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重点章节模拟练习题【专业实践能力】1
-
病人最可能通过什么途径感染的
- A.恙螨叮咬
- B.接触传播
- C.硬蜱叮咬
- D.吸入含病原体的尘埃
- E.鼠蚤叮咬
-
哪项检查可用于确诊
- A.ELISA法检测病原体抗体的存在
- B.在特殊培养基上分离培养该病原体
- C.直接镜检
- D.用凝集实验检测脑脊液或尿液中病原体抗原
- E.通过皮肤试验检测病人对病原体产生的细胞免疫
-
治疗上应采取的原则是
- A.先观察体温热型,找出病因后再使用抗生素
- B.暂不用抗生素,待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出来后再用
- C.留取尿标本送检后立即进行抗生素治疗
- D.用广谱抗生素
- E.用抗生素治疗期间不宜大量饮水,以免稀释体内药物浓度
-
(3-5题共用题干)一名27岁男青年因心悸、严重头痛、过度疲劳与不适,游走性肌肉关节痛,以及周围神经根神经症状来就医,他自述已患病6周,丝毫没有缓解迹象,因不能工作而感到很沮丧。病历记录显示他以前有过相同病史。他3个月前有过一次野营旅游,回来2周后腿上出现红疮,但他记忆中未被硬蜱叮咬过。红疮微微隆起,逐渐扩大形成一片圆形皮损,外缘鲜红,中央呈退行性病变,发热,直径大约5cm,约3周后消退。在皮损刚出现后,检测患者伯氏疏螺旋体抗体,结果呈阴性。在本次检查过程中,医生决定让病人住院治疗,对他进行脊椎穿刺和系列检查,结果显示脑脊液中有淋巴细胞,没有发现中性粒细胞。最可能的疾病是
- A.猩红热
- B.恙虫病
- C.麻疹
- D.莱姆病
- E.皮肤炭疽
-
再次进入机体的变应原与固定在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表面受体上的特异性IgE结合引起的免疫反应为
- A.Ⅰ型超敏反应
- B.Ⅱ型超敏反应
- C.Ⅲ型超敏反应
- D.Ⅳ型超敏反应
- E.Ⅴ型超敏反应
-
(1-2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22岁。新婚后5天出现寒战、高热、尿频,尿意不尽。尿常规:WBC(++),RBC10个/HP,尿蛋白(++)。查体:肾区叩击痛,血常规:12.6×10/L,N75%。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败血症
- B.菌血症
- C.上呼吸道感染
- D.急性肾盂肾炎
- E.急性腹膜炎
-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激活补体,并导致系列的炎症反应,此类过敏反应为
- A.Ⅰ型超敏反应
- B.Ⅱ型超敏反应
- C.Ⅲ型超敏反应
- D.Ⅳ型超敏反应
- E.Ⅴ型超敏反应
-
抗体同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引起的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此类超敏反应为
- A.Ⅰ型超敏反应
- B.Ⅱ型超敏反应
- C.Ⅲ型超敏反应
- D.Ⅳ型超敏反应
- E.Ⅴ型超敏反应
-
单核细胞具有的特点是
- A.胞质中颗粒大小和形态不一,呈紫红色或者蓝墨色,胞质分布可不均,有时可见两种颗粒并存
- B.胞质中颗粒丰富,细小,大小一致,呈浅紫红色
- C.胞质中颗粒量少且大,大小和形态不一,常覆盖核上,呈深紫黑色或深紫红色
- D.胞质中颗粒粗大,大小较一致,圆形,呈橘红色
- E.胞质中颗粒细小,分布均匀呈灰尘样,颗粒呈紫红色
-
不属于渗出液特点的是
- A.不会自凝
- B.外观多浑浊
- C.炎症刺激引起
- D.RivAltA试验一般阳性
- E.慢性感染以淋巴细胞为主
-
早幼粒细胞具有的特点是
- A.胞质中颗粒大小和形态不一,呈紫红色或者蓝墨色,胞质分布可不均,有时可见两种颗粒并存
- B.胞质中颗粒丰富,细小,大小一致,呈浅紫红色
- C.胞质中颗粒量少且大,大小和形态不一,常覆盖核上,呈深紫黑色或深紫红色
- D.胞质中颗粒粗大,大小较一致,圆形,呈橘红色
- E.胞质中颗粒细小,分布均匀呈灰尘样,颗粒呈紫红色
-
多发性骨髓瘤首选的检查是
- A.总蛋白测定
- B.白蛋白测定
- C.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 D.血清蛋白电泳
- E.轻链定量
-
杆菌肽试验主要用于鉴别的细菌组合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 B.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
- C.
