉消失,对侧肢体运动及深感觉消失
  17. 脊柱骨折病人在搬运过程中,最正确的体位是【】

    • A.侧卧位
    • B.仰卧屈曲位
    • C.仰卧过伸位
    • D.俯卧过伸位
    • E.半坐卧位
  18. 判断脊柱骨折脱位是否并发脊髓损伤,下列哪项检查最重要【】

    • A.X线摄片
    • B.CT
    • C.MRI
    • D.神经系统检查
    • E.腰穿作奎肯试验及脑脊液生化检查
  19. 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选用( )。

    • A.长期抗甲状腺药
    • B.大量抗甲状腺药物加复方碘溶液
    • C.适量抗甲状腺药物并甲状腺素治疗
    • D.散射性131Ⅰ治疗
    • E.手术治疗
  20. 高血压合并胃溃疡( )。

    • A.最好选用硝苯吡啶
    • B.最好选用硝普钠
    • C.最好选用甲基多巴
    • D.不宜选用利尿剂
    • E.不宜选用利血平
  21. 副交感节前纤维通过( )。

    • A.第2骶神经前根
    • B.第2骶神经后根
    • C.第2胸神经前根
    • D.第2胸神经后根
    • E.第2颈神经前根
  22. 属于假单极神经元的是( )。

    • A.前角细胞
    • B.后角细胞
    • C.侧角细胞
    • D.脊神经节细胞
    • E.睫状神经节细胞
  23. 黄体生成素来源于( )。

    • A.下丘脑
    • B.腺垂体
    • C.卵巢
    • D.子宫
    • E.胎盘
  24. 食管的第二狭窄距中切牙是( )。

    • A.15cm
    • B.25cm
    • C.40cm
    • D.60cm
    • E.75cm
  25. 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是( )。

    • A.鼓膜
    • B.球囊斑
    • C.三个壶腹嵴
    • D.乳突小房
    • E.螺旋器
  26. 属于胃经的经穴是( )。

    • A.中脘
    • B.章门
    • C.大横
    • D.肓俞
    • E.天枢
  27. 脏躁病宜选用( )。

    • A.萆薢渗湿汤
    • B.消风散
    • C.甘麦大枣汤
    • D.托里消毒散
    • E.知柏地黄丸
  28. 阴虚子晕主要用方是( )。

    • A.百合固金汤加减
    • B.杞菊地黄丸加减
    • C.知柏地黄汤加减
    • D.六味地黄汤加减
    • E.麦门冬汤加减
  29. 行经时间超过7天,甚或半月淋漓方净者( )。

    • A.月经过多
    • B.崩漏
    • C.经间期出血
    • D.经期延长
    • E.月经后期
  30. 首先提出"断脐不得以刀子割之"的医生是( )。

    • A.华佗
    • B.孙思邈
    • C.淳于衍
    • D.义姁和淳于衍
    • E.扁鹊和义姁
  31. 肺气不固引起的汗证是( )。

    • A.咳嗽、吐泻等久病体虚之人,动则汗出加重
    • B.手、头、足或半身汗出,微恶风
    • C.面色萎黄,神疲乏力
    • D.虚烦少眠,形体消瘦,寐则汗出
  32. 水邪内迫心阳( )。

    • A.心悸怔忡,胸闷唇紫
    • B.喘促不能平卧,呼多吸少
    • C.癃闭关格,呕恶,腿肿,心悸
    • D.头重呕恶,口中尿味,神倦神昏
    • E.胫肿腰痛,腰下肿甚,尿少或尿多
  33. 战汗的临床表现是( )。

    • A.汗出如油,伴肢冷脉微、呼吸低微、反应迟钝
    • B.先寒战,后汗出
    • C.汗色发黄而染衣,伴有身重倦怠,肢体浮肿,状如风水,口和不欲饮,舌苔黄腻
    • D.清醒时汗出,动则尤甚
  34. 桂枝汤治疗( )。

    • A.时时汗出,微恶风,反复发作
    • B.汗多身重,苔白腻
    • C.发热汗出,咽痛而咳
    • D.暑热伤气,汗出口渴
  35. 黄汗的临床表现是( )。

    • A.汗出如油,伴肢冷脉微、呼吸低微、反应迟钝
    • B.先寒战,后汗出
    • C.汗色发黄而染衣,伴有身重倦怠,肢体浮肿,状如风水,口和不欲饮,舌苔黄腻
    • D.清醒时汗出,动则尤甚
  36. 黄龙汤是( )。

    • A.攻补兼施方
    • B.阴阳双补方
    • C.表里同治方
    • D.气血并调方
    • E.寒热并用方
  37. 柴胡在补中益气汤中( )。

    • A.透表邪
    • B.升清阳
    • C.散郁火
    • D.疏肝气
    • E.以上均非
  38. 济川煎为( )。

    • A.开窍剂
    • B.固涩剂
    • C.补益剂
    • D.润下剂
    • E.安神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