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前冲刺模拟试卷(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形成岩的主要病机是

    • A.邪气偏盛
    • B.阴阳失调
    • C.阴毒结聚
    • D.正气不足
    • E.经络阻塞
  2. 治疗肛痈火毒炽盛证,应首选

    • A.透脓散
    • B.仙方活命饮
    • C.黄连解毒汤
    • D.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
    • E.萆薢渗湿汤
  3. 治疗肛痈阴虚毒恋证,应首选

    • A.透脓散
    • B.仙方活命饮
    • C.黄连解毒汤
    • D.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
    • E.萆薢渗湿汤
  4. 形成瘤的主要病机是

    • A.邪气偏盛
    • B.阴阳失调
    • C.阴毒结聚
    • D.正气不足
    • E.经络阻塞
  5. 女性,12岁。因畏寒,发热,咽痛两天由母陪同就医。诊断:急性扁桃体炎。给青霉素等治疗。皮试:(-)。注射青霉素后,患儿刚走出医院约10m,顿觉心里不适,面色苍白,冷汗如注,母立即抱女返回医院。测血压6.67/4kPa(50/30mmHg)。诊断: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当即给地塞米松等一系列治疗措施,还应给下述哪种药物抢救?

    • A.去甲肾上腺素
    • B.肾上腺素
    • C.异丙肾上腺素
    • D.多巴胺
    • E.间羟胺
  6. 女性,23岁。2小时前口服50%敌敌畏60ml,大约10分钟后出现呕吐、大汗,随后昏迷,急送人院。检查:呼吸急促,32次/分,血压18.7/13.3kPa(140,/100mm/Hg),心律紊乱,肠鸣音亢进,双侧瞳孔1~2mm,胸前有肌颤,全血ChE活力为30%。病人人院后,除给洗胃和给氯解磷定治疗外,还应立即注射何种药物抢救?

    • A.氯丙嗪
    • B.普萘洛尔
    • C.阿托品
    • D.毛果芸香碱
    • E.新斯的明
  7. 女性,50岁。病人因剧烈眼痛,头痛,恶心,呕吐,急诊来院。检查:明显的睫状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浅。瞳孑L中等度开大,呈竖椭圆形,眼压升高为6.7kP

    • A.房角镜检查:房角关闭。诊断: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该病人应立即给哪种药治疗?
    • B.毛果芸香碱
    • C.新斯的明
    • D.阿托品
    • E.肾上腺素
    • F.去甲肾上腺素
  8. 男性40岁,五年前曾患“大脑炎”,近两个月来经常发作性出现虚幻感,看到有蛇或鼠等讨厌动物出现,扑打过程中有时砸坏东西,几分钟后才知什么也没有。可选用下述哪种药物治疗?

    • A.氯丙嗪
    • B.卡马西平
    • C.米帕明
    • D.碳酸锂
    • E.普萘洛尔
  9. 女性28岁,妊娠性高血压,用硫酸镁注射降压,突然血压过低,6.67/4kPa(50/30mmHg)。应当立即给静脉注射哪种药物?

    • A.去甲肾上腺素
    • B.氯化钙
    • C.麻黄素
    • D.多巴胺
    • E.碳酸锂
  10. 患者经常多梦少寐,易惊醒,平素多疑善感,气短头晕,舌淡,脉弦细。治疗应选取的腧穴是

    • A.肝俞、间使、太冲
    • B.脾俞、胃俞、足三里
    • C.心俞、大陵、胆俞、丘墟
    • D.心俞、肾俞、太溪、足三里
    • E.心俞、厥阴俞、脾俞
  11. 患儿形体消瘦,面色不华,容易感冒,经常腹泻,食欲不佳,舌淡红,其舌苔应见

    • A.白腻
    • B.黄腻
    • C.花剥
    • D.薄白
    • E.白厚
  12. 太阳经头痛的部位在

    • A.巅顶部
    • B.前额部
    • C.后枕部
    • D.颞部
    • E.顶颞部
  13. 八纲中的“寒热”是指

    • A.辨病位的纲领
    • B.辨病性的纲领
    • C.辨虚实的纲领
    • D.辨标本的纲领
    • E.辨病因的纲领
  14. 患者因胃肠热盛而见大便秘结,腹满硬痛而拒按,潮热,兼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顿。该病证病机是

    • A.虚中夹实
    • B.由实转虚
    • C.实中夹虚
    • D.真实假虚
    • E.真虚假实
  15. 下列哪个病证不宜用三棱针治疗

    • A.丹毒
    • B.顽癣
    • C.头痛
    • D.中暑昏迷
    • E.中风脱证
  16. 患者经常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时泛吐清水,纳差神疲,大便溏,舌苔白,脉弱。治疗除取内关、足三里外,还应加

