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执业护士实践能力A1型题模拟试卷3
-
患者,男性,45岁,排便后痛,昨日突然加剧,肛口可及一肿块,直径1.5cm,紫色,触痛。考虑可能是
- A.直肠癌
- B.直肠息肉脱出
- C.内痔脱出
- D.血栓性外痔脱出
- E.肛瘘
-
患者,男性,38岁,4小时前负重物时,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下列表明疝内容物已发生缺血、坏死的是
- A.疝块增大,不能还纳
- B.疝块紧张发硬
- C.疝块有压痛
- D.阵发性腹痛伴呕吐
- E.全腹有压痛、腹肌紧张
-
患者,女性,31岁,行痔环形切除术,术后出现下腹部憋胀感,有尿排不出,出现尿潴留,考虑该患者出现尿潴留的可能原因不包括
- A.麻醉作用
- B.切口疼痛
- C.不习惯床上排尿
- D.术中输液过多
- E.肛管内填塞敷料刺激
-
患者,男性,60岁,因腹股沟斜疝行疝修补术,预防术后阴囊血肿的措施是
- A.平卧,膝下垫枕
- B.不宜过早下床活动
- C.用丁字带托起阴囊
- D.避免腹内压增高
- E.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
患者,男性,50岁,因腹股沟斜疝行疝修补术,正常情况下,此患者术后第2天的饮食为
- A.禁食、禁水
- B.禁食可进水
- C.流食
- D.半流食
- E.普食
-
患者,男性,36岁,搬运工人,因腹股沟斜疝行疝修补术后,恢复工作的时间至少是术后
- A.2周
- B.1个月
- C.2个月
- D.3个月
- E.4个月
-
患者,男性,35岁,嵌顿性疝,经手法复位,护士应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
- A.生命体征
- B.腹部症状、体征
- C.尿量
- D.神志
- E.腹部皮肤有无破损
-
6个月婴儿,腹股沟部有一个肿块,哭闹时变大,安静睡觉时消失,诊断为腹股沟斜疝,其处理方法是
- A.暂不手术
- B.立即手术
- C.择期手术
- D.手法复位
- E.禁忌手术
-
患者,男性,35岁,因急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嘱该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 A.避免切口感染
- B.尽快恢复体力
- C.防止肠粘连
- D.利于伤口引流
- E.利于呼吸
-
患者,女性,25岁,因急性阑尾炎、阑尾穿孔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A.出血
- B.粪瘘
- C.切口感染
- D.阑尾残株炎
- E.粘连性肠梗阻
-
患者,女性,37岁,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5天切口裂开,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切口出血
- B.切口感染
- C.腹胀
- D.粘连性肠梗阻
- E.缝线脱落
-
患者,男性,20岁,急性阑尾炎。查体示闭孔内肌试验阳性,提示
- A.阑尾位置较低
- B.阑尾位置较深
- C.阑尾周围脓肿
- D.盲肠后位阑尾
- E.阑尾炎波及盆腔
-
患者,男性,22岁,急性转移性右下腹痛8小时,体温38.5℃,腹肌紧张,右下腹压痛、反跳痛,结肠充气实验(+),该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 A.禁食
- B.胃肠减压
- C.手术
- D.应用抗生素
- E.应用镇痛药
-
患者,女性,34岁,阑尾切除术后第5天,体温又上升至38.5℃,下腹痛,护士观察腹壁伤口时发现有少量粪性内容物从腹壁伤口流出,护士应考虑到发生了
- A.泌尿系感染
- B.粪瘘
- C.盆腔脓肿
- D.肠间脓肿
- E.急性肠炎
-
患者,女性,20岁,急性阑尾炎。查体示腰大肌试验阳性,提示
- A.阑尾位置较低
- B.阑尾穿孔、腹膜炎
- C.阑尾周围脓肿
- D.盲肠后位阑尾
- E.阑尾炎波及盆腔
-
患者,男性,24岁,急性阑尾炎。患者出现寒战、高热、黄疸,应警惕
- A.败血症
- B.盆腔脓肿
- C.膈下脓肿
- D.门静脉炎
- E.化脓性胆管炎
-
患者,男性,40岁,阑尾穿孔、腹膜炎术后第7天,体温39℃,伤口无红肿,大便次数增多,混有黏液,伴有里急后重,应考虑并发
- A.盆腔脓肿
- B.膈下脓肿
- C.细菌性痢疾
- D.肠炎
- E.肠粘连
-
患者,女性,48岁,粘连性肠梗阻,给予非手术治疗。以下对其最重要的治疗是
- A.胃肠减压
- B.补液
- C.应用抗生素
- D.密切观察病情
- E.给予解痉止痛药
-
患者,男性,60岁,机械性肠梗阻,给予非手术治疗。在非手术治疗期间不宜使用的药物是
- A.阿托品
- B.654—2
- C.地西泮
- D.吗啡
- E.颠茄
