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内科护理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7)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
- A.产生血小板抗体
- B.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 C.机体免疫功能缺陷
- D.铁缺乏
- E.凝血因子缺乏
-
白血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 A.产生血小板抗体
- B.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 C.机体免疫功能缺陷
- D.铁缺乏
- E.凝血因子缺乏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
- A.产生血小板抗体
- B.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 C.机体免疫功能缺陷
- D.铁缺乏
- E.凝血因子缺乏
-
ITP的主要发病机制
- A.产生血小板抗体
- B.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 C.机体免疫功能缺陷
- D.铁缺乏
- E.凝血因子缺乏
-
引起"肾前型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
- A、挤压综合征
- B、感染性休克
- C、大面积烧伤
- D、盆腔手术误扎双侧输尿管
- E、缺水、休克、血容量减少
-
35kg小儿的体表面积为
- A.1.05m2
- B.1.18m2
- C.1.28m2
- D.1.08m2
- E.1.15m2
-
在碱性尿液中形成的结石是
- A、尿酸结石
- B、黄嘌呤结石
- C、磷酸钙结石
- D、胱氨酸结石
- E、以上均错误
-
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 A、胎膜早破
- B、宫内感染
- C、产道感染
- D、脐部感染
- E、羊水感染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辅助检查结果不会出现
- A、肺透光度降低
- B、呈现网状颗粒阴影
- C、轻症患者出现白肺
- D、胃液震荡实验泡沫多可排除本病
- E、出现支气管充气征
-
反常呼吸常发生于
- A、单根肋骨骨折
- B、多根肋骨单处骨折
- C、多根肋骨多处骨折
- D、单根肋骨单处骨折
- E、胸壁软组织损伤
-
外阴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
- A、外阴鳞状细胞癌
- B、外阴恶性黑色素瘤
- C、外阴基底细胞癌
- D、前庭大腺癌
- E、外阴鲍文病
-
诊断直肠癌最重要且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 A、血清癌胚抗原(CEA)测定
- B、大便潜血试验
- C、直肠指检
- D、纤维结肠镜检查
- E、CT检查
-
患者,女性,72岁。站立时阴道外有异物,平卧后消失,应首先做的检查是
- A、外阴部检查
- B、双合诊
- C、三合诊
- D、直肠-腹部诊
- E、窥器检查
-
关于脊柱外伤和脊髓损伤的关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脊髓损伤阶段与椎体手术平面不一致
- B、胸椎较固定,所以胸椎的脱位多无脊髓损伤
- C、有的病例表现为明显的脊髓损伤,但X线片却无骨折脱位
- D、屈曲型骨折脱位造成骨髓损伤最多见
- E、椎管狭窄患者,脊柱创伤更易发生脊髓损伤
-
贯穿整个分娩过程中的分娩机转动作是
- A、衔接
- B、俯屈
- C、外旋转
- D、下降
- E、内旋转
-
服用过量的维生素D可导致
- A、低钙血症
- B、高镁血症
- C、高钙血症
- D、高磷血症
- E、低镁血症
-
颅前窝骨折可合并损伤的神经是
- A、嗅神经
- B、展神经
- C、听神经
- D、面神经
- E、滑车神经
-
脑血栓形成的最常见原因是
- A、高血压
- B、糖尿病
- C、高脂血症
- D、脑动脉粥样硬化
- 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剖宫产术的禁忌证是
- A、胎盘早剥
- B、宫缩乏力
- C、头盆不称
- D、死胎
- E、胎儿宫内窘迫
-
下列症状不是甲状腺肿大所致的压迫症状是
- A、干咳
- B、声音嘶哑
- C、吞咽及呼吸困难
- D、突眼
- E、头颈部活动受限
-
动脉瓣狭窄引起心功能代偿反应最主要的是
- A、心率加快
- B、左心室肥厚
- C、回心血容量增加
- D、左心室腔扩大
- E、左心房扩大
-
不符合内脏性疼痛临床特点的是
- A、疼痛过程缓慢、持续
- B、痛感弥散,定位不准确
- C、痛觉迟钝,对刺、割、灼等刺激不敏感
- D、感觉敏锐,定位准确
- E、对较强的张力及缺血、炎症等刺激较敏感
-
中毒性痢疾多见于
- A、新生儿
- B、婴幼儿
- C、儿童
- D、青年
- E、成人
-
妊娠后输卵管及外阴变化哪项不对
- A、输卵管充血、水肿
- B、输卵管变短
- C、输卵管系膜血管增多
- D、外阴有色素沉着
- E、外阴组织松软
-
诊断骨肿瘤良恶性最主要的依据是
- A、病情发展快
- B、实验室检查
- C、临床表现明显
- D、病理组织学检查
- E、X线或同位素检查
-
胆总管下端结石易发生
- A、梗阻
- B、梗阻合并急性胆管炎
- C、急性胆管炎
- D、胆管出血
- E、胆管穿孔
-
最常见的腹外疝是
- A、股疝
- B、脐疝
- C、切口疝
- D、腹股沟斜疝
- E、腹股沟直疝
-
进行残余尿测定时,提示膀胱逼尿肌处于早期失代偿状态时的残余尿量为
- A、10~20ml
- B、20~30ml
- C、30~50ml
