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中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题综合练习(3)
-
进入隔离室时应()
- A.洗手
- B.戴手套
- C.戴口罩、护目镜
- D.穿隔离衣
- E.戴口罩
-
清洗黏附有血液的手术器械时应()
- A.洗手
- B.戴手套
- C.戴口罩、护目镜
- D.穿隔离衣
- E.戴口罩
-
手部有伤口而需要护理气性坏疽病人时应()
- A.洗手
- B.戴手套
- C.戴口罩、护目镜
- D.穿隔离衣
- E.戴口罩
-
为病人输液后应()
- A.洗手
- B.戴手套
- C.戴口罩、护目镜
- D.穿隔离衣
- E.戴口罩
-
为病人测血压时应()
- A.洗手
- B.戴手套
- C.戴口罩、护目镜
- D.穿隔离衣
- E.戴口罩
-
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病人吸痰时应()
- A.洗手
- B.戴手套
- C.戴口罩、护目镜
- D.穿隔离衣
- E.戴口罩
-
口腔中的唾液链球菌可以产生()
- A.过氧化氢
- B.维生素K
- C.维生素A
- D.金黄色葡萄球菌
- E.白喉杆菌
-
正常菌群可在肠道内合成()
- A.过氧化氢
- B.维生素K
- C.维生素A
- D.金黄色葡萄球菌
- E.白喉杆菌
-
属于形象传播的是()
- A.咨询、演讲
- B.报刊、杂志
- C.标本、模型
- D.电影、电视
- E.书籍
-
可被皮肤上的痤疮丙酸杆菌抑制生长的是()
- A.过氧化氢
- B.维生素K
- C.维生素A
- D.金黄色葡萄球菌
- E.白喉杆菌
-
属于电子媒介传播的是()
- A.咨询、演讲
- B.报刊、杂志
- C.标本、模型
- D.电影、电视
- E.书籍
-
属于口头传播的是()
- A.咨询、演讲
- B.报刊、杂志
- C.标本、模型
- D.电影、电视
- E.书籍
-
患者,男,65岁,冠脉旁路移植手术后出现咳嗽、咳痰、发热,听诊肺部有湿啰音,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改变,痰培养细菌数≧108cfu/ml。该患者的预防感染措施不包括()
- A.做好医疗用品的消毒与灭菌
- B.口服微生态制剂
- C.操作前、后要洗手
- D.合理使用灭菌药物
- E.做好病房及床单位的环境清洁
-
如果算上机动编制,应实际配置的护理人员数是()
- A.20人
- B.19人
- C.18人
- D.17人
- E.16人
-
患儿,女,10岁,颅内肿瘤切除术后10天,出现发热,伤口愈合不好,有脑脊液外渗。脑脊液培养细菌阳性。该患儿的预防感染措施不包括()
- A.做好医疗用品的消毒与灭菌
- B.口服微生态制剂
- C.操作前、后要洗手
- D.合理使用灭菌药物
- E.做好病房及床单位的环境清洁
-
该病房24小时内平均护理时数约是()
- A.12.4小时
- B.9.5小时
- C.3.75小时
- D.3.31小时
- E.2.5小时
-
如果该病房在每天都满员的情况下,护理人员编制数约为
- A.20人
- B.18人
- C.17人
- D.16人
- E.15人
-
患者使用过的餐具,正确的消毒方法是()
- A.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15min
- B.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
- C.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60min
- D.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
- E.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60min
-
某病房患者总数为40人,其中一级护理9人,二级护理16人,三级护理15人。经测定,各级护理中每名患者在24小时内所需的平均护理时数分别为5.5小时、3小时、1小时;一天的护理项目所需时间为20小时。根据护理人员编设的工时测定法,回答下列问题。病房各级患者24小时内总护理时数和约为()
- A.495小时
- B.380小时
- C.150小时
- D.132.5小时
- E.100小时
-
患者不幸去世,关于处理患者尸体的方法,下述错误的是()
- A.用0.5%过氧乙酸消毒尸体
- B.将消毒剂喷洒在尸体上
- C.用含有效氯30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
- D.消毒剂作用120min
- E.消毒处理后尽快火化尸体
-
患者,男性,40岁,患有艾滋病。患者发生鼻出血,护士将沾有患者血液的棉球放在弯盘中,弯盘用完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用含有效氯25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
- B.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
