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外科主治医师考试专业知识考前测试练习(1)
-
能向胸骨后生长延伸的是
- A.突眼性甲状腺肿
- B.桥本甲状腺肿
- C.结节性甲状腺肿
- D.甲状腺高功能腺瘤
- E.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
易发生心肌损害的是
- A.突眼性甲状腺肿
- B.桥本甲状腺肿
- C.结节性甲状腺肿
- D.甲状腺高功能腺瘤
- E.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
合并颅脑伤病人补液量应维持
- A.每小时尿量10ml左右
- B.每小时尿量20ml左右
- C.每小时尿量30ml左右
- D.每小时尿量40ml左右
- E.每小时尿量50ml左右
-
大面积烧伤后,老年人补液量应维持
- A.每小时尿量10ml左右
- B.每小时尿量20ml左右
- C.每小时尿量30ml左右
- D.每小时尿量40ml左右
- E.每小时尿量50ml左右
-
呼吸道烧伤病人补液量应维持
- A.每小时尿量10ml左右
- B.每小时尿量20ml左右
- C.每小时尿量30ml左右
- D.每小时尿量40ml左右
- E.每小时尿量50ml左右
-
使用抗生素后敏感菌株被消灭,剩下的耐受菌株大量繁殖所引起的感染为
- A.原发感染
- B.继发感染
- C.急性感染
- D.慢性感染
- E.二重感染
-
伤口直接污染造成的感染为
- A.原发感染
- B.继发感染
- C.急性感染
- D.慢性感染
- E.二重感染
-
腰大肌试验阳性
- A.提示急性阑尾炎时阑尾位置较前
- B.提示急性阑尾炎时阑尾位置较低
- C.提示急性阑尾炎时阑尾炎症严重
- D.提示急性阑尾炎时阑尾位置偏后
- E.证实慢性阑尾炎的存在
-
结肠充气试验阳性
- A.提示急性阑尾炎时阑尾位置较前
- B.提示急性阑尾炎时阑尾位置较低
- C.提示急性阑尾炎时阑尾炎症严重
- D.提示急性阑尾炎时阑尾位置偏后
- E.证实慢性阑尾炎的存在
-
口服胆囊造影
- A.查看胆道术后胆道系统的情况
- B.明确肝内病变的范围和性质
- C.查看梗阻性黄疸的部位
- D.可显示胆道系统和胰管
- E.查看胆囊浓缩和吸收功能
-
MRCP
- A.查看胆道术后胆道系统的情况
- B.明确肝内病变的范围和性质
- C.查看梗阻性黄疸的部位
- D.可显示胆道系统和胰管
- E.查看胆囊浓缩和吸收功能
-
1周以后,右乳房疼痛范围扩大,伴发热39℃以上,寒颤,体格检查:右乳房红肿热痛明显,压痛及波动感,穿刺出脓性液体。应做什么治疗
- A.切开引流
- B.单纯性右乳房切除
- C.抗生素治疗
- D.中药治疗
- E.物理治疗
-
根据以上情况应该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 A.手术切除右乳房
- B.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 C.切开皮肤引流
- D.排空乳汁消除乳汁淤积
- E.局部热敷加物理治疗
-
(题干)女性,29岁,哺乳期,右侧乳房胀痛2天,发热 39℃,体格检查:右乳房肿胀,内象限有压痛,有波动感。首先应该考虑什么疾病
- A.炎性乳房癌
- B.肋软骨炎
- C.乳房皮肤感染
- D.乳房囊性增生
- E.急性乳腺炎
-
甲状腺手术后1天,病人手足抽搐时处理的方法是立即
- A.测定血清钙浓度
- B.口服钙剂
- C.口服二氢速固醇
- D.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l
- E.行甲状旁腺移植术
-
最有效的治疗是
- A.长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 B.手术治疗
- C.放射治疗
- D.甲状腺素治疗
- E.中医治疗
-
(题干)患者,女性,48岁,颈增粗20年,近一年消瘦10公斤,并有心悸。体检发现双侧甲状腺多个结节。基础代谢率+31%,2小时内甲状腺摄碘29%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单纯性甲状腺肿
- B.结节性甲状腺肿
- C.原发性甲亢
- D.继发性甲亢
- E.甲状腺肿瘤
-
左乳房内上象限扪及3cm×3cm肿块,质地偏硬,边界不太清楚,与皮肤胸肌无粘连;左腋下可扪及肿大淋巴结3个,质韧,约蚕豆大小,活动良好,病理证实乳房腺癌淋巴结转移,按TNM分期应为:
- A.T 1 N1 M0
- B.T 1 N 2 M 0
- C.T 1 2 N 1 M\sub 0
- D.T 1 2 N 2 M\sub 0
- E.T 13 N 1 M\sub 0
-
确诊为乳癌后采用下列何种治疗方法
- A.局部切除术
- B.根治切除术
- C.化学药物治疗
- D.放射治疗
- E.激素治疗
-
(题干)女性,45岁,右乳房胀痛已4年余,月经前显著,行经后胀痛缓解,近期症状加重,月经前后均感胀痛且自感触及肿块。如果该病人在右乳房扪及肿块,下列哪项辅助检查对诊断最有价值:
- A.乳房钼靶X线摄片
- B.红外线热图像检查
- C.活组织切片检查
- D.B超检查
- E.乳头溢液涂片检查
-
(题干)女性患者,45岁,腹痛10年,近来乏力,体重下降10kg,持续性呕吐宿食,胃痛规律改变,伴腰背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萎缩性胃炎
- B.多发性溃疡
- C.瘢痕性幽门梗阻
- D.胃窦癌
- E.胃后壁溃疡浸润致胰腺
-
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是
- A.四环素荧光试验
- B.纤维胃镜检查
- C.查胃液脱落细胞
- D.胃液测定酸度
- E.CT检查
-
该患者极可能出现的电解质酸碱失衡是
