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中级职称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2017(主管护师)2
-
上述哪项为麻疹的临床特点
- A.全身散在斑丘疹
- B.感染性休克,惊厥,呼吸衰竭
- C.发热、结膜炎
- D.发热、咽峡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
- E.睡眠不安、磨牙、肛周皮肤瘙痒
-
下述哪项为猩红热的临床特点
- A.全身散在斑丘疹
- B.感染性休克,惊厥,呼吸衰竭
- C.发热、结膜炎
- D.发热、咽峡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
- E.睡眠不安、磨牙、肛周皮肤瘙痒
-
下述哪项为中毒性痢疾的临床特点
- A.全身散在斑丘疹
- B.感染性休克,惊厥,呼吸衰竭
- C.发热、结膜炎
- D.发热、咽峡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
- E.睡眠不安、磨牙、肛周皮肤瘙痒
-
下述哪项为水痘的临床特点
- A.全身散在斑丘疹
- B.感染性休克,惊厥,呼吸衰竭
- C.发热、结膜炎
- D.发热、咽峡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
- E.睡眠不安、磨牙、肛周皮肤瘙痒
-
重要的护理措施是
- A.预防感染
- B.保暖、复温
- C.供给足够的营养
- D.供给充足水分
- E.供氧
-
该患儿突然出现心率减慢,从鼻腔涌出血性分泌物,肺部闻及湿啰音,最可能出现的是
- A.肺炎
- B.支气管炎
- C.败血症
- D.肺出血
- E.重感冒
-
哺乳后新生儿应采取的体位是
- A.左侧卧位
- B.右侧卧位
- C.平卧位
- D.坐位
- E.头侧位
-
(题干)某新生儿,女性,孕33周顺产且已出生5天,自出生后第3天开始出现哭声弱,吸吮无力,双下肢硬肿,精神差,皮肤黄染,体温32℃。首选的护理诊断是
- A.体温过低
- B.营养不良
- C.有感染的危险
- D.休息缺乏
- E.皮肤完整性受损
-
哺乳时母亲最佳的体位是
- A.俯卧位
- B.坐位
- C.右侧卧位
- D.左侧卧位
- E.头侧位
-
对患儿母亲进行健康教育最重要的内容是
- A.加强患儿身体活动
- B.添加维生素D的方法
- C.供给高营养食物
- D.强调营养的重要性
- E.指导添加辅食的方法
-
(题干)某新生儿,出生体重2900g,身长49cm,面色红润,哭声响亮,一般情况好,拟母乳喂养。该新生儿开乳时间是
- A.出生后即可喂母乳
- B.出生后4小时喂母乳
- C.出生后10小时喂母乳
- D.出生后18小时喂母乳
- E.出生后24小时喂母乳
-
(题干)某患儿,女性,7个月,体重5kg。出生后母乳喂养,食量少,未加辅食。体检:精神可,面色稍苍白,腹部皮下脂肪0.5cm,肌肉稍松弛。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 A.严重营养不良
- B.钙缺乏症
- C.Ⅰ度营养不良
- D.Ⅱ度营养不良
- E.Ⅲ度营养不良
-
该患儿晕厥发作的机制是
- A.脱水
- B.血栓形成
- C.肺动脉漏斗部痉挛
- D.感染侵犯脑实质
- E.心功能不全
-
阻碍铁吸收的食物是
- A.维生素C
- B.葡萄糖
- C.豆类食品
- D.牛奶
- E.脂肪酸
-
(题干)某患儿,女性,5岁,发现心脏杂音、全身发绀3年半,活动后突然晕厥、抽搐。听诊胸骨左缘第3肋间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2音减弱。 晕厥的主要原因为
- A.供血不足
- B.缺氧发作
- C.脑梗死
- D.脑脓肿
- E.化脓性脑膜炎
-
此时护士应准备静脉注射的药物是
- A.50%葡萄糖溶液
- B.地西泮
- C.生理盐水
- D.普萘洛尔(心得安)
- E.胰岛素
-
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首选的治疗方案为
- A.注射疗法
- B.联合化疗
- C.放射疗法
- D.免疫治疗
- E.骨髓移植
-
重度肥胖小儿,其体重超过正常儿标准体重的百分数是
- A.10%~29%
- B.30%~39%
- C.40%~59%
- D.50%~59%
- E.>60%
-
早产儿易出现体温过低,最主要原因是
- A.皮肤过厚
- B.皮下脂肪多
- C.棕色脂肪少
- D.棕色脂肪多
- E.皮下脂肪少
-
易引起新生儿核黄疸的病因是
- A.先天性胆道闭锁
- B.新生儿肝炎
- C.母乳性黄疸
- D.新生儿溶血症
- E.新生儿败血症
-
婴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的心率为
- A.<100次/分
- B.<140次/分
- C.>140次/分
- D.<180次/分
- E.>180次/分
-
以下哪项为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
- A.柯萨奇A组病毒
- B.疱疹病毒
- C.腺病毒
- D.流感病毒
- E.副流感病毒
-
以下哪项药途径对心脏复苏最佳
- A.心内注射
- B.皮下注射
- C.静脉注射
- D.皮内注射
- E.肌内注射
-
以下哪项为佝偻病患儿胸廓畸形的表现
- A."O"形或"X"形腿
- B.漏斗胸
- C.方颅
- D.鸡胸
- E.软骨病
-
以下哪项为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并发症
- A.硬脑膜下积液
- B.颅内出血
- C.肺部感染
- D.呼吸道感染
- E.泌尿系感染
-
以下哪项为抢救急性中毒病人的首要护理目标
