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卫生资格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试题及答案《专业知识》1
-
为证实该诊断,还应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是
- A.ELISA
- B.免疫扩散试验
- C.对流免疫电泳
- D.免疫固定电泳
- E.免疫比浊试验
-
(3-4题共用题干)患者男性,62岁。骨折入院。血红蛋白63g/L,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带,血清IgG5.3g/L,IgA32.6g/L,IgM0.37g/L。X线检查显示骨质疏松,有溶骨性改变。该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为
- A.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 B.多发性骨髓瘤
- C.淀粉样变性
- D.冷球蛋白血症
- E.一过性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
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胰腺炎继发十二指肠球部痉挛
- B.急性胰腺炎合并消化性溃疡
- C.消化性溃疡伴巨淀粉酶血症
- D.消化性溃疡向后壁穿透到胰腺
- E.消化性溃疡伴胆囊炎
-
凝血酶原及其他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 A.肝病出血
- B.血友病甲
- C.过敏性紫癜
- D.DIC
-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血管壁变态反应
- A.肝病出血
- B.血友病甲
- C.过敏性紫癜
- D.DIC
-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1-2题共用题干)男,54岁,多年来每天饮酒大约100g,有反复出现上腹疼痛史,发作时上腹部有中等程度压痛,服抗酸药可缓解,实验室检查:HCT0.40,WBC10×10/L,血清肌酐10mg/L,血淀粉酶700U/L,尿肌酐0.7g/L,尿淀粉酶400U/L,大便潜血(++),上消化道造影有十二指肠球部变形患者的淀粉酶/肌酐清除率(%)为
- A.0.5
- B.0.8
- C.2
- D.5
- E.10
-
荧光假单胞菌产生
- A.荧光素
- B.绿脓素
- C.黄色素
- D.褐色素
- E.紫色素
-
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引起的凝血障碍
- A.肝病出血
- B.血友病甲
- C.过敏性紫癜
- D.DIC
-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可以引起肾小球肾炎的致病菌是
- A.葡萄球菌
- B.大肠埃希菌
- C.链球菌
- D.铜绿假单胞菌
- E.淋病奈瑟菌
-
铜绿假单胞菌产生
- A.荧光素
- B.绿脓素
- C.黄色素
- D.褐色素
- E.紫色素
-
获得性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检查是错误的
- A.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进行性下降
- B.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
- C.网织红细胞数减少
- D.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数正常或轻度减低
- E.呈正常细胞性贫血
-
下列符合结合胆红素的特点是
- A.易进入细胞,产生细胞毒性
- B.易溶于水,一旦进入血液可从肾脏排出
- C.与清蛋白结合而运输
- D.加入甲醇才与重氮试剂反应
- E.溶血性黄疸时可明显升高
-
在急性肝炎时,哪一项LDH同工酶活性增高
- A.LDH1
- B.LDH2
- C.LDH3
- D.LDH4
- E.LDH5
-
下列关于M蛋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理化性质多样
- B.免疫活性强
- C.来源于T细胞的恶性增生
- D.多无免疫活性
- E.只能是IgG、IgM或IgA
-
早幼粒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
- A.胞质着油墨蓝
- B.胞体直径大
- C.核大偏位,染色质较细致
- D.核仁清晰可见
- E.胞质含有大小不一的非特异性颗粒
-
出现下列哪种变化是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
- A.出现Auer小体
- B.May-Hegglin畸形
- C.Pelger-Huet畸形
- D.Dohle小体
- E.Alder-Reilly畸形
-
凝集反应判断结果是在
- A.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一阶段开始时
- B.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一阶段完成时
- C.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开始时
- D.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完成时
- E.加入抗体后立即判断结果
-
放射免疫分析不用于测定的是
- A.激素
- B.微量蛋白质
- C.细菌
- D.肿瘤标志物
- E.药物
-
一般细菌培养1~4h是细菌适应新环境的阶段,处于生长曲线的
- A.静止期
- B.迟缓期
- C.对数增殖期
- D.稳定期
- E.衰亡期
-
细菌检查最快速的检测方法是
- A.电镜检查
- B.动物实验
- C.分离培养
- D.血清学试验
- E.直接涂片镜检
-
在细菌生长曲线中菌数增加最快的是
- A.迟缓期
- B.对数期
- C.稳定期
- D.衰亡期
- E.对数期和稳定期
-
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特异的指标是
- A.白细胞显著增高
- B.血涂片中如现幼稚粒细胞
- C.骨髓粒系细胞比例增高
-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减低
- E.Phl染色体阳性
-
下列哪项不符合骨髓纤维化病人血象特点
- A.一般为中度贫血,晚期或伴溶血时可出现严重贫血
- B.白细胞常增加
- C.血小板增加或减少
- D.出现幼粒、幼红细胞
- E.常见原粒细胞
-
正常糖耐量结果为
- A.空腹血糖7~8mmol/
- B.血葡萄糖120min达最高峰
- C.血葡萄糖峰值>7.8mmol/ L
- D.2h血糖水平<7.8mmol/
- E.葡萄糖峰值≥10.0mmol/ L
-
核圆形居中,染色质呈块状,核仁消失,胞质呈嗜多色性,该特征符合
- A.原红细胞
- B.早幼红细胞
- C.中幼红细胞
- D.晚幼红细胞
- E.网织红细胞
-
下列哪种与白细胞病理改变有关
- A.卡波环
- B.杜勒小体
- C.豪周小体
- D.染色质小体
- E.嗜碱性点彩颗粒
-
不符合浆细胞白血病病人检查结果的是
- A.血沉增高
- B.尿本-周蛋白试验阴性
- C.血清α-微球蛋白增高
- D.血清乳酸脱氢酶含量增离
- E.出现异常免疫球蛋白
-
贫血患者,血片中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14%,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B.再生障碍性贫虚
-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D.缺铁性贫血
- E.巨幼细胞性贫血
-
CK-MM主要存在
- A.脑组织
- B.肝脏
- C.骨骼肌
- D.心肌
- E.红细胞
-
骨髓涂片中的哪项特点对诊断霍奇金淋巴瘤最有价值
- A.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B.淋巴细胞增多
- C.非造血细胞增多
- D.可见R-S细胞
- E.纤维细胞增多
-
防止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被称为
- A.消毒
- B.防腐
- C.灭菌
- D.无菌
- E.无菌操作
-
肺炎链球菌的鉴定试验错误的是
- A.胆汁溶解是试验阳性
- B.菊糖发酵试验阳性
- C.小白鼠对肺炎链球菌敏感
- D.荚膜肿胀试验阴性
- E.optochin敏感试验阳性
-
Vi抗原属于哪种细菌
- A.肠杆菌科的细菌抗原
- B.葡萄球菌细胞壁的蛋白成分
- C.沙门菌的表面抗原
- D.核蛋白抗原
- E.链球菌属表面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