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第一单元》预测试卷一
-
在应用该方法时无须考虑下列哪个因素
- A.抽样方法及其样本大小
- B.调查对象的确定
- C.可行性问题
- D.对照组的选择
- E.调查表及其调查方式
-
为了了解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吸烟情况;例如吸烟的初始年龄、吸烟的数量、吸烟的年限、烟草的种类和吸烟的深度等,现需要开展一项研究。
这项研究宜采用何种方法
- A.历史资料分析
- B.随访研究
- C.筛查
- D.普查
- E.抽样调查
-
8月7日(8月份第一周的最后一天)军团病的患病率是
- A.0.045
- B.0.075
- C.0.143
- D.用该资料不能计算
- E.以上答案均不是
-
8月14日军团病的患病率是
- A.0.100
- B.0.104
- C.0.143
- D.用该资料不能计算
- E.以上答案均不是
-
利用上述资料
- A.可以计算北京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
- B.可以计算对照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
- C.可以计算北京地区和对照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
- D.不能计算北京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
- E.不能计算北京地区和对照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
-
1990年8月,某远洋客轮上发生一起军团病爆发流行。船离开港口时载有350名乘客、50名船员。8月1日前的一周内,在一次风暴中有七分之一的乘客遇难。8月份第一周中,船上有30人发生军团病,其中一半很快死亡。随后的一周内又有20人发病,但无死亡。假设症状持续一个月。
8月1 ~14日,军团病的累计发病率是(以8月1日凌晨零点零分时船上人口作为危险人群)
- A.0.100
- B.0.125
- C.0.143
- D.用该资料不能计算
- E.以上答案均不是
-
某项研究分析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关系,对北京地区所有医院的冠心病患者的诊断进行了复查,核实了500名冠心病患者的诊断,随机选取其中的200名调查既往高血压史,并从邻近地区选取400名对照同时进行调查,使对照在年龄和性别上与病例相似。
该研究属于
- A.前瞻性队列研究
- B.历史性队列研究
- C.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 D.不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 E.实验研究
-
主要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药物是
- A.尼莫地平
- B.硝苯地平
- C.维拉帕米
- D.利多卡因
- E.奎尼丁
-
治疗肥厚性心肌病主要选用
- A.尼莫地平
- B.硝苯地平
- C.维拉帕米
- D.利多卡因
- E.奎尼丁
-
治疗手术后腹气胀和尿潴留可选用
- A.毛果芸香碱
- B.新斯的明
- C.氯解磷定
- D.阿托品
- E.异丙肾上腺素
-
检查眼底时可选用
- A.毛果芸香碱
- B.新斯的明
- C.氯解磷定
- D.阿托品
- E.异丙肾上腺素
-
验光和检查眼底后,为抵消扩瞳药的作用可选用
- A.毛果芸香碱
- B.新斯的明
- C.氯解磷定
- D.阿托品
- E.异丙肾上腺素
-
低氧对呼吸的兴奋作用是
- A.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 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 C.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
- 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
- E.刺激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
动脉血中CO2分压升高引起呼吸加强的主要机制是
- A.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 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 C.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
- 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
- E.刺激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
动脉瓣关闭见于
- A.快速射血期末
- B.等容收缩期初
- C.等容收缩期末
- D.等容舒张期初
- E.等容舒张期末
-
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之日起不满二年的
- A.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 B.中止医师执业活动
- C.申请执业医师注册
- D.不予医师执业注册
- E.注销执业医师注册
-
房室瓣关闭见于
- A.快速射血期末
- B.等容收缩期初
- C.等容收缩期末
- D.等容舒张期初
- E.等容舒张期末
-
取得医师资格的可以
- A.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 B.中止医师执业活动
- C.申请执业医师注册
- D.不予医师执业注册
- E.注销执业医师注册
-
