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5执业护士专业实务(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模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血管壁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是

    •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B.血友病
    • C.过敏性紫癜
    • 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E.自血病
  2. 男,19岁,2日来出现皮肤紫癜,以下肢为主,两侧对称,颜色鲜红,高出皮肤表面,伴有关节痛及腹痛,应诊断为

    • 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B.过敏性紫癜
    • C.急性白血病
    • D.急性关节炎
    • E.急腹症
  3. 女,16岁,近3天双下肢伸侧出现紫癜,分批出现、两侧对称、颜色鲜红。伴腹痛及关节痛,血小板100×109/L,WBC10×109/L,Hb 110 g/L,凝血时间正常。应首先考虑

    •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B.过敏性紫癜
    • C.急性白血病
    • D.再生障碍性贫血
    • E.血友病
  4. 下列不符合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的是

    • A.皮肤紫癜
    • B.恶心、呕吐
    • C.便秘
    • D.腹泻
    • E.便血
  5. 鉴别出血倾向的重要筛选试验是

    • A.血小板计数
    • B.束臂试验
    • C.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 D.血小板黏附试验
    • E.凝血因子测定
  6. 过敏性紫癜哪种类型最常见

    • A.皮肤型
    • B.腹型
    • C.关节型
    • D.肾型
    • E.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发病相关因素是

    • A.免疫系统:机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
    • B.骨髓因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 C.凝血因素:凝血因子缺乏
    • D.小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
    • E.凝血和纤溶功能失衡
  8. 下列关于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一般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 B.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者可考虑脾切除
    • C.糖皮质激素维持量大于每天30 mg者可考虑脾切除
    • D.有效率达70%
    • E.作用机制是减少血小板破坏和减少抗体产生
  9.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点

    • A.皮肤出血
    • B.黏膜出血
    • C.鼻出血、牙龈出血
    • D.持续时间长、常反复发作、症状轻
    • E.子宫出血
  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查哪项正常

    • A.凝血时间
    • B.血小板计数
    • C.骨髓象
    • D.出血时间
    • E.束臂试验
  11. 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机制是

    • A.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
    • B.增加脾功能
    • C.增加巨核细胞释放血小板
    • D.抑制巨核细胞破裂
    • E.抑制抗血小板抗体生成
  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实验室检查可见

    • A.出血时间减短
    • B.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阴性
    • C.骨髓巨核细胞消失
    • D.凝血时间延长
    • E.血小板减少
  13. 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女性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 A.畏寒、发热
    • B.月经过多
    • C.颅内出血
    • D.全血细胞减少
    • E.眼结膜黏膜出血常见
  14. 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型的首选方案为

    • A.输新鲜血小板
    • B.x线脾区照射
    • C.使用止血药
    • D.使用糖皮质激素
    • E.做脾切除
  15. 下列哪种药物禁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A.泼尼松
    • B.阿莫西林
    • C.红霉素
    • D.阿司匹林
    • E.地西泮
  1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体检主要可见

    • A.皮肤黏膜出血
    • B.脾肿大
    • C.面色苍白
    • D.月经过多
    • E.尿血、便血
  17. 某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伴全身广泛出血,血小板明显减少。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 B.用软毛牙刷刷牙
    • C.密切观察出血征象
    • D.尽量避免注射治疗
    • E.服用阿司匹林
  18. 某女性青年反复出现皮肤淤血点,并有鼻出血,月经过多,近来出现贫血、脾大。错误的护理措施是

    • A.适当限制活动
    • B.预防各种创伤
    • C.尽量减少肌内注射
    • D.保持鼻黏膜湿润,剥去鼻腔内血痂
    • E.摄高蛋白、高维生素、低渣、易消化饮食
  19. 一女性青年患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常出血不止,经泼尼松治疗6个月后症状无好转,最近出血更为严重,应选择下列哪项治疗措施为妥

    • A.改用地塞米松治疗
    • B.大量血浆置换术
    • C.输血小板悬液
    • D.应用免疫抑制剂
    • E.脾切除
  20. 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临床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起病急
    • B.常有畏寒发热
    • C.全身广泛出血
    • D.血小板多在20×109/L以下
    • E.骨髓象巨核细胞数减少
  21. 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应重点观察和预防

