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8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知识)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应进一步进行的筛查试验为

    • A.外周血白细胞
    • B.抗核抗体
    • C.抗内皮细胞抗体
    • D.尿蛋白
    • E.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2. 如筛查呈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查,最应做的检查是

    • A.外周血白细胞
    • B.抗SSA/SSB抗体
    • C.抗内皮细胞抗体
    • D.尿蛋白
    • E.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3. (题干)患者女性,68岁。口干,眼干病史10年,伴夜尿增多。临床疑诊

    • A.风湿热
    • B.糖尿病
    • C.红斑狼疮
    • D.干燥综合征
    • E.甲亢
  4. 叶酸缺乏或维生素B12缺乏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血红蛋白病
    • C.缺铁性贫血
    • D.巨幼红细胞贫血
    •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5. 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血红蛋白病
    • C.缺铁性贫血
    • D.巨幼红细胞贫血
    •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6. 细胞外铁染色阴性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血红蛋白病
    • C.缺铁性贫血
    • D.巨幼红细胞贫血
    •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7. Coombs试验阳性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血红蛋白病
    • C.缺铁性贫血
    • D.巨幼红细胞贫血
    •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8. 在下列细胞中,借助抗原识别受体捕获抗原的细胞是

    • A.吞噬细胞
    • B.树突状细胞
    • C.并指状细胞
    • D.郎格汉斯细胞
    • E.B细胞
  9. 血红蛋白异常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血红蛋白病
    • C.缺铁性贫血
    • D.巨幼红细胞贫血
    •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0. 关于抗原处理及呈递的内源性途径,错的是

    • A.病毒蛋白或肿瘤抗原在内质网内形成多肽片段
    • B.成多肽片段与MHC-Ⅰ类分子结合
    • C.成多肽片段与MHC分子结合的复合物经高尔基体表达于细胞表面
    • D.多肽片段与MHC分子结合的复合物被CD4T细胞识别
    • E.多肽片段与MHC分子结合的复合物被CD8T细胞识别
  11. 动物采血应在末次免疫后

    • A.1~3天
    • B.6~7天
    • C.7~10天
    • D.10~20天
    • E.20天以上
  12. 免疫接种后易引起局部持久溃疡和形成肉芽肿的佐剂是

    • A.福氏完全佐剂
    • B.福氏不完全佐剂
    • C.细胞因子佐剂
    • D.内毒素
    • E.多聚核苷酸
  13. 不属于血清学反应的是

    • A.凝集反应
    • B.溶血反应
    • C.溶菌反应
    • D.补体结合反应
    • E.变态反应
  14. 制备蛋白质抗原时破碎组织细胞最简便的方法为

    • A.反复冻融法
    • B.超声破碎法
    • C.表面活性剂处理法
    • D.自溶法
    • E.酶处理法
  15.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不包括

    • A.温度
    • B.电解质
    • C.pH
    • D.适当振摇
    • E.溶液量
  16. 抗原抗体反应需要合适的温度才有利于两者结合,其范围一般为

    • A.4~10℃
    • B.11~15℃
    • C.16~20℃
    • D.15~40℃
    • E.41~50℃
  17. 抗原抗体的反应特点不包括

    • A.特异性
    • B.比例性
    • C.可逆性
    • D.多价性
    • E.电离性
  18. 抗原抗体反应分为几个阶段

    • A.2个
    • B.3个
    • C.4个
    • D.6个
    • E.7个
  19. Th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是由

    • A.CD4分子与MHC-Ⅱ类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
    • B.IL-1与相应受体作用产生的
    • C.协同刺激分子与相应受体相互作用产生的
    • D.TCR与抗原相互作用产生的
    • E.B+C
  20. 抗原抗体反应中,前带现象是指

    • A.抗原过剩
    • B.抗体过剩
    • C.由pH的变化而引起
    • D.由温度的变化而引起
    • E.由离子强度的变化而引起
  21. B细胞成为抗原呈递细胞主要是由于

    • A.吞噬能力
    • B.分泌大量IL-2的能力
    • C.在骨髓内发育成熟的
    • D.表达MHC-Ⅱ类抗原
    • E.在肠道淋巴样组织中大量存在
  22. 初次免疫应答时产生抗体的特点是