我国北纬25°以南山地和丘陵地区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 A.三带喙库蚊
- B.中华按蚊
- C.格氏血历螨
- D.微小按蚊
- E.白纹伊蚊
-
以RNA做模板,催化合成cDNA第一条链的酶是
- A.反转录酶
- B.端粒酶
- C.末端转移酶
- D.甲基转移酶
- E.连接酶
-
我国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 A.三带喙库蚊
- B.中华按蚊
- C.格氏血历螨
- D.微小按蚊
- E.白纹伊蚊
-
我国平原地区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 A.三带喙库蚊
- B.中华按蚊
- C.格氏血历螨
- D.微小按蚊
- E.白纹伊蚊
-
某识别6核苷酸序列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
产生
- A.5'突出末端
- B.3'突出末端
- C.5'及3'突出末端
- D.5'或3'突出末端
- E.平末端
-
某识别6核苷酸序列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
产生
- A.5'突出末端
- B.3'突出末端
- C.5'及3'突出末端
- D.5'或3'突出末端
- E.平末端
-
真核生物染色体中具反转录作用的是
- A.反转录酶
- B.端粒酶
- C.末端转移酶
- D.甲基转移酶
- E.连接酶
-
病人在医院内因输血而感染了某病疾病这种传播方式属于
- A.空气飞沫传播
- B.接触传播
- C.诊疗手术传播
- D.药品和各种制剂传播
- E.虫媒传播
-
病人在医院内因为接触受污染的门把手、水龙头等引起的医院内感染属于
- A.空气飞沫传播
- B.接触传播
- C.诊疗手术传播
- D.药品和各种制剂传播
- E.虫媒传播
-
出生免疫接种
- A.卡介苗
- B.骨髓灰质炎疫苗
- C.白百破混合制剂
- D.麻疹疫苗
- E.卡介苗第一次加强
-
一个城市麻疹的发病率多年来保持在一个相同的水平
- A.散发
- B.爆发
- C.流行
- D.大流行
- E.散发或大流行
-
8个月免疫接种
- A.卡介苗
- B.骨髓灰质炎疫苗
- C.白百破混合制剂
- D.麻疹疫苗
- E.卡介苗第一次加强
-
一个地区过去每年流感发病率为5%,今年的流感发病率为30%
- A.散发
- B.爆发
- C.流行
- D.大流行
- E.散发或大流行
-
相邻的几个国家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大量的霍乱病例
- A.散发
- B.爆发
- C.流行
- D.大流行
- E.散发或大流行
-
某项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4.5,95%的可信限为3.1~5.8,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 A.暴露组的发病危险与对照组的发病危险的比值为4.5
- B.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比对照组高
- C.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
- D.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
- E.归因危险度为2.7
-
从疾病流行强度而言,下列情况可以是:一个中学在一天内突然发生数百名食物中毒病例
- A.散发
- B.爆发
- C.流行
- D.大流行
- E.散发或大流行
-
某地防疫站1985年疫情资料统计共发生狂犬病60例,且全部死亡,根据此资料
- A.可以计算狂犬病死亡率
- B.可以计算狂犬病死亡专率
- C.可以计算狂犬病病死率
- D.可以计算狂犬病标化死亡率
- E.资料不全,不能计算率
-
集合调查法的主要缺点是
- A.漏填常有发生
- B.被调查者间的影响会导致调查结果的偏倚
- C.受调查员水平和工作责任心的影响 (访问偏差)
- D.需较多人员、经费和时间
- E.无法控制答卷环境
-
某防疫站调查甲、乙两小学一年级学生蛔虫感染率均为33%,但甲校抽查250人,乙校抽查150人,两校一年级学生蛔虫感染率95%。可信区间
- A.甲校较乙校范围大
- B.乙校较甲校范围大
- C.甲校较乙校可信度高
- D.乙校较甲校可信度高
- E.不具可比性
-
在一项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随机选择了3000名2岁儿童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效果的评价,随访观察了5年,结果70%的接种者未患乙肝。对此项研究,你的看法是
- A.该疫苗预防有效,因为有较高的免疫率
- B.该疫苗预防效果欠佳,因为有30%儿童生病
- C.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
- D.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
- E.不能下结论,因为5年观察时间不够长
-
某100人的幼儿园在同一天出现了两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之后于该病的最短潜伏期至最长潜伏期内又出现了18例新病例,该幼儿园流行性腮腺炎的续发率是
- A.18/100×100%=18.0%
- B.20/100×100%=20.05
- C.18/98×100%=18.4%
- D.20/98×100%=20.4%
- E.2/20×100%=10.0%
-
某地流感爆发,经调查当地3789人中 837人患有流感,患者中有14人一月前曾患过感冒,计算得837/3798=22.1%,这个率应该是
- A.阳转率
- B.患病率
- C.罹患率
- D.续发率
- E.感染率
-
