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执业护士专业实务(基础护理学)模拟试卷12
- 
				执行医嘱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只要是医生的指示都可以执行
- B.医嘱需经医生签字方可生效
- C.需隔日对医嘱核对一次
- D.需下一班执行的医嘱书面注明即可
- E.抢救时也不可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
 
- 
				执行医嘱时,不妥的一项是 - A.护士执行医嘱后签全名
- B.临时医嘱应在短时间内执行,一般仅执行一次
- C.医嘱必须有医师签名
- D.临时备用医嘱过时未执行,则由医师注明“取消”
- E.执行过程中必须认真核对
 
- 
				不属于医嘱内容的是 - A.给药途径
- B.护理级别
- C.隔离种类
- D.药物剂量
- E.测生命体征的方法
 
- 
				下列属于长期备用医嘱的是 - A.一级护理
- B.可待因30 mg q8h pm
- C.普食
- D.氧气吸入
- E.青霉素80万Uim q6h
 
- 
				临床死亡期的特征是 - A.神志不清
- B.尸僵
- C.组织细胞代谢停止
- D.瞳孔对光反射减弱
- E.各种反射性反应消失
 
- 
				根据医疗文件书写要求,下列哪项不妥 - A.记录必须及时、准确、真实、完善
- B.内容简明扼要,医学术语应用确切
- C.文笔通顺
- D.眉栏项目必须填写完整
- E.日夜班均用蓝钢笔书写
 
- 
				病案的保管,下列哪项不妥 - A.要求整洁
- B.不能撕毁
- C.不能擅自携出病区
- D.不能随意拆散
- E.病人希望查看,护士应满足他的要求
 
- 
				输血前准备工作中应除外 - A.做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 B.库存血需在室温下放置20分钟后再输入
- C.必须两人核对有关项目
- D.输血前先输入复方氯化钠溶液
- E.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勿剧烈震荡
 
- 
				病人,男性,50岁,肺癌广泛转移,病情日趋恶化。病人常向家属发脾气,对医务人员工作不满,此时的心理反应属于 - A.接受期
- B.忧郁期
- C.协议期
- D.愤怒期
- E.否认期
 
- 
				护士巡视病房,发现病人静脉输液的溶液不滴,挤压时感觉输液管有阻力,松手时无回血,此种情况是 - A.输液压力过低
- B.针头滑出血管外
- C.静脉痉挛
- D.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 E.针头阻塞
 
- 
				大量输注库存血后要防止发生 - A.碱中毒和低血钾
- B.碱中毒和高血钾
- C.酸中毒和低血钾
- D.酸中毒和高血钾
- E.低血钾和低血钠
 
- 
				男性,40岁,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表现为心悸、呼吸急促、出冷汗、烦躁不安,医嘱给予输血。该治疗有利于 - A.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血压
- B.纠正贫血
- C.止血
- D.减轻组织渗出水肿
- E.维持胶体渗透压
 
- 
				因输血致溶血反应的处理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立即停止输血
- B.维持静脉通路以备给药
- C.热水袋敷双侧肾区
- D.酸化尿液
- E.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
 
- 
				女性,36岁,因支原体肺炎入院,给予红霉素静脉输液。用药3天后,注射部位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伴红、肿、热、痛。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输入的药物制品不纯
- B.短时间内输入大量的液体
- C.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
- D.输入致热物质
- E.输入致敏物质
 
- 
				输血前准备工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检查库存血质量,血浆呈红色,不能使用
- B.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在室温内放置15分钟再输入
- C.先给病人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
- D.两人核对供、受血者的姓名、血型和交叉试验结果
- E.在血中加入异丙嗪25 mg,以防过敏反应
 
- 
				王某,患十二指肠溃疡,突然呕血,面色苍白,脉搏120次/分,血压60/45 mmHg,,医嘱输血400 ml。给病人输血的目的是补充 - A.凝血因子
- B.血红蛋白
- C.血小板
- D.抗体
- E.血容量
 
- 
				某病人6小时内需输液1 500 ml,应调节滴速为每分钟 - A.60滴
- B.62滴
- C.65滴
- D.70滴
- E.72滴
 
- 
				让空气栓塞病人取左侧卧位,是为了避免气栓阻塞在 - A.主动脉入口
- B.肺静脉入口
- C.肺动脉入口
- D.上腔静脉入口
- E.下腔静脉入口
 
- 
				病人因输液引起左上肢条索状红线,红、肿、热痛,伴畏寒,发热。下述处理错误的是 - A.用抗生素
- B.95%乙醇湿敷
- C.超短波理疗
- D.抬高患肢
- E.增加患肢活动
 