    • A.以IgM为主
    • B.维持时间长
    • C.IgG与IgM几乎同时发生
    • D.抗体效价高
    • E.为高亲和性抗体
  23. 除B细胞和Th细胞外,与抗体产生有关的细胞还有

    • A.吞噬细胞
    • B.嗜酸性粒细胞
    • C.嗜碱性粒细胞
    • D.肥大细胞
    • E.NK细胞
  24. 下列哪个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 A.早幼粒细胞
    • B.晚幼粒细胞
    • C.杆状核粒细胞
    • D.晚幼红细胞
    • E.网织红细胞
  25. 与Th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无关的成分是

    • A.IL-1
    • B.MHC-Ⅱ类分子
    • C.IL-2
    • D.APC
    • E.补体
  26. T细胞表面CD3分子的主要作用是

    • A.是黏附分子,在抗原提呈过程中起辅助作用
    • B.是Th细胞的表面标志
    • C.传递抗原信息并激活T细胞
    • D.是Tc细胞的表面标志
    • E.是SRBC受体
  27. 制各血涂片,如血膜较厚,可能由于

    • A.血滴较大
    • B.玻片不清洁
    • C.推片角度太小
    • D.推片速度太慢
    • E.推片用力不均
  28. 核象右移是指占白细胞分类总数3%以上为中性粒细胞,其核分叶为

    • A.3叶或以上
    • B.4计或以上
    • C.5叶或以上
    • D.6叶或以上
    • E.8叶或以上
  29. 正常阴道分泌物中可见大量

    • A.乳酸杆菌
    • B.白细胞
    • C.红细胞
    • D.球菌
    • E.线索细胞
  30. 溶血性贫血的试验诊断步骤中,不包括

    • A.确定有无贫血
    • B.确定有无溶血
    • C.确定溶血部位
    • D.确定溶血的原因
    • E.判断溶血的严重程度
  31. 常规精子计数时,得中央大方格内5个中方格精子数N,则计算公式为

    • A.N×105/L
    • B.N×106/L
    • C.N×107/L
    • D.N×108/L
    • E.N×109/L
  32. 不属于渗出液特点的是

    • A.炎症性诱因引起
    • B.比密>1.018
    • C.RiValta为阳性
    • D.葡萄糖含量与血糖一致
    • E.能自凝
  33. CSF中氯化物含量明显减少,见于

    • A.结核性脑膜炎
    • B.化脓性脑膜炎
    • C.病毒性脑膜炎
    • D.隐球菌性脑膜炎
    • E.梅毒性脑膜炎
  34. 下列哪项不是酶的特性

    • A.能提高反应速度
    • B.可以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 C.催化反应有专一性
    • D.其活性可被调控
    • E.对反应环境敏感
  35. 毛细血管采血,进针深度应在

    • A.1~2mm
    • B.2~3mm
    • C.3~4mm
    • D.4~5mm
    • E.不超过5mm
  36. 连续监测法计算酶催化活性浓度是在哪个反应期

    • A.零级
    • B.一级
    • C.二级
    • D.三级
    • E.混合级
  37. 关于蛋白电泳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 A.不同电泳介质分离效果不同
    • B.电压为电流与电阻的乘积
    • C.缓冲液离子强度越高,温度越高
    • D.血清和血浆的电泳染色结果完全相同
    • E.缓冲液浓度越高,分离色带越清楚
  38. 可消除检测体系或样本浑浊的方法是

    • A.单试剂双波长法
    • B.单波长双试剂法
    • C.双波长法
    • D.双试剂法
    • E.双波长双试剂法
  39. 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如下,但除外

    • A.食物中缺少
    • B.营养不良
    • C.长期腹泻
    • D.硒缺乏
    • E.日照不够
  40. 产生高钙血症最重要的原因是

    • A.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B.严重挤压伤
    • C.严重糖尿病
    • D.严重酸中毒
    • E.口服硫酸镁
  41. 肾脏对钠的调节是

    • A.多吃多排
    • B.少吃多排
    • C.多吃少排
    • D.不吃也排
    • E.排出量与尿量无关
  42. 下列疾病中造血红髓被脂肪替代的是