某市近30年烟草的消耗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该市的肺癌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有人对此进行了相关分析,这类研究是属于
- A.病例对照研究
- B.队列研究
- C.实验研究
- D.现况研究
- E.生态学研究
-
为制定某地区人群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制方案,拟对该地区某时点人群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这类研究是
- A.病例对照研究
- B.队列研究
- C.实验研究
- D.现况研究
- E.生态学研究
-
选择300例肝癌患者和300例对照进行饮酒与肝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发现300例患者中有150人饮酒, 300例对照中有50人饮酒,肝癌与饮酒的相对危险度是
- A.2.0
- B.3.0
- C.4.0
- D.5.0
- E.6.0
-
今研制成一种预防某种传染病的新疫苗,为观察该疫苗的流行病学预防效果,你准备选择的观察人群是
- A.预期患病率低的人群
- B.免疫水平高的人群
- C.预期发病率低的人群
- D.预期发病率高的人群
- E.隐性感染率高的人群
-
对某地25~5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服用口服避孕药者心肌梗死的年发病率为10/10万,而不服用者为2/10万。据此,研究者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心肌梗死的危险因子。这个结论是
- A.对的
- B.不对,因为没有与其他地区的资料进行比较
- C.不对,因为没有进行年龄标化
- D.不对,因为没有进行假设检验
- E.不对,因为可能存在偏倚的影响
-
某孕妇26岁,化验结果为:HBsAg(+),HBeAg(+),抗HBc IgG (+)。妊娠足月生一男婴,对该婴儿接种乙肝疫苗,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这一免疫措施属于
- A.人工自动免疫
- B.人工被动免疫
- C.人工被动自动免疫
- D.自然自动免疫
- E.自然被动免疫
-
男性,42岁,5年前体检发现HBsAg (+),但肝功能正常,未予理会。近2个月来感到体力和食欲均减退:查 ALT240IU/L,TBil为40μmol/L, HBsAg(+)。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黄疸型肝炎
- B.急性重型肝炎
- C.亚急性重型肝炎
- D.慢性乙型肝炎
- E.慢性重型肝炎
-
男性,38岁,腹泻一天住院。大便10多次,为少量粘液便。BP110/70mmHg, T38.40℃,脐周肠鸣音活跃,大便镜检 WBC20~30/HP,RBC2~4/HP,血 WBC16.2×109/L,中性89%。本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菌痢
- B.急性阿米巴痢疾
- C.肠伤寒
- D.霍乱
- E.急性胃肠炎
-
男性,55岁,胃溃疡病史8年,近半年来上腹痛加重,无规律。X线钡餐造影示胃粘膜皱襞增粗,胃窦部见3cm×3cm不规则龛影,突出腔外,胃蠕动正常,胃酸正常。印象为
- A.胃癌
- B.胃良性溃疡
- C.胃溃疡合并幽门梗阻
- D.胃良性溃疡但不排除恶变
- E.胃良性溃疡合并胃粘膜脱垂
-
集合调查法的主要缺点是
- A.漏填常有发生
- B.被调查者间的影响会导致调查结果的偏倚
- C.受调查员水平和工作责任心的影响 (访问偏差)
- D.需较多人员、经费和时间
- E.无法控制答卷环境
-
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是
- A.新生儿增加
- B.易感人口的迁入
- C.免疫人口的死亡
- D.传染病流行
- E.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
- B.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
- C.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 D.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
- E.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
-
根据目前的认识,造成男女发病率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
- A.暴露的机会和强度不同
- B.利用医疗保健服务的水平不同
- C.受教育程度不同
- D.承担的个人和社会角色不同
- E.拥有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
-
在筛查试验中,串联试验可以提高
- A.灵敏度
- B.特异度
- C.真实性
- D.可靠性
- E.收益
-
下列哪一项不是病因推断的标准
- A.相对危险度较大
- B.因先于果
- C.致病因素与疾病的相关性很高
- D.致病因素的分布与疾病的分布一致
- E.生物学上言之成理
-
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
- A.抽样误差
- B.系统误差
- C.随机误差
- D.数据误差
- E.逻辑误差
-
M国针对某病研制了一种药物,该药只能延长病人的生命,不能治愈疾病,则可能导致该病
- A.患病率减少
- B.发病率减少
- C.患病率增加
- D.发病率增加
- E.发病率和患病率减少
-
一项筛查试验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断为非病人的能力,我们称之为
- A.灵敏度
- B.特异度
- C.阳性预测值
- D.阴性预测值
