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外科学专业中级资格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
-
关于心脏胸外按压正确的说法是
- A.按压部位为剑突上4~5cm处,即胸骨中下1/3交界处
- B.正确操作时,动脉压可达60~80mmHg
- C.按压频率成年人为每分钟80~100次,婴幼儿为每分钟100~120次
- D.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5~8cm
- E.操作者两臂伸直,凭自身重力垂直向胸骨加压
-
影响动脉氧分压的因素包括
- A.吸入氧浓度
- B.肺泡通气量
- C.肺泡水平气体交换
- D.组织水平气体交换
- E.组织水平氧耗
-
新生儿坏死性肠炎常见于
- A.十二指肠
- B.回肠
- C.结肠
- D.空肠
- E.盲肠
-
关于肿瘤的诊断方法正确的描述有
- A.X线造影检查对肿瘤的部位、大小诊断有帮助
- B.放射性核素扫描可显示出各种大小的肿瘤
- C.超声波检查对肿瘤的部位、性质及范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D.免疫学检查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有价值
- E.肿瘤标志物的测定可提高癌的诊断率
-
关于肿瘤免疫疗法正确的是
- A.麻疹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疗法
- B.转移因子属于特异性免疫疗法
- C.异体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疗法,
- D.肿瘤免疫核糖核酸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疗法
- E.短棒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疗法
-
外科感染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多以局部表现为主
- B.致病菌较为单一
- C.-种化脓菌可引起不同类型的感染
- D.转归取决于细菌毒力及机体抵抗力
- E.分成条件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两类
-
失血性休克致急性循环衰竭常出现
- A.呼吸性碱中毒
- B.代谢性碱中毒
- C.呼吸性酸中毒
- D.代谢性酸中毒
-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
低钾血症时常伴有
- A.呼吸性碱中毒
- B.代谢性碱中毒
- C.呼吸性酸中毒
- D.代谢性酸中毒
-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
中心静脉压低,动脉压正常见于
- A.血容量不足
- B.血容量轻度不足
- C.充血性心力衰竭
- D.周围血管阻力增加
- E.心功能不全,周围阻力降低
-
全身麻醉过深可发生、
- A.呼吸性碱中毒
- B.代谢性碱中毒
- C.呼吸性酸中毒
- D.代谢性酸中毒
-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
中心静脉压高,动脉压正常见于
- A.血容量不足
- B.血容量轻度不足
- C.充血性心力衰竭
- D.周围血管阻力增加
- E.心功能不全,周围阻力降低
-
中心静脉压低,动脉压低见于
- A.血容量不足
- B.血容量轻度不足
- C.充血性心力衰竭
- D.周围血管阻力增加
- E.心功能不全,周围阻力降低
-
中心静脉压正常,动脉压低见于
- A.血容量不足
- B.血容量轻度不足
- C.充血性心力衰竭
- D.周围血管阻力增加
- E.心功能不全,周围阻力降低
-
心排血量降低
- A.尿比重>1.020,尿钠<20mmol/L
- B.尿比重<1.020,尿钠>40mmol/L
- C.尿比重低,补液后尿量每日仍<400ml
- D.尿比重>1.030,尿钠<1Ommol/L。血细胞比容增加,补液后尿量显著增加
- E.每日尿量>3000ml,易发生低血钾或感染
-
中心静脉压高,动脉压低见于
- A.血容量不足
- B.血容量轻度不足
- C.充血性心力衰竭
- D.周围血管阻力增加
- E.心功能不全,周围阻力降低
-
急性肾衰竭多尿期
- A.尿比重>1.020,尿钠<20mmol/L
- B.尿比重<1.020,尿钠>40mmol/L
- C.尿比重低,补液后尿量每日仍<400ml
- D.尿比重>1.030,尿钠<1Ommol/L。血细胞比容增加,补液后尿量显著增加
- E.每日尿量>3000ml,易发生低血钾或感染
-
肾前性肾衰竭
- A.尿比重>1.020,尿钠<20mmol/L
- B.尿比重<1.020,尿钠>40mmol/L
- C.尿比重低,补液后尿量每日仍<400ml
- D.尿比重>1.030,尿钠<1Ommol/L。血细胞比容增加,补液后尿量显著增加
