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8年初级临床医学检验(士)专业实践能力考前预测练习卷必做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李某烦躁不安,为防止病人受伤,应采取的保护措施是

    • A.使用绷带
    • B.使用肩部约束带防止碰伤
    • C.使用双侧床档防止坠床
    • D.使用双膝固定防止坠床
    • E.使用双套结固定肢体防自伤
  2. 输液后半小时病人出现高热、寒战、脉速伴恶心、呕吐、头疼症状,疑为

    • A.过敏反应
    • B.循环负荷过量
    • C.空气栓塞
    • D.发热反应
    • E.脑水肿
  3. (题干)患者李某,以呼吸困难、唇紫绀、恐惧、烦躁不安而急诊入院,入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为了缓解症状,应帮助患者采用的体位是

    • A.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 B.抬高床头15~30cm
    • C.抬高床头20°,抬高下肢30°
    • D.抬高床头30°~50°,膝下支架抬起15°~20°
    • E.抬高床头60°~70°,右侧卧位
  4. (题干)林某,80岁,脑梗后长期卧床,此次因吸入性肺炎入院,高热不退,时有躁动,不宜行周围静脉输液,医嘱要求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者应如何确定穿刺点

    • A.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1/3处
    • B.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2/3处
    • C.下颌角和锁骨下缘中点连线的上2/3处
    • D.下颌角和锁骨下缘中点连线的上1/3处
    • E.下颌角和锁骨下缘中点连线的1/2处
  5. 父母血型基因型为AO和BO,则其子女血型只可是

    • A.A型或O型
    • B.AB型或A型
    • C.O型
    • D.AB型或B型
    • E.AB型或A型或B型或O型
  6. 穿刺时病人应取的卧位是

    • A.如穿刺在左侧,应取左侧卧位
    • B.如穿刺在左侧,应取右侧卧位
    • C.头低脚高位,头偏向对侧并后仰
    • D.头高脚低位,头偏向同侧并后仰
    • E.去枕仰卧位,头偏向对侧并后仰
  7. 父母血型基因型为AA和BO,则其子女血型只可是

    • A.A型或O型
    • B.AB型或A型
    • C.O型
    • D.AB型或B型
    • E.AB型或A型或B型或O型
  8. 父母血型基因型为AO和BB,则其子女血型只可是

    • A.A型或O型
    • B.AB型或A型
    • C.O型
    • D.AB型或B型
    • E.AB型或A型或B型或O型
  9. 源于肝脏的疾病,同时检测GGT和ALP的结果为

    • A.GGT与ALP同时升高
    • B.GGT正常,ALP升高
    • C.ALP正常,GGT升高
    • D.GGT与ALP同时降低
    • E.ALP降低,GGT升高
  10.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急性白血病FAB分型中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指的是

    • A.M1
    • B.M3
    • C.M4
    • D.M5
    • E.M6
  11. 源于肝外的疾病,同时检测GGT和ALP的结果为

    • A.GGT与ALP同时升高
    • B.GGT正常,ALP升高
    • C.ALP正常,GGT升高
    • D.GGT与ALP同时降低
    • E.ALP降低,GGT升高
  12. 粪便标本可进行直接镜检的病原菌是

    • A.大肠埃希菌
    • B.痢疾志贺菌
    • C.结肠炎耶尔森菌
    • D.霍乱弧菌
    • E.沙门菌
  13. 巨幼细胞贫血时,网织红细胞计数值

    • A.贫血越严重,升高越明显
    • B.贫血越严重,降低越明显
    • C.基本正常
    • D.先升高,后降低
    • E.治疗后升高,贫血被纠正后逐渐恢复正常
  14. 下列疾病的胃酸分泌减少,但除外的是

    • A.萎缩性胃炎
    • B.部分胃溃疡
    • C.胃癌
    • D.胃泌素瘤
    • E.恶性贫血
  15. 下列关于霍乱弧菌错误的是

    • A.曾引起7次世界大流行
    • B.可用活菌悬滴法直接观察其动力
    • C.本菌初次分离通常用碱性蛋白胨水
    • D.运动活泼,周生鞭毛
    • E.患者粪便常呈米泔水样
  16. 关于OGTT实验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三天禁糖
    • B.实验前患者应禁食10~16小时
    • C.坐位取血后5分钟内饮入250ml含75g无水葡萄糖的糖水
    • D.饮人糖水似后每隔30分钟取血一次
    • E.整个实验中不可进食
  17. 人外周血中最多见的B淋巴细胞是

    • A.SmIgG
    • B.SmIgA
    • C.SmIgM
    • D.SmIgD
    • E.SmIgE
  18. 目前临床上用于测定甘油三酯的常用方法是