    • A.巨幼红细胞贫血
    • B.再生障碍性贫血
    • C.溶血性贫血
    • D.感染性贫血
    • E.缺铁性贫血
  43. 正常骨髓象的淋巴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

    • A.10%
    • B.40%
    • C.30%
    • D.20%
    • E.50%
  44. 低血钾的阈值(mmol/L)是

    • A.2.5
    • B.3.5
    • C.4.5
    • D.5.5
    • E.6.5
  45. 机会致病性原虫是

    • A.Plosmodium vivax
    • B.Toxoplasma gondii
    • C.Leishmania donovani
    • D.Trichomonas vaginalis
    • E.Entamoeba histolytica
  46. 血清清蛋白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 A.双缩脲比色法
    • B.磺柳酸比色法
    • C.凯氏定氮法
    • D.溴甲酚绿比色法
    • E.丽春红比色法
  47. 血清总蛋白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 A.双缩脲比色法
    • B.磺柳酸比色法
    • C.凯氏定氮法
    • D.溴甲酚绿比色法
    • E.丽春红比色法
  48. 下例何种物质没有酶的催化功能

    • A.AST
    • B.Mb
    • C.LD
    • D.CK
    • E.CK—MB
  49.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不可能出现的检测结果是

    • A.血钠降低
    • B.血钾降低
    • C.血钙降低
    • D.血糖升高
    • E.葡萄糖耐量降低
  50. 临床上称Rh阴性,是指红细胞不含

    • A.d抗原
    • B.E抗原
    • C.D抗原
    • D.e抗原
    • E.C抗原
  51.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单纯性肥胖症可以用下面哪一个试验鉴别

    • A.ACTH兴奋试验
    • B.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 C.血浆ACTH测定
    • D.血皮质醇测定
    • E.以上均不是
  52. 关于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不正确的是

    • A.是将发光系统与免疫反应相结合的技术
    • B.化学发光剂作为酶反应底物
    • C.以过氧化物酶为标记酶
    • D.以邻苯二胺为底物
    • E.加入发光剂提高敏感度和稳定性
  53. LD是由2种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共形成几种同工酶

    • A.2种
    • B.3种
    • C.4种
    • D.5种
    • E.6种
  54. 甲状腺激素能降低

    • A.胰岛素分泌
    • B.血浆胆固醇水平
    • C.血浆游离脂酸水平
    • D.糖酵解
    • E.糖异生
  55. 滤膜小室法检测的是中性粒细胞的哪项功能

    • A.趋化运动
    • B.吞噬
    • C.杀菌
    • D.增殖
    • E.转化
  56. 根据WHO(2001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糖尿病的血糖浓度为

    • A.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7.8mmol/L
    • B.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0.0mmol/L
    • C.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6.1mmol/L
    • D.空腹毛细血管血葡萄糖≥lmmol/L
    • E.OGTT时,2h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
  57. 链球菌属与葡萄球菌属的初步鉴别试验是

    • A.DNA试验
    • B.触酶试验
    • C.氧化酶试验
    • D.葡萄糖发酵试验
    • E.蔗糖氧化试验
  58. GHb的测定可以反映测定前多长时间的平均血糖水平

    • A.4~5周
    • B.6~8周
    • C.8~10周
    • D.10~12周
    • E.12~15周
  59. 有关明胶凝集试验错误的是

    • A.特异性高
    • B.敏感性高
    • C.操作简便
    • D.检测病原体抗原
    • E.检测针对病原体抗原的抗体
  60. 在临床上首选的骨髓穿刺部位是

    • A.胫骨
    • B.髂后上棘
    • C.腰椎骨
    • D.胸骨
    • E.腓骨
  61. 不属于红细胞中的异常结构的是

    • A.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 B.染色质小体
    • C.卡波环
    • D.嗜多色性红细胞
    • E.寄生虫
  62. 脊髓灰质炎病毒最主要的感染类型是

    • A.急性感染
    • B.隐性感染
    • C.慢性感染
    • D.潜伏感染
    • E.迟发感染脊髓
  63. 在炎症、创伤、心肌梗死、感染等情况下浓度降低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

    • A.白蛋白、前白蛋白、铜蓝蛋白
    • B.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
    • C.铜蓝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
    • D.结合珠蛋白、白蛋白、C-反应蛋白
    • E.C-反应蛋白、锄一抗胰蛋白酶、C-反应蛋白
  64. 带绦虫病经驱虫治疗后,确定疗效的方法是