- E.每日尿量>3000ml,易发生低血钾或感染
-
肾后性肾衰竭
- A.尿比重>1.020,尿钠<20mmol/L
- B.尿比重<1.020,尿钠>40mmol/L
- C.尿比重低,补液后尿量每日仍<400ml
- D.尿比重>1.030,尿钠<1Ommol/L。血细胞比容增加,补液后尿量显著增加
- E.每日尿量>3000ml,易发生低血钾或感染
-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
- A.尿比重>1.020,尿钠<20mmol/L
- B.尿比重<1.020,尿钠>40mmol/L
- C.尿比重低,补液后尿量每日仍<400ml
- D.尿比重>1.030,尿钠<1Ommol/L。血细胞比容增加,补液后尿量显著增加
- E.每日尿量>3000ml,易发生低血钾或感染
-
二尖瓣狭窄,麻醉前突发呼吸困难,发绀,咳嗽,颈静脉怒张,血压90/76mmHg,脉搏每分钟124分钟,临床诊断为
- A.感染性休克
- B.神经源性休克
- C.心源性休克
- D.创伤性休克
- E.失血性休克
-
嵌顿疝突然腹痛加重,寒战,高热,体温最高40℃,血压90/60mmHg,临床诊断为
- A.感染性休克
- B.神经源性休克
- C.心源性休克
- D.创伤性休克
- E.失血性休克
-
术中游离腹膜后肿瘤时,血压突然下降至70/50mmHg,脉搏每分钟56次,面色苍白,冷汗,临床诊断为
- A.感染性休克
- B.神经源性休克
- C.心源性休克
- D.创伤性休克
- E.失血性休克
-
车祸双腿被碾压,双下肢逐渐肿胀,血压80/60mmHg,脉搏每分钟124次,临床诊断为
- A.感染性休克
- B.神经源性休克
- C.心源性休克
- D.创伤性休克
- E.失血性休克
-
通过酸碱度和二氧化碳分压来调节血流的脏器是
- A.肺
- B.肝
- C.心脏
- D.脑
- E.胃肠道
-
食管静脉曲张呕血1 300ml,血压90/70mmHg,临床诊断为
- A.感染性休克
- B.神经源性休克
- C.心源性休克
- D.创伤性休克
- E.失血性休克
-
立即停止输血后,对该患者下一步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抗休克、利尿
- B.抗休克、碱化尿液
- C.抗休克、碱化尿液、利尿
- D.碱化尿液、利尿
- E.利尿
-
休克代偿期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但血液供应不减少的脏器是
- A.肺
- B.肝
- C.心脏
- D.脑
- E.胃肠道
-
休克时很少发生不可逆变化的脏器是
- A.肺
- B.肝
- C.心脏
- D.脑
- E.胃肠道
-
治疗方案正确的是
- A.观察,不处理
- B.局部切除肿物,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二次手术
- C.局部广泛切除,切除后修补腹壁缺损
- D.先放疗,再手术切除
- E.先化疗,再手术切除
-
(72~73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55岁,乙肝病史多年,因肝癌破裂大出血入院,给予输血治疗,当输血60ml时,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心前区压迫感,腰背痛,酱油色尿,血压70/44mmHg。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发热反应
- B.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C.细菌污染反应
- D.免疫抑制
- E.溶血反应
-
(70~71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29岁,主因发现右腹壁肿物1年入院。查右下腹壁大小约5cmX 4cm肿物,边界清楚,质硬,活动差。B超示肿物位于腹壁腹直肌内,实性,低回声。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交界痣
- B.纤维瘤
- C.血管瘤
- D.皮肤乳头状瘤
- E.皮脂囊肿
-
(68~69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27岁,发现背部肿物1年,近1周肿物较前增大,伴疼痛剧烈,查体:背部可触及3cmX 4cm大小肿物,红肿,明显压痛,有波动感,活动度较差。该患者应考虑的诊断是
- A.皮肤疖肿
- B.血管瘤
- C.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
- D.皮下脂肪瘤
- E.皮肤乳头状瘤
-
下一步治疗恰当的是
- A.扩大范围完整切除肿物
- B.抗感染治疗
- C.切开引流
- D.化疗
- E.先抗感染,消炎后手术切除
-
(66~67题共用题干)患者男性,26岁,发现全身多发肿物2年,肿物分布于背部、腹壁及双上肢,偶有疼痛,无发热,查体:肿物位于皮下,与皮肤无粘连,圆形,活动度可,大小不一,大者可有分叶,无触痛。患者诊断应考虑为
- A.疖
