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儿外科主治医师考前备考预习强化练习题一
-
胆总管囊肿需与下列疾病鉴别的是( )
- A.肝包虫囊肿
- B.慢性肝炎
- C.肾母细胞瘤
- D.神经母细胞瘤
- E.肝母细胞瘤
-
先天性髋脱位的分型为( )
- A.髋关节半脱位
- B.髋关节全脱位
- C.畸形性髋脱位
- D.髋臼发育不良
- E.Ⅰ、Ⅱ、Ⅲ度脱位
-
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包括( )
- A.心率增快
- B.肠鸣音亢进
- C.u波出现
- D.腱反射减弱
- E.心电图示T波增宽,低平
-
早期小儿肠套叠治疗方法有( )
- A.急诊手术
- B.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
- C.X线监视下气压灌肠
- D.X线监视下钡灌肠
- E.继续观察
-
治疗方法宜采用
- A.按摩、被动矫正
- B.针灸治疗
- C.颈部石膏托固定
- D.包块切除术
- E.枕颌带牵引
-
影响新生儿破伤风预后的因素有( )
- A.潜伏期长短
- B.抽搐的时间的长短
- C.有无合并症
- D.是否合并高热
- E.脐带断端的护理
-
(题干) 患儿男,出生10天。发现右颈部包块,呈椭圆形,较硬,前后有一定的活动度。头向右偏,下颌转向左侧,头向左偏受限。诊断首先考虑
- A.先天性肌性斜颈
- B.颈部淋巴结炎
- C.先天性颈椎畸形
- D.颈部肿瘤
- E.颈椎半脱位
-
如想进一步确定诊断,可考虑行
- A.CT检查
- B.核磁共振检查
- C.B超检查
- D.腹腔穿刺
- E.血生化检查
-
诊断确立后最佳的处理方法是
- A.手术治疗
- B.穿刺引流
- C.局部热敷
- D.抗生素治疗
- E.继续观察
-
最佳的治疗措施是
- A.长期随访,待自行闭合
- B.建议4~5岁时手术修补
- C.随访至学龄期后手术
- D.可以等到成人期手术
- E.增加营养,使用药物,促使缺损自行闭合
-
根据其血液动力学改变,主要表现为
- A.右心房、右心室增大
- B.左心房、左心室增大
- C.左心房、右心房增大
- D.左心室、右心室增大
- E.右心室、肺动脉增大
-
(题干)某男孩,5岁,腹痛50小时伴发热48小时入院。腹痛为持续性,全腹痛,伴恶心、呕吐。查体:腹略胀,全腹肌紧张及压痛、叩击痛,以右下腹为甚。白细胞计数为17.74×10/L,中性粒细胞0.783。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肠炎
- B.消化不良
- C.原发性腹膜炎
- D.急性阑尾炎
- E.肠梗阻
-
小儿术前禁配方奶的时间是
- A.2小时
- B.4小时
- C.6小时
- D.8小时
- E.10小时
-
(题干)某男孩,3岁,经常反复呼吸道感染,体格检查发现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Ⅱ-Ⅲ/6级收缩期杂音,无震颤,P2亢进伴固定分裂。胸透示肺门血管增粗,搏动强烈,右心室饱满。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室间隔缺损
- B.房间隔缺损
- C.病毒性心肌炎
- D.动脉导管未闭
- E.法洛四联症
-
小儿术前禁固体食物的时间是
- A.2小时
- B.4小时
- C.6小时
- D.8小时
- E.10小时
-
小儿术前禁母乳的时间是
- A.2小时
- B.4小时
- C.6小时
- D.8小时
- E.10小时
-
小儿术前禁清饮料的时间是
- A.2小时
- B.4小时
- C.6小时
- D.8小时
- E.10小时
-
小儿术前禁牛奶的时间是
- A.2小时
- B.4小时
- C.6小时
- D.8小时
- E.10小时
-
2岁小儿全身麻醉宜选择
- A.气管导管内径(mm)2.5无气囊
- B.气管导管内径(mm)3.0无气囊
- C.气管导管内径(mm)3.5~4.0有气囊
- D.气管导管内径(mm)4.5~5.0有气囊
- E.气管导管内径(mm)5.0~5.5有气囊
-
6岁小儿全身麻醉宜选择
- A.气管导管内径(mm)2.5无气囊
- B.气管导管内径(mm)3.0无气囊
- C.气管导管内径(mm)3.5~4.0有气囊
- D.气管导管内径(mm)4.5~5.0有气囊
- E.气管导管内径(mm)5.0~5.5有气囊
-
1岁小儿全身麻醉宜选择
- A.气管导管内径(mm)2.5无气囊
- B.气管导管内径(mm)3.0无气囊