-
患者,男性,60岁,机械性肠梗阻,给予非手术治疗。在病情观察期间提示患者出现肠绞窄的征象是
- A.阵发性腹痛
- B.呕吐血性液
- C.肛门停止排便、排气
- D.腹胀加重
- E.肠鸣音亢进
-
患者,男性,42岁,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出院后3个月饱餐后出现腹胀、腹痛、呕吐,为胃内容物。查体:全腹膨隆,有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该患者可能出现了
- A.粘连性肠梗阻
- B.腹腔脓肿
- C.麻痹性肠梗阻
- D.腹腔内出血
- E.腹腔感染
-
患者,男性,60岁,机械性肠梗阻,给予非手术治疗。在非手术治疗期间最重要的是观察
- A.腹痛
- B.腹胀
- C.呕吐
- D.排便、排气
- E.肠绞窄迹象
-
患者,女性,35岁,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第5天,患者持续腹胀,肛门无排气、排便,全腹有轻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消失,腹部X线示小肠、结肠胀气,提示
- A.粘连性肠梗阻
- B.急性小肠不全性梗阻
- C.麻痹性肠梗阻
- D.肠系膜血管栓塞
- E.小肠扭转
-
患儿,2岁,肠套叠6小时,主要的处理措施是
- A.禁食
- B.胃肠减压
- C.空气灌肠复位
- D.手法复位
- E.立即手术
-
患者,男性,60岁,完全性肠梗阻,给予非手术治疗,判断患者梗阻解除的标志是
- A.胃肠减压后腹痛减轻
- B.呕吐后腹胀减轻
- C.腹部轻度压痛,无肌紧张
- D.恢复肛门排便、排气
- E.肠鸣音亢进转为消失
-
患者,男性,18岁,饭后剧烈运动后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向腰背部放射,呕吐,应考虑为
- A.肠扭转
- B.肠套叠
- C.肠粘连
- D.肠肿瘤
- E.肠系膜动脉栓塞
-
某便秘患者口服乳果糖通便,乳果糖属于
- A.容积性泻剂
- B.润滑性泻剂
- C.高渗性泻剂
- D.盐类泻剂
- E.刺激性泻剂
-
患者,老年男性,习惯性便秘5年,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错误的是
- A.进行腹部按摩
- B.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
- C.每天早上起床后坚持定时如厕
- D.多喝水
- E.可长期使用缓泻剂
-
患者,女性,58岁,因“食管一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入院。对该患者的饮食护理不妥的是
- A.大出血期间应禁食
- B.止血后即可渐进高热量饮食、高蛋白
- C.避免粗糙、坚硬食物
- D.避免刺激性食物
- E.应细嚼慢咽
-
患者,女性,38岁,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急诊入院治疗。呕血时应指导患者采取
- A.平卧位
- B.侧卧位
- C.头低脚高位
- D.头高脚低位
- E.半坐位
-
急性胰腺炎患者,上腹部剧烈疼痛伴呕吐、发热。体检:上腹部压痛明显,伴反跳痛。此时的饮食应为
- A.低脂、适量蛋白、易消化流质饮食
- B.低盐、高蛋白、适量脂肪流质饮食
- C.高糖、低脂流质饮食
- D.高生物效价、低蛋白流质饮食
- E.胃肠外静脉营养
-
患者,男性,45岁,肝硬化5年。放腹水后出现神志恍惚,答非所问,行为反常等肝性脑病表现,提示其处于
- A.前驱期
- B.昏迷前期
- C.昏睡期
- D.昏迷期
- E.临终期
-
患者,男性,52岁,肝性脑病3个月,遵医嘱给予新霉素口服的目的是
- A.防治胃肠道感染
- B.预防肝胆系统感染
- C.抑制肠道对氨的吸收
- D.防止腹水感染
- E.抑制肠道细菌而减少毒性物质产生和吸收
-
肝硬化患者进食时应细嚼慢咽,必要时药物应研成粉末服用,其目的是
- A.有助于消化
- B.以免引起曲张的食管一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 C.以防耗氧增加,诱发肝性脑病
- D.以免加重腹水
- E.便于下咽
-
患者,女性,46岁,因“乏力,腹胀3年”,诊断为“肝硬化”,近一周出现大量腹水。以下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按医嘱给予种尿剂
- B.指导患者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
- C.定期测量腹围
- D.进水量限制在每天1000ml左右,准确记录每日出入量
- E.低盐饮食,限制每日食盐5g
-
患者,男性,64岁,8年前胃肠钡剂造影检查发现胃溃疡,上腹部节律性疼痛时好时坏。近来中上腹有饱胀感,大便隐血试验多次阳性,有贫血体征。该患者可能发生了