- 
				输液时如何处理因静脉痉挛导致的滴注不畅 - A.减慢滴液速度
- B.加压输液
- C.局部热敷
- D.适当更换肢体位置
- E.降低输液瓶位置
 
- 
				白血病病人最好输入 - A.库存血
- B.血小板
- C.新鲜全血
- D.洗涤红细胞
- E.冰冻干血浆
 
- 
				颈外静脉输液的最佳穿刺点在 - A.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下1/3处
- B.下颌角与锁骨下缘中点连线下1/3处
- C.下颌角与锁骨下缘中点连线上l/3处
- D.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上1/3处
- E.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中1/3处
 
- 
				下列哪一项不是输液的目的 - A.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 B.增加血容量
- C.输入药物
- D.供给各种凝血因子
- E.利尿消肿
 
- 
				以下有关输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需长期输液者,一般从远端静脉开始
- B.需大量输液时,一般选用较大静脉
- C.连续24小时输液时,应每12小时更换输液管
- D.输入多巴胺应调节较慢的滴速
- E.颈外静脉穿刺拔管后在穿刺点加压数分钟,避免空气进入
 
- 
				为了给病人补充热量,输液中应选用 - A.各种代血浆
- B.0.9%氯化钠
- C.5%碳酸氢钠
- D.5%~:10%葡萄糖溶液
- E.50%葡萄糖注射液
 
- 
				为了改善病人的微循环,应选用的溶液是 - A.5%葡萄糖溶液
- B.0.9%氯化钠溶液
- C.低分子右旋糖酐
- D.10%葡萄糖溶液
- E.5%碳酸氢钠
 
- 
				患儿6个月,医生开医嘱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40 ml,iv,qd,正确的执行时间是 - A.每日上午8时
- B.每日晚上8时
- C.隔日上午8时
- D.每日上午8时,下午4时各一次
- E.每日睡前一次
 
- 
				女,47岁。碘过敏试验阴性。护士在做膀胱造影前还必须准备急救药物的目的是 - A.仍有出现过敏反应的可能
- B.防止对其他药物过敏
- C.防止病人出现迟发反应
- D.防止肾性高血压的出现
- E.防止水、电解质失衡的出现
 
- 
				外文缩写“sos”译成中文的正确含义是 - A.隔日一次
- B.需要时(限用一次,12小时内有效)
- C.需要时(限用一次,24小时内有效)
- D.必要时(长期)
- E.每晚一次
 
- 
				王女士,注射青霉素后第10日,出现血清病型反应,临床表现 - A.咯血
- B.昏迷
- C.意识丧失
- D.便血
- E.全身淋巴结肿大
 
- 
				病人李某,大叶性肺炎,做青霉素皮试时呈阳性。值班护士的处理措施哪项不对 - A.通知医生,选用其他药物
- B.在体温单、床头卡上注明青霉素阳性标记
- C.告知病人及家属
- D.严格交班
- E.以后用青霉素之前一定要做皮试
 
- 
				吴先生,32岁,脚底被铁锈钉刺伤,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红肿大于1.5 cm,周围红晕达6 cm。采用脱敏注射,正确的方法和药物剂量为 - A.分4等份分次注射
- B.分5等份分次注射
- C.分4次注射,剂量渐减
- D.分5等份,剂量渐增
- E.分4次注射,剂量渐增
 
- 
				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先使病人平卧的目的是 - A.防止发生创伤
- B.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
- C.缓解呼吸困难
- D.方便抢救
- E.方便观察荨麻疹
 
- 
				对青霉素药物的认识和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青霉素是半抗原
- B.青霉素皮试阴性者不会出现过敏反应
- C.青霉素过敏反应主要是第1型变态反应
- D.青霉素的各种剂型都应做过敏试验
- E.初次注射青霉素也要做过敏试验
 
- 
				当静脉穿刺时,病人感到局部疼痛并伴有肿胀,试抽回血,下一步处理是 - A.勿拔出,嘱病人握拳再穿刺
- B.试推药物,观察局部反应
- C.松开止血带后,休息片刻再重新穿刺
- D.拔出针头,更换部位,重新穿刺
- E.将针头稍退少许,再穿刺
 
- 
				服用强心苷类药物的病人,心率低于多少次时应停用 - A.30次/分
- B.40次/分
- C.50次/分
- D.60次/分
- E.70次/分
 
- 
				超声波雾化器在使用过程中,水槽内的水温超过多少时应及时更换冷蒸馏水 - A.30%
- B.40℃
- C.50%
- D.60℃
- E.70℃
 
- 
				做超声雾化吸入时选用地塞米松的目的是 - A.预防呼吸道感染
- B.解除支气管痉挛
- C.湿化呼吸道
- D.解除呼吸道黏膜水肿
- E.治疗呼吸道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