- C.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
- D.用0.1%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消毒30min
- E.用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消毒30min
-
移位菌群失调原因与哪些因素无关()
- A.不适当使用抗菌药物
- B.插管或介入治疗
- C.细菌结构变化
- D.外科手术
- E.免疫功能下降
-
防止利器刺伤的错误做法是()
- A.用过的针头采用双手“复帽”
- B.不能将针尖指向身体任何部位
- C.采用单手“复帽”技术
- D.污染针头置入防水且耐刺穿的容器内
- E.严禁处置前折弯或折断针头
-
对甲型肝炎病人的消毒隔离措施,下述错误的是()
- A.实行消化道隔离
- B.病人的餐具应用250~500mg/L有效氯浸泡30min
- C.废弃物应进行焚烧
- D.接触甲肝病人前、后可用0.5%氯己定消毒双手
- E.不耐热的被污染物品可用过氧乙酸(按0.1g/m3)熏蒸
-
在门诊健康教育中,以医嘱的形式对患者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予指导,称之为()
- A.候诊教育
- B.随诊教育
- C.咨询教育
- D.健康教育处方
- E.疾病防治教育
-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
- A.医院科室的住院病人中,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医院感染病例的现象
- B.医院感染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
- C.医院科室的住院病人中,在短时间内发现相同临床医院感染病例
- D.医院科室的住院病人中,在短时间内同时出现了3例以上医院感染病例
- E.医院感染病例数增加迅速,短期内不能控制
-
患者,男,42岁,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护士在讨论制定针对其的健康教育与干预计划时,有护士提出消除病因、定时服药、学习溃疡病知识、饮食调节等是否可以作为优先项目。在确定优先项目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有效性和重要性原则
- B.针对性和结果性原则
- C.时效性和准确性原刚
- D.急迫性和有效性原则
- E.三个“W”和两个“H”
-
健康信息传播的主体是()
- A.传播者
- B.信息
- C.环境
- D.媒介
- E.动机
-
患者,男,78岁,5个月前曾行左髌关节置换术,现出现左髌关节疼痛。查体:T38.3℃,局部有压痛。从深部切口处穿刺抽出10ml脓性液体,细菌培养显示阳性。该病例考虑为()
- A.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属医院感染
- B.关节腔隙感染,属医院感染
- C.深部手术切口感染,不属医院感染
- D.关节腔隙感染,不属医院感染
- E.切口感染,属医院感染
-
考核护士在护理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是否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是否贯彻病人至上的服务宗旨的评价属于()
- A.基本素质评价
- B.终末质量评价
- C.行为过程评价
- D.综合结果评价
- E.行为结果评价
-
“条条大路通罗马”说明达成目标有多种途径,这句话对于沟通的启示是()
- A.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 B.充分利用反馈机制
- C.使用恰当的沟通方式
- D.强化沟通能力
- E.学会有效聆听
-
下列有关炭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炭疽的传染源是病畜和病人
- B.炭疽杆菌只通过与破损的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内而感染
- C.可使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的消毒液浸泡病人使用过的餐具
- D.病室空气可采用过氧乙酸3g/m3熏蒸1-2h
- E.炭疽病人用过的治疗废弃物应焚烧处理
-
2011年原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发展纲要(2011~2015)》明确要求,三级综合医院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之间的比例不低于()
- A.0.8:1
- B.0.7:1
- C.0.6:1
- D.0.5:1
- E.0.4:1
-