- A.高氯、高钾酸中毒
- B.高氯、高钾碱中毒
- C.低氯、低钾酸中毒
- D.低氯、低钾碱中毒
- E.高氯、低钾碱中毒
-
下列选项中,哪项不符合门静脉高压症的病理变化特点
- A.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加是门静脉高压症的常见始动因素
- B.门静脉无静脉瓣,压力通过血流量和流出阻力形成并维持
- C.分为肝前型、肝内型和肝后型
- D.肝内型又分为窦前型、窦后型和窦型
- E.再生的肝细胞和增生的纤维压迫肝窦,是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的唯一因素
-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胆汁的生理功能
- A.中和胃酸
- B.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繁殖和内毒素形成
- C.乳化脂肪
- D.分解蛋白质
- E.刺激肠蠕动
-
下列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的论述,选项错误的是
- A.一般来说,大多数仅采取对症处理
- B.治疗包括针对减轻局部症状和针对甲状腺功能异常两个方面
- C.应用对乙酰胺基酚或用水杨酸盐可控制症状
- D.病情重者应用泼尼松,持续用药1~2周或4~8周后减量,共用6~8周
- E.药物治疗无效则采取手术治疗
-
以下哪项不符合门静脉高压症手术选择的基本原则
- A.尽量选择创伤小、恢复快、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的方式
- B.尽量不减少门静脉入肝血流,保持肝脏良好的血流灌注
- C.急性大出血先非手术治疗,再争取择期手术
- D.选择较成熟、难度小的手术,尽可能纠正脾亢和减少腹水形成
- E.一般情况好者,尽量一次性采取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切除+门-腔分流术
-
有关对颈部急性淋巴结炎的概述,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常见于儿童,可由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病变引起
- B.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最常见
- C.全身症状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
- D.颈部一侧或双侧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压痛较明显
- E.治疗原则是治疗原发病,全身应用抗生素
-
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急性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
- A.疼痛剧烈,轻微体位改变或被动活动可致剧烈疼痛
- B.患肢远端感觉异常,甚至丧失,并可出现运动受损
- C.皮肤呈苍白色,或有紫斑,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近侧动脉搏动增强
- D.疼痛、皮温下降及触觉障碍的平面与动脉栓塞平面相一致
- E.往往最早出现疼痛,常伴有触痛
-
患者男,26岁。突然上腹剧痛,不能直腰1小时就诊。查体:P 100次/分,BP 110/80mmHg。急性痛苦面容。全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明显,以剑突下为甚,肝浊音界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消失,肠鸣音减弱。血常规检查:WBC10.6×109/L,N86%,Hb 9lg/L。血、尿淀粉酶正常。对诊断有意义而又简单的检查方法首选
- A.腹部CT
- B.立位腹部X线平片
- C.腹部B超
- D.腹腔灌洗
- E.腹部MBI
-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腹腔镜脾切除术的适应证
-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
- B.脾良性占位性病变者
- C.脾恶性肿瘤者
- D.脾外伤伴循环不稳定者
- E.门静脉高压症伴脾功能亢进,轻、中度脾大者
-
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不会发生
- A.压迫门静脉引起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
- B.感染性休克
- C.急性胰腺炎
- D.肝脓肿
- E.胆道出血
-
腹外疝发病原因中最重要的是
- A.腹壁强度降低
- B.慢性便秘
- C.慢性咳嗽
- D.排尿困难
- E.腹水
-
下列不属于门静脉高压症侧支循环的是
- A.直肠下端、肛管交通支
- B.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
- C.前腹壁交通支
- D.腹膜后交通支
- E.肠系膜血管交通支
-
胃幽门括约肌的组成是由
- A.胃壁肌屡外层的斜行肌增厚组成
- B.胃壁肌层中层的环行肌增厚组成
- C.胃壁肌层外层的环行肌增厚组成
- D.胃壁肌层内层的斜行肌及中层的环行肌增厚组成
- E.胃壁肌层内层的环行肌及外层的纵行肌增厚组成
-
男,30岁,突发性中上腹刀割样疼痛3小时,体检:全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行腹部立位摄片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推测该病人的腹膜炎产生的原因是
