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试题及答案《相关专业知识》1
-
出现明显的病态造血,PAS染色红系细胞呈阳性反应()
-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B.MDS
- C.急性白血病
- D.类白血病反应
-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以中幼粒以下阶段细胞为主,较易见嗜酸、嗜碱性粒细胞()
-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B.MDS
- C.急性白血病
- D.类白血病反应
-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升高,NAP积分>200分()
-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B.MDS
- C.急性白血病
- D.类白血病反应
-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某系原始细胞>30%()
-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B.MDS
- C.急性白血病
- D.类白血病反应
-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骨髓象中以分化较好的小淋巴细胞居多,>50%,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比例也升高>60%()
-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B.MDS
- C.急性白血病
- D.类白血病反应
-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蛋白质的定量分析,下列何种方法灵敏度最高( )
- A.比色法
- B.酶联免疫法
- C.化学发光法
- D.透射免疫比浊法
- E.散射免疫比浊法
-
下列蛋白质哪个不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
- A.α1-酸性糖蛋白
- B.C-反应蛋白
- C.前清蛋白
- D.转铁蛋白
- E.免疫球蛋白
-
为了延长血液的保存期应加入以下哪种成分( )
- A.三磷酸腺苷
- B.腺嘌呤
- C.EDTA?K2
- D.次黄嘌呤核苷
- E.枸橼酸钠
-
内源性甘油三酯主要由血浆哪一种脂蛋白运输( )
- A.CM
- B.LDL
- C.VLDL
- D.HDL
- E.LVA
-
“里急后重”是下列哪种细菌感染的典型症状( )
- A.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 B.痢疾志贺菌
- C.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 D.鼠伤寒沙门菌
- E.伤寒沙门菌
-
粒红比例5:1时,与下列何者不符( )
- A.急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B.类白血病反应
- C.单纯红细胞性再障
- D.急性失血性贫血
- E.以上都不是
-
对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最重要的根治措施是( )
- A.根治诱发DIC病因
- B.同时应用肝素、新鲜血
- C.改善微循环
- D.抗休克,抗纤溶
- E.输成分血
-
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属于( )
- A.Ⅰ型超敏反应
- B.Ⅱ型超敏反应
- C.Ⅲ型超敏反应
- D.Ⅳ型超敏反应
- E.不是超敏反应
-
下列关于β2-微球蛋白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
- A.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
- B.分子量为11800
- C.不被肾小管回吸收
- D.在肾功能不全、炎症和肿瘤的情况下血浆的浓度可以升高
- E.可以采用免疫学方法进行定量测定
-
血清ALP测定应选用何种缓冲系统( )
- A.碳酸盐缓冲液
- B.二乙醇胺缓冲液
- C.Tris-HC1缓冲液
- D.AMP缓冲液
- E.磷酸盐缓冲液
-
出血时间延长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 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B.过敏性紫癜
- C.血友病甲
- D.血友病乙
- E.以上都是
-
下列哪项不是预防猪带绦虫病的有效措施( )
- A.不吃生猪肉
- B.注意猪粪的处理
- C.注意人粪的处理
- D.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 E.切生肉及熟食的刀板分开使用
-
血液氨主要通过何种途径来清除( )
- A.合成谷氨酰胺
- B.合成尿素
- C.尿中排泌
- D.从汗液排出
- E.粪便
-
母体在妊娠中使遗传有父亲的MHC的胎儿不被排斥的原因是( )
- A.母亲体内TH1细胞水平高
- B.母亲体内Tc细胞水平高
- C.胎盘形成的生理屏障
- D.母体免疫系统不能识别有父亲的MHC的胎儿细胞
- E.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
新鲜脑脊液混浊,最常见的原因是含大量( )
- A.葡萄糖
- B.细胞
- C.蛋白质
- D.氯化物
- E.微生物病原体
-
正常人精液排出后1小时内精子存活率至少应( )
- A.≥10%
- B.≥30%
- C.≥50%
- D.≥75%
- E.≥t90%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病变是( )
- A.微血管血栓形成
- B.微血管功能障碍
- C.微血管血液淤滞
- D.微血管内血流减少
- E.微血管内血流增多
-
急性重症炎症时可升高至正常水平的上千倍的蛋白质是( )
- A.C-反应蛋白
- B.免疫球蛋白
- C.铜蓝蛋白
- D.甲胎蛋白
- E.α1抗胰蛋白酶
-
血小板不减少可见于( )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ITP
- C.脾功能亢进
- D.系统性红斑狼疮
- E.缺铁性贫血
-
β-地中海贫血与下列何项无关( )
- A.控制基因突变
- B.肽链结构异常
- C.肽链合成速度减慢
- D.肽链数量不平衡
- E.临床表现为贫血、脾大、黄疸
-
治疗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首选抗菌药物是( )
- A.青霉素
- B.四环素
- C.林可霉素
- D.氨苄西林
- E.氯霉素
-
外周和骨髓象中嗜酸性粒细胞>10%,通常不出现在下列何者( )
-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B.霍奇金病
- 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D.急性传染病如伤寒)
- E.以上都不是
-
在正常凝血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凝血酶激活血小板
- B.凝血酶激活因子Ⅰ和因子ⅩⅢ
- C.凝血酶激活因子Ⅷ和因子Ⅴ
- D.凝血酶激活因子Ⅻ和因子Ⅲ
- E.凝血酶激活因子Ⅻ和因子Ⅴ
-
下列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化学改变叙述错误的是( )
- A.HDL、X-HDL能抗动脉粥样硬化
- B.粥样硬化斑块的胆固醇来自血浆脂蛋白
- C.血液的过氧化脂质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 D.粥样硬化斑块堆积有大量胆固醇
- E.LPL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具有双重作用
-
骨髓检查原始单核细胞35%,原始粒细胞24%,幼稚单核细胞15%,早幼粒细胞8%,诊断( )
- A.急非淋白血病M5a
- B.急非淋白血病M5b
- C.急非淋白血病M4
- D.急非淋白血病M3
- E.急非淋白血病M2
-
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
- A.出芽
- B.孢子生殖
- C.有丝分裂
- D.有性繁殖
- E.无性的二分裂
-
抗体抗病毒感染可通过( )
- A.中和作用
- B.诱导非感染T细胞释放抗病毒物质
- C.防止病毒脱落
- D.直接溶解病毒
- E.与细胞表面病毒诱导的抗原决定簇结合并活化补体
-
肠杆菌科细菌不具有的是( )
- A.鞭毛
- B.菌毛
- C.荚膜
- D.芽胞
- E.质粒
-
利用酶标记的抗抗体以检测已与固相结合的受检抗体的方法,通常称为( )
- A.双抗体夹心法
- B.双位点一步法
- C.间接法
- D.竞争法
- E.捕获法
-
抗体一般是( )
- A.单价的
- B.双价的
- C.三价的
- D.四价的
- E.五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