    • A.肉眼可见粪便中有大量节片
    • B.肉眼可见粪便中有链体
    • C.肛门拭子法查卵为阴性
    • D.粪便淘洗找到头节
    • E.症状消失
  65. 补体总活性测定采用

    • A.凝集法
    • B.沉淀法
    • C.溶血法
    • D.电泳法
    • E.标记法
  66. 下列不属于血清学试验的有

    • A.血浆凝固酶试验
    • B.荚膜肿胀试验
    • C.抗链“O”试验
    • D.锡克试验
    • E.冷凝集试验
  67. 关于嗜酸性粒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人白天计数结果较夜间低
    • B.寄生虫病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
    • C.猩红热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数增高
    • D.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增高
    • E.可用来了解肾上腺皮质功能
  68. 因pH改变而影响Hb携氧能力的现象称为

    • A.P50
    • B.血氧饱和度
    • C.氧解离曲线
    • D.Bohr效应
    • E.Hbo2??解离曲线??    
  69. 监测心肌梗死再梗的首选标志物是

    • A.ALT
    • B.cTn
    • C.CK-MB
    • D.ALT
    • E.LD
  70. 血友病A是

    • A.由于血管壁异常导致的出血性疾病
    • B.由于血小板数量与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 C.由于病理性抗凝物质增多导致的出血性疾病
    • D.由于血液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导致的出血性疾病
    • E.由于凝血因子异常导致的出血性疾病
  71. 穿刺接种法不可用于

    • A.观察细菌的某些生化反应
    • B.保存菌种
    • C.观察动力
    • D.厌氧培养
    • E.增菌培养
  72. 必须在高渗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是

    • A.支原体
    • B.螺旋体
    • C.金黄色葡萄球菌
    • D.立克次体
    • E.衣原体
  73. 利用黏附贴壁法可以从单个核细胞中去除

    • A.单核细胞
    • B.浆细胞
    • C.血小板
    • D.淋巴细胞
    • E.香噬细胞
  74. 尿液酸碱度测定最精确的方法是

    • A.试带法
    • B.指示剂法
    • C.滴定法
    • D.pH试纸法
    • E.pH计法
  75. 关于血清总IgE测定不正确的是

    • A.放免法敏感性高,有放射性
    • B.酶免法操作方便,敏感性高
    • C.间接血凝法简便易行,敏感性高
    • D.化学发光法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好
    • E.临床上常采用的是酶免法
  76. Pelger-Huet畸形的特点是

    • A.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
    • B.染色质聚集成小块或条索网状
    • C.细胞核常分5~9叶
    • D.细胞质内含有数个包涵体
    • E.通常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异常
  77. 成人男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为

    • A.血红蛋白<120g/L;血细胞比容<0.40;红细胞计数<4.0×1012
    • B.血红蛋白<150g/L;血细胞比容<0.40;红细胞计数<4.0×1012
    • C.血红蛋白<120g/L;血细胞比容<0.50;红细胞计数<4.0×1012
    • D.血红蛋白<120g/L;血细胞比容<0.40;红细胞计数<5.0×1012
    • E.血红蛋白<150g/L;血细胞比容<0.50;红细胞计数<5.0×1012
  78. 下列关于血清CK及其同工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总活性的测定比同工酶的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 B.血清CK-MB是目前公认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最有价值的生化指标
    • C.目前心肌梗死诊断多采用CK-MB质量
    • D.血清中CK-BB含量极少
    • E.CK分子是由两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
  79. 不属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是

    • A.选择性IgA缺乏症
    • B.性联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 C.艾滋病
    • D.慢性肉芽肿
    • E.Cl抑制剂缺陷
  80. 婴幼儿皮肤采血常用的部位是

    • A.手背
    • B.足跟
    • C.颈部
    • D.手指
    • E.耳垂
  81. 从患者新分离的肠道杆菌菌落多数是

    • A.R型
    • B.S型
    • C.R或S型
    • D.R和S型
    • E.M型
  82. 日本血吸虫病所引起的肝硬化是

    • A.门脉性肝硬化
    • B.胆汁性肝硬化
    • C.干线型肝硬化
    • D.坏死后性肝硬化
    • E.淤血性肝硬化
  83.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检测方法除外