    • A.乙酰丙酮显色法
    • B.硫磷铁比色法酶法
    • C.酶法
    • D.邻甲苯胺比色法
    • E.双缩脲比色法
  19. 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骨髓各阶段巨核细胞的增生正常
    • B.患者通常有明显的脾脏肿大
    • C.血小板计数明显减低
    • D.血小板抗体检查90%以上为正常
    • E.血小板计数无明显改变
  20. 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好标志物是

    • A.AST
    • B.ALT
    • C.cTn
    • D.CK-MB
    • E.m-AST
  21. 关于CH50试验不正确的是

    • A.是测定经典途径总补体溶血活性
    • B.反映的是9种补体成分的综合水平
    • C.方法简便、快速、敏感性较低
    • D.反应与缓冲液的pH、离子强度有关
    • E.缓冲液的pH、离子强度增高,补体活性增高
  22. 筛查急性心肌梗死的蛋白标志物是

    • A.cTnI
    • B.cTnT
    • C.Mb
    • D.LDH4
    • E.CK
  23. 血清蚤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出现β-γ桥,最常见于

    • A.肾病综合征
    • B.急性肝炎
    • C.急性肾小球肾炎
    • D.肝硬化
    • E.胆囊炎
  24.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危险分层首选的心脏标志物是

    • A.cTn
    • B.Mb
    • C.CK
    • D.ALT
    • E.LD
  25.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嗜睡、呕吐、抽搐等症状,脑脊液检查发现白细胞数增高,涂片中见到白血病细胞,则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 B.淋巴瘤
    • C.细菌性脑膜炎
    • D.病毒性脑炎
    •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6. 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的是

    • A.NK细胞
    • B.肥大细胞
    • C.中性粒细胞
    • D.B1细胞
    • E.B2细胞
  27. 双位点ELISA中,造成抗原测定值低于实际含量的常见原因是

    • A.固相抗体过多
    • B.反应时间不够
    • C.标记抗体过多
    • D.待测物过浓
    • E.洗涤不彻底
  28. 关于斑点金固相膜免疫测定,下列错误的是

    • A.可以适用于定性和定量试验
    • B.其示踪物是胶体金颗粒
    • C.免疫渗滤实验是利用了微孔膜的穿流性
    • D.免疫层析实验是利用了微孔膜的毛细管作用
    • E.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较高的特点
  29. 冷球蛋白

    • A.4℃时自发沉淀
    • B.37℃时自发沉淀
    • C.标本采集时须将注射器等置4℃预温
    • D.温育24~72h不出现沉淀可判为阴性
    • E.如形成沉淀,须置90℃使其复溶
  30. 以ALP为标记的化学发光酶免疫技术测定HBsAg,影响测定结果的情况是

    • A.用非抗凝剂的血清
    • B.肝素钠抗凝血浆
    • C.EDTA抗凝血浆
    • D.肝素锂抗凝血浆
    • E.用分离胶分离的血清
  31. 检测血清中不完全抗体常用

    • A.直接Coombs试验
    • B.间接Coombs试验
    • C.直接血凝试验
    • D.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 E.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32. 血杆菌最好在哪种环境中进行初次分离培养

    • A.厌氧环境
    • B.微需氧环境
    • C.5%~10%CO2环境
    • D.空气中
    • E.50%CO2环境
  33. B群链球菌CAMP试验阳性结果的溶血区形状为

    • A.散点状
    • B.箭头状
    • C.环状
    • D.月牙状
    • E.线状
  34. 疑似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应注意

    • A.冷藏送检
    • B.低温存放过夜
    • C.立即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
    • D.常温存放过夜
    • E.保温、立即送检
  35. 间接血凝试验用人红细胞作载体时,其血型应是

    • A.A型
    • B.B型
    • C.O型
    • D.AB型
    • E.O型和AB型
  36. 接种半固体培养基后,细菌在穿刺线上及穿刺线两侧生长,此现象表明该细菌

    • A.不完全溶血
    • B.有动力
    • C.完全溶血
    • D.无动力
    • E.产色素
  37. 目前临床上检测HBsAg主要采用

    • A.间接免疫荧光法
    • B.直接免疫荧光法
    • C.ELISA
    • D.比浊法
    • E.免疫印迹法
  38. 下述有关荧光显微术的技术类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直接法测抗原
    • B.间接法测抗体
    • C.补体法测抗体
    • D.直接法测抗体
    • E.间接法测抗原
  39. 骨髓检查原始细胞90%,POX染色(-),免疫学检查CD19(+),CD7(-),CD13(-)应诊断为

