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初级(士)资格考试模拟试卷四(专业实践能力)
-
100、我国使用变异指数得分(VIs)进行室间质评分时的“有临床上不允许的误差”标准为
- A.VIS≤50
- B.VIS≤80
- C.VIS≤150
- D.VIS≥200
- E.VIS≥400
-
99、我国使用变异指数得分(VIS)进行室间质评分时的“优良”标准为
- A.VIS≤50
- B.VIS≤80
- C.VIS≤150
- D.VIS≥200
- E.VIS≥400
-
(96~97题共用备选答案)96、对下列疾病检查有意义的试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A.纤维蛋白肽A测定
- B.骨髓细胞学检查
- C.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 D.血小板抗体PAIgG检测
- E.血小板黏附及聚集功能测定
-
(98~100题共用备选答案)98、我国使用变异指数得分(VIS)进行室问质评分时的“及格”标准为
- A.VIS≤50
- B.VIS≤80
- C.VIS≤150
- D.VIS≥200
- E.VIS≥400
-
97、对下列疾病检查有意义的试验,有利于急性白血病的确诊
- A.纤维蛋白肽A测定
- B.骨髓细胞学检查
- C.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 D.血小板抗体PAIgG检测
- E.血小板黏附及聚集功能测定
-
(94~95题共用备选答案)94、溶血性贫血
- A.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明显
- B.NAP积分明显增高
- C.网织红细胞增高,>15%
- D.α-NAE阳性反应,可被氟化钠抑制
- E.原始粒细胞>50%
-
95、缺铁性贫血
- A.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明显
- B.NAP积分明显增高
- C.网织红细胞增高,>15%
- D.α-NAE阳性反应,可被氟化钠抑制
- E.原始粒细胞>50%
-
因食生鱼可感染
- A.卫氏并殖吸虫
- B.布氏姜片吸虫
- C.日本血吸虫
- D.旋毛形线虫
- E.华支睾吸虫
-
哪种人疟原虫有新月型配子体
- A.人恶性疟原虫
- B.间日疟原虫
- C.三日疟原虫
- D.卵形疟原虫
- E.所有四种人疟原虫
-
HAV检验中不常采用的标本是
- A.血标本
- B.粪便标本
- C.尿标本
- D.涎液标本
- E.胆汁标本
-
在临床细菌学检验中,痰标本的接种方法适宜用
- A.平板倾注培养法
- B.平板连续划线法
- C.斜面接种法
- D.平板分区划线法
- E.半固体穿刺接种法
-
治疗猪肉绦虫病后,观察疗效的重要依据是
- A.虫卵
- B.链体
- C.头节
- D.成节
- E.孕节
-
病灶肉眼可见的黄色小颗粒,将其压制成片,镜检可见颗粒呈菊花状,该菌很可能是
- A.结核杆菌
- B.白色念珠菌
- C.卡氏肺孢菌
- D.放线菌
- E.隐球菌
-
关于军团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为无芽胞无鞭毛的需氧菌
- B.需在含有5%~10%CO3环境中生长
- C.初次分离在普通培养基生长良好
- D.通过空气传播
- E.重症军团病是以肺部感染为主要特征
-
梅毒螺旋体的染色方法
- A.革兰染色
- B.镀银染色法染色
- C.抗酸染色
- D.免疫荧光抗体染色
- E.棉兰染色
-
检查痰液标本隐球菌的染色方法是
- A.革兰染色
- B.墨汁染色
- C.抗酸染色
- D.免疫荧光抗体染色
- E.镀银染色
-
痰标本在细菌分离培养前,一般加入何种物质使痰均质化
- A.胰酶
- B.酸
- C.碱
- D.甘油
- E.生理盐水
-
为提高血液标本细菌的阳性率通常先用哪种培养基培养
- A.血平板
- B.巧克力培养基
- C.增菌培养基
- D.选择培养基
- E.普通培养基
-
多长时间尿细菌培养阴性,可报告无细菌生长
- A.12h
- B.18h
- C.24h
- D.36h
- E.48h
-
与鉴别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有关的试验是
- A.葡萄糖发酵
- B.麦芽糖发酵
- C.果糖发酵
- D.蔗糖发酵
- E.甘露糖发酵
-
鉴定肠杆菌科的主要试验不包括
- A.发酵葡萄糖
- B.氧化酶试验
- C.出芽试验
- D.触酶试验
- E.硝酸盐还原试验
-
关于纸片法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哪项不正确
- A.平板厚度要求≥4mm
- B.一般使用MH琼脂
- C.必须使用ATCC菌株作为质控菌株
- D.使用专用药敏纸片
- E.菌悬液相当于1麦氏标准的细菌浓度
-
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的是
- A.肺炎球菌
- B.表皮葡萄球菌
- C.金黄葡萄球菌
- D.A群链球菌