- E.约登指数
-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研究对象服从实施设计安排,并坚持合作到底,我们对此称之为
- A.依从性
- B.长期性
- C.完整性
- D.持续性
- E.服从性
-
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是
- A.属于分析性研究
- B.设立比较组
- C.研究方向由果及因
- D.探索并检验病因假设
- E.以上均是
-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过头可能导致
- A.低估暴露因素的作用
- B.高估暴露因素的作用
- C.有利于控制混杂
- D.有利于研究更多的因素
- E.对研究结果没有影响
-
下列哪一项不是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
- A.易感人口的迁入
- B.免疫人口的死亡
- C.新生儿增加
- D.预防接种
- E.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
我国目前实施的儿童基础免疫程序包括下列哪种疫苗
- A.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 B.白百破混合制剂
- C.卡介苗与麻疹疫苗
- D.乙型肝炎疫苗
- E.以上均是
-
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 A.确定病因
- B.验证病因
- C.寻找病因线索
- D.检验病因
- E.否定病因
-
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是
- A.季节性升高,一般多见于冬春季
- B.在未接种人群中,常呈周期性发病
- C.如果疾病的潜伏期短,易感人群集中,容易引起爆发
- D.受人口密度、居住条件等影响
- E.以上均是
-
传染病的“高危人群”是指
- A.从未患过本病的人群
- B.免疫水平较低的人群
- C.抵抗力较低,且免疫水平较低的人群
- D.抵抗力较低,且从未患过本病的人群
- E.具有最大的易感性,最容易接触传染源的人群
-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盲法是指
- A.研究对象见不到实验者
- B.实验者见不到研究对象
- C.参与研究的人员全部为盲人
- D.研究者和/或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分组情况
- E.负责安排和控制实验的人不知道研究目的
-
如果要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 A.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
- B.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
- C.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患病率相当稳定
- D.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稳定
- E.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
某地开展一次乳腺癌抽样调查,可以得到下列哪个指标
- A.乳腺癌罹患率
- B.乳腺癌发病率
- C.乳腺癌续发率
- D.乳腺癌患病率
- E.乳腺癌引入率
-
下面哪一项是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
- A.新生儿的减少
- B.易感人口的迁入
- C.计划免疫
- D.传染病流行
- E.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
在分析疾病的年龄分布特征时,对同一年代出生者各年龄组的疾病频率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是
- A.年龄趋势分析
- B.出生队列分析
- C.横断面分析
- D.随访资料分析
- E.历史资料分析
-
在筛查试验中,试验的特异度愈高,则
- A.阳性预测值愈高
- B.阳性预测值愈低
- C.阴性预测值愈高
- D.阴性预测值愈低
- E.约登指数愈低
-
反应确诊疾病死亡概率的指标是
- A.死亡率
- B.死亡专率
- C.超额死亡率
- D.标化死亡比
- E.病死率
-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发病率指观察期内观察人群中新病例发生的频率
- B.罹患率指观察期内观察人群中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 C.患病率指观察期内观察人群中新病例发生的频率
- D.患病率指观察期内观察人群中旧病例发生的频率
- E.发病率指观察期内观察人群中新旧病例发生的频率
-
下面哪一项不是爆发调查的内容
- A.核实诊断,证实爆发
- B.全面考察疫情,计算各种罹患率,描述疾病分布
- C.形成有关致病因素的假设并加以检验
- D.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干预措施,一组作为对照继续观察
- E.调查的同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
就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而言,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 A.属于观察性研究
- B.研究方向由果及因
- C.在实验室中进行
- D.随机分组、实施干预措施
- E.评价指标是RR或OR
-
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人为给予干预措施
