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20年主管护师内科护理题库(专业知识)备考复习附答案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宜首选

    • A.抗组胺药
    • B.糖皮质激素
    • C.雄激素
    • D.羟基脲
    • E.白消安
  2. 治疗肾型过敏性紫癜宜首选

    • A.抗组胺药
    • B.糖皮质激素
    • C.雄激素
    • D.羟基脲
    • E.白消安
  3. 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宜首选

    • A.抗组胺药
    • B.糖皮质激素
    • C.雄激素
    • D.羟基脲
    • E.白消安
  4. 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宜首选

    • A.抗组胺药
    • B.糖皮质激素
    • C.雄激素
    • D.羟基脲
    • E.白消安
  5. 治疗首选药物为

    • A、环丙沙星
    • B、头孢噻肟
    • C、红霉素
    • D、庆大霉素
    • E、复方磺胺甲噃唑
  6. 流行性出血热的分期不包括

    • A、发热期
    • B、少尿期
    • C、无尿期
    • D、低血压休克期
    • E、恢复期
  7. 患者,女性。炎热夏季食用冷饮后,突起高热伴畏寒、寒战,出现恶心、呕吐、食欲缺乏,阵发性腹痛、腹泻,每天10余次,有里急后重。粪便初为稀便,后出现黏液脓血便。粪便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

    临床初步判断为

    • A、细菌性食物中毒
    • B、急性菌痢普通型
    • C、非典型急性菌痢
    • D、休克型菌痢
    • E、脑型菌痢
  8. 患者,男性,27岁。农民。因发热、头痛、腰痛、口鼻出血5天入院。20天前参加秋收(当地鼠害比较严重),5天前突发高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尤以肾区疼痛为甚。血压97/60mmHg,体温38.8℃。面色潮红,呈醉酒貌。睑结膜及咽部、颊黏膜充血、水肿并点状出血。全身皮肤散在淤点、淤斑,肾区叩痛。

    该病人应考虑为

    • A、疟疾
    • B、新疆出血热
    • C、登革出血热
    • D、流行性出血热
    • E、拉沙热
  9. 该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 A、呼吸道传播
    • B、消化道传播
    • C、垂直传播
    • D、接触传播
    • E、体液传播
  10. 患者,男性,33岁。因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入院血压200/99mmHg,神经科查体:神志清楚、脑膜刺激征阳性,四肢肌力5级。

    判断病人可能发生了

    • A、脑梗死
    • B、脑出血
    • C、蛛网膜下腔出血
    • D、高血压3级
    • E、脑栓塞
  11. 病人入院第四日家属探视,病人情绪激动,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随即出现意识障碍,进入深昏迷状态,双侧瞳孔不等大,该病人可能的并发症为

    • A、心力衰竭
    • B、呼吸衰竭
    • C、脑梗死
    • D、脑疝
    • 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2. 病人病因诊断的主要依靠

    • A、CT
    • B、MRI
    • C、DSA
    • D、脑脊液检查
    • E、脑超声
  13. 肺炎球菌肺炎在炎症消散后常见有

    • A、肺部遗留纤维化
    • B、肺泡受损产生肺气肿
    • C、肺组织完全恢复正常
    • D、造成胸膜粘连、增厚
    • E、以上都不是
  14. 给重度中暑患者采取以下护理措施,错误的一项是

    • A、同时按摩四肢及躯干皮肤
    • B、用冷水或乙醇擦浴
    • C、肛温降至37.5℃时暂停降温
    • D、积极治疗,迅速采取各种降温措施
    • E、应用药物氯丙嗪降温,应严密观察
  15.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需要用吗啡止痛,下列情况中您认为不能用吗啡治疗的情况是

    • A.病人已82岁
    • B.病人的心功能为Ⅲ级
    • C.病人的呼吸频率为8次/分
    • D.病人的血压为160/86mmHg
    • E.病人的心率为120次/分
  16. 患者,女性,41岁。患高血压20余年,今日突发头痛、视物模糊、失语,测血压210/130mmHg。急诊入院,对该患者应首选的降压药物是

