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8年初级临床医学检验(士)相关专业知识考前预测练习卷必做五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正常红细胞直方图的范围在

    • A.2~30fl
    • B.30~35fl
    • C.35~90fl
    • D.90~160fl
    • E.36~360fl
  2. 正常嗜酸性粒细胞直方图的范围在

    • A.2~30fl
    • B.30~35fl
    • C.35~90fl
    • D.90~160fl
    • E.36~360fl
  3. 正常血小板直方图的范围在

    • A.2~30fl
    • B.30~35fl
    • C.35~90fl
    • D.90~160fl
    • E.36~360fl
  4. 关于尿胆原代谢叙述错误的是

    • A.结合胆红素排入肠道后氧化为尿胆原
    • B.大部分尿胆原在肠道被重吸收
    • C.少部分尿胆原进入血液由尿液排出
    • D.尿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俗称尿三胆
    • E.尿胆原、尿胆素检查常称为“尿二胆”
  5. 正常淋巴细胞直方图的范围在

    • A.2~30fl
    • B.30~35fl
    • C.35~90fl
    • D.90~160fl
    • E.36~360fl
  6. 在下列疾病中,除骨髓涂片外,作骨髓活检更有必要的是

    • A.缺铁性贫血
    • B.骨髓纤维化
    •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E.巨幼细胞性贫血
  7.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E.霍奇金病
  8. 由于血浆中低分子量蛋白质过多,进人原尿后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产生的蛋白尿称为

    • A.肾功能衰竭
    • B.非选择性蛋白尿
    • C.肾小管性蛋白尿
    • D.肾小球性蛋白尿
    • E.血浆性蛋白尿
  9. 以选择性蛋白尿为主的疾病是

    • A.糖尿病性肾炎
    • B.膜增生性肾炎
    • C.局灶性肾小球硬化
    • D.红斑狼疮性肾炎
    • E.早期肾小球肾炎
  10. 不属于体外检测尿液HCG的方法是

    • A.放射免疫法
    • B.生物学法
    • C.胶乳凝集抑制试验
    • D.酶联免疫吸附法
    • E.单克隆胶体金法
  11. 能够较完好地保存多种抗原的免疫活性的切片方法是

    • A.塑料切片
    • B.石蜡切片
    • C.振动切片
    • D.冷冻切片
    • E.直接涂片
  12. 离心尿显微镜检查每高倍镜视野白细胞超过多少为尿白细胞增高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E.5个
  13. 1h尿液有形成分计数,成年女性白细胞数的参考值为

    • A.<50 000/h
    • B.<70 000/h
    • C.<100 000/h
    • D.<140 000/h
    • E.<200 000/h
  14. 镜下血尿指尿液离心后每高倍镜视野RBC超过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E.5个
  15. 试带法测定尿葡萄糖出现临床症状不相符的假阴性,应怀疑尿中存在大量

    • A.结晶
    • B.红细胞
    • C.白细胞
    • D.维生素C
    • E.管型
  16. 洗涤红细胞最常用于治疗

    • A.血友病
    • B.慢性贫血
    • C.急性失血
    • D.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 E.严重过敏性输血反应
  17. 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脉冲数,与细胞的

    • A.数量成正比
    • B.体积成正比
    • C.核体积成正比
    • D.颗粒数成正比
    • E.内部结构复杂性成正比
  18. 生理情况下,男性血液红细胞计数达高峰的时期在

    • A.1~15岁
    • B.15~20岁
    • C.25~30岁
    • D.30~35岁
    • E.35~45岁
  19.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MCV、MCH、MCHC的变化为

    • A.<正常、<正常、正常
    • B.<正常、正常、正常
    • C.正常、<正常、正常
    • D.<正常、<正常、<正常
    • E.正常、<正常、<正常
  20. 可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的疾病是

    • A.伤寒
    • B.心绞痛
    • C.急性溶血
    • D.恶性肿瘤
    • E.急性心肌梗死
  21. 核右移常伴白细胞总数

    • A.增多
    • B.减少
    • C.正常
    • D.恒定
    • E.变化不定
  22. 除细菌总数外,哪种细菌数量也是细菌污染空气的指标