    • A.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1型
    • B.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 C.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 D.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型
    • E.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
  40. HIV感染最简便的筛检方法为

    • A.艾滋病毒培养
    • B.p24检验
    • C.抗体检测(ELISA)
    • D.CD4/CD8比值测定
    • E.免疫荧光法测抗原
  41. 自动生化分析仪可分为单通道和多通道2类,其分类原则是

    • A.单通道和多通道数量
    • B.仪器可测定项目的多少
    • C.测定程序可否改变
    • D.仪器的复杂程序和功能
    • E.是否可以同步分析
  42. 单向扩散试验时错误的是

    • A.将一定量的抗体混入琼脂中
    • B.每次测定必需做标准曲线
    • C.不必每次测定都做标准曲线
    • D.将抗原加入所打的孔中
    • E.24~48小时看结果
  43. 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疑急性白细胞或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对白血病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 A.某系原始+早幼(幼稚)细胞≥30%
    • B.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受抑制
    • C.骨髓增生低下
    • D.骨髓细胞以成熟淋巴细胞、浆细胞增生为主
    • E.骨髓中非造血细胞增多
  44. 贫血患者,外周血片示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区扩大,转铁蛋白饱和度l4%.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巨幼红细胞贫血
    • B.缺铁性贫血
    • C.再生障碍性贫血
    •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E.溶血性贫血
  45. 下面不属于慢性粒细胞白细胞特点的是

    • A.外周血可见大量各阶段粒细胞
    • B.外周血可见大量蓝细胞
    • C.白细胞数目常增多
    • D.血小板常增多
    • E.肝、牌常肿大
  46.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最早出现的肾功能减退阶段是

    • A.氮质血症期
    • B.肾功能衰竭期
    • C.肾贮存能力丧失期
    • D.尿毒症期
    • E.多尿期
  47. B淋巴细胞所特有的表面标志物是

    • A.Smlg
    • B.Fc受体
    • C.补体受体
    • D.E受体
    • E.CD4分子
  48. 父母血型基因型为AA和BO,则其子女血型只可是

    • A.A型或O型
    • B.A型或B型或O型
    • C.O型
    • D.AB型或O型
    • E.AB型或A型
  49. 有机磷中毒患者活性减低的血清酶是

    • A.ALT
    • B.AST
    • C.CHE
    • D.LDH
    • E.ALP
  50. 碱中毒时引起手足抽搐的主要原因是血浆中

    • A.结合钙浓度降低
    • B.结合钙浓度升高
    • C.离子钙浓度升高
    • D.离子钙浓度降低
    • E.离子钙浓度升高,结合钙浓度降低
  51. 急性心肌梗死后CK-MB达峰值的时间与病情及预后有关,一般认为

    • A.达峰早者,预后好
    • B.达峰早者,预后差
    • C.梗死范围较小,达峰晚
    • D.梗死范围大者,达峰早
    • E.达峰早者,出现再灌注的可能性小
  52. 骨髓检查原始粒细胞92%,早幼粒细胞6%,红系2%,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A.AML-M1
    • B.AML-M2
    • C.AML-M3
    • D.AML-M4
    • E.AML-M5
  53. 革兰染色的顺序是

    • A.结晶紫一酒精一碘液一复红
    • B.复红一碘液一酒精一结晶紫
    • C.复红一结晶紫一碘液一酒精
    • D.结晶紫一碘液一酒精一复红
    • E.复红一酒精一结晶紫一碘液
  54. 尿沉渣中某种结晶呈无色、六边形,边缘清晰,折光性强,薄片状,这种结晶大量出现是尿路结石的征兆,该结晶是

    • A.磷酸钙结晶
    • B.尿酸结晶
    • C.胱氨酸结晶
    • D.草酸钙结晶
    • E.胆固醇结晶
  55. 单向琼脂扩散试验时错误的做法是

    • A.采用特异性强效价高的抗血清
    • B.每次测定必须做标准曲线
    • C.琼脂糖煮化后应立即加入抗血清,以免琼脂凝固
    • D.试验时应加入标准抗原作为参考
    • E.放置于37℃反应,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
  56. 下列能使血小板无力症患者的血小板出现聚集反应的诱导剂是

    • A.花生四烯酸
    • B.肾上腺素
    • C.ADP
    • D.胶原
    • E.瑞斯托霉素
  57. 急性阿米巴病首选的病原诊断方法是

    • A.生理盐水涂片找粪便内活动的滋养体
    • B.生理盐水涂片找粪便内的包囊
    • C.血清学检查
    • D.组织切片检查
    • E.乙状结肠镜检查
  58. 骨髓检查NEC分类原始粒细胞65%,早幼粒细胞15%,其他阶段粒细胞13%,单核细脆7%,应诊断为