- D.群链球菌--B群链球菌
- E.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 F.霍乱弧菌—嗜水气单胞菌
-
浅部真菌直接镜检所用的试剂是
- A.10%HCL
- B.4%H2SO4
- C.1%HCL
- D.10%KOH
- E.95%乙醇
-
将胸水混匀后充入改良牛鲍计数板,计数四个大方格中细胞数为80个,则报告细胞数为
- A.10个/ul
- B.50个/ul
- C.100个/ul
- D.200个/ul
- E.400个/ul
-
关于M区带与Ig类型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IgG多分布于α区至慢γ区
- B.IgA多分布于快γ区至β区
- C.IgM多分布于β2区或γ区
- D.IgD多分布于β区至γ区
- E.IgE多分布于β区至慢γ区
-
冷球蛋白定性分析中,加入患者血清的两支试管放置温度分别是
- A.4℃和30℃
- B.4℃和37℃
- C.4℃和56℃
- D.15℃和30℃
- E.15℃和37℃
-
测定血糖时,抽血后如不能立即检查,则最好将血液与何种物质混合
- A.氟化钠
- B.肝素
- C.EDTA
- D.硫酸镁
- E.EGTA
-
肌酐清除率的参考范围为
- A.20~40 ml/min
- B.40~60 ml/min
- C.60~80 ml/min
- D.80~120 ml/min
- E.120~140 ml/min
-
凝固法检测血浆中游离PS,受检血浆中加入乏PS 基质血浆的目的是
- A.稀释受检血浆
- B.制作标准曲线
- C.提供PS以外的其他凝血因子
- D.作为正常对照
- E.提供其他抗凝因子
-
在心血管疾病的生化检测指标中,用于预测心力衰竭发生危险性及诊断心力衰竭的标志物为
- A.. NT-proBNP
- B.CTnI
- C.HCY
- D.Hs-CRP
- E.CK-MB
-
可引起血沉减慢的疾病是
- A.风湿热
- B.结核病
- C.心肌梗死
- D.高球蛋白血症
- 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H
- A.m试验通常用于何种疾病的诊断
- B..PNH
-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E..G-6-PD缺陷症
- F..HBH病
-
CLSI/NCCLS推荐的用于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药敏试验培养基是
- A.血琼脂平板
- B.沙氏平板
- C.MAConkEy平板
- D.M-H平板
- E.SS平板
-
双向扩散试验中,当抗原分子量大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沉淀环弯向抗原一方
- B.沉淀环弯向抗体一方
- C.沉淀线为靠近抗体孔的直线
- D.沉淀线为靠近抗原孔的直线
- E.沉淀线为两空之间的等距离直线
-
不符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象特点的是
- A.骨髓增生极度或明显活跃
- B.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30%,可达90%
- C.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核可有凹陷、折叠、切迹等畸形
- D.巨核系细胞多数显著减少,血小板减少
- E.涂抹细胞减少
-
细胞毒试验可用于
- A.检测TC细胞的效应功能
- B.SmIg测定
- C.IgG测定
- D.T细胞亚群测定
- E.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
分离淋巴细胞亚群的原则是根据
- A.细胞的大小
- B.细胞的密度
- C.细胞所带的电荷
- D.相应细胞的特性和不同标志
- E.细胞的粘滞性
-
怀疑霍乱弧菌感染的粪便应该接种于何种培养基中增菌
- A.SS培养基
- B.ph2.0普通肉汤
- C.ph4.0蛋白胨水
- D.ph6.0普通肉汤
- E.ph8.5碱性蛋白胨水
-
下列可引起胎儿畸形的寄生虫是
- A.蛔虫
- B.肝吸虫
- C.弓形虫
- D.疟原虫
- E.肺吸虫
-
SS琼脂平板培养基是属于
- A.基础培养基
- B.营养培养基
- C.鉴别培养基
- D.选择培养基
- E.特殊培养基
-
溶血空斑试验检测的是何种细胞的功能
- A.T淋巴细胞
- B.巨噬细胞
- C.NK细胞
- D.B淋巴细胞
- E.LAK细胞
-
血尿酸可作为何种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 A.糖尿病
- B.心肌梗死
- C.痛风
- D.肝硬化
- E.急性胰腺炎
-
WHO将“精子快速向前运动”活力定为
- A.0级
- B.Ⅰ级
- C.Ⅱ级
- D.Ⅲ级
- E.Ⅳ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