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内科护理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6)
-
经产妇妊娠95天,入院要求终止妊娠,最常用的方法是
- A.负压吸引术
- B.钳刮术
- C.水囊引产
- D.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法
- E.药物流产
-
经产妇妊娠60天,入院要求终止妊娠,最常用的方法是
- A.负压吸引术
- B.钳刮术
- C.水囊引产
- D.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法
- E.药物流产
-
4:3:2溶液
- A.1/2张
- B.1/3张
- C.1/4张
- D.2/3张
- E.等张
-
小刘,20岁,妊娠35天,入院要求终止妊娠,最常用的方法是
- A.负压吸引术
- B.钳刮术
- C.水囊引产
- D.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法
- E.药物流产
-
2:3:1溶液
- A.1/2张
- B.1/3张
- C.1/4张
- D.2/3张
- E.等张
-
血液中最重要的一对缓冲物质是
- A、碳酸氢根与碳酸
- B、氯离子与盐酸
- C、磷酸氢根与磷酸
- D、硫酸根与硫酸
- E、以上都是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机制是
- A、造血原料缺乏
- B、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 C、急性失血
- D、严重感染
- E、红细胞破坏
-
妊娠重症肝炎常并发( ),威胁母婴生命
- A、妊高症
- B、DIC
- C、子痫
- D、糖代谢障碍
- E、心理衰竭
-
心脏停搏最常见的原因是
- A、冠心病
- B、电解质紊乱
- C、酸碱平衡失调
- D、意外事件
- E、药物中毒或过敏
-
有明显颅内压增高征象的患者应禁忌的检查是
- A、CT
- B、MRI
- C、头颅摄片
- D、腰穿
- E、血常规
-
自身免疫性胃炎引起恶性贫血的原因是
- A.铁的吸收不良
- B.维生素B12吸收不良
- C.缺乏叶酸
- D.红细胞破坏过多
- E.长期服药
-
脑性瘫痪的病因不包括
- A、羊水栓塞
- B、颅内出血
- C、窒息
- D、胆红素增高
- E、外伤
-
患者,男性,行胆囊切除术,术后3~6日出现体温升高,超过38.5℃,可能是由于
- A、麻醉反应
- B、肺不张
- C、输血反应
- D、感染
- E、外科手术热
-
猩红热的主要传染源为
- A、病人及带菌者
- B、潜伏期及病人
- C、潜伏期及带菌者
- D、恢复期病人
- E、受感染的猪
-
腹部损伤的病人血、尿淀粉酶升高提示可能伤及
- A、肝
- B、胰腺
- C、脾
- D、肾
- E、胆道
-
可以立即行输卵管结扎术的情况是
- A、月经干净后5~10天
- B、人工流产后
- C、正常产后48~72小时
- D、哺乳期未转经者
- E、分娩后2周
-
外科病人营养不良的特点是
- A、以蛋白质不足为主
- B、以能量不足为主
- C、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入不足
- D、蛋白质-能量不足
- E、脂肪摄入不足
-
气胸病人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位置是
- A、腋中线第2肋间
- B、锁骨中线第2肋间
- C、腋前线第2肋间
- D、腋后线第2肋间
- E、腋中线第6肋间
-
有关阴道正确的说法是
- A、阴道上窄下宽
- B、阴道前穹窿深、后穹窿浅
- C、阴道是连接子宫与外阴的通道
- D、阴道表面由单层柱状上皮覆盖
- E、阴道粘膜腺体可分泌少量黏液
-
关于病毒性脑炎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的病毒导致的脑炎有不同的发病季节
- B、肠道病毒感染多在夏季发生
- C、80%是由肠道病毒引起
- D、10%是由虫媒病毒引起
- E、肠道病毒感染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
肾病综合征的四大特征中,对病理生理影响最大的是
- A、高度水肿
- B、大量蛋白尿
- C、低蛋白血症
- D、高胆固醇血症
- E、选择性蛋白尿
-
ARDS发生的最基本的病理基础是
- A、低氧血症
- B、酸中毒
- C、肺泡内及间质水肿
- D、呼吸道梗阻
- E、通气功能障碍
-
关于高渗性脱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丢失水分为主
- B.细胞内脱水严重
- C.Na+从细胞外向细胞内流
- D.抗利尿激素增加
- E.尿比重增高
-
提示胎膜早破发生的PH值结果是
- A、5.2
- B、5.7
- C、6.2
- D、6.7
- E、7.2
-
结肠不包括
- A、盲肠
- B、阑尾
- C、升结肠
- D、降结肠
- E、乙状结肠
-
分娩时产妇过早使用腹压易导致
- A、产妇疲劳和宫颈水肿
- B、胎儿窘迫
- C、羊水混浊
- D、胎膜早破
- E、产程加速
-
某新生儿娩出1分钟Apgar评分为3分,给予胸外按压,最佳频率为( )
- A、60次/分钟
- B、80次/分钟
- C、100次/分钟
- D、120次/分钟
- E、140次/分钟
-
患者,男性,28岁,近2年来反复水肿,近1月牙龈出血,夜尿增多,口渴气促,昨起排稀水便及柏油便,逐渐出现意识障碍。BP160/110mmHg,Hb60g/L,为尽快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 A、骨髓穿刺涂片
- B、肝功能检查
- C、心功能检查
- D、血肌酐测定
