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前冲刺模拟试卷(8)
-
疑有宫颈管病变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清宫术
- B.取适量内膜活检
- C.测基础体温
- D.经行24~48小时刮宫
- E.分段诊刮
-
疑有人流术后残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清宫术
- B.取适量内膜活检
- C.测基础体温
- D.经行24~48小时刮宫
- E.分段诊刮
-
恶阻,口苦,呕吐酸水或苦水者,多为
- A.脾胃虚弱
- B.脾虚痰湿
- C.肝胃不和
- D.肝经湿热
- E.肝郁脾虚
-
恶阻,口淡,呕吐清涎者,多为
- A.脾胃虚弱
- B.脾虚痰湿
- C.肝胃不和
- D.肝经湿热
- E.肝郁脾虚
-
男性,35岁。因手术需要进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麻醉过程中出现心率过缓,应如何处理?
- A.阿托品
- B.毛果芸香碱
- C.新斯的明
- D.异丙肾上腺素
- E.肾上腺素
-
女性,74岁。自觉因擦背着凉后两肩和后背阵阵酸痛,每阵10分钟左右,不发热,仍可下床走动。于今晨1时许,突然出现心前区剧痛,并向双肩,后背和左臂放射,伴大汗,休息后不见缓解,早8点急诊住院。检查:年迈。半卧位,无明显青紫,颈静脉不怒张,肺(-),心略向左侧扩大,心律尚齐,未闻心脏杂音及摩擦音。心电图:病理性Q波,ST段抬高。T波倒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为防止冠状动脉血栓的发展和心腔内附壁血栓的形成,病人应立即给予的药物是
- A.双香豆素
- B.华法林
- C.醋硝香豆素
- D.肝素
- E.以上都不对
-
男性,25岁。5年来上腹痛,服药后短时间即缓解。近来因天气转冷,工作劳累又发。上腹灼痛,反酸,疼痛多出现在早上10点,下午4点左右,有时夜间痛醒,进食后缓解。X线钡餐检查:十二指肠溃疡。该病人首选何药治疗?
- A.西咪替丁
- B.雷尼替丁
- C.Al(OH)3凝胶
- D.胃舒平
- E.阿托品
-
男性,55年。一小时前因右侧腰背部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出冷汗,服颠茄片不见好转,急来院门诊。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B型超声波检查:肾结石。病人宜用何药止痛?
- A.阿托品
- B.哌替啶
- C.阿托品并用哌替啶
- D.吗啡
- E.阿托品并用吗啡
-
李东垣用治营倦伤脾所致之发热,后世称为"甘温除热法"的方剂是( )。
- A.白虎汤
- B.白虎加人参汤
- C.竹叶石膏汤
- D.青蒿鳖甲汤
- E.补中益气汤
-
女性,44岁。八年来劳累后心慌气短。既往曾患过“风湿性关节炎”。近日因劳累病情加重,心慌,气喘,咯血,不能平卧急诊入院。查体:半卧位,慢性重病容。脉搏80次/分,血压13.3/9.33kPa(100/70mmHg)。心向左侧扩大,心律完全不整,心率120次/分,心尖区舒张期雷鸣样杂音,主动脉瓣区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肝肋下3cm,下肢轻度浮肿。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心房纤颤,心功能不全Ⅱ度。该病人在用强心药治疗的过程中,心率突然减为50次/分,此时应选用下述何种药物治疗?