- E.B群链球菌
-
抗血清的制备选择动物时应考虑许多因素,其中哪项不正确
- A.动物种属
- B.甾体激素及酶
- C.抗血清的要求
- D.抗原的选择
- E.动物性别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icoll分层液法从上而下第2层为
- A.血浆层
- B.嗜酸粒细胞层
- C.单个核细胞层
- D.嗜中性粒细胞层
- E.红细胞层
-
影响血沉的因素不包括
- A.温度
- B.病人是否空腹采血
- C.血沉管位置
- D.血沉管的内径
- E.拉凝剂的种类与用量
-
与HLA-B27抗原相关性显著的疾病是
- A.SLE
- B.RA
- C.甲状腺炎
- D.重症肌无力
- E.强直性脊柱炎
-
不表达HLA-1类抗原的细胞是
- A.淋巴细胞
- B.成熟红细胞
- C.血小板
- D.网织红细胞
- E.粒细胞
-
补体结合试验前受检血清需灭活,常用下列哪种方式
- A.37℃孵育30min
- B.45℃孵育30min
- C.56℃加热30min
- D.60℃加热15min
- E.室温下2h
-
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的载体材料为
- A.醋酸纤维素膜
- B.尼龙膜
- C.硝酸纤维素膜
- D.滤纸
- E.塑料膜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密度介于:
- A.1.001~1.077
- B.1.035~1.089
- C.1.086~1.098
- D.1.012~1.087
- E.1.07~1.090
-
检测抗核抗体的最佳实验方法为
- A.ELISA
- B.免疫印迹
- C.间接免疫荧光法
- D.对流免疫电泳
- E.放射免疫分析
-
检测抗血细胞抗体主要用于检测超敏反应的类型是
- A.Ⅰ型
- B.Ⅱ型
- C.Ⅲ型
- D.Ⅳ型
- E.Ⅴ型
-
均相酶免疫测定主要用于
- A.细菌抗原测定
- B.药物和小分子物质测定
- C.病毒抗体测定
- D.寄生虫抗原测定
- E.结核分枝杆菌测定
-
AIDS是由以下哪一种病毒引起的疾病
- A.HDV
- B.HGV
- C.HEV
- D.HIV
- E.HCV
-
淋巴细胞交叉配型的主要目的是
- A.检测供者血清中有无抗受者淋巴细胞抗体
- B.检测供者HLA抗原
- C.检测受者血清中有无抗供者淋巴细胞抗体
- D.检测受者HLA抗原
- E.检测供者和受者的血型是否吻合
-
直接法荧光抗体技术检查抗原是将荧光素标记在
- A.抗人IgG
- B.补体
- C.特异性抗体
- D.抗原
- E.抗补体抗体
-
关于放射免疫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敏感性高
- B.特异性高
- C.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性
- D.精密度高
- E.可测定小分子量物质,但不适于大分子量物质测定
-
属于Ⅰ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 A.血清病
- B.新生儿溶血症
- C.系统性红斑狼疮
- D.过敏性休克
- E.接触性皮炎
-
与抗胃壁细胞抗体有关的疾病是
- A.系统性红斑狼疮
- B.类风湿关节炎
- C.恶性贫血
- D.重症肌无力
- E.皮肌炎
-
自动生化分析仪按反应装置的结构分类可分为
- A.流动式和分立式
- B.单通道和多通道
- C.大型、中型和小型
- D.离心式和分立式
- E.离心式和流动式
-
测定恒定误差的试验是
- A.重复性试验
- B.回收试验
- C.线性试验
- D.干扰试验
- E.检测能力试验
-
某患者,经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查确定该患者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为确定治疗方案,明确病因,最好做下列哪项检查
- A.ACTH检查
- B.ACTH动态检查
- C.17-KS检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动态试验
- D.17-OHCS检查
- E.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动态试验
-
关于淀粉酶用于胰腺炎诊断的错误叙述是
- A.血尿淀粉酶增高幅度与病情成比例
- B.血尿淀粉酶增高幅度与病情不成比例
- C.血尿淀粉酶已经增高却发生与病情不符的降低提示有坏死性胰腺炎的可能
- D.血尿淀粉酶正常不能排除胰腺炎的可能
- E.血尿淀粉酶持续升高数周提示有病情反复或有并发症的发生
-
有关甲状腺疾病实验室检查的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T3诊断甲亢比T4灵敏
- B.第一代TSH测定可用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
- C.超敏TSH测定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诊断的好指标