- C.气管导管内径(mm)3.5~4.0有气囊
- D.气管导管内径(mm)4.5~5.0有气囊
- E.气管导管内径(mm)5.0~5.5有气囊
-
早产儿(<1250g)全身麻醉宜选择
- A.气管导管内径(mm)2.5无气囊
- B.气管导管内径(mm)3.0无气囊
- C.气管导管内径(mm)3.5~4.0有气囊
- D.气管导管内径(mm)4.5~5.0有气囊
- E.气管导管内径(mm)5.0~5.5有气囊
-
婴儿颌下淋巴结性蜂窝织炎属于
- A.强应性反应
- B.正应性反应
- C.特殊反应
- D.弱应性反应
- E.无能性反应
-
小儿走马疳属于
- A.强应性反应
- B.正应性反应
- C.特殊反应
- D.弱应性反应
- E.无能性反应
-
足月儿全身麻醉宜选择
- A.气管导管内径(mm)2.5无气囊
- B.气管导管内径(mm)3.0无气囊
- C.气管导管内径(mm)3.5~4.0有气囊
- D.气管导管内径(mm)4.5~5.0有气囊
- E.气管导管内径(mm)5.0~5.5有气囊
-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应采用
- A.端坐位
- B.俯卧位
- C.头高脚低位
- D.仰卧位
- E.半坐卧位
-
新生几皮下坏疽属于
- A.强应性反应
- B.正应性反应
- C.特殊反应
- D.弱应性反应
- E.无能性反应
-
根据我国情况,成人头面颈部占人体体表总面积的
- A.9%
- B.10%
- C.15%
- D.5%
- E.8%
-
胃癌患者胃大部切除术后取半坐卧位的目的是
- A.减少局部出血
- B.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
- C.减轻肺部淤血
- D.使感染局限化
- E.有利于呼吸
-
出血性休克补液治疗中,反映补充血容量成功的最好临床指标是
- A.口渴减轻
- B.动脉血氧分压上升
- C.脉搏减慢
- D.尿量增加
- E.神志清楚
-
以下不能用于开放气道解除梗阻的是
- A.头后仰—下颌上提法
- B.半卧位
- C.头后仰—抬颈法
- D.下颌前提法
- E.放置口咽通气管
-
有效循环血量是指。
- A.维持正常代谢的血容量
- B.包括储存于肝、脾的总血容量
- C.全身总血容量
- D.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的循环血量
- E.血浆
-
心肺复苏首选的给药途径是
- A.心内注射
- B.肌肉注射
- C.静脉注射
- D.皮下注射
- E.气管内滴注
-
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包括杆状核,分叶核)正常应占
- A.25%~30%
- B.35%~40%
- C.45%~50%
- D.30%-60%
- E.50%-75%
-
库血保存时间不超过
- A.1周
- B.2周
- C.3周
- D.4周
- E.5周
-
确诊胃癌可靠的方法是:
- A.消化道钡餐
- B.大便隐血阳性
- C.胃B超
- D.纤维胃镜
- E.胃CT检查
-
高位小肠梗阻除腹外最主要症状是:
- A.腹胀明显
- B.呕吐频繁
- C.叩诊呈鼓音
- D.停止排便排气
- E.腹部包块
-
对急腹症病人最应重视的护理问题是:
- A.体温过高
- B.营养失调
- C.潜在并发症:休克
- D.潜在的口腔黏膜损伤
- E.焦虑
-
关节脱位的特征性表现是:
- A.肿胀
- B.瘀血
- C.弹性固定
- D.疼痛
- E.活动受限
-
将10%氯化钾30ml稀释于5%葡萄糖溶液中,下列哪份稀释液量最合适:
- A.200ml
- B.600ml
- C.400ml
- D.1000ml
- E.1500ml
-
门静脉高压症可引起哪种肛门疾病:
- A.肛裂
- B.肛瘘
- C.直肠脱垂
- D.痔
- E.直肠息肉
-
腹膜炎引起的肠梗阻属于:
- A.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
- B.机械性单纯性肠梗阻
- C.麻痹性肠梗阻
- D.血运性肠梗阻
- E.痉挛性肠梗阻
-
溃疡病穿孔,非手术治疗期间,哪项护理措施最重要:
- A.半卧位
- B.输液
- C.胃肠减压
- D.应用抗生素
- E.做好术前准备
-
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的好发部位在:
- A.胃大弯或十二
- B.胃小弯或十二指肠后壁
- C.胃大弯或十二指肠前壁
- D.胃小弯或-十二指肠前壁