- B.神经纤维瘤病
- C.脂肪瘤
- D.皮肤乳头状瘤
- E.黑色素瘤
-
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恰当的是
- A.不予处理
- B.-期手术完全切除
- C.分期、多次手术切除
- D.抗感染治疗
- E.冷冻治疗
-
下一步治疗措施应采取
- A.输血、输液,同时准备手术治疗
- B.禁食水、胃肠减压
- C.胃肠减压,三腔双囊管压迫
- D.PTCD
- E.经内镜注射硬化剂
-
为明确诊断,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首选
- A.上消化道钡剂造影
- B.立位X线腹部平片
- C.胃镜
- D.腹腔超声
- E.腹腔穿刺
-
(63~65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53岁,右上腹隐痛不适8个月,2小时前提重物后突发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四肢冷,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和胃病史。查体:每分钟脉搏120次,血压72/50mmHg,腹胀,右上腹压痛。检验:血红蛋白67g/L,白细胞8.0×109 /L,中性粒细胞0.70,HBsAg(+)。 63.根据以上病史及检查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穿孔
- B.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 C.肝癌自发破裂
- D.脾破裂
- E.胆道出血
-
如患者未行抗感染治疗,病情超过3天,体温升高至38.5℃以上。查体:右下腹可及- 5cm×6cm包块,明显压痛。以下不适当的治疗措施是
- A.抗生素治疗
- B.手术治疗
- C.右下腹超声检查
- D.复查血常规
- E.适当休息
-
(59~60题共用题干)患者男性,58岁,1个月前发现背部痈,未予重视,症状日益加重。6天前出现寒战,弛张高热,发现右臀部一肿块伴肿痛。查体:体温5~39.5℃,脉搏每分钟90~110次,神志清楚,右臀部肿胀,可触及一大小约5cmX 6cm包块,压痛,有波动感。59.目前考虑的诊断为
- A.菌血症
- B.脓血症
- C.坏疽
- D.寒性脓肿
- E.败血症
-
以下治疗方面错误的是
- A.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
- B.局部抗生素治疗为主
- C.切开引流
- D.静脉补充热量及蛋白质
- E.加强并存病的治疗,如糖尿病等
-
(61~62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18岁,晨起时觉腹部隐痛不适,8小时候渐觉右下腹痛并恶心。遂去医院检查示右下腹压痛,体温8℃;脉搏每分钟80次;白细胞10×109/L。61.目前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小肠憩室炎
- B.肾结石
- C.阑尾炎
- D.盆腔炎
- E.肠系膜淋巴结炎
-
以下治疗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 A.静脉输液,补充热量和蛋白质
- B.局部理疗
- C.切开引流
- D.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 E.向脓腔注入抗生素,以避免切开引流
-
为明确诊断,下一步应做的检查是
- A.CT
- B.直腿抬高试验
- C.骨髓穿刺检查
- D.穿刺抽脓
- E.骨盆正位片
-
目前首选的治疗是
- A.手术
- B.保肝利胆
- C.化疗
- D.放疗
- E.生物治疗
-
(56~58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38岁,10天前于右臀部注射青霉素,后出现疼痛并逐渐加重,伴有发热,无寒战,精神、食欲差。体温波动在2~39℃,心率每分钟96~116次,神志清楚,右臀部明显肿胀,局部皮温高,皮肤不红,明显压痛,血白细胞计数17×109/L。 56.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为
- A.坐骨神经炎
- B.青霉素过敏
- C.右臀部血肿
- D.臀大肌挛缩
- E.深部脓肿
-
以下检查最能明确诊断的是
- A.磁共振成像
- B.增强CT
- C.肝动脉造影
- D.B超下穿刺活检
- E.超声波检查
-
(52~55题共用题干)患者男性,58岁,右上腹胀痛2个月,既往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化验检查: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7×109/L,血小板52x109/L,胆红素113 μmol/L,碱性磷酸酶19U(布氏),甲胎蛋白1420μg/L,大便隐血(+),体检移动性浊音阳性,体重下降7kg。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胆囊炎