- B.不能计算AR
- C.随机分组
- D.可以研究一种暴露与多种结局的关系
- E.研究周期短,省时省力
-
关于正常菌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
- B.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产生大量碱性物质,能拮抗肠道细菌感染
- C.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为需氧菌,少数为厌氧菌
- D.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
- E.在人的一生中,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稳定
-
血清病引起的原因是
- A.食入变应原
- B.链球菌感染后
- C.注射异种血清
- D.接触有毒植物
- E.供、受血者ABO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能化合物的是
- A.ADP
- B.ATP
- C.AMP
- D.乙酰CoA
- E.磷酸肌酸
-
病毒隐伏感染的特点是
- A.潜伏期长达数月至数十年
- B.症状多为亚急性
- C.潜伏状态检测不到任何病毒指标
- D.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 E.病毒很快被清除
-
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
- A.肽聚糖
- B.蛋白质
- C.鞭毛
- D.核酸
- E.脂多糖
-
顺式作用元件是指
- A.基因的5'侧翼序列
- B.基因的3'侧翼序列
- C.基因的5'、3'侧翼序列
- D.基因5'、3'侧翼序列以外的序列
- E.具有转录调节功能的特异DNA序列
-
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A.嘌呤碱和嘧啶碱
- B.核糖与脱氧核糖
- C.核苷
- D.核苷酸
- E.寡核苷酸
-
血中胆红素能在尿中出现的是
- A.游离胆红素
- B.结合胆红素
- C.间接反应胆红素
- D.与清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 E.进入肝细胞前的胆红素
-
生物转化的一相反应不包括下列反应的哪一种
- A.羟化
- B.还原
- C.水解
- D.甲基化
- E.环氧化
-
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 A.氢键
- B.疏水键
- C.盐键
- D.肽键
- E.范德华力
-
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物质主要是
- A.盐酸
- B.HCO3ˉ
- C.胰蛋白酶
- D.糜蛋白酶自身
- E.肠致活酶
-
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 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 C.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
- 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
- E.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之内
-
在糖酵解、糖有氧氧化及糖异生途径中共有的化合物是
- A.3-磷酸甘油醛
- B.乳酸
- C.草酰乙酸
- D.α-酮戊二酸
- E.乙酰辅酶A
-
关于解耦联剂,错误的是
- A.可抑制氧化反应
- B.使ATP生成减少
- C.使呼吸加快,耗氧增加
- D.使氧化反应和磷酸化反应脱节
- E.常见的解耦联剂是二硝基酚
-
大部分真核生物的mRNA的3'端具有的结构是
- A.Poly A
- B.Poly T
- C.Poly U
- D.Poly G
- E.Poly C
-
参加生物转化的有关氧化酶是
- A.单加氧酶系
- B.细胞色素b
- C.细胞色素氧化酶(aa3)
- D.细胞色素
- E.转氨酶
-
催化体内储存的甘油三酯水解的脂肪酶是
- A.胰脂酶
- B.激素敏感脂肪酶
- C.组织脂肪酶
- D.脂蛋白脂肪酶
- E.肝脂酶
-
血浆各种脂蛋白中,按它们所含胆固醇及其酯的量从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
- A.CM,VLDL,LDL,HDL
- B.HDL,LDL,VLDL,CM
- C.LDL,HDL,VLDL,CM
- D.VLDL,LDL,HDL,CM
- E.LDL,VLDL,HDL,CM
-
肾清除率的概念是
- A.肾在一定时间内所排出的某物质的量
- B.肾在单位时间内由肾小球滤过的血浆量
- C.肾在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的废物清除出去
- D.肾在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完全清除出去
- E.单位时间内肾血浆中某物质的浓度与尿中该物质浓度的比值
-
食物的氧热价是指
- A.1g食物氧化时消耗的氧量
- B.1L O2氧化某物质时所产生的热量
- C.1g食物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
- D.1L O2氧化1g食物时所产生的热量
- E.1g食物氧化时产生CO2的量
-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 B.需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参加
- C.为半不连续复制
- D.以四种dNTP为原料