护士长在早交班会上向病房护士口头传达了护理部的一项重要决定,要求大家从今天开始使用一种新的护理记录表格。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效果很差,大家都不清楚新表格的具体填写方法。这种沟通的失败主要是因为()
- A.沟通渠道过长
- B.护士对信息理解的偏差
- C.护士长表达模糊,没有明确表达信息的内容
- D.护士长对传达信息的时机把握不准
- E.信息沟通渠道选择不当
-
某医院各科室护士自发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对社会人群进行健康宣教,普及疾病防治知识。该组织分型是()
- A.正式组织
- B.非正式组织
- C.虚拟组织
- D.学习型组织
- E.公益性组织
-
不能达到灭菌效果的方法是()
- A.电离辐射
- B.医用甲醛
- C.微波
- D.氯己定
- E.热力
-
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消毒物品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苯扎溴铵仅能杀灭部分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
- B.双链季铵盐用作皮肤消毒时,浓度为500mg/L,作用时间为2-5min
- C.苯扎溴铵用于黏膜消毒时,浓度为500mg/L,作用时间为3-5min
- D.可用于环境表面消毒
- E.与肥皂、洗衣粉等合用时,有增强消毒效果的作用
-
以下属于不良疾病行为的是()
- A.吸烟
- B.酗酒
- C.讳疾忌医
- D.暴饮暴食
- E.缺乏锻炼
-
杀灭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的物理、化学方法称为()
- A.灭菌
- B.消毒
- C.高水平消毒
- D.中水平消毒
- E.低水平消毒
-
以下不属于按照控制的业务范围划分的是()
- A.技术控制
- B.质量控制
- C.资金控制
- D.曰常控制
- E.人力资源控制
-
除呼吸道传播外,结核病常见的传播途径还有()
- A.泌尿道传播
- B.消化道传播
- C.皮肤接触传播
- D.性传播
- E.血液传播
-
三度原位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是()
- A.免疫功能低下
- B.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 C.慢性病诱发
- D.介入治疗与各种导管的应用
- E.体弱
-
某手术室长6m、宽5m、高3m,安装有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所用循环风量必须()
- A.<180m3/h
- B.<360m3/h
- C.>180m3/h
- D.>360m3/h
- E.>720m3/h
-
患者,男,78岁,患慢性支气管炎30年,有吸烟史35年,每天抽烟20余支。护土拟对其进行戒烟相关的健康教育,首先应该()
- A.评估教育需求
- B.确定教育目标
- C.制定教育计划
- D.实施教育计划
- E.评价教育效果
-
某医院通过培训提高了该院护士的职业素质,这体现了()
- A.人力资源的流动性
- B.人力资源的可塑性
- C.人力资源的组合性
- D.人力资源的消耗性
- E.人力资源的主观能动性
-
下列属于高度危险性医疗用品的是()
- A.压舌板
- B.痰盂、便器和餐具
- C.活体组织检查钳
- D.胃肠道内镜和喉镜
- E.呼吸机和麻醉机管道
-
患者,女,28岁,面部烧伤恢复期,面部留有瘢痕,患者极度自卑,不愿见人。护士在护理该患者时,应特别注意满足其()
- A.生理需求
- B.安全需求
- C.爱与归属的需求
- D.尊重需求
- E.自我实现的需求
-
戊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是()
- A.粪-口传播
- B.接触传播
- C.蚊叮咬传播
- D.体液传播
- E.呼吸道传播
-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 A.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 B.损伤细胞膜
- C.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 D.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 E.抑制固醇类药物的合成
-
主要经血液传播的肝炎病毒为()
- A.HAV、HBV、HCV
- B.HAV、HBV、HDV
- C.HCV、HEV
- D.HBV、HCV、HDV
- E.HAV、HBV
-
某医院为了调查护理质量,请出院患者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是()
- A.同级评价
- B.上级评价
- C.下级评价
- D.服务对象评价
- E.随机抽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