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外科护理(中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七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护理人员进行优化组合,使不同年龄阶段、个性、特长的护理人员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做到各尽所长、优势互补

    • A.满足患者护理需要原则
    • B.合理结构原则
    • C.优化组合原则
    • D.经济效能原则
    • E.动态调整原则
  2. 根据患者护理需要

    • A.满足患者护理需要原则
    • B.合理结构原则
    • C.优化组合原则
    • D.经济效能原则
    • E.动态调整原则
  3. 综合性计划,包括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步骤、资源分配以及为完成既定方针所需的其他要素

    • A.策略
    • B.规程
    • C.规则
    • D.规划
    • E.预算
    • F.政策
  4. 在编设和使用护理人员时,保证优质、高效的基础上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

    • A.满足患者护理需要原则
    • B.合理结构原则
    • C.优化组合原则
    • D.经济效能原则
    • E.动态调整原则
  5. 根据时间顺序确定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规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步骤

    • A.策略
    • B.规程
    • C.规则
    • D.规划
    • E.预算
    • F.政策
  6. 组织为全面实现目标而对整体行动过程、工作部署以及资源进行布置的总纲

    • A.策略
    • B.规程
    • C.规则
    • D.规划
    • E.预算
    • F.政策
  7. 计划的制订应抓住关键及重点,着力解决影响全局的问题是指

    • A.系统原则
    • B.重点原则
    • C.创新原则
    • D.弹性原则
    • E.可考核性原则
  8. 具体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

    • A.策略
    • B.规程
    • C.规则
    • D.规划
    • E.预算
    • F.政策
  9. “计划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目标为导向”指计划工作应遵循

    • A.系统原则
    • B.重点原则
    • C.创新原则
    • D.弹性原则
    • E.可考核性原则
  10. 患者女性,30岁,急性呼吸道感染入院,体温39℃。

    患者应用抗生素后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继续使用抗生素的时间

    • A、症状消失即可停药
    • B、2~3天
    • C、3~4天
    • D、5~6天
    • E、6~7天
  11. 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后病情没有好转,以下处理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改用其他抗生素药物
    • B、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
    • C、调整给药途径
    • D、选择联合使用抗生素
    • E、调整药物剂量
  12. 患者,女性,20岁。因车祸导致脊髓损伤,查体:口温34.2℃,脉搏70次/分,血压100/60mmHg,四肢麻木无力。

    该患者体温分期是

    • A、正常体温波动范围内
    • B、轻度体温过低
    • C、中度体温过低
    • D、重度体温过低
    • E、致死温度
  13. 该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 A、开窗通风
    • B、多饮水
    • C、头枕冰袋
    • D、监测体温变化,至少每4小时测量一次
    • E、加盖被
  14. 该患者首选的麻醉方式是

    • A、颈丛神经阻滞
    • B、臂丛神经阻滞
    • C、全身麻醉
    • D、硬膜外麻醉
    • E、蛛网膜下腔麻醉
  15. 该患者麻醉前不能使用的药物是

    • A、利多卡因
    • B、哌替啶
    • C、地西泮
    • D、阿托品
    • E、苯巴比妥钠
  16. 在行支气管镜检查时下列哪项容易引起肺部感染

    • A、应在专用窥镜室内进行
    • B、应戴口罩、帽子
    • C、毛刷和活剪钳要符合无菌要求
    • D、纤维支气管镜应行中水平消毒
    • E、操作时要戴无菌手套
  17. 患者,男性,63岁,行纤维支气管镜检,3日后咳黄色黏痰,体温38.5~39℃。

    血常规:白细胞增高,应首先考虑

    • A、上呼吸道感染
    • B、咽炎
    • C、肺部感染
    • D、化脓性扁桃体炎
    • E、肺结核
  18. 造成肺部感染的因素与下列哪项无关

    • A、寄生于呼吸道的细菌
    • B、误吸入口、咽分泌物
    • C、空气中的细菌
    • D、患者免疫能力低下
    • E、黏附于纤维支气管镜上的细菌
  19. 使用增效戊二醛进行消毒处理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浓度为1%
    • B、采用去盖浸泡法
    • C、使用前加入亚磷酸钠防锈
    • D、浸泡时间为10小时
    • E、取出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
  20. 下列不属于领导权力主要表现的是

    • A、用人权
    • B、决策权
    • C、指挥权
    • D、影响权
    • E、奖罚权
  21. "管理者在任何系统的管理中,都要注重讲究实效"体现了

    • A、人本原理
    • B、效益原理
    • C、系统原理
    • D、动态原理
    • E、价值原理
  22. 发生锐器伤后的处理措施不妥的是

    • A、挤血并冲洗伤口
    • B、清创和消毒
    • C、报告和记录
    • D、跟踪监测
    • E、直接包扎
  23. 以下不是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疾病的适应证的是

    • A、症状重,甲状腺较大
    • B、年龄<20岁,妊娠,年老体弱等不宜手术者
    • C、术前准备
    • D、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
    • E、作为放射性I的辅助治疗
  24. 管理的职能包括

    • A、决策、组织、人员管理、领导、控制
    • B、决策、计划、人员管理、领导、控制
    • C、领导、计划、组织、决策、控制
    • D、计划、组织、人员管理、领导、决策
    • E、计划、组织、人员管理、领导、控制
  25. 有关协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协调是减少内耗、增加效益的重要手段
    • B、协调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方法
    • C、协调是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 D、协调的本质在于解决各种矛盾
    • E、协调措施可脱离既定的目标
  26. “是”或“不是”、“好”或“不好”等回答对应的提问方式是