    • A.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1
    • B.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
    • C.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
    • D.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4
    • E.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5
  59. 下列关于核右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外周血液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
    • B.是造血功能衰退的表现
    • C.与造血物质、DNA合成障碍和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有关
    • D.炎症的恢复期,一过性的核右移属病理现象
    • E.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
  60. 目前血糖检测最常用的方法是

    • A.缩合法
    • B.氧化还原法
    • C.酶法
    • D.Folin-Wu法
    • E.邻甲苯胺法
  61. ApoCⅡ缺乏可能会导致出现

    • A.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
    • B.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 C.Ⅳ型高脂蛋白血
    • D.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
    • E.Ⅰ型高脂蛋白血症
  62. 福氏完全佐剂的成分是

    • A.液状石蜡
    • B.羊毛脂
    • C.卡介苗
    • D.液状石蜡和羊毛脂
    • E.液状石蜡、羊毛脂和卡介苗
  63.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可逆性原理设计的免疫学技术是

    • A.酶免疫技术
    • B.放射免疫技术
    • C.金免疫技术
    • D.荧光免疫技术
    • E.亲和层析技术
  64. 确诊钩虫病最常用阳性率高的方法是

    • A.饱和盐水漂浮法
    • B.直接涂片法
    • C.自然沉淀法
    • D.肛门拭子法
    • E.肠黏膜活组织检查
  65. 检查尿管型,应在低倍镜观察

    • A.5个视野
    • B.10个视野
    • C.15个视野
    • D.20个视野
    • E.30个视野
  66. 尿蛋白定量检查应采用的尿标本为

    • A.1h尿
    • B.2h尿
    • C.3h尿
    • D.12h尿
    • E.24h尿
  67. 李某,男性,26岁,腿部外伤后发展为气性坏疽,消毒其换下的敷料的最佳方法是

    • A.煮沸
    • B.燃烧
    • C.高压蒸汽灭菌
    • D.75%酒精浸泡
    • E.微波消毒灭菌
  68. DIC晚期可见

    • A.D-D正常
    • B.FDP正常
    • C.3P试验阴性
    • D.TT正常
    • E.t-PA活性正常
  69. 易在鸡胚中增殖的呼吸道病毒为

    • A.流感病毒
    • B.副流感病毒
    • C.呼吸道合胞病毒
    • D.鼻病毒
    • E.腺病毒
  70. 下列细菌中属需氧芽胞杆菌的是

    • A.破伤风杆菌
    • B.肉毒梭菌
    • C.产气荚膜梭菌
    • D.炭疽杆菌
    • E.白喉棒状杆菌
  71. 患儿男,7岁。发热、咽喉痛伴轻微上腹疼痛两天,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血淀粉酶900U/L,尿淀粉酶l600U/L,淀粉酶同工酶检查为S型,血清脂肪酶未见异常,血尿肌酐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腮腺炎
    • B.急性胆囊炎
    • C.急性胰腺炎
    • D.急性扁桃体炎
    • E.急性咽炎
  72. ACS时最早升高的标志物目前认为是

    • A.肌红蛋白
    • B.LD
    • C.CK
    • D.AST
    • E.ALT
  73. 患者男性,57岁。肺癌化疗后WBC<2×109/L。,住院期间出现发热、咳痰,对该患者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发现该细菌用接种环挑呈黏液丝样。这种细菌可能是

    • A.肺炎克雷伯菌
    • B.肺炎链球菌
    • C.铜绿假单胞菌
    • D.金黄色葡萄球菌
    • E.大肠埃希菌
  74. 能够使PT检测结果延长的血浆是

    • A.轻度溶血血浆
    • B.富含血小板的血浆
    • C.贫含血小板的血浆
    • D.轻度乳糜的血浆
    • E.严重溶血的血浆
  75. 患者男性,50岁。5年前,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检验:RBC1.55×1012/L,Hb659/L,WBC3.2×109/L,血小板65×109/L,MCVl29fl,MCH36pg,MCHC34%。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缺铁性贫血
    • B.巨幼细胞性贫血
    • C.再生障碍性贫血
    • D.溶血性贫血
    • E.骨髓病性贫血
  76. 下列关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血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多为全血细胞减少
    • B.出现贫血,表现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 C.粒细胞减少,可见Pelger-huet畸形
    • D.有时可见原始细胞
    • E.血小板减少,可见巨大血小板
  77. 患者刘某为接受青霉素治疗的病人,停药几天以上,必须重新进行过敏试验