- B.急性重症肝炎
- C.肝脓肿并胆道出血
- D.晚期肝癌
- E.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
该患者还可能伴有的疾病诊断是
- A.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 B.梗阻性黄疸
- C.巨幼细胞性贫血
- D.肝海绵状血管瘤
- E.肝脓肿
-
对于该疾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
- A.抗生素治疗
- B.肿物切除
- C.理疗
- D.局部疼痛剧烈处注射抗生素
- E.如穿刺抽出脓液,切开引流
-
该疾病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除外
- A.肛裂
- B.肛瘘
- C.出血
- D.大便失禁
- E.复发
-
下一步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 A.胆囊造口术
- B.胆总管探查、T形管引流
- C.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
- D.肝总管空肠吻合术
- E.肝门胆管切除术
-
(49~51题共用题干)患者男性,36岁,肛周皮下结节疼痛3个月,疼痛剧烈时结节较大,数日后可自行略缩小,2天前患者进食辛辣后自觉肿物增大,疼痛加重,压痛剧烈,查体:体温3℃,局部皮肤无红肿,压痛明显,无波动感。白细胞计数12×109/L。49.目前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肛门尖锐湿疣
- B.外痔
- C.肛周脓肿
- D.肛瘘
- E.肛周肿瘤
-
(45~46题共用题干)患者男性,37岁,肛旁反复肿痛伴流脓半年。查体:胸膝位5点距肛门缘5cm的皮肤上可触及一直径1.5cm的硬结,红肿,挤压后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流出,皮下可触及索条状物伸至肛管内。45.目前患者的诊断最可能的是
- A.肛裂
- B.混合痔
- C.肛瘘
- D.肛周脓肿
- E.肛管癌
-
(47~48题共用题干)患者男性,38岁,上腹阵发性绞痛1天,伴恶心呕吐,寒战、发热,查体:血压82/5 0mmHg,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轻度反跳痛、肌紧张。血白细胞17×109/L首先应考虑的诊断为
- A.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 B.壶腹周围癌
- C.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 D.胆道蛔虫病
- E.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
应采取的最佳治疗措施是
- A.高锰酸钾坐浴
- B.抗感染治疗
- C.切开引流
- D.挂线疗法
- E.Miles手术
-
以下何种措施最能明确诊断
- A.继续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 B.立位腹平片
- C.腹腔CT
- D.诊断性腹腔穿刺
- E.导尿
-
下一步治疗方案为
- A.镇静、镇痛
- B.留置导尿管
- C.补液治疗
- D.给予利尿治疗
- E.剖腹探查术
-
(42~44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20岁,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坏疽性阑尾炎。术后第1天晨起,患者出现腹痛,烦躁,未排小便。查体:急性痛苦面容,面色苍白,四肢皮肤湿冷,心率每分钟120次,血压80/60mmHg,腹部稍胀,未见肠型,全腹压痛,轻度肌紧张。肠鸣音减弱。该患者目前情况,可能为
- A.术后肠穿孔
- B.术后疼痛
- C.急性尿潴留
- D.术后腹腔内出血
- E.绞窄性肠梗阻
-
目前该患者应考虑的诊断是
- A.心绞痛
- B.肺部感染
- C.气胸
- D.胆瘘
- E.急性左心衰竭
-
下一步治疗措施中最关键的是
- A.给予强心药物
- B.应用抗生素
- C.协助患者排痰
- D.给予扩血管药物
- E.剖腹探查
-
(39~41题共用题干)患者男性,75岁,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第3天突发胸闷、憋气、痰多、发热、腹痛。查体:心率每分钟105次,心电图无特殊发现,白细胞18×109/L。为明确诊断应做的检查是
- A.立位腹平片
- B.X线胸片
- C.痰培养
- D.心电图
- E.诊断性腹腔穿刺
-
肿瘤晚期病人广泛骨转移时可导致
- A.血钙升高
- B.血钾升高
- C.血镁降低
- D.血磷降低
- E.血磷升高
-
以下肿瘤与年龄的好发关系中,错误的是.