- A.出血
- B.穿孔
- C.癌变
- D.幽门梗阻
- E.胃动力障碍
-
患者,男性,20岁,左下腹隐痛伴脓血便2年,加重3个月,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下列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 A.指导患者合理休息与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 B.给予患者富含营养、高纤维素的食物
- C.密切观察病情,了解疾病进展情况
- D.嘱患者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及周围皮肤
- E.遵医嘱给予柳氮磺吡啶
-
患者,男性,50岁,因“乏力,腹胀3年”,以“肝硬化”入院,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A.肝性脑病
- B.感染
- C.肝肾综合征
- D.上消化道出血
- E.肝肺综合征
-
患者,女性,30岁,经胃镜检查确诊慢性胃炎,查幽门螺杆菌阳性。治疗药物中不包括
- A.阿莫西林
- B.克拉霉素
- C.西咪替丁
- D.替硝唑
- E.枸橼酸铋钾
-
患者,男性,40岁,上腹隐痛伴反酸、嗳气2个月。检查上腹部有轻度压痛,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下列用药指导错误的是
- A.硫糖铝在餐前服用
- B.多潘立酮在餐前服用
- C.法莫替丁在餐后1h口服
- D.氢氧化铝可在睡前服用
- E.奥美拉唑应在餐前服用
-
患者,男性,22岁,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呋喃西林三联治疗期间出现黑便,担心病情加重。行粪便隐血试验,报告呈阴性。此时应向患者解释其黑便的原因是
- A.溃疡出血
- B.溃疡癌变
- C.呋喃西林不良反应
- D.克拉霉素不良反应
- E.枸橼酸铋钾不良反应
-
患者,男性,50岁,因严重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进行脾肾分流术。出院时进行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指导,最重要的是
- A.继续卧床休息
- B.低蛋白、低脂饮食
- C.选择细软、不烫的食物
- D.服用护肝药物
- E.应用维生素K
-
患者,男性,32岁,反复间歇性上腹痛2年,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缓解腹痛措施正确的是
- A.睡前加餐
- B.腹部热敷
- C.取平卧体位
- D.服用镇痛药物
- E.尽早手术治疗
-
患者,女性,50岁,确诊为胃溃疡活动期,其最可能的腹痛特点是
- A.夜间腹痛明显
- B.空腹时腹痛明显
- C.餐后0.5~1小时腹痛明显
- D.餐后即刻腹痛明显
- E.进餐时腹痛明显
-
患者,男性,37岁,饱餐饮酒后出现上腹部持续性剧痛并向左肩、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10小时,拟诊为急性胰腺炎。为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 A.外周血象
- B.腹腔穿刺
- C.胰腺B超
- D.血淀粉酶
- E.X线胸腹联合透视
-
某患者因上消化道大出血伴休克紧急入院抢救,护士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头低足高卧位
- B.暂禁食
- C.建立静脉通路
- D.迅速交叉配血
- E.氧气吸入
-
患者,男性,75岁,诊断为肝性脑病入院。患者目前处于昏迷状态,下列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 A.给予舒适体位
- B.使用床挡防止坠床
- C.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 D.长期留置尿管,以防尿液浸湿皮肤
- E.定时翻身防止压疮
-
患者,女性,32岁,患溃疡性结肠炎3年,急性加重2周入院。入院后护士评估患者的粪便形态最可能发现的是
- A.米泔水样便
- B.柏油便
- C.黏液脓血便
- D.白陶土样便
- E.黄色软便
-
关于小儿生理性腹泻正确的描述是
- A.多见于6~24个月小儿
- B.可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 C.食欲欠佳
- D.可出现脱水症状
- E.外观虚胖,常见湿疹
-
小儿轻度脱水,丢失水分约为体重的
- A.<5%
- B.5%~6%
- C.7%~8%
- D.9%~10%
- E.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