- E.胃体
-
急性阑尾炎腹痛起始于脐周或上腹的机制是:
- A.胃肠功能紊乱
- B.内脏神经反射
- C.躯体神经反射
- D.阑尾位置不固定
- E.阑尾管壁痉挛
-
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应监测心率、心律变化。当脉搏小于 次每分,应停用
- A.50次/分
- B.60次/分
- C.70次/分
- D.40次/分
- E.55次/分
-
男性,30岁,输血后5分钟即出现头痛、腰痛剧痛、心前区压迫感、全身散在性荨麻疹,拟诊为
- A.发热反应
- B.过敏反应
- C.溶血反应
- D.细菌污染反应
- E.以上均有可能
-
甲状腺危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手术时过多挤压甲状腺
- B.术前准备未达要求
- C.切除腺体不足
- D.切除腺体过多
- E.手术中过度紧张
-
原发性腹膜炎与继发性腹膜炎的主要区别在于:
- A.腹腔有无原发性病灶
- B.腹痛性质
- C.腹肌紧张程度
- D.病原菌的种类
- E.有无内脏损伤
-
下列哪种脏器损伤,临床表现以腹膜炎为主:
- A.肝
- B.脾
- C.胰
- D.肠
- E.肾
-
特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为:
- A.3-5
- B.4-8
- C.6-9
- D.12-15
- E.4-9
-
呼吸道的手术前准备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 A.禁烟
- B.练习深呼吸
- C.痰液稠厚者蒸气吸入
- D.咳嗽明显者应用镇咳剂
- E.指导有效咳嗽
-
下列那项不是一般洗手的指征
- A.无菌操作前后
- B.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后
-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 D.接触不同患者之间
- E.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
下列描述中,属于测量脉搏和呼吸的共同点的是
- A.操作前须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其配合
- B.操作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 C.一般患者测量时间为30秒,特殊病人测量1分钟
- D.危重病人需两名护士一起进行
- E.根据患者情况可指导患者正确的自测方法
-
下列哪项不是开放性损伤
- A.擦伤
- B.挫伤
- C.刺伤
- D.割伤
- E.火器伤
-
为预防急性肾衰竭,哪种外伤病人,应从静脉输入碱性溶液以碱化尿液
- A.前臂裂伤
- B.肾挫伤
- C.大腿挤压伤
- D.肋骨骨折
- E.头皮撕脱伤
-
大量输血时出现手足抽搐,应使用的药物是
- A.5%碳酸氢钠
- B.10%葡萄糖酸钙
- C.0.9%氯化钠
- D.复方氯化钠溶液
- E.鲁米那
-
护士记录病人资料不符合要求的是
- A.收集资料后需及时记录
- B.描述资料的词语应确切
- C.内容要正确反映病人的问题
- D.客观资料应尽量用病人的语言
- E.避免护士的主观判断和结论
-
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 A.血压下降
- B.中心静脉压下降
- C.脉压减小
- D.尿量减少
- E.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
以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治疗原则中,正确的是
- A.小儿急性肠套叠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
- B.已有腹膜炎症状的患儿也可使用空气或钡剂灌肠
- C.术后复发性肠套叠以小肠套叠为主,应尽快手术
- D.伴发高热、休克患者应采取保守治疗
- E.空气灌肠时最高压力可到300mmHg
-
有关先天性巨结肠症的临床特点,以下不正确的是
- A.先天性巨结肠症常合并其他畸形,以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最高
- B.临床主要变现为不排胎粪或排粪延迟
- C.肛门指检时常有大量粪便、气体呈"爆炸"样排出