- A.儿童肿瘤多为软组织及淋巴造血系统肉瘤
- B.青少年肿瘤多为肉瘤
- C.中年以上病人多发生癌
- D.青年癌肿病人大多发展迅速
- E.肿瘤特点与病人年龄有一定关系
-
结肠癌手术切除后,在关腹前用温热蒸馏水灌洗腹腔,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淋巴转移
- B.防止经血液转移
- C.防止种植转移
- D.清洗腹腔,防止腹腔内感染
- E.促进伤口愈合
-
下列一般恶性肿瘤的症状叙述错误的是
- A.疼痛是早期的主要症状
- B.局部肿块
- C.局部形成溃疡
- D.出血
- E.侵犯周围脏器
-
良、恶性肿瘤鉴别最可靠的检查是
- A.胃肠镜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 C.B超检查
- D.免疫学检查
- E.细胞学检查
-
消化道恶性肿瘤最早远处转移的脏器是
- A.肺
- B.胰腺
- C.肝
- D.脑
- E.骨
-
下列良性肿瘤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程度高
- B.生长缓慢,不发生转移
- C.永不威胁生命
- D.包膜完整,界线清楚
- E.有恶变可能
-
对原位癌的定义正确的是
- A.仅浸润周围组织未发生远处转移的癌
- B.在原发部位生长的癌
- C.膨胀生长但未发生转移的癌
- D.-种早期癌变,仅发生在黏膜上皮或表皮内,未突破基底膜
- E.由良性肿瘤恶变而来
-
对于恶性肿瘤病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线防护不当可致皮肤癌和白血病
- B.致癌病毒主要是指致癌性DNA病毒
- C.幼儿皮肤深瘢痕可能致皮肤鳞癌
- D.癌症具有遗传倾向性
- E.先天或后天免疫缺陷者易发生恶性肿瘤
-
以下癌前病变除外
- A.胃溃疡伴不典型增生
- B.皮肤乳头状瘤
- C.黏膜白斑
- D.炎性息肉
- E.萎缩性胃炎
-
以下不属于肿瘤发生的内在因素是
- A.遗传倾向性因素
- B.内分泌激素因素
- C.营养因素
- D.精神因素
- E.环境因素
-
以下可导致癌症的化学物质中,致癌谱广、致癌力强的是
- A.烷化剂
- B.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
- C.氨基偶氮染料
- D.植物毒素
- E.亚硝胺
-
含有3个胚层的各种类型的组织肿瘤是
- A.类癌
- B.肉瘤
- C.混合性中胚叶瘤
- D.畸胎瘤
- E.恶性淋巴瘤
-
止血带止血法正确的是
- A.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
- B.紧急情况可用绳索、电线充当止血带
- C.前臂用三角巾缚扎
- D.上臂止血带缚在中1/3处
- E.用橡胶管或绷带可不用垫纱布
-
下列有关类癌的定义正确是指
- A.-种与癌相类似的低度恶性肿瘤
- B.起源于胚胎神经嵴的嗜铬细胞瘤
- C.-种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介于肉瘤与癌之间的肿瘤
- D.以瘤细胞大小不一为特征的肿瘤
- E.-种与肉瘤相类似的低度恶性肿瘤
-
在严重创伤中,急救处理的ABC是指
- A.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支持
- B.保持呼吸道通畅,骨折固定,迅速后送至医院
- C.呼吸和循环系统支持,固定骨折肢体,搬动轻柔
- D.送医院急诊,轻柔搬动,止血固定
- E.人工呼吸,迅速止血,固定骨折
-
以下关于胆囊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胆囊癌的发生与胆囊结石的物理刺激有关
- B.胆囊腺瘤性息肉有发展成癌的倾向
- C.胆囊癌沿淋巴引流方向转移较多见
- D.胆囊癌多发于体部和底部,腺癌居多
- E.胆囊癌的早期临床表现常有黄疸、右上腹肿块