- D.TBG发生改变时,可测定游离T。和游离T.反映甲状腺功能
- E.TT3是发挥生理作用的重要甲状腺激素之一
-
下列哪种情况下酶促反应速度恒定
- A.最适温度时
- B.最适pH时
- C.底物浓度足够大时
- D.样品量足够大时
- E.加入酶的激动剂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见
- A.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 B.血钙降低,血磷升高
- C.血钙升高,血磷升高
- D.血钙降低,血磷降低
- E.尿钙降低,尿磷升高
-
关于微量元素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作为多种酶的功能成分或激活剂
- B.促进生长发育
- C.增强免疫功能
- D.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 E.女性略高于男性
-
降钙素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是
- A.尿磷增加,血磷降低
- B.尿磷减少,血磷升高
- C.尿钙减少,血钙升高
- D.促进溶骨作用
- E.降低血钙,升高血磷
-
肌红蛋白与下列何者同时进行检测,可提高其诊断AMl的特异性
- A.C反应蛋白
- B.肌动蛋白
- C.糖原磷酸化酶BB
- D.碳酸酐酶Ⅲ
- E.肌钙蛋白
-
反映内源性肝脏清除率为
- A.凝血因子
- B.胆固醇
- C.AST
- D.球蛋白
- E.胆汁酸
-
肝细胞坏死时血中
- A.亮氨酸升高
- B.缬氨酸升高
- C.苯丙氨酸下降
- D.酪氨酸下降
- E.氨基酸的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比值下降
-
“酶胆分离”通常是下列哪种疾病病情恶化的征兆
- A.急性心梗
- B.肝病
- C.肾病
- D.肺炎
- E.胆石症
-
何种情况下,酶促反应呈0级
- A.最适温度时
- B.最适pH时
- C.底物浓度足够大时
- D.样品量足够大时
- E.加入酶的激动剂
-
自由水清除率负值代表
- A.肾脏浓缩能力
- B.肾脏稀释能力
- C.肾脏不能浓缩尿液
- D.肾脏不能稀释尿液
- E.以上都不能代表
-
pH对下列哪项没有影响
- A.酶蛋白的三维构象
- B.酶蛋白中必需基团的离解状态
- C.酶蛋白的一级结构
- D.底物的解离状态
- E.酶一底物复合物的结合状态
-
碱性磷酸酶测定推荐使用的缓冲液是
- A.碳酸盐
- B.二乙胺
- C.2-氨基-2-甲基-1-丙醇
- D.Tris-HCl
- E.醋酸盐
-
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可测定产物生成量
- B.可测定底物消耗量
- C.反应速度与pH有关
- D.反应速度与温度有关
- E.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
-
动脉血[HC03]的参考值范围是
- A.14~22mmol/L
- B.21~31mg/L
- C.22~27mmol/L
- D.30~40mg/L
- E.30~40mmol/L
-
有关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纤维蛋白(原)系统竞争凝血酶
- B.抑制纤维蛋白单体聚合
- C.抑制凝血活酶生成
- D.延长APTT及凝血时间
- E.促进PLT的聚集和释放
-
在下列测血糖的方法中,属于有机化学方法的是
- A.Folin9-Wu
- B.葡萄糖氧化酶法
- C.碘量法
- D.邻甲苯胺法
- E.己糖激酶法
-
高脂血症中,下列哪一项是按病因分类的
- A.原发性高脂血症
- B.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 C.高三酰甘油血症
- D.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 E.Ⅰ型高脂蛋白血症
-
绿色瘤最常见于哪一型白血病
-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模拟试卷及解析
- C.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 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 E.红白血病
-
如果出血时间(BT)和血小板计数均正常,除了可以出现在正常人以外,可能见于
- A.血管壁异常的出血性疾病
- 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C.血小板功能缺陷
- D.凝血因子缺乏
- E.DIC
-
观察急性白血病治疗效果最好的方法是
- A.用荧光定量PCR检测IgH或TCR基因
- B.用PCR法检测IgH或TCR基因
- C.检测淋巴细胞免疫标记
- D.骨髓原始细胞的数量
- E.做染色体核型分析
-
?????