    • A.结核分枝杆菌
    • B.葡萄球菌
    • C.铜绿假单胞菌
    • D.链球菌
    • E.大肠埃希菌
  23. 静脉采血进针时,如患者发生眩晕,应

    • A.一边加速采血,一边给患者吸氧
    • B.加速采足血量,然后拔出针头
    • C.紧急向上级领导汇报
    • D.迅速换用葡萄糖液注射
    • E.立即拔出针头,让患者平卧休息
  24. 猪带绦虫的终宿主是

    • A.猪
    • B.人
    • C.牛
    • D.狗
    • E.猫
  25. 在恶性疟患者的周围血循环中能看到

    • A.滋养体
    • B.成熟裂殖体
    • C.子孢子
    • D.环状体
    • E.卵囊
  26. 人感染蛔虫是由于误食了

    • A.成虫
    • B.未受精卵
    • C.蚴虫
    • D.受精虫卵
    • E.感染性虫卵
  27. 下列不是肝性脑病的生化机制的是

    • A.血氨升高
    • B.假神经递质在神经突触部位堆积
    • C.支链氨基酸降低而芳香族氨基酸增高
    • D.GABA增高
    • E.尿素合成增加
  28. ApoA1合成的主要场所是

    • A.肾脏
    • B.脂肪组织
    • C.小肠黏膜
    • D.血浆
    • E.肝脏
  29. 沉淀反应的抗原是

    • A.颖粒性抗原
    • B.可溶性抗原
    • C.半抗原
    • D.超抗原
    • E.致敏抗原
  30. 酶催化活性浓度单底物连续监测法,底物浓度一般为

    • A.1Krrl
    • B.2KITt
    • C.3Km
    • D.5Krn
    • E.10Krfl
  31. 第一管脑脊液标本用于

    • A.理学检查
    • B.病原生物学检查
    • C.免疫学检查
    • D.显微镜检查
    • E.化学检查
  32. 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为

    • A.脂质转运蛋白
    • B.载脂蛋白
    • C.脂质
    • D.脂质白受体
    • E.脂酶
  33. 下列梅毒患者标本不能进行直接显微镜检查的是

    • A.下疳分泌物
    • B.皮疹渗出液
    • C.淋巴结穿刺液
    • D.病损组织
    • E.血清、血浆
  34. 红细胞生理性增多的原因不包括

    • A.兴奋、恐惧
    • B.妊娠中后期
    • C.气压增高
    • D.年龄与性别的差异
    • E.剧烈劳动
  35. 补体升高见于

    • A.急慢性肝炎
    • B.大面积烧伤
    • C.感染的恢复期
    • D.肝细胞癌
    • E.营养不良
  36. 不属于Ⅲ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是

    • A.血清病
    • B.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 C.慢性免疫复合物病
    • D.血清过敏性休克
    • E.过敏性休克样反应
  37. 下列方法不能杀死细菌芽胞的是

    • A.高压蒸汽灭菌法
    • B.间歇蒸汽灭菌法
    • C.流动蒸汽灭菌法
    • D.干烤法
    • E.焚烧法
  38. 对于少尿概念,正确的说法是

    • A.指24h尿量少于200ml
    • B.指24h尿量少于300ml
    • C.指每小时尿量持续小于10ml
    • D.指每小时尿量持续小于17ml
    • E.指每小时尿量持续小于20ml
  39. 免疫应答过程中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 A.白细胞介素
    • B.干扰素
    • C.红细胞生成素(EPO)
    • D.肿瘤坏死因子
    • E.集落刺激因子
  40. 真菌的常规培养所用培养基为

    • A.沙氏培养基
    • B.玉米粉培养基
    • C.尿素琼脂
    • D.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 E.心脑浸出液葡萄糖琼脂
  41. 荧光分析的灵敏度通常可达

    • A.10-6g/L
    • B.10-10g/L
    • C.10-16g/L
    • D.10-13g/L
    • E.10-4g/L
  4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主要的发病机制为