- D.X线钡剂灌肠显示典型的狭窄、扩张、移行段即可确诊
- E.手术治疗是先天性巨结肠症唯一的治疗方式
-
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淋巴管发育畸形
- A.肠系膜囊肿
- B.腹膜后淋巴管瘤
- C.大网膜囊肿
- D.胰腺囊肿
- E.颈部囊状水瘤
-
以下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 A.出生后腹膜鞘状突未闭
- B.腹股沟区解剖结构薄弱、腹肌松弛是疝发生的主要原因
- C.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疝囊高位结扎术
- D.发生率最高的是腹股沟斜疝
- E.部分可采取保守治疗治愈
-
以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特点中,正确的是
- A.诊断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首选的检查方法是IVP
- B.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3个典型症状为腹痛、黄疸、呕吐
- C.胆总管囊肿的最主要病因是胆道发育不良和病毒感染
- D.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应在2岁以下儿童施行
- E.治疗首选囊肿切除加胆道引流重建术
-
以下对小儿先天性肠旋转异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胚胎时期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肠旋转运动发生障碍而引起的一类外科疾病
- B.可归纳为中肠扭转、十二指肠梗阻、内疝3种类型
- C.新生患儿多有肠梗阻症状,但出生24小时后有胎粪排出
- D.Ladd纤维带切断术对中肠扭转效果满意
- E.预防性肠固定术只应用于复发性肠梗阻
-
以下关于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常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
- B.与消化道激素功能紊乱和幽门肌间神经丛发育异常无关
- C.幽门环肌切开术为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标准的手术治疗方式
- D.以贲门环肌增厚、胃输入道梗阻为主要特征
- E.典型病例上腹剑突下可触及"橄榄"样幽门肿块
-
以下肠重复畸形的临床特点中,正确的是
- A.肠重复畸形以结直肠多见
- B.发病与胚胎期脊索和原肠分离障碍相关
- C.肠重复畸形可呈囊状或管状附着于肠管壁
- D.均会出现肠梗阻症状
- E.没有临床症状的肠重复畸形可不予处理
-
以下不符合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影像学检查特征的是
- A.腹平片示右中上腹有一囊性占位性病变
- B.B超显示肝大,胆囊肿大淤胆
- C.B超显示右上腹囊性肿物,未见正常胆总管
- D.钡餐见十二指肠前移,前后径受压变窄
- E.IVP示右中上腹囊性肿物,右肾显影不清
-
以下哪一项不是室间隔缺损的诊断依据
- A.临床症状
- B.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减弱
- C.胸部X线检查见心影增大、肺动脉段突出,甚至呈瘤样扩张
- D.心电图显示左室肥大或双心室肥大
- E.超声心动图显示缺损的部位和大小
-
小儿先天性囊状淋巴管瘤与血管瘤鉴别的主要依据是
- A.B超
- B.外观形态
- C.穿刺为不凝血
- D.穿刺为淡黄透明液
- E.CT
-
小儿直肠脱垂的年龄常见于
- A.1岁以内
- B.2~4岁
- C.4~7岁
- D.7岁以上
- E.儿童各年龄段
-
下列哪项不符金小儿持续性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表现
- A.长期排便不正常使括约肌失灵、神经损害,黏膜保持外翻或压回后又翻出
- B.括约肌失灵或神经麻痹者,立位可保持不脱出,稍用力立即脱出
- C.常合并有黏膜广泛糜烂、水肿、出血
- D.蹲位时脱出,立位自然缩回
- E.有括约肌失灵、神经损害的固有症状
-
关于小儿肠外营养的适应证,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胃肠道梗阻