-
重度创伤病人中,死因最常见的是
- A.感染
- B.休克
- C.急性肾衰竭
- D.应激性溃疡
- E.ARDS
-
在严重损伤后需及时处理的是
- A.混合性碱中毒
- B.呼吸性碱中毒
- C.呼吸性酸中毒
- D.代谢性酸中毒
-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
以下创伤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是
- A.失血性休克
- B.脂肪栓塞综合征
- C.化脓性感染
- D.器官功能衰竭
- E.应激性溃疡
-
以下创伤修复的影响因素为
- A.局部细菌感染
- B.异物残留或坏死组织多
- C.血液循环不良
- D.缝合过紧
- E.以上都是
-
开放性面颊部损伤后12小时,局部治疗正确的是
- A.只换药不清创,按感染切口处理
- B.先清创后二期缝合
- C.清创暂不缝合
- D.清创后一期缝合
- E.换药,延期缝合
-
需首先抢救的创伤伤情是
- A.大出血
- B.休克
- C.窒息
- D.骨关节损伤
- E.内脏破裂
-
以下创口的局部表现不正确的是
- A.疼痛
- B.活动障碍
- C.肿胀
- D.发热
- E.局部充血
-
下列有利于创伤修复和伤口愈合的是
- A.感染
- B.血液循环障碍
- C.残留异物
- D.局部制动
- E.应用皮质激素
-
破伤风抗毒素(TAT)的作用是
- A.对易感人群免疫
- B.消灭破伤风梭菌
- C.对可疑或确诊病人的紧急预防或治疗
- D.对婴幼儿的预防接秭
- E.降解内毒素
-
破伤风症状最早累及的部位是
- A.上肢肌群
- B.肋间肌
- C.颈部肌群
- D.呼吸肌群
- E.咀嚼肌
-
关于破伤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早出现颈部肌肉收缩
- B.只有上肢肌肉抽搐
- C.意识模糊、神志不清
- D.可出现尿潴留
- E.不会发生骨折
-
下面属特异性感染的是
- A.痈
- B.皮脂腺囊肿感染
- C.气性坏疽
- D.新生儿皮下坏疽气肿
- E.甲沟炎
-
1O.特异性感染病原不包括
- A.破伤风菌
- B.结核杆菌
- C.金黄色葡萄球菌
- D.真菌
- E.梭状芽胞杆菌
-
脓性指头炎的切口一般采用
- A.侧面横切口
- B.侧面纵切口
- C.指背横切口
- D.指背纵切口
- E.任意切口
-
口底、颌下和颈部的急性蜂窝织炎可并发
- A.饮水呛咳
- B.败血症
- C.海绵状静脉窦炎
- D.喉头水肿
- E.面部感染
-
丹毒的致病菌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 B.B一溶血性链球菌
- C.大肠埃希菌
- D.真菌
- E.厌氧菌
-
面部“危险三角区”出现疖,主要危险在于
- A.易感染眼球
- B.易侵入下颌窦
- C.易引发海绵状静脉窦炎
- D.易诱发中耳炎
- E.无敏感抗生素
-
处理痈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痈中央坏死、全身症状重者,应手术治疗
- B.切口距炎症范围有一定距离
- C.切开皮肤全层
- D.去除坏死组织
- E.唇痈宣切开
-
以下病程属外科慢性感染的是
- A.1周以内
- B.2周以内
- C.4周以内
- D.5周以上
- E.超过2个月
-
痈的好发部位是
- A.颈项部
- B.头面部
- C.胸腹部
- D.会阴部
- E.双下肢
-
以下外科感染的局部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 A.理疗
- B.患部适当运动,促进循环
- C.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
- D.必要时手术切除感染脏器
- E.外用药物促进炎症局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