    • A.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 B.骨髓巨核细胞生成减少
    • C.脾脏对血小板的破坏增多
    • D.血清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
    • E.雌激素水平过高
  43. 双位点一步法中,若怀疑存在钩状效应,应采取的措施为

    • A.加入更多的酶标抗体
    • B.增加洗涤次数
    • C.缩短孵育时间
    • D.降低孵育温度
    • E.将标本稀释后再加入梅标板中
  44. 急性排斥反应一般发生于移植后

    • A.数分钟到数小时内
    • B.数周到数月内
    • C.3个月内
    • D.2个月内
    • E.数天到数周内
  45. 用锥虫蓝液染淋巴细胞,死细胞在镜下看呈

    • A.淡黄色
    • B.红色
    • C.蓝色
    • D.细胞本身颜色
    • E.灰色
  46. 与强直性脊柱炎最具相关性的选项是

    • A.B7
    • B.B13
    • C.B27
    • D.B51
    • E.B52
  47. 艾滋病患者体内明显减少的T细胞亚群是

    • A.Ts
    • B.Tc
    • C.Th
    • D.Td
    • E.Tcs
  48. 关于椭圆形红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人血涂片中不可能见到
    • B.缺铁性贫血不见该细胞
    • C.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涂片中可高达25%~75%
    • D.幼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也可呈椭圆形
    • E.其细胞长度可大于细胞宽度的7~8倍
  49. 下列不属于室内质量控制内容的是

    • A.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 B.试剂染色剂的质量控制
    • C.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
    • D.标准菌株的保存
    • E.盲点测验
  50. 关于抗凝血酶(AT)的临床意义,正确的是

    • A.AT活性增高为异常,活性减低无临床意义
    • B.AT活性减低为异常,增高无临床意义
    • C.AT活性增高或减低,均可导致出血
    • D.AT活性增高可导致出血,减低导致血栓形成
    • E.AT活性减低可导致出血,增高可导致血栓形成
  51. 关于红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脆性大的红细胞不易溶血
    • B. 脆性大的红细胞易溶血
    • C. 脆性小的红细胞不易溶血
    • D. 正常男性成人红细胞多于女性
    • E. 正常新生儿红细胞多于成人
  52. 用来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的最佳指标是

    • A.3P实验
    • B.FDP
    • C.D-二聚体
    • D.TT
    • E.PT
  53. 正常人全血黏度为生理盐水黏度的

    • A.1~2倍
    • B.2~3倍
    • C.3~4倍
    • D.4~5倍
    • E.5~6倍
  54. 药敏试验结果分级为

    • A.1级
    • B.2级
    • C.3级
    • D.4级
    • E.5级
  55.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见于

    • A.严重肝病
    • B.维生素K缺乏症
    • C.SLE
    • D.妊娠高血压疾病
    • E.DIC纤溶亢进期
  56.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血糖降低
    • B.血钾降低
    • C.尿17-OHCS降低
    • D.血钠降低
    • E.尿17-KS降低
  57. 肾上腺素的分泌部位是

    • A.由腺垂体分泌
    • B.由肾上腺髓质分泌
    • C.由肾上腺皮质分泌
    • D.由甲状腺分泌
    • E.由胰腺分泌
  58. 正常成年人血清LD同工酶含量存在如下规律

    • A.LD1>LD2>LD3>LD4>LD5
    • B.LD2>LD1>LD3>LD4>LD5
    • C.LD1>LD2>LD4>LD3>LD5
    • D.LD5>LD2>LD3>LD4>LD1
    • E.LD1>LD2>LD3>LD5>LD4
  59. 下列选项中因子Ⅸ活性减低的是

    • A.血友病A
    • B.血友病B
    • C.血管性血友病
    • D.肾病综合征
    • E.妊婊期高血压疾病
  60.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低于

    • A.2.5mmol/L
    • B.3.0mmol/L
    • C.3.5mmol/L
    • D.4.5mmol/L
    • E.5.5mmol/L
  61. 属于肾小管性蛋白尿的情况是