    • A.感染
    • B.内脏和脑出血
    • C.脾肿大
    • D.腰背酸痛
    • E.淋巴结肿大
  22.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

    • A.细菌直接感染
    • B.自身免疫
    • C.变态反应
    • D.病毒
    • E.寄生虫
  23. 某病人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入院,且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当病人询问护士此药常见不良反应时,回答不应包括下列哪一项

    • A.感染
    • B.糖尿病
    • C.高血压
    • D.多毛症
    • E.末梢神经炎
  24. 有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哪项不妥

    • A.眼底出血者警惕颅内出血
    • B.避免粗硬食物,以免黏膜损伤
    • C.女性病人应避孕
    • D.血小板在50×109/L以下,不要进行强体力活动
    • E.告知病人本病预后较差
  25. 关于血友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血友病甲型缺乏凝血因子Ⅷ
    • B.血友病乙型缺乏凝血因子Ⅸ
    • C.甲、乙两型血友病均是伴隐性遗传性疾病
    • D.女性发病,男性传递致病基因
    • E.反复关节腔出血后可留有后遗症
  26. 关于血友病病人的治疗和护理,下列错误的是

    • A.出现深部组织血肿和关节腔出血时,应避免活动,早期可加压冷敷或压迫止血,并固定患肢
    • B.可以输新鲜血、血浆、抗血友病浓缩剂,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
    • C.颈部或喉部软组织出血时,应注意呼吸道是否通畅
    • D.平时活动要适量,行走、慢跑、持重物时间不宜过长
    • E.头痛、发热时可以服用阿司匹林
  27. 急性再障临床表现特点是

    • A.贫血
    • B.出血
    • C.出血+感染
    • D.感染
    • E.消瘦
  28. 再障病人出血时查骨髓有何变化

    • A.红细胞减少
    • B.白细胞减少
    • C.巨核细胞减少
    • D.网织红细胞减少
    • E.粒细胞减少
  29. 治疗慢性再障首选药物

    • A.雄激素
    • B.富马酸亚铁
    • C.雌激素
    • D.免疫抑制剂
    • E.糖皮质激素
  30. 急性再障病人疑有颅内出血,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服抗生素
    • B.卧床休息,禁止头部活动
    • C.给止血剂
    • D.输血小板
    • E.输全血
  31. 最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

    • A.保泰松
    • B.磺胺类
    • C.阿司匹林
    • D.氯霉素
    • E.环磷酰胺
  32. 某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贫血程度较重,给予丙酸睾丸素治疗。该药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 A.该药吸收快,需要深部肌内注射
    • B.如用药1个月见效,即可停药
    • C.该药副作用较少,用量可以适当加大
    • D.长期用药,肝功能不受损害
    • E.需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防止注射处发生肿块
  33. 某人血红蛋白40 g/L,白细胞计数2.5×109/L,血小板计数20×109/L。最可能是

    • A.缺铁性贫血
    • B.溶血性贫血
    • C.再生障碍性贫血
    • D.慢性失血
    • E.急性白血病
  34.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死因为

    • A.贫血
    • B.感染
    • C.出血
    • D.高热
    • E.呼吸衰竭
  35. 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主要的诊断依据为

    • A.贫血、出血、感染
    • B.全血细胞减少
    • C.网织红细胞减少
    • D.骨髓增生低下
    • E.无肝脾肿大
  36.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一般不出现

    • A.进行性贫血
    • B.感染
    • C.出血
    • D.全血细胞减少
    • E.肝、脾淋巴结肿大
  37. 为了控制病情,应立即使用

    • A.肝素
    • B.维生素K
    • C.糖皮质激素
    • D.氨甲苯酸(止血芳酸)
    • E.肝素加氨基己酸
  38. 该病人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 A.组织完整性受损
    • B.排尿异常
    • C.组织灌注量改变
    • D.有窒息的危险
    • E.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9. 病人女性,48岁。因大面积烧伤2周,伴发感染性休克.护士在观察病情时发现其皮肤上有淤点、淤斑。该病人意识不清、脉搏细速、呼吸浅促、血压70/50 mmHg、无尿。立即抽血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小板40×109/L,纤维蛋白原1.0 g/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P试验阳性。

    该病人出血的原因是

    • A.血小板减少
    • B.血管损伤
    • C.纤维蛋白合成障碍
    • 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E.发生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