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骨外科主治医师考前考试冲刺模拟卷1
-
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是指
- A.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涤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度觉消失
- B.四肢全瘫
- C.上肢屈肘动作存在,伸肘及手的功能丧失,下肢瘫
- D.四肢瘫痪,但下肢瘫痪重于上肢瘫痪,且下肢和会阴部仍保持位置觉和深感觉
- E.损伤平面以下的四肢瘫,但上肢重于下肢
-
示指伸指困难伴弹响。主要见于
- A.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 B.肱骨外上髁炎
- C.肩周炎
- D.扳机指
- E.腕关节结核
-
脊髓半切征是指
- A.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涤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度觉消失
- B.四肢全瘫
- C.上肢屈肘动作存在,伸肘及手的功能丧失,下肢瘫
- D.四肢瘫痪,但下肢瘫痪重于上肢瘫痪,且下肢和会阴部仍保持位置觉和深感觉
- E.损伤平面以下的四肢瘫,但上肢重于下肢
-
脊髓前综合征是指
- A.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涤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度觉消失
- B.四肢全瘫
- C.上肢屈肘动作存在,伸肘及手的功能丧失,下肢瘫
- D.四肢瘫痪,但下肢瘫痪重于上肢瘫痪,且下肢和会阴部仍保持位置觉和深感觉
- E.损伤平面以下的四肢瘫,但上肢重于下肢
-
端东西时腕关节桡侧疼痛,桡骨茎突压痛。主要见于
- A.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 B.肱骨外上髁炎
- C.肩周炎
- D.扳机指
- E.腕关节结核
-
经X线和CT检查,诊断为腰2椎体单纯性楔形压缩骨折,根据Denis三柱理论,腰2椎体损伤在
- A.前柱
- B.中柱
- C.后柱
- D.前柱和中柱
- E.中柱和后柱
-
题干:患者男,21岁。在施工中不慎坠楼,腰剧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现场搬运的正确方法是
- A.平托或滚动法
- B.单人搂抱法
- C.双人搂抱法
- D.侧卧搬运法
- E.背驮法
-
题干:患者男,36岁。车祸致伤2小时。查体:右小腿有一长约16cm斜行伤口,有沙土污染,胫骨断端外露,出血不多,周围软组织广泛挫伤。在摄X线片以前,首先要进行的处理是
- A.行简单的外固定及局部包扎
- B.止血带止血
- C.清创术
- D.跟骨结节牵引
- E.静脉输液,应用抗生素
-
彻底清创后,下列处理措施中,违反治疗原则的是
- A.外固定支架固定
- B.用硅胶管置于创口内最深处,外接负压引流瓶,于24~48小时后拔除
- C.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D.一期缝合伤口,将开放伤变为闭合伤
- E.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
题干:患者女,25岁,长跑运动员。诉跟腱起点近端4cm处的足跟疼痛1年5个月,起跑时疼痛加重。检查发现跟腱梭形增粗伴有压痛,前足呈下垂位。进一步详细检查,还可能并存的体征是
- A.小腿不等长
- B.跟腱挛缩
- C.跟腱缺损
- D.跟骨外翻
- E.跟腱钙化
-
如果疼痛加重,治疗方法宜采用
- A.镇痛气雾喷剂
- B.物理疗法
- C.局部封闭
- D.百膏制动
- E.按摩
-
桡神经损伤多见于
- A.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
- B.肱骨干骨折
- C.桡骨远端骨折
- D.锁骨骨折
- E.尺骨上1/3骨折
-
下列对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概述中,错误的是
- A.从起病后第2年起瘫痪的肌肉就不能再恢复
- B.手术的目的是恢复患肢功能,预防和矫正畸形
- C.软组织畸形矫正术不受年龄限制,应争取早期手术
- D.肌腱移位术于5~7岁施行
- E.骨关节畸形矫正和关节融合术需在12岁以前施行
-
慢性骨髓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窦道的形成
- B.死骨的残留
- C.瘢痕组织增生
- D.机体抵抗力低
- E.细菌毒力强
-
下列不符合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临床表观的是
- A.骨骼发育畸形、缩短畸形、肌肉废用性萎缩,脊柱以侧凸为主
- B.足部的马蹄内翻足畸形、高弓足
- C.膝部的膝内翻、膝外翻、反屈
- D.髋部屈曲、外展、外旋
- E.Trendelenburg征阳性
-
患者男,26岁。低热、颈痛4个月,无外伤史。查体:颈部旋转受限。X线侧位片可见寰椎向前脱位,咽后壁增宽。首先要考虑的诊断是
- A.寰椎周围软纽织感染
- B.寰枢椎结核
- C.自发性寰椎脱位
- D.咽后壁脓肿
- E.寰枢椎畸形
-
患儿女,10岁。诊断为先天性肌性斜颈。下列疾病中,不需与之鉴别的是
- A.锁骨骨折
- B.先天性颈椎畸形一
- C.颈椎半脱位
- D.颈腮源性囊肿
- E.习惯性斜颈斜视
-
导致人工关节置换远期失败翻修的原因主要是
- A.假体位置不良