    • A.泌尿系统结石
    • B.重金属中毒
    • C.巨球蛋白血症
    • D.糖尿病肾病
    • E.狼疮性肾炎
  62. 有关干扰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多种细胞产生
    • B.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 C.Ⅰ型干扰素以抗病毒为主
    • D.Ⅱ型干扰素以免疫调节为主
    • E.某一种属干扰素可以作用于不同种属的细胞
  63. 下列选项中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减低的是

    • A.心肌梗死
    • B.白血病
    • C.血友病A
    • D.血友病B
    • E.再生障碍性贫血
  64. 细胞表面补体受体1(CRl)缺陷,会引起

    • A.感染
    • B.水肿
    • C.免疫复合物消除障碍
    • D.肾小球肾炎
    • E.阵发性血红蛋白尿
  65. 与红细胞缗钱状形成有关的因素是

    • A.纤维蛋白原降低
    • B.球蛋白降低
    • C.红细胞表面负电荷降低
    • D.血浆量太少
    • E.红细胞数量太多
  66. 关于链球菌的致病因素,不包括

    • A.透明质酸酶
    • B.链激酶
    • C.链道酶
    • D.溶血素
    • E.血浆凝固酶
  67. 靶形红细胞多见于

    •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B.巨幼细胞贫血
    • C.骨髓纤维化症
    • D.溶血性贫血
    • E.理化损伤
  68.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提供营养
    • B.缓冲温度
    • C.运输激素
    • D.运输O2和CO2
    • E.提供铁
  69. 能够较完好地保存多种抗原的免疫活性的切片方法是

    • A.塑料切片
    • B.振动切片
    • C.直接推片
    • D.冷冻切片
    • E.石蜡切片
  70. 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为

    • A.脂质转运蛋白
    • B.载脂蛋白
    • C.脂质
    • D.脂蛋白受体
    • E.脂酶
  71. 对淀粉酶测定影响不大的物质是

    • A.溴离子
    • B.氯离子
    • C.肝素
    • D.枸橡酸盐
    • E.草酸盐
  72. 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的选项是

    • A.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 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C.妊娠高血压疾病
    • D.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 E.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73. 关于胰岛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葡萄糖进入肌肉、脂肪细胞
    • B.加速葡萄糖的利用
    • C.激活糖原合成酶
    • D.抑制磷酸化酶,
    • E.促进糖异生作用
  74. 在病理和回顾性研究中有较大实用价值的切片方法是

    • A.冷冻切片
    • B.石蜡切片
    • C.振动切片
    • D.塑料切片
    • E.直接涂片
  75. 生长激素在糖代谢方面的主要作用是

    • A.刺激糖酵解
    • B.刺激糖异生
    • C.刺激糖有氧氧化
    • D.刺激糖原分解
    • E.刺激糖原合成
  76. 自身抗体检测对某些自身免疫病诊断的价值正确的是

    • A.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 B.敏感性低,特异性强
    • C.敏感性高,特异性较低
    • D.敏感性低,特异性低
    • E.相关性不明显
  77. 与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呆小症有关的是

    • A.铁过剩
    • B.铜代谢异常
    • C.缺锌
    • D.缺硒
    • E.缺碘
  78. 被ICSH推荐为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的标准方法是

    • A.魏氏法
    • B.血沉仪法
    • C.潘氏法
    • D.温--劳法
    • E.特制血沉管法
  79.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E.霍奇金病
  80. 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

    • A.幼红细胞
    • B.单核细胞
    • C.成熟中性粒细胞
    • D.嗜碱性粒细胞
    • E.淋巴细胞
  81. SLE特异标志性自身抗体是

    • A.抗Sm抗体和抗dsDNA
    • B.抗dsDNA抗体和ANA
    • C.抗ssDNA抗体和ANA
    • D.抗DNP抗体和ANA
    • E.抗SSA抗体和抗核组蛋白抗体
  82. 阴离子间隙是指