- E、尿沉渣检查
-
浅表痛为锐痛,其传入神经纤维是
- A、α纤维
- B、β纤维
- C、C纤维
- D、Aγ纤维
- E、Aδ纤维
-
百日咳患儿外周血常规示WBC增高且以淋巴细胞分类为主,其原因为百日咳杆菌产生的
- A、O抗原
- B、K抗原
- C、支气管细胞毒素
- D、百日咳毒素
- E、组胺致敏因子
-
一诊断为尿瘘的妇女为明确瘘孔部位,下列检查中应除外
- A、亚甲蓝(美蓝)试验
- B、靛胭脂试验
- C、膀胱镜检查
- D、宫腔镜检查
- E、肾盂输尿管静脉造影术
-
男性,30岁,车祸后诉腹痛难忍,伴恶心、呕吐,X线腹透,见膈下游离气体,拟诊为急性腹膜炎,胃肠道穿孔。其致病菌主要是
- A、溶血性链球菌
- B、肺炎双球菌
- C、变形杆菌
- D、大肠埃希菌
- E、厌氧类杆菌
-
8个月小儿的体重,按公式粗略估计应为
- A、8.0kg
- B、8.5kg
- C、7.5kg
- D、7.0kg
- E、9.0kg
-
Whipple三联征指
- A、癫痫状发作症状;空腹血糖<50mg/dl,用葡萄糖后症状缓解
- B、癫痫状发作症状;空腹血糖<50mg/dl,静注高血糖素后缓解
- C、腹痛;空腹血糖<50mg/dl,用葡萄糖后症状缓解
- D、腹痛;血清胰岛素值高于正常,用葡萄糖后症状缓解
- E、空腹恶心、呕吐,葡萄糖激发试验阳性,静注高血糖素后缓解
-
小儿生理性贫血发生于生后
- A、10天
- B、1个月
- C、2~3个月
- D、4~5个月
- E、6~7个月
-
诊断颅底骨折最重要的依据是
- A、意识障碍
- B、脑脊液漏
- C、脑脊液检查
- D、颅底骨质凹陷
- E、CT检查
-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感染途径主要是
- A、肛腺感染扩散
- B、直肠黏膜感染蔓延
- C、淋巴扩散
- D、血行播散
- E、肛周皮肤直接感染
-
女性,46岁,主诉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绞痛,恶心、呕吐,体温37.5℃,B超提示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的发病因素不包括
- A、细菌感染
- B、结石梗阻
- C、创伤
- D、胰液进入胆囊
- E、肠液进入胆囊
-
发达国家小儿病毒性肺炎最主要的病原是
- A、呼吸道合胞病毒
- B、腺病毒
- C、流感病毒
- D、柯萨奇病毒
- E、巨细胞病毒
-
急性血源性炎好发于小儿长骨干骺端的原因是( )
- A、干骺端有丰富的淋巴网
- B、干骺端血流丰富而缓慢
- C、干骺端骨质较疏松
- D、外伤后此处毛细血管网易出血
- E、干骺端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和淋巴网
-
下丘脑的作用是
- A、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 B、分泌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 C、分泌缩宫素
- D、神经系统与内分泌联系的枢纽
- E、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新生儿,胎龄37周,体重2700g,其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5百分位,该新生儿属于
- A、早产儿,适于胎龄儿
- B、足月儿,适于胎龄儿
- C、足月儿,小于胎龄儿
- D、早产儿,大于胎龄儿
- E、足月儿,大于胎龄儿
-
以下关于正常足月新生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出生时胎龄满37~42周
- B、体重在2500g以上
- C、头围在36cm以上
- D、身长在47cm以上
- E、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新生儿
-
法洛四联症的心脏畸形中对患儿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最有影响的是
- A、房间隔缺损
- B、室间隔缺损
- C、肺动脉狭窄
- D、主动脉骑跨
- E、右心室肥厚
-
对2~5岁小儿进行心脏检查,其结果正常的是
- A、左心界位于第四肋间左锁骨中线外1cm处
- B、左心界位于第四肋间右锁骨中线外
- C、左心界位于第五肋间隙
- D、左心界位于锁骨中线上
- E、左心界位于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0.5~1cm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不会出现的体征是
- A、胸廓呈桶状
- B、呼吸运动减弱
- C、两肺语颤增强
- D、双肺叩诊过清音
- E、两肺肺泡呼吸音减弱
-
2型糖尿病患者,经速效胰岛素治疗,尿糖转为阴性后突然昏迷,应首先考虑为
- A、高渗性昏迷
- B、酮症酸中毒
- C、癫痫发作
- D、血管病变引发脑出血
- E、低血糖昏迷
-
急性肾小球肾炎时,最典型的尿液特征是出现
- A、蛋白
- B、颗粒管型
- C、透明管型
- D、红细胞管型
- E、脓细胞
-
下列不是取出宫内节育器指征的是
- A、绝经1年
- B、带器妊娠者
- C、节育器异位
- D、宫颈Ⅲ度糜烂
- E、计划再生育
-
患者,男性,30岁,自诉近期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实验室检查: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其原因可能是
- A、缺维生素K
- B、缺维生素B
- C、缺叶酸
- D、缺钙
- E、缺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