- B.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 C.重症胰腺炎
- D.气管食管瘘
- E.严重营养不良
-
初诊特发性脊柱侧弯,最具临床诊断意义的影像学特征是
- A.X线片见脊柱弯曲,未见椎体异常
- B.X线片上见到椎体破坏
- C.X线片上见椎旁软组织影增厚
- D.MRI见脊髓空洞
- E.CT检查见椎间盘突出
-
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临床表现
- A.肾绞痛伴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 B.最常见的是反复尿路感染
- C.非特异症状表现发热、嗜睡、乏力、厌食、恶心呕吐与生长发育延迟
- D.年长儿及儿童常以腹背疼痛就诊,伴有肾瘢痕形成者因高血压就诊
- E.急性肾盂肾炎时,肋部疼痛或肾区绞痛及输尿管走行区触压痛、肾区叩痛
-
婴幼儿麻醉时,手术室的室温宜保持在
- A.18℃左右
- B.22℃左右
- C.25℃左右
- D.28℃左右
- E.30℃左右
-
下列选项中,哪项不符合卵黄管发育异常的临床表现
- A.卵黄管未闭合形成回肠末端与脐间的瘘管,又称脐肠瘘
- B.脐窦系卵黄管的脐端未闭,遗留较短的盲管
- C.脐茸是卵黄管的脐端有残留的黏膜,形成息肉样的红色突起
- D.卵黄管的两端闭塞,中间部分保留原有的内腔形成卵黄管囊肿
- E.卵黄管退化不全,近端结肠系膜附着缘对侧有憩室样突起称梅克尔憩室
-
下列对尿道下裂阴茎下弯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阴茎向腹侧弯曲
- B.轻度者:小于15°
- C.中度者:15°~35°
- D.重度者:>35°
- E.阴茎海绵体背、腹两侧对称
-
下列疾病中,不需与颈部鳃源性囊肿和瘘进符鉴别的是
- A.急性淋巴结炎
- B.结核性淋巴结炎
- C.淋巴管囊肿
- D.甲状舌管囊肿
- E.颈淋巴豫结核瘘和第1鳃裂瘘管
-
关于小儿硬膜外麻醉的方法、方式与作用,下列错误的是
- A.是将局部麻醉剂注入椎管内硬脊膜腔内
- B.按给药方式不同,分为单次法与连续法两种
- C.多采用正中直入法,穿刺点选择与支配手术范围中央相应的棘突间隙
- D.局麻药作用于脊神经,完全阻断运动神经和交感神经传出纤维
- E.可用于下肢和绝大多数躯干部手术
-
长期中心静脉营养置管,患儿出现感染,最可能的原因为
- A.静脉营养造成
- B.导管相关性感染
- C.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D.抗生素使用不恰当
- E.抵抗力降低
-
患儿男,5岁。突发剧烈腹痛3小时就诊,以右上腹痛为主,伴呕吐。查体:右上腹压痛,反跳痛明显,未触及包块。腹部X线平片无异常发现。血管造影检查提示肠系膜上动脉分支血管移位过程中的突然改变。最可能的诊断为
- A.急性肠套叠
- B.肠重复畸形
- C.肠系膜裂孔疝
- D.原发性腹膜炎
- E.肠系膜动脉发育畸形
-
先天性肠闭锁和肠狭窄最常见的部位是
- A.十二指肠
- B.回肠
- C.空肠
- D.结肠
- E.直肠
-
重度脱水快速扩容后,补充累计损失量的输液速度一般为
- A.5~7ml/(kg·h)
- B.8~10ml/(kg·h)
- C.12~14ml/(kg·h)
- D.13~15ml(kg·h)
- E.15~18ml/(kg·h)
-
有关小儿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特点,下列错误的是
- A.病理性反流常由喂养不当造成
- B.生理性原因是婴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全
- C.反复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呕吐和生长发育迟缓
- D.发病率较高、一般18个月内逐渐好转
- E.未经治疗、可引起营养不良、吸人性肺炎、哮喘并发症
-
下列选项中,哪项不符合原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
- A.起病急骤,一般无明显前驱症状,或仅有上呼吸道感染
- B.突发腹痛,频繁呕吐,盆腔受刺激出现腹泻或尿频
- C.高热39~40℃,面色苍白、脉速而细、神志模糊,甚至谵妄
- D.穿刺草黄色浑浊液、味臭,涂片染色发现G-