    • A.细胞外液中所测的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
    • B.细胞内液中所测的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
    • C.细胞外液中所测的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和
    • D.细胞内液中所测的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和
    • E.血浆中所测的阳离子总数和明离子总数之和
  83. 下列疾病中性粒细胞常减少的是

    • A.脾功能亢进
    • B.痛风
    • C.急性溶血
    • D.急性中毒
    • E.肺吸虫病
  84. 下列关于CK测定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清、血浆、脑脊滚等均可作为CK分析的标本
    • B.常用的抗凝剂为肝素
    • C.其他抗凝剂或多或少会对CK活性的测定产生影响
    • D.黄疸标本对结果会产生影响
    • E.混浊标本对结果无影响
  85. 关于AIDS的免疫学特征不正确的是

    • A.CD4+T细胞下降
    • B.B细胞受损
    • C.CD4+T细胞升高
    • D.单核一巨噬细胞、NK细胞受损
    • E.B细胞多克隆激活伴免疫球蛋白增多
  86. 胆固醇可衍生成

    • A.TSH
    • B.ACTH
    • C.肾上腺髓质激素
    • D.肾上腺皮质激素
    • E.前列腺素
  87. 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 A.肾小管
    • B.肾小球
    • C.集合管
    • D.肾单位
    • E.基底膜
  88. 以下尿沉渣离心镜检法检查结果,属于异常的是

    • A.RBC:4~6个/HP
    • B.WBC:0~5个/HP
    • C.上皮细胞少见
    • D.少量磷酸盐结晶
    • E.管型:无或偶见/LP
  89. 不属于功能性蛋白尿的情况是

    • A.剧烈运动后
    • B.发热
    • C.寒冷刺激
    • D.过度兴奋
    • E.站立时间过长
  90. 关于椭圆形红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人血涂片中不可能见到
    • B.缺铁性贫血不见该细胞
    • C.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涂片中椭圆形红细胞可高达25%~75%
    • D.幼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也可呈椭圆形
    • E.其细胞长度可大于细胞宽度的7~8倍
  91. MbS对甲氧西林耐药是由于本身存茌的基因为

    • A.MecA
    • B.PBPs
    • C.TEM
    • D.SHV
    • E.CTX
  9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主要的发病机制为

    • A.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 B.脾脏阻留血小板过多
    • C.血小板功能异常
    • D.血清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
    • E.骨髓原巨核细胞减少
  93. 类风湿关节炎的血清补体变化情况是

    • A.疾病活动期补体水平下降,病情稳定期补体水平恢复正常
    • B.疾病活动期补体水平下降,病情稳定期补体水平升高
    • C.疾病活动期补体水平升高,病情稳定期补体水平恢复正常
    • D.疾病活动期补体水平升高,病情稳定期补体水平下降
    • E.整个疾病过程中,补体水平均下降
  94. 提取高纯度特异性IgG的方法为

    • A.亲和层析
    • B.离子交换层析
    • C.凝胶过滤
    • D.超速离心法
    • E.血清区带电泳
  95. ELISA技术中最常用的固相载体是

    • A.聚氯乙烯
    • B.聚苯乙烯
    • C.硝酸纤维素膜
    • D.琼脂糖
    • E.尼龙膜
  96. 人体弓形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 A.患者
    • B.病畜
    • C.隐性感染者
    • D.急性弓形虫病患者
    • E.艾滋病患者
  97. 多尿指24小时尿液总量超过

    • A.1000ml
    • B.1500ml
    • C.2000ml
    • D.2500ml
    • E.3500ml
  98. 关于阴道滴虫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A.冬天检查应注意保温
    • B.是厌氧的寄生原虫
    • C.最适pH5.5~6.0
    • D.阴道炎均由滴虫引起
    • E.体积比白细胞大
  99. 疾病时大多数血清酶增高的主要机制错误的是

    • A.酶合成异常
    • B.细胞酶的释放
    • C.酶在细胞外间隙的分布和运送
    • D.血液中酶的清除
    • E.酶活性测定的方法不同
  100.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会引起的疾病是

    • A.食物中毒
    • B.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 C.肠炎
    • D.猩红热
    • E.中毒性休克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