    • A.3天
    • B.5天
    • C.7天
    • D.1天
    • E.9天
  78. 大肠埃希菌与肠杆菌属的鉴别主要根据

    • A.KIA
    • B.IMViC
    • C.MIU
    • D.氧化酶
    • E.菌落形态
  79. Ha型高脂蛋白血症的血清检测特点是

    • A.血清透明或轻度混浊,胆固醇明显增加,甘油三酯正常
    • B.血清透明,胆固醇明显增加,甘油三酯稍高
    • C.血清混浊,胆固醇稍高,甘油三酯增高
    • D.血清混浊,胆固醇正常,甘油三酯稍高
    • E.血清乳白色,胆固醇正常或稍高,甘油三酯明显增加
  80. 关于血清AMY临床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急性胰腺炎时,发病后8~l2小时开始升高
    • B.急性胰腺炎时,发病后12~24小时达高峰
    • C.急性胰腺炎时,发病后10天下降至正常
    • D.其他急腹症也可轻度增高
    • E.腮腺炎也升高
  81. 下列各项均属于寄生虫病的特点,除外的是

    • A.隐性感染
    • B.中性粒细胞升高
    • C.多寄生现象
    • D.异位寄生
    • E.慢性感染
  82. 某患者骨髓非红系(NEC)分类:原始单核细胞11%,幼稚单核细胞70%,其他细胞19%,应诊断为

    • A.AML-M4a
    • B.AML-M4b
    • C.AML-M5a
    • D.AML-M5b
    • E.AML-M4c
  83. 维生素C对尿胆红素测定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 A.无影响
    • B.产生假阳性
    • C.产生假阴性
    • D.用阳光照射的方法不能排除其影响
    • E.产生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84.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多见于

    • A.缺铁性贫血
    • B.再生障碍性贫血
    • C.大失血
    • D.苯中毒
    • E.铅中毒
  85. 斯氏狸殖吸虫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是

    • A.皮下包块
    • B.肺部症状
    • C.胃肠道症状
    • D.脑部症状
    • E.肝部症状
  86.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检测的是

    • A.抗体
    • B.补体
    • C.可溶性抗原
    • D.颗粒性抗原
    • E.抗原抗体复合物
  87. 下列细菌中属需氧芽胞杆菌的是

    • A.破伤风杆菌
    • B.肉毒梭菌
    • C.产气荚膜梭菌
    • D.炭疽杆菌
    • E.白喉棒状杆菌
  88. 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系统,血清中不易检测到的成分是

    • A.HBsAg
    • B.HBcAg
    • C.HBeAg
    • D.PreS1抗原
    • E.PreS2抗原
  89. 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是

    • A.特异性抗体和补体
    • B.特异性抗原和补体
    • C.红细胞和溶血素
    • D.加热灭活的患者血清
    • E.补体和溶血素
  90. 关于反向间接血凝试验,错误的是

    • A.红细胞呈圆点沉积于管底为阳性结果
    • B.红细胞呈片状凝集为阳性
    • C.根据凝集程度可判断阳性反应的强弱
    • D.可以做半定量检测
    • E.使用的载体为红细胞
  91. 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方法是

    • A.内生肌酐清除率
    • B.菊粉清除率
    • C.酚红排泌试验
    • D.尿素清除率
    • E.尿酸的测定
  92. 实验室诊断疥疮的常用操作方法是

    • A.以消毒针头挑破局部皮肤检查
    • B.留取患者粪便直接涂片检查
    • C.采外周血涂薄血膜检查
    • D.刮取局部标本培养
    • E.采外周血用ELISA法检查
  93. 下列不具有鉴别意义的绦虫阶段是

    • A.虫卵
    • B.成节
    • C.孕节
    • D.头节
    • E.囊尾蚴
  94. 不能人工培养的螺旋体是

    • A.梅毒螺旋体
    • B.伯氏疏螺旋体
    • C.钩端螺旋体
    • D.回归热疏螺旋体
    • E.奋森疏螺旋体
  95. 下列物质中,不参与溶血反应的是

    • A.绵羊红细胞
    • B.抗红细胞抗体
    • C.补体
    • D.溶血素
    • E.抗补体抗体
  96. 自动血培养检测系统作为血液中有无微生物存在的指标是

    • A.O2
    • B.CO2
    • C.H2S
    • D.N2
    • E.NO2
  97.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见于

    • A.肝脏疾病
    • B.血液循环中抗凝物质的增加
    • C.见于遗传性内源凝血系统的因子Ⅷ、Ⅸ、Ⅺ等的缺乏和纤维蛋白原的减低
    • D.应用香豆素类等口服抗凝剂的患者
    • E.血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