某患者骨髓有核细胞分类:原单核细胞87%,有核红细胞6%,其他细胞7%,应该诊断为?
?????
- A.AML-M4a
- B.AML-M4c
- C.AML-M5b
- D.AML-M4b
- E.AML-M5a
-
诊断AML-M4E0最特异的染色体畸变是
- A.inv(3)
- B.+4
- C.t(6;9)
- D.t(12p)
- E.inv(16)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液学特点不正确的是
- A.血液中淋巴细胞≥60%
- B.骨髓中淋巴细胞>40%
- C.淋巴细胞PAS染色呈阳性
- D.原淋和幼林巴细胞较少见
- E.大多数病例为T细胞异常增生
-
女性,45岁,发热,贫血。骨髓检查原始粒细胞84%,早幼粒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2%,红系占9%,诊断为
- A.M3
- B.Ml
- C.M2a
- D.M4a
- E.M2b
-
血清铁降低可见于
- A.缺铁性贫血
- B.肾性贫血
-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D.巨幼细胞性贫血
- E.恶性贫血
-
男性,42岁,乏力、盗汗、皮肤瘙痒1年。体格检查:肝肋下2.5cm,脾肋下3cm,左颈部淋巴结蚕豆大,质硬,无压痛。胸部X线片、腹部8超未见异常。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8.4×109/L,中性粒细胞0.82,嗜酸粒细胞0.08,骨髓涂片未见异常。若该患者怀疑为霍奇金病,下列哪项检查意义最大
- A.淋巴结活检
- B.骨髓涂片检查
- C.血沉
- D.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
- 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A.以红系增生为主的贫血伴骨髓细胞内、外铁明显减低
- B.粒系、红系和巨核系三系细胞增生低下
- C.骨髓细胞内、外铁均增多
- D.粒/红比值增高
- E.以中幼红和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细胞内,外铁不减少
-
G-6-PD缺陷
- A.肝硬化
- B.DIC
- C.血友病甲
- D.ITP
- E.蚕豆病
-
骨髓检查能确诊的疾病是
- A.缺铁性贫血
-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C.巨幼细胞贫血
- D.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E.淋巴瘤
-
形态学从哪个阶段开始可以区别粒系的类型
- A.原始粒细胞
- B.早幼粒细胞
- C.中幼粒细胞
- D.晚幼粒细胞
- E.杆状核粒细胞
-
类白血病反应
- A.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明显
- B.NAP积分明显增高
- C.网织红细胞增高,>15%
- D.a-NAE阳性反应,可被氟化钠抑制
- E.原始粒细胞>50%
-
特异性与非特异性酯酶双重染色,单个白血病细胞呈双阳性的是
- A.AML-M2a
- B.AML-M2b
- C.AML-M3b
- D.AML-M4c
- E.AML-M5a
-
关于尿液肌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尿液标本必须新鲜
- B.不存在于平滑肌等其他组织中
- C.硫酸铵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高
- D.镜检无红细胞,但隐血试验阳性
- E.主要用于鉴别横纹肌组织是否发生损伤
-
不能体现HCG临床价值的是
- A.早期妊娠诊断
- B.子宫肌瘤诊断
- C.异位妊娠诊断
- D.流产诊断与监测
- E.滋养细胞疾病诊断
-
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的HCG方法是
- A.电化学发光法
- B.放射免疫试验
- C.单克隆胶体金法
- D.酶联免疫吸附法
- E.胶乳凝集抑制试验
-