    • A、封闭式
    • B、开放式
    • C、复合式
    • D、探索式
    • E、偏向式
  27. 麻醉前禁食水最主要的目的是

    • A、便于术中操作
    • B、防止术后便秘
    • C、防止术后腹胀
    • D、防止术后尿潴留
    • E、预防术中、术后呕吐误吸
  28. 不符合自我排班目的的是

    • A、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 B、促进团体凝聚力的提高
    • C、使护士长与护理人员关系融洽
    • D、为护士长节省排班时间
    • E、管理者掌握全部护理人力
  29. 看到飞来的物体,人立即产生躲避的行为是一种

    • A、反射
    • B、调试
    • C、顺应
    • D、应对
    • E、自我控制
  30. 下列是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 A、性接触
    • B、同桌进餐
    • C、握手
    • D、拥抱
    • E、共用浴具
  31. 一定要采用间歇性给药方案,可将每次剂量溶于100ml液体内滴注0.5~1小时,按q6h、q8h、q12h时间给药的抗生素是

    • A、β-内酰胺类
    • B、氨基糖苷类
    • C、大环内酯类
    • D、喹诺酮类
    • E、糖肽类
  32. B-D试验测试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

    • A、126℃,5.5~6分钟
    • B、131℃,4.5~5分钟
    • C、134℃,3.5~4分钟
    • D、137℃,2.5~3分钟
    • E、141℃,1.5~2分钟
  33. 对于健康促进概念的诠释错误的是

    • A、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自身健康的过程
    • B、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自身健康的过程
    • C、健康促进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
    • D、健康促进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战略
    • E、健康促进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34. 隔离区域物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体温计专人使用,用后须经高水平消毒才能用于其他患者
    • B、血压计可以给不同病原菌感染者共同使用
    • C、传染患者使用后的物品,丢在黑色垃圾袋中
    • D、病历可随意进出隔离室
    • E、检验标本需放在容器内,但不需要加盖
  35. 控制的基本过程中,关键步骤是

    • A、建立标准
    • B、衡量绩效
    • C、制定预算
    • D、纠正偏差
    • E、同步监测
  36. 以下消毒灭菌方法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是

    • A、环氧乙烷气体熏蒸法
    • B、紫外线照射
    • C、高压蒸汽法
    • D、消毒液浸泡法
    • E、电离辐射法
  37. 发展可选方案时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 A、方案与组织目标的相关程度
    • B、可预测的投入与效益之比
    • C、公众的接受程度
    • D、管理层的认可程度
    • E、时间因素
  38. 由护理人员个人汇报学习体会的院内培训方法是

    • A、临床实践
    • B、定期查房
    • C、专题讲座
    • D、读书报告会
    • E、短期培训班
  39. 患者出院后其使用过的褥子和棉被最佳处理方法是

    • A、日光曝晒2小时或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 B、日光曝晒4小时或环氧乙烷消毒
    • C、日光曝晒6小时或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 D、日光曝晒2小时或环氧乙烷消毒
    • E、日光曝晒6小时或消毒液浸泡消毒
  40. 下列关于结核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核分枝杆菌不耐受阳光和高热
    • B、患者吐出的痰液干燥后仍有传染性
    • C、患者痰液应用纸盒盛装后焚烧
    • D、碘伏和酒精不可杀灭结核分枝杆菌
    • E、排菌的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41. “您今天的气色好多了,是吧?”属于常见提问方式中的

    • A、封闭式
    • B、开放式
    • C、复合式
    • D、探索式
    • E、偏向式
  42. 以下关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强调通过检查手段提高质量
    • B、强调诚信
    • C、强调对员工尊重、引导、激励、授权
    • D、强调工作指标是动态的持续性提高的
    • E、强调全员参与
  43. 首次提出科学管理概念的“科学管理之父”是

    • A、韦伯
    • B、法约尔
    • C、泰勒
    • D、梅奥
    • E、麦格雷戈
  44. 关于“健康信念模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以卫生保健知识为主要基础
    • B、以社会心理学方法及理论为基础
    • C、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三个连续过程
    • D、认为可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技能,促进健康行为产生
    • E、提出产生健康信念需具备的三方面认识
  45. 讳疾忌医属于

    • A、不良生活方式
    • B、A型行为模式
    • C、致病性行为模式
    • D、不良疾病行为
    • E、C型行为模式
  46. 小组护理的优点是

    • A、护理工作有计划和评价,患者得到较全面的护理
    • B、患者的安全感与归属感增加
    • C、加强了护患的沟通合作
    • D、有利于提高护士操作熟练度
    • E、节省人力和经费
  47. 对主持小组讨论中的开场白,恰当的描述是

    • A、向与会者表示感谢
    • B、明确讨论目的和主题
    • C、鼓励发言、形成气氛
    • D、生动有趣、设置悬念
    • E、邀请与会者进行自我介绍
  48. 一骨折病人入院时无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4d后出现肺部感染的症状和体征,该病人是

    • A、医院感染
    • B、非医院感染
    • C、正常现象
    • D、并发症
    • E、难以确定
  49. 管理的基本特征指的是

    • A、时间的管理
    • B、管理的广泛性
    • C、管理的综合性
    • D、管理的艺术性
    • E、社会的管理
  50. 菌群交替症亦称正常菌群的

    • A、一度失调
    • B、二度失调
    • C、三度失调
    • D、纵向转移
    • E、横向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