    • A、硝普钠
    • B、呋塞米
    • C、硝酸甘油
    • D、维拉帕米
    • E、卡托普利
  17. 一侧面部和肢体瘫痪为

    • A、单瘫
    • B、偏瘫
    • C、局部性瘫痪
    • D、交叉性瘫痪
    • E、软瘫
  18. 9岁,学生。1日前因突起高热、剧烈头痛、恶心伴非喷射性呕吐1次入院。体检:神清,全身皮肤散在淤点、淤斑,颈项抵抗。心率120次/分,两肺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化验检查:血白细胞计数20×109/L,中性粒细胞89%。淋巴细胞5%,单核细胞6%。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伤寒
    •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C.结核性脑膜炎
    • D.流行性乙型脑炎
    • E.病毒性脑炎
  19. 肺结核病人发热多为

    • A、稽留热
    • B、弛张热
    • C、波浪热
    • D、间歇热
    • E、午后低热
  20. 结核菌素试验结果(+++)是指局部

    • A、硬结直径<5mm
    • B、硬结直径5~9mm
    • C、硬结直径10~19mm
    • D、硬结直径<20mm
    • E、硬结直径<20mm伴水疱
  21. 引起心前区疼痛最常见的病因是

    • A、心脏神经官能症
    • B、肺栓塞
    • C、心绞痛、心肌梗死
    • D、急性心包炎
    • E、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22. 女,30岁。活动后心悸、气促4年,偶感心前区疼痛。查体:血压140/40mmg,心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冠心病心绞痛
    • B、主动脉瓣狭窄
    • C、风心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D、二尖瓣关闭不全
    • E、肥厚性心肌病
  23. 下列急救措施中,可有效地用于低血糖反应的是

    • A、减少胰岛素用量
    • B、就地休息
    • C、多饮水
    • D、立即食用糖果或含糖饮料
    • E、加大饭量
  24. 以下不属于消化性溃疡典型临床特点的是

    • A、病程长
    • B、发作期和缓解期交替出现
    • C、精神因素和过度劳累可诱发
    • D、全身症状较明显
    • E、节律性疼痛
  25. 男性,26岁。受凉后突起畏寒、发热,体温39℃,咳嗽,咳少量白痰,无咽痛及淋巴结肿大,双肺可闻及干性啰音。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病毒性支气管炎
    • B、急性病毒性咽炎
    • C、急性病毒性喉炎
    • D、急性细菌性喉炎
    • E、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
  26. 患者,男性,37岁,1年以来间断出现上腹痛,多于空腹发生,进食后疼痛可缓解。平时伴有恶心、打嗝、反酸,查体:在剑突右侧有局限压痛,无反跳痛。为确诊应首选的检查是

    • A、胃酸测定
    • B、胃镜
    • C、CT
    • D、B超
    • E、血常规
  27. 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时,最紧急和首要的措施应为

    • A、头低位和吸氧
    • B、积极补充血容量
    • C、去甲肾上腺素胃内滴入
    • D、紧急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 E、冰水洗胃止血
  28. 患者,男性,52岁。压榨性心前区病痛伴烧灼感,持续3h,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入院,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弓背向上,应立即做好下列哪项治疗准备

    • A、静滴尿激酶
    • B、皮下注射吗啡
    • C、口服美托洛尔
    • D、静脉注射毛花苷C
    • E、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29. 高血压病人眼底病变Ⅲ级的表现为

    • A、视网膜动脉狭窄
    • B、视网膜动脉痉挛
    • C、视网膜动脉变细
    • D、眼底出血或絮状渗出
    • E、出血伴视神经乳头水肿
  30. 病人女性,39岁,近3天来持续低热,伴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尿检白细胞30/HP,病人可能患有

    • A、急性肾炎
    • B、慢性肾炎
    • C、急进性肾炎
    • D、肾盂肾炎
    • E、肾病综合征
  31. 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应为

    • A.<75%
    • B.<50%
    • C.<45%
    • D.100%
    • E.<30%
  32. 下列关于慢性肾炎患者饮食原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应选择低蛋白低磷饮食
    • B、应精选优质蛋白食物如豆制品
    • C、限制蛋白质每日每公斤体重0.5~0.8g
    • D、该饮食原则可减轻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状态
    • E、该饮食原则可以延缓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减退
  33.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出现柏油样便提示24h失血量为

    • A、5ml
    • B、10ml
    • C、60ml
    • D、100ml
    • E、250ml
  34. 患者男,46岁。饱餐后出现上腹痛、腹胀,腹痛向腰背部放射,弯腰可减轻腹痛。查体:腹部膨隆,脐周皮肤出现青紫,上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血压120/80mmHg,脉搏88次/分,呼吸18次/分。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不宜应用的药物是