- E.需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参加
-
对胃液分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壁细胞分泌盐酸
- B.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 C.分泌盐酸的能力与壁细胞数目有关
- D.幽门腺及胃表面上皮细胞分泌粘液
- E.胃表面上皮细胞分泌内因子
-
肠道内在神经系统的不正确叙述是
- A.包括粘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
- B.含有无数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 C.外来神经通常不与内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 D.肠道内在神经系统可完成局部反射
- E.是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系统
-
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
- A.与血浆容积之比
- B.与血管容积之比
- C.在血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
- D.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 E.与白细胞容积之比
-
下列关于心输出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输出量是指每分钟由左、右心室射出血量之和
- B.健康成年男性静息状态下为4~6L/min
- C.左、右心室的心输出量基本相等
- D.由平卧转为站立位时减少
- E.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减少
-
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 A.细胞内高K+和膜对K+有通透性
- B.细胞内高Na+和膜对Na+有通透性
- C.细胞内高Na+和膜对K+有通透性
- D.细胞外高Na+和膜对K+有通透性
- E.细胞外高K+和膜对K+有通透性
-
对ABO血型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B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 B.AB型血的红细胞上有A凝集原和B凝集原
- C.A型血的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
- D.B型血的血清中有抗A凝集素
- E.O型血的红细胞上不含凝集原
-
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的原因是
- A.窦房结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
- B.窦房结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
- C.窦房结节律性兴奋传出速度减慢
- D.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延长
- E.窦房结的一次兴奋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中
-
影响正常人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
- A.心输出量
- B.小动脉口径
- C.大动脉弹性
- D.血液粘滞性
- E.血流速度
-
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最重要的因素是
- A.O2
- B.CO2
- C.H+
- D.N2
- E.NaHCO3
-
高血压病晚期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 B.肾小囊内压力增加
- 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 D.肾小管对水重吸收减少
- E.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
对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弥散投射到大脑皮层,无点对点关系
- B.与皮层的各层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 C.不能单独激发皮层神经元放电
- D.切断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动物仍保持清醒
- E.不引起特异感觉
-
下列关于醛固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分泌
- B.主要作用于近球小管
- C.能促进钠的重吸收和钾的分泌
- D.血钾降低或血钠升高刺激其分泌
- E.肾素分泌减少时可引起其分泌增加
-
下列哪一项不是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 A.提高大多数组织耗氧量
- B.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 C.促进脑的发育、生长
- D.刺激骨化中心发育和软骨骨化
- E.增加心脏做功
-
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是
- A.屈肌反射
- B.对侧伸肌反射
- C.腱反射
- D.肌紧张反射
- E.翻正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