    • A.细胞增殖法
    • B.靶细胞杀伤法
    • C.细胞因子诱导产物分析法
    • D.细胞病变抑制法
    • E.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
  84. 正常情况下,原尿中不含

    • A.尿胆原
    • B.尿胆红素
    • C.葡萄糖
    • D.肌酐
    • E.血细胞
  85. 有关蛲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蛲虫病分布广泛
    • B.虫卵抵抗力强
    • C.人可因吸人虫卵而感染
    • D.自俸反复感染造成患者持续感染
    • E.加强粪便管理有助于预防本病
  86. 能确切区分志贺菌属和沙门菌属的试验是

    • A.动力试验
    • B.氧化酶试验
    • C.吲哚试验
    • D.乳糖发醉实验
    • E.葡萄糖分解
  87. 阻塞性黄疸时,大便性状为

    • A.黏液脓血便
    • B.柏油样便
    • C.鲜血便
    • D.白陶土样便
    • E.脓血便
  88. 测定血清酶活性时,标本采集要点错误的是

    • A.采血后及时分离血清
    • B.大多数抗凝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酶活性
    • C.大部分酶在低温中比较稳定
    • D.ALT冷冻保持10个月活性变化不大
    • E.LD在低温保存比在室温更稳定
  89.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阳性见于

    • A.觖铁性贫血
    • B.再生障碍性贫血
    • C.血红蛋白病
    • D.白血病
    •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90. 用于鉴别骨骼肌损伤和心肌损伤的指标是

    • A.CK-MB
    • B.CK
    • C.CK-MB/CK
    • D.LD
    • E.ACP
  91. 关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特性,下列错误的是

    • A.为G+??球菌,呈链状排列??    
    • B.在血琼脂平板上呈草绿色溶血环
    • C.菌落较小、灰白色
    • D.又称β-溶血性链球菌
    • E.在各型链球菌中,致病性最强
  92. 符合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选项是

    • 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
    • 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正常
    • C.血清铁正常,总铁结合力降低
    • D.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
    • E.血清铁增高,总铁结合力降低
  93. 脑脊液黄色见于

    • A.流行性脑膜炎
    • B.化脓性脑膜炎
    • C.蛛网膜下腔出血
    • D.结核性脑膜炎
    • E.脑膜黑色素肉瘤
  94. 目前国内外推荐的甲状腺功能紊乱的首选筛查项目是

    • A.血清FT3、FT4
    • B.血清TRH
    • C.血清TSH
    • D.血清TBG
    • E.血清TT3、TT4
  95. 溶血性贫血的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一般为

    • A.极度活跃
    • B.明显活跃
    • C.活跃
    • D.减低
    • E.极度低下
  96. 在药代动力学中,生物转化与排泄两过程的综合称为

    • A.消除
    • B.处置
    • C.药物吸收
    • D.药物分布
    • E.药物转化
  97. 可寄生于脑组织的寄生虫有

    • A.猪囊虫
    • B.弓形虫
    • C.血吸虫
    • D.疟原虫
    • E.猪囊虫、弓形虫、血吸虫和疟原虫
  98. 浆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是

    • A.外周血白细胞分类浆细胞>20%和绝对值>2×109??/L??    
    • B.外周血白细胞分类浆细胞>30%相绝对值>2×109??/L??    
    • C.外周血白细胞分类浆细胞>30%或绝对值>2×109??/L??    
    • D.外周血白细胞分类浆细胞>20%或绝对值>2×109??/L??    
    • E.外周血白细胞分类浆细胞>15%或绝对值>2×109??/L??    
  99. 单项扩散试验中双环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出现了抗原性相同、扩散率不同的组分
    • B.抗体不纯
    • C.抗原不纯
    • D.抗原浓度过高
    • E.抗体浓度过高
  100. 关于散射免疫比浊分析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光沿水平轴照射
    • B.光线偏转的角度与发射光的波长密切相关
    • C.光线偏转的角度与抗原抗体复合物颗粒大小和多少密切相关
    • D.散射光的强度与复合物的含量成正比
    • E.散射光的强度与加入抗原或抗体的时间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