适用于尿17-羟、17-酮检查的防腐剂是
- A.二甲苯
- B.甲醛
- C.浓盐酸
- D.浓硫酸
- E.麝香草酚
-
下列关于瑞特染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瑞特染色的最适pH为6~7
- B.染液配制后可立即使用
- C.瑞特染料中含酸性染料亚甲蓝和碱性染料伊红
- D.染色时间不受室温影响
- E.缓冲液pH偏高,血涂片颜色会偏蓝
-
血涂片制备过程中,不会影响血片质量的是
- A.血膜厚薄
- B.静脉血标本
- C.新玻片
- D.染料pH
- E.温度
-
血涂片瑞氏染色时,缓冲液常用的pH为
- A.5.5~6.0
- B.6.4~6.8
- C.6.2~7.2
- D.7.0~7.5
- E.7.5~8.0
-
关于采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皮肤采血缺点是易于溶血、凝血、混入组织液
- B.开放式采血法的操作环节少
- C.采血时患者情况不会影响结果
- D.容器不洁不会引起溶血
- E.样本保存不当不影响结果
-
正常胃液中可以见到少量
- A.淀粉颗粒
- B.脂肪小滴
- C.尘细胞
- D.肌肉纤维
- E.食物残渣
-
正常胃液显微镜检查不能见到
- A.鳞状上皮细胞
- B.尘细胞
- C.中性粒细胞
- D.红细胞
- E.柱状上皮细胞
-
角化不良可见于下列何种细胞
- A.鳞状上皮
- B.柱状上皮
- C.移行上皮细胞
- D.黏液柱状上皮
- E.间皮细胞
-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查尿液标本,急性泌尿系感染的指标变化,正确的是
- A.WBC>10/ml,且Fsc强而F1弱
- B.WBC≥10/ml,低Fsc和高F
- C.WBC>/10/ml,低Fsc和低F
- D.WBC≥10/ml,高Fsc和高F
- E.WBC<10/ml,且Fsc强而F1弱
-
尿液分析仪检查尿液标本,须在多少时间内完成
- A.3h
- B.12h
- C.24h
- D.6h
- E.2h
-
正常CSF静量24h后
- A.出现薄膜
- B.出现凝块
- C.呈黄色胶样
- D.出现絮状凝块
- E.无沉淀
-
试带法测尿比密时,当尿液pH>7时应在测定结果的基础上增加
- A.0.001
- B.0.002
- C.0.003
- D.0.004
- E.0.005
-
正常脑脊液中的主要蛋白质是
- A.纤维蛋白原
- B.球蛋白
- C.清蛋白
- D.β2微球蛋白
- E.血红蛋白
-
渗出液葡萄糖降低最明显的感染性疾病是
- A.类风湿积液
- B.食管破裂性积液
- C.化脓性积液
- D.结核性积液
- E.肿瘤性积液
-
魏氏法测定血沉时的成年女性正常参考值为
- A.0~5mm/h
- B.0~10mm/h
- C.O~15mm/h
- D.0~20mm/h
- E.0~25mm/h
-
PLT、MPV均增高,可见于
- A.艾滋病
- B.骨髓瘤
- C.败血症
- D.白血病化疗后
- E.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
单核细胞可转变为
- A.凝血酶原
- B.碱性蛋白质
- C.网织红细胞
- D.吞噬细胞
- E.淋巴细胞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英文代号是
- A.AFP
- B.AFU
- C.PSA
- D.NSE
- E.CA50
-
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分为核左移和核右移2种
- B.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
- C.核象变化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
- D.正常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以分2叶的居多
- E.杆状核与分叶核之比约为1:13
-
精浆果糖浓度降低常见于
- A.尿道炎
- B.膀胱炎
- C.附睾炎
- D.精囊炎
- E.前列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