- B.感染
- C.无菌性松动
- D.关节脱位
- E.假体周围骨折
-
下到上肢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中,不正确的是
- A.局部无反常活动
- B.外固定解除后观察2天骨折处不变形
- C.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 D.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 E.外固定解除后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量达1分钟
-
患者男,19岁。大腿中下1/3被砸伤,局部肿胀,疼痛。按顺序进行检查,首先应该发现的是
- A.有无畸形
- B.是否扪及足背搏动
- C.有无环形的压痛
- D.检查有无骨摩擦音
- E.检查有无异常活动
-
Charnley型人工髋关节小头型设计是为了
- A.节省材料
- B.减小头臼之间的摩擦力
- C.增加关节稳定性
- D.延长头的使用寿命
- E.增加人工髋关节的活动度
-
患者男,61岁。患颈椎病多年。MRI检查见C5~6??。椎间盘突入椎管压迫颈脊髓。保守治疗无效,瘫痪渐浙加重。现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 A.大重量牵引
- B.旋转复位推拿
- C.后路椎板切除手术
- D.前外侧椎管减压术
- E.前路髓核摘除植骨术
-
有关胫骨结节骨软骨病的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多见于12—14岁男孩
- B.治疗以减少运动量为主
- C.可自愈
- D.运动后症状加重
- E.局部皮肤常有红肿等炎症改变
-
腰丛神经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小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纤维组成,其分支一般不包括
- A.股神经
- B.坐骨神经
- C.股外侧皮神经
- D.髂腹下神经
- E.髂腹股沟神经
-
患者男,19岁。原因不明出现右股骨下端疼痛3个月,夜间尤甚。查体:右股骨下端偏内侧局限性隆起,皮温略高,皮肤浅静脉怒张,明显压痛,膝关节运动受限。X线检查:股骨下端溶骨性骨破坏,可见“Codman三角”。首先要考虑的诊断是
- A.软骨肉瘤
- B.纤维肉瘤
- C.骨肉瘤
- D.骨巨细胞瘤
- E.尤因肉瘤
-
脊柱结核合并早期截瘫的主要原因是
- A.脓液、肉芽组织、死骨压迫脊髓
- B.脊髓前动脉栓塞
- C.脑脊膜炎
- D.脊柱畸形引起的压迫
- E.病理性脱位引起的压迫
-
患者男,22岁。颈椎外伤截瘫。查体:双上肢屈肘位,屈肘功能存在,伸肘伸腕功能丧失。损伤部位可能在第几颈椎
- A.C3
- B.C4
- C.C5
- D.C6
- E.C7
-
锁骨骨折可发生的合并损伤是
- A.颈2、3神经根损伤
- B.交感神经损伤
- C.副神经损伤
- D.膈神经损伤
- E.臂丛神经损伤
-
患者男,30岁。枢椎基底部骨折,但无移位,寰椎亦无移位。颏枕带牵引两周后,颈痛减轻,活动范围增加。3周后离床活动,6周后颈痛再次加剧,活动明显受限,并逐渐出现四肢无力与瘫痪。这种迟发性瘫痪的原因是
- A.迟发性血肿压迫
- B.椎管内纤维组织增生压迫
- C.脊髓血运障碍
- D.黄韧带增厚
- E.寰椎迟发性前脱位
-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中央型椎体结核临床特点的是
- A.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
- B.好发于腰椎
- C.病变进展快
- D.一般只侵犯1个椎体
- E.整个椎体常被压缩成楔形
-
患者男,73岁。乘车急刹车时摔倒,致左前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X线摄片:左桡骨Colles骨折,移位明显。在对该型骨折的概述中,错误的是
- A.查体时能见银叉样畸形
- B.骨折断端血肿越大对膜内化骨越有利,骨折愈合速度越快
- C.手法复位最好在局麻下完成
- D.整复时应将患腕固定在掌屈尺偏的位置
- E.整复后可用石膏托或小夹板固定
-
下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中,错误的是
- A.常见于中年人,女性多见,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
- B.HLA-B27阳性率高达9026~96%
- C.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
- D.多有明显腰背痛,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
- E.X线检查早期椎体呈“方形椎”,病变发展形成椎体间骨桥,呈特征性的“竹节样脊柱”
-
腹股沟处外伤并股神经及股血管暴露,受伤时间已达24小时。清创后伤口宜采取
- A.一期缝合
- B.不缝合
- C.早延期缝合
- D.晚延期缝合
- E.游离植皮
-
患者男,40岁。近2个月来经常加班劳动而引起腰背痛及活动障碍,5天前又扭伤腰部,疼痛加剧,且向右下肢后侧放射,每于弯腰、咳嗽及用力排便时加重。脊髓造影显示L4~5椎闯盘水平偏右有一圆形压迹。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腰部肌筋膜炎
- B.慢性腰部损伤
- C.强直性脊柱炎
- D.劳累性腰痛
- E.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