- A.异丙肾上腺素
- B.去甲肾上腺素
- C.肾上腺素
- D.间羟胺
- E.多巴胺
-
《医方集解》云"治痰通用二陈",并列有各种加减方法。下述不属于该书二陈汤加减法的是( )。
- A.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
- B.气痰加香附、枳壳
- C.胁痰加白芥子
- D.经络痰加全蝎、僵蚕
- E.四肢痰加竹沥
-
驱虫剂适宜服法是( )。
- A.饭前服
- B.饭后服
- C.临卧服
- D.痛时即取服
- E.以上都不是
-
水饮内蓄之证,多由渐积而成,邪实而正气已伤。但邪实而正虚未甚者,治当( )。
- A.攻逐水饮,邪去其正自复
- B.先培其本,正复方可攻逐
- C.先行攻逐,水去再培其本
- D.攻补兼施,逐水兼扶其正
- E.以上都不适宜
-
下列何项不是龙骨的功效( )。
- A.纳气平喘
- B.镇惊安神
- C.平肝潜阳
- D.收敛固涩
- E.外用生肌敛疮
-
最早对八法进行系统论述的医籍是( )。
- A.《黄帝内经》
- B.《伤寒论》
- C.《伤寒明理药方论》
- D.《医学心悟》
- E.《医方集解》
-
虎杖与大黄共有功效为( )。
- A.活血祛瘀,泻火凉血
- B.活血祛瘀,化痰止咳
- C.泻下通便,祛风利湿
- D.活血祛瘀,泻下通便
- E.化痰止咳,利湿退黄
-
功似三七而散瘀止血,消肿止痛,兼有养心安神的药是( )。
- A.三七
- B.景天三七
- C.菊叶三七
- D.茜草
- E.蒲黄
-
茵陈蒿配栀子、大黄主治( )。
- A.寒湿发黄
- B.虚劳黄疸
- C.湿热黄疸
- D.瘀阻黄疸
- E.女劳黄疸
-
味苦甘涩,质粘,功能收敛止血,善治肺胃出血证,又可消肿生肌,治痈肿疮毒、皮肤皲裂的药物是( )。
- A.白及
- B.乌贼骨
- C.三七
- D.侧柏叶
- E.白蔹
-
下列何药主治梅毒( )。
- A.垂盆草
- B.大风子
- C.土茯苓
- D.茯苓
- E.土瑾皮
-
下列何药治热毒痈肿,脓未成者能消之,脓已成者能排之,且不宜与乌头同用( )。
- A.蒲公英
- B.紫花地丁
- C.白芷
- D.蚤休
- E.天花粉
-
桑叶的最佳采收时间为( )。
- A.夏季茎叶繁茂时
- B.果实成熟时
- C.春季叶片初成时
- D.深秋经霜后
- E.以上皆非
-
我国第一部记述外来药的本草专著是( )。
- A.《新修本草》
- B.《雷公炮炙论》
- C.《嘉祐本草》
- D.《日华子本草》
- E.《海药本草》
-
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 )。
- A.元气
- B.营气
- C.宗气
- D.卫气
- E.谷气
-
胃脘冷痛,遇寒加剧,得温则减,口淡不渴,肠鸣漉漉,舌淡苔白滑,脉弦或迟,此属( )。
- A.脾阳虚
- B.寒湿困脾
- C.寒滞胃肠
- D.脾胃气虚
- E.以上都不是
-
手少阳三焦经循行于( )。
- A.上肢屈侧前线
- B.上肢屈侧中线
- C.上肢屈侧后线
- D.上肢伸侧中线
- E.上肢伸侧后线
-
"大实有羸状"的病机,主要是由于( )。
- A.邪实正虚,正气无力祛除病邪
- B.阴虚邪恶,余热不退
- C.实邪结聚于里,气血不能畅达于外
- D.邪气侵袭,伤及营卫气血
- E.内生五邪及正气不足
-
手阳明大肠经在何处交于何经( )。
- A.在鼻翼旁交于足阳阴胃经
- B.在拇指端交于手太阴肺经
- C.在小指端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 D.在无名指端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 E.在足大趾端交于足太阴脾经
-
五行之"相侮",主要是指( )。
- A.邪气亢盛,子病反侮其母
- B.邪气有余,母病传侮其子
- C.五行之反克
- D.其不及则所不胜侮而乘之
- E.其有余则乘侮其所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