- D、50~60ml
- E、60~80ml
-
上呼吸道包括
- A、会厌及喉
- B、鼻窦
- C、咽
- D、咽鼓管
- E、以上说法均正确
-
下列关于一氧化碳中毒机制,描述正确的是
- A.C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O2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大240倍
- B.O2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C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大240倍
- C.C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O2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大3600倍
- D.O2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C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大3600倍
- E.二者亲和力一样大
-
感染性休克最常见的原因是
- A、G+菌感染
- B、G-菌感染
- C、病毒感染
- D、螺旋体感染
- E、真菌感染
-
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X线检查常见表现是
- A、左房、左室大
- B、右房、左室大
- C、右房、右室大
- D、左房、右室大
- E、左、右房,左室大
-
骨盆骨折多合并以下内脏损伤,但一般不会导致
- A、膀胱损伤
- B、尿道损伤
- C、阴道损伤
- D、直肠损伤
- E、子宫损伤
-
急性感染性喉炎多发生于
- A、春秋
- B、春夏
- C、秋冬
- D、冬春
- E、夏秋
-
休克病人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2.45kPa(25cmH2O),表示
- A.肺梗塞
- B.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
- C.肺循环阻力增加
- D.血容量不足
- E.充血性心力衰竭
-
肾盂肾炎的主要感染途径是
- A、血行感染
- B、淋巴道感染
- C、上行感染
- D、呼吸道感染
- E、院内感染
-
属于特异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 B、大肠杆菌
- C、β溶血性链球菌
- D、白色念珠菌
- E、铜绿假单胞菌
-
毒蛇咬伤后现场急救的方法是( )
- A、向肢体近心端方向挤压伤口
- B、在咬伤肢体近侧关节下方近创口处用止血带缚扎
- C、抬高上肢,迅速转运
- D、将上肢浸入冷水(4~7℃)3~4小时,后用冰袋
- E、立即彻底清创,截除被咬伤的上肢
-
泌尿系结核最早受到感染的是
- A、单侧肾脏
- B、双侧肾脏
- C、输尿管
- D、膀胱
- E、尿道
-
急性白血病的典型骨髓象是
- A、原始及幼稚细胞减少,幼红和巨核细胞减少
- B、原始及幼稚细胞增生,幼红和巨核细胞增生
- C、原始及幼稚细胞增生,幼红和巨核细胞减少
- D、原始及幼稚细胞减少,幼红和巨核细胞增生
- E、原始及幼稚细胞正常,幼红和巨核细胞减少
-
布氏杆菌病主要传染源为
- A、潜伏期患者
- B、隐匿带菌者
- C、病畜
- D、症状期患者
- E、恢复期患者
-
新生儿俯卧位时能抬头1~2秒;抬头较稳的月龄大概为
- A、1个月时
- B、2个月时
- C、3个月时
- D、4个月时
- E、5个月时
-
急性乳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 A、溶血性链球菌
- B、变形杆菌
- C、大肠埃希菌
- D、厌氧菌
- E、金黄色葡萄球菌
-
支气管扩张主要的诊断依据是
- A、痰涂片或细菌培养
- B、胸部X线检查
- C、CT检查
- D、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 E、支气管造影
-
脾脏开始造血的时间是在胚胎第几周
- A、4周
- B、6周
- C、8周
- D、10周
- E、12周
-
破伤风感染发作最主要的条件
- A、开放性损伤
- B、多种细菌感染
- C、人体抵抗力低下
- D、创口内无氧环境
- E、细菌直接侵入伤口
-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诱发因素不包括
- A、糖尿病
- B、长期口服雌激素
- C、妊娠
- D、长期使用抗生素
- E、长期服用维生素C
-
低血钾常发生于
- A、钾离子摄入减少
- B、醛固酮分泌减少
- C、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减少
- D、肾排钾减少
- E、代谢性酸中毒
-
某患者,近半个月来间断出现心悸,伴漏跳感,查心电图示:PR间期正常且恒定不变,有间歇性的P波与QRS波群脱落,呈3:2传导;QRS波群形态正常。据此可判断其发生的心律失常类型是
- A、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B、窦性心律失常
- C、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 D、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 E、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
各种肠梗阻病人X线检查表现应除外
- A、杯口状阴影
- B、鱼肋骨刺状阴影
- C、立位腹部X线平片见多个气液平面
- D、气胀肠襻
- E、龛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