- A.终止毒物继续吸收
- B.维持正常生命体征
- C.促进毒物排泄
- D.使患者心态平和
- E.及时服用解毒药物
-
以下哪项适宜给予早产儿铁剂
- A.1-2月龄
- B.2月龄
- C.3月龄
- D.4月龄
- E.5月龄以上
-
以下哪项体重可称作巨大儿
- A.2500g
- B.3000g
- C.3500g
- D.4000g
- E.2000g
-
以下哪项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最重要措施
- A.及时治疗
- B.隔离带菌者
- C.切断传播途径
- D.疫苗预防接种
- E.避免接触感染者
-
以下哪项是猩红热的主要传染源
-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患儿
- B.链球菌引起咽峡炎
- C.猩红热病菌携带者
- D.猩红热患儿
- E.猩红热患儿和带菌者
-
以下哪项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最基本因素
- A.个体营养的差异性
- B.发育的顺序
- C.遗传和环境因素
- D.神经系统发育状况
- E.生殖系统发育状况
-
以下哪项是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管理的意义
- A.有助提早诊断
- B.准确预测疫情
- C.确定检疫期
- D.估计病情严重程度
- E.推测预后
-
以下哪项是流行性腮腺炎的医学检疫期
- A.体温恢复正常,再观察9天
- B.腮肿完全消退即可
- C.腮肿完全消退,再观察7天
- D.腮肿完全消退,再观察9天
- E.发病后3周
-
以下哪项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 A.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
- B.胰岛素分泌过多
- C.生长素分泌过多
- D.糖原异生升高
- E.糖原合成升高
-
以下哪项是房间隔缺损的常见类型
- A.第一孔型缺损
- B.第二孔型缺损
- C.第三孔型缺损
- D.肌部型
- E.原发孔缺损
-
以下哪个年龄段可以向小儿添加固体食物(如饼干、馒头)
- A.2-3个月
- B.4-5个月
- C.5-6个月
- D.7-9个月
- E.10-12个月
-
以下哪项措施是降低麻疹发病率的关键
- A.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
- B.易感儿按时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 C.接触后注射免疫球蛋白
- D.患儿停留过的病室消毒通风
- E.流行期间易感儿不出门
-
一早产儿,出生后4小时开始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呈进行性加重,伴呼气呻吟,有鼻翼扇动及三凹征。X线胸片:肺野透亮度低,并有细小斑点及网状阴影,可能的诊断是
- A.吸入性肺炎
- B.新生儿颅内出血
- C.支气管吸入综合征
- D.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E.血液循环不良
-
一新生儿出生后窒息,经抢救后数小时突然烦躁不安,前囟饱满,拥抱反射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新生儿贫血症
- B.新生儿脑膜炎
- C.新生儿低血糖
- D.新生儿颅内出血
- E.新生儿破伤风感染
-
一患儿胸部透视可见"哑铃状"双极阴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原发型肺结核
- B.淋巴结结核
- C.粟粒型肺结核
- D.支气管结核
- E.法洛四联症
-
一呼吸衰竭患儿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然出现烦躁不安,浅表静脉充盈,球结膜充血,皮肤潮红,大汗淋漓,护士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氧流量
- B.降低呼吸频率
- C.检查有无气道阻塞
- D.做血气分析
- E.应用呼吸兴奋药
-
一般正常婴儿一天需要的水量是
- A.120~150ml/kg
- B.150~170ml/kg
- C.170~190ml/kg
- D.200~210ml/kg
- E.220~230ml/kg
-
小儿在如下哪个时期开始认识母亲,见奶瓶表示喜悦
- A.1-2个月
- B.2-3个月
- C.4-5个月
- D.6-7个月
- E.1-1.5岁
-
猩红热患儿帕氏线最易出现的部位
- A.颈部
- B.腮部
- C.腋窝、肘窝、腹股沟
- D.腹部
- E.大腿外侧
-
小儿在如下哪个年龄视力开始达到1.0
- A.4个月
- B.6-12个月
- C.1-2岁
- D.3-4岁
- E.6岁以后
-
小儿在哪个年龄时身体上部量与下部量相等?
- A.8岁
- B.10岁
- C.11岁
- D.12岁
- E.14岁
-
小儿风湿热特征性病理改变是
- A.头痛发热
- B.关节疼痛
- C.关节炎
- D.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 E.风湿小体
-
下述哪种症状被认为是结核性脑膜炎晚期的主要表现
- A.脑神经损害
- B.头痛呕吐、烦躁不安
- C.性情改变
- D.动作不协调
- E.昏迷
-
下述哪种制剂属被动免疫制剂
- A.甲种球蛋白
- B.乙种球蛋白
- C.丙种球蛋白
- D.狂犬疫苗
- E.卡介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