- E.腹痛腹胀、全腹压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
下列哪项不符合小脑扁桃体下疝的基本病理改变
- A.常伴脊髓脊膜膨出、组织疝出枕骨大孔
- B.脊髓脊膜膨出与本病关系十分密切
- C.中脑水管或第四脑室中孔因粘连闭塞,形成梗阻性脑积水
- D.延髓变长疝人椎管内,第四脑室下半部也疝入椎管内
- E.小脑扁桃体延长,经枕骨大孔向颅外疝出
-
Litter疝嵌顿的内容物多为
- A.小肠憩室
- B.盲肠
- C.部分肠壁
- D.多个肠袢
- E.大网膜
-
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是
- A.囊肿切除空肠间置代胆道术
- B.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
- C.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型吻合术
- D.囊肿切除肝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 E.囊肿造瘘外引流术
-
胆道闭锁是新生儿期严重黄疸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为
- A.生后3个月以内
- B.生后半年之内
- C.生后1年之内
- D.生后2年之内
- E.没有腹腔积液就可手术
-
患儿男,2岁。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肺动脉听诊区第二心音增强,脉压增大,股动脉有枪击音。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法洛四联症
- B.室间隔缺损
- C.房间隔缺损
- D.动脉导管未闭
- E.急性心包炎
-
以下哪项不符盒后尿道瓣膜Ⅰ型的临床特点
- A.是一对呈大三角帆样瓣膜,起自精阜
- B.黏膜皱褶从精阜走向后外侧膀胱颈
- C.远端走向前外侧瓣膜部尿道的近侧缘,双侧在中线汇合,仅留一孔隙
- D.排尿时瓣膜膨大突入膜部尿道,甚至达球部尿道,导致梗阻
- E.瓣膜组织结构为单一膜性组织
-
6岁以上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方法宜采取
- A.Pavlik支具治疗
- B.Pemberton髋臼成形术
- C.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
- D.salter骨盆截骨术
- E.切开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
-
心内直视手术后脑损害的最主要表现是
- A.瞳孔不等大
- B.意识障碍
- C.烦躁
- D.四肢强直
- E.病理反射
-
有关小儿消化道出血的辅助检查,不常用的是
- A.吞线试验
- B.上消化道钡餐及钡灌肠检查
- C.实验室检查
- D.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红细胞扫描
- E.内镜检查
-
下列哪项不符合单纯型输尿管囊肿的临床特点
- A.囊肿侧的输尿管口位置正常或接近正常
- B.囊肿一般不大,局限在膀胱壁的一侧,梗阻较轻
- C.肾脏的损害多很严重
- D.囊肿较大,可压迫对侧输尿管开口引起继发性扩张
- E.阻塞膀胱颈部导致尿潴留
-
儿童骨骺损伤的Salter-Harris分型中,最多见的类型为
- A.Ⅰ型
- B.Ⅱ型
- C.Ⅲ型
- D.Ⅳ型
- E.V型
-
肺动脉狭窄需要与下列疾病鉴别的是
- A.房间隔缺损
- B.室间隔缺损
- C.动脉导管未闭
- D.法洛四联症
- E.主动脉狭窄
-
有关梅克尔憩室的辅助检查,直接诊断价值不大的是
- A.钡餐、小肠气钡双重造影
- B.99mTC腹部放射性核素扫描
- C.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 D.B超,CT检查
- E.钡灌肠检查
-
患儿男,8岁。左胫、腓骨中段骨折3个月。X线片见胫腓骨中段斜行骨折,断端对位60%,向前成角8°,重叠1cm,已愈合。根据患儿情况,治疗宜采取
- A.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
- B.切开复位,钢板固定
- C.手法复位,石膏固定
- D.手法复位,持续牵引
- E.木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