- A.膈下脓肿
- B.肠间脓肿
- C.盆腔脓肿
- D.脾破裂
- E.胃十二指肠穿孔
-
腹股沟斜疝与直疝最有鉴别意义的鉴别点是
- A.发病年龄
- B.突出途径
- C.疝块外形
- D.疝内容物是否进入阴囊
- E.还纳疝内容物后,压迫深环疝内容物是否再突出
-
患者女,40岁。右下肢静脉曲张15年,长时间站立有酸胀感。查体:右小腿可见呈蚯蚓状曲张的静脉,胫前皮肤色素沉着,轻度凹陷性水肿。Trendelenburg试验(+),Perthes试验(一)。根据患者情况,临床可诊断为
- A.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 B.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 C.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D.动静脉瘘
- E.血栓性浅静脉炎
-
有关门静脉系统和腔静脉之间形成的交通支,下列哪项错误
- A.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
- B.直肠下端、肛管交通支
- C.前腹壁交通支
- D.腹膜后交通支
- E.直肠下端、腹膜后交通支
-
继发性腹膜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 A.腹痛、腹胀
- B.腹膜刺激征
- C.叩出移动性浊音
- D.肠鸣音消失
- E.高热、脉快、疲乏
-
阻塞性黄疸时引起皮肤瘙痒的主要物质是
- A.非酯性胆红素
- B.酯性胆红素
- C.胆固醇
- D.胆汁酸盐
- E.磷脂
-
关于腹股沟直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内侧腹股沟三角区突出
- B.多见于老年男性,常双侧
- C.透光试验不透光
- D.绝大多数为后天性
- E.容易嵌顿
-
男性, 70岁,腹股沟三角突出半球形包块,易还纳,未进入阴囊,不透光,主要考虑为
- A.鞘膜积液
- B.隐睾
- C.股疝
- D.斜疝
- E.直疝
-
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布-加综合征的病因
- A.肝静脉内膜炎或肝静脉血栓形成
- B.先天性肝静脉狭窄或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或索状狭窄
- C.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栓子逆行进入肝静脉
- D.肝静脉部下腔静脉的先天性膜样阻塞或邻近脏器病变,造成静脉受压和阻塞
- E.先天性病变的基础上,感染肝炎病毒或寄生虫病
-
关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途径与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按淋巴流向转移,少数情况下也有跳跃式转移
- B.早期胃癌无淋巴结转移
- C.淋巴结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 D.胃癌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是通过胸导管途径
- E.胃癌可通过肝圆韧带淋巴管转移至脐周
-
有关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与病理特点,下列错误的是
- A.按阻力增加的部位分为肝前、肝内、肝后三型,肝内型常见,占95%以上
- B.按病理形态不同,肝内型又分为窦前、窦后、窦型
- C.Budd-Chiari综合征属于肝后型门静脉高压症
- D.肝炎后肝硬化可引起肝窦、窦后阻塞性门静脉高压症
- E.血吸虫病属于肝内窦后型门静脉高压症
-
儿童患腹股沟疝,首选的术式
- A.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
- B.佛格逊法
- C.麦克凡法
- D.巴西尼法
- E.疝形成术
-
关于股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腹腔内脏经股环、股管,从卵圆窝突出
- B.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
- C.透光试验不透光
- D.易发生嵌顿和绞窄
- E.发生嵌顿则应不宜紧急手术
-
男性,78岁,1天前因右腹股沟疝嵌顿手法回纳后,即感腹痛。现因腹痛加剧、腹胀、气促、呕吐而来就诊。体检:神志淡漠,四肢厥冷。脉细速140次/min,血压60/40mmHg,腹胀,全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以脐右最为明显,诊断肠坏死穿孔,弥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应选择的处理方案是
- A.立即手术
- B.非手术治疗
- C.先观察视发展再决定治疗方案
- D.积极抗休克治疗,并进行手术治疗
- E.以上均不对
-
关于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的指征,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伤后早期即出现失血性休克者
- B.经输液、输血12~24小时,血压尚不能维持稳定者
- C.合并腹部多脏器伤者
- D.延迟性脾破裂者
- E.凡影像学检查有脾损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