    • A.脾俞、肝俞、上脘
    • B.脾俞、胃俞、中脘
    • C.脾俞、胆俞、下脘
    • D.胃俞、肝俞、章门
    • E.胃俞、胆俞、上巨虚
  17. 疼痛不甚剧烈而绵绵不休者,称为、

    • A.重痛
    • B.隐痛
    • C.灼痛
    • D.空痛
    • E.冷痛
  18. 城镇中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国家规定的报告时间是

    • A.6小时以内
    • B.7小时
    • C.10小时
    • D.12小时
    • E.24小时
  19. 下列哪个腧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原穴

    • A.冲阳
    • B.内庭
    • C.厉兑
    • D.解溪
    • E.足三里
  20. 患者因气候突变,感受风寒之邪而发前额头痛,其痛阵作,如锥如刺,无其他兼症。针灸治疗时宜选用

    • A.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
    • B.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
    • C.率谷、太阳、侠溪、阿是穴
    • D.后顶、天柱、昆仑、阿是穴
    • E.风池、悬颅、侠溪、行间
  21. 五输穴中的合穴主要治疗

    • A.喘咳寒热
    • B.身热
    • C.逆气而泄
    • D.体重节痛
    • E.心下满
  22. 治疗鼻病的常用穴是

    • A.人中
    • B.迎香
    • C.地仓
    • D.大迎
    • E.合谷
  23. 患者久病,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腹胀腹痛而喜揉按,舌胖嫩而苔润,脉细弱而无力。其病机是

    • A.真虚假实
    • B.真实假虚
    • C.真实病证
    • D.真虚病证
    • E.虚中夹实证
  24. 患者男性,48岁。心烦不寐,健忘,眩晕耳鸣,腰痠梦遗,舌红少津,脉细数。其病变脏腑是

    • A.心、肾
    • B.肝、肾
    • C.肝、胃
    • D.心、肝
    • E.脾、胃
  25. 手太阴肺经起于

    • A.天府
    • B.中府
    • C.云门
    • D.少商
    • E.商阳
  26. 女性,46岁。咳嗽月余,表现为气逆而咳,引胁作痛,面赤咽干,心烦易怒,苔黄少津,脉弦数。针灸取穴为

    • A.肺俞、尺泽、列缺、太冲
    • B.肺俞、太渊、三阴交、行间
    • C.肺俞、太渊、三阴交、膏盲
    • D.肺俞、太渊、三阴交、阴陵泉
    • E.肺俞、尺泽、列缺、大椎
  27. 下列临床表现中,哪项不是火淫的表现

    • A.面红目赤
    • B.壮热口渴
    • C.舌质红绛
    • D.烦躁不宁
    • E.脉象濡数
  28. 除特殊需要外,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每次不得超过多少户的常用量

    • A.1日
    • B.3日
    • C.5日
    • D.7日
    • E.14日
  29. 下列项目中,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的鉴别要点是

    • A.咯痰的难易
    • B.痰量的多少
    • C.有无胸痛咳血
    • D.有无口干咽燥
    • E.有无发热恶寒
  30. 患者,女,30岁。产后15天,左侧乳房红肿疼痛,排乳不畅,时有畏寒发热,恶心烦渴,舌苔薄黄,脉弦。治疗除取内关、肩井穴外,还应取

    • A.期门、梁丘
    • B.丰隆、太冲
    • C.合谷、太冲
    • D.行间、内庭
    • E.曲池、大椎
  31. 痰湿内阻致内伤咳嗽针刺选穴宜取

    • A.肺俞、大陵、内庭、阴陵泉、三阴交
    • B.肺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气海
    • C.肺俞、足三里、中府、中脘、关元
    • D.肺俞、章门、太渊、太白、丰隆
    • E.肺俞、足三里、定喘、
  32. 下列哪项不是气血不足证的常见脉象

    • A.细脉
    • B.微脉
    • C.伏脉
    • D.弱脉
    • E.虚脉
  33. 孙思邈主张医家必须具备“精”,是指

    • A.不断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有精湛的医术
    • B.不断学习,对病人一心赴救
    • C.不断学习,对病人一视同仁
    • D.不断学习,有高尚医德
    • E.不断学习,热爱救人
  34. 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称为

    • A.谵语
    • B.郑声
    • C.短气
    • D.错语
    • E.哮喘
  35. 患者面色苍白,时而泛红如妆,其病证多为

    • A.阴虚火旺
    • B.肝胆湿热
    • C.实热内炽
    • D.真热假寒
    • E.真寒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