    • A、奥曲肽
    • B、抗感染
    • C、H2受体拮抗剂
    • D、质子泵阻滞剂
    • E、抗胆碱能药物
  35. 下列不属于帕金森病患者特征性表现的是

    • A、“搓丸样”动作
    • B、小写症
    • C、三偏综合征
    • D、“慌张步态”
    • E、机体呈“齿轮样肌强直”
  36. 患者男,40岁。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四肢厥冷,多汗,少尿,血压70/40mmHg,经补充血容量后血压不升,此时应该使用的药物是

    • A、毛花苷丙
    • B、硝普钠
    • C、速尿(呋塞米)
    • D、补充血容量
    • E、多巴胺
  37. 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毒蕈碱样症状是

    • A、呼吸肌麻痹
    • B、肌束颤动
    • C、血压升高
    • D、轻度意识障碍
    • E、瞳孔缩小
  38. 下列各项检查对诊断COPD最有意义的是

    • A、X线胸片
    • B、血象
    • C、肺功能
    • D、纤维支气管镜
    • E、痰细胞学检查
  39. 男性,27岁。外伤休克纠正后1天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血氧进行性下降,血气分析为:PaO240mmHg。诊断为ARDS,给予辅助呼吸,此时最好的通气方式是

    • A.高频通气
    • B.压力支持通气
    • C.SIMV[同步刺激辅助通气]
    • D.控制呼吸及呼吸末正压[PEEP]
    • E.吸气时正压,呼气时负压通气模式
  40.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烟碱样症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呕吐、腹痛、腹泻
    • B、支气管痉挛及分泌物增加
    • C、昏迷
    • D、流涎
    • E、肌纤维颤动
  41. 尿毒症必有的血液系统表现是

    • A、粒细胞减少
    • B、白细胞减少
    • C、贫血
    • D、皮下出血
    • E、中性粒细胞减少
  42. 胃溃疡节律性疼痛的规律是

    • A、午夜痛
    • B、空腹痛
    • C、进餐时痛
    • D、餐后1~2小时痛
    • E、餐后3~4小时痛
  43. 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关键是

    • A、大量补液
    • B、低流量吸氧
    • C、纠正电解质紊乱
    • D、使用呼吸机改善通气状况
    • E、控制感染、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44. 患者女性,近来声音嘶哑、说话困难、咳嗽是疼痛明显,今下午3时发热,自己测量体温38.6℃,来院就诊。考虑患者发生了

    • A、急性病毒性咽炎
    • B、急性病毒性喉炎
    • C、急性病毒性支气管炎
    • D、急性肺炎
    • E、肺脓肿
  45. 患者,女性,32岁,低热、乏力、盗汗2个月,加重伴咳嗽、咳痰1周。胸片示左肺上叶尖段片状模糊影伴空洞形成。体检:左锁骨上咳嗽后闻及湿啰音。以下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 A、血常规
    • B、痰抗酸染色
    • C、肺功能检查
    • D、纤维支气管镜检
    • E、血气分析
  46. 在初次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般选用

    • A、速效胰岛素制剂小剂量开始
    • B、中小或长效胰岛素制剂从小剂量开始
    • C、速效胰岛素制剂从大剂量开始
    • D、速效胰岛素与长效白胰岛素制剂联合应用
    • E、长效胰岛素制剂从大剂量开始
  47. 病人女性,70岁。高血压、冠心病史10余年。晨起发现不能说话,一侧肢体瘫痪,意识清楚,急诊入院。该病人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 A、6小时内采用溶栓治疗
    • B、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 C、血压维持在比发病前稍低的水平
    • D、改善微循环
    • E、应用脑保护剂
  48. 急性左心衰竭治疗药物中不包括

    • A、吗啡
    • B、西地兰
    • C、氨茶碱
    • D、呋塞米
    • E、沙丁胺醇
  49. 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多长时间达最高峰

    • A、6小时
    • B、12小时
    • C、18小时
    • D、24小时
    • E、30小时
  50. 有助于减轻肾病综合征病人尿蛋白的药物为

    • A、细胞毒药物
    • B、血小板解聚剂
    • C、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
    • D、免疫抑制剂
    • E、氨基糖苷类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