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专业实践技能》突破试题及答案1
-
该患者的出凝血检查阳性的是
- A.出血时间延长
- B.KPTT阳性
- C.凝血酶时间
- D.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 E.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
该患者最常见的血小板抗体为
- A.IgG
- B.IgA
- C.IgM
- D.IgM+IgA
- E.IgM+IgG
-
诊断该病最有价值的实验是
- A.血小板数量检查
- B.血小板形态检查
- C.骨髓涂片检查
- D.血小板寿命时间测定
- E.血小板表面相关Ig和C3测定
-
患者女性,24岁,月经量多,下肢反复性出现瘀斑一年,肝脾未触及。红细胞2.97×10/L;血红蛋白88g/L,白细胞4.1×10/L,血小板42×10/L,网织红细胞1.6%。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红系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骨髓铁染色细胞内外铁均阳性。酸化血清溶血实验阴性。该患者首先应考虑诊断为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缺铁性贫血
- C.PNH
- D.急性白血病
- E.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下述临床表现,最可能由上述哪种病原体引起,9个月的婴儿出现严重水样泻及呕吐,病程持续5天,粪便标本未见致病菌、寄生虫及虫卵
- A.轮状病毒
- B.鼠伤寒沙门菌
- C.肠致病型大肠杆菌
- D.肠产毒型大肠杆菌
- E.肠出血型大肠杆菌
-
下述临床表现,最可能由上述哪种病原体引起,一幼儿日前在5岁生日时得到一只宠物龟,之后出现低热、寒颤、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粪便培养查到革兰阴性杆菌,该菌有动力,不发酵乳糖,硫化氢试验阳性
- A.轮状病毒
- B.鼠伤寒沙门菌
- C.肠致病型大肠杆菌
- D.肠产毒型大肠杆菌
- E.肠出血型大肠杆菌
-
下述临床表现,最可能由上述哪种病原体引起,27岁女患者,新近从墨西哥返回,恶心、腹部绞痛、低热、大量水样泻。粪便标本查到可发酵乳糖的革兰阴性杆菌,此菌在伊红-美蓝琼脂上呈绿色
- A.轮状病毒
- B.鼠伤寒沙门菌
- C.肠致病型大肠杆菌
- D.肠产毒型大肠杆菌
- E.肠出血型大肠杆菌
-
关于血细胞计数误差来源,不属于偶然的误差的是
- A.取血部位不当
- B.稀释倍数不准确
- C.充液不当
- D.计数板刻度误差
- E.计数时未充分混匀
-
血涂片中红细胞形态呈靶形,下列最有可能的是
-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B.巨幼细胞性贫血
-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D.脾切除术后
- E.溶血性贫血
-
用显微镜计数白细胞,低倍镜下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数分别是24、24、25、27,该份标本的白细胞数量是
- A.4×109/L
- B.5×109/L
- C.5.5×109/L
- D.6×109/L
- E.6.5×109/L
-
下列哪项不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象
- A.粒红比正常
- B.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
- C.骨髓有局部造血灶,伴巨核细胞增生活跃
- D.淋巴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增多
- E.白细胞,红细胞形态正常
-
瑞氏染色时,血涂片偏红,调整染色的方法是
- A.增高缓冲液pH
- B.降低缓冲液pH
- C.与缓冲液pH无关
- D.首先更换染液
- E.稀释缓冲液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复发的实验室指标骨髓涂片中
- A.原始细胞大于5%
- B.原始细胞小于20%
- C.原始细胞大于20%
- D.原始细胞大于30%
- E.原始细胞10%~20%
-
下列哪种疾病外周血涂片不会出现幼稚细胞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C.急性白血病
- D.溶血性贫血
- E.淋巴瘤晚期
-
符合AML-M7的叙述是
- A.一般不并发骨髓纤维化
- B.原始细胞电镜PPO阴性
- C.原始细胞POX染色阳性
- D.原始细胞CD41或CD61阳性
- E.常并发DIC
-
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免疫球蛋白每次测定时
- A.必须同时制作标准曲线
- B.可采用不同批号抗血清制作的标准曲线
- C.以沉淀环大小报告结果即可
- D.以上均可
- E.血清需要灭活
-
单向琼脂扩散法的检测敏感度
- A.不高,检测时间长达48~72小时
- B.高,检测时间长达48~72小时
- C.不高,检测时间仅需12小时
- D.高,检测时间仅需12小时
- E.高,检测时间为2小时
-
Coombs试验的主要用途是
- A.检测不完全抗体
- B.检测不完全抗原
- C.检测IgM型抗体
- D.检测IgE型抗体
- E.检测完全抗原
-
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包括
- A.特异性抗体和补体
- B.特异性抗原和补体
- C.红细胞和溶血素
- D.加热灭活的病人血清
- E.补体和溶血素
-
酶免疫技术中的酶结合物是指
- A.酶标记抗原
- B.酶标记抗体
- C.酶标记抗原或抗体
- D.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
- E.酶与底物的结合
-
酶免疫技术中最佳工作浓度的选定常采用
- A.抗原稀释法
- B.抗体稀释法
- C.酶标记物稀释法
- D.棋盘滴定法
- E.A+B
-
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A时,固相载体的包被物是
- A.酶标记A抗体
- B.未标记的抗A抗体
- C.未标记抗原A
- D.酶标抗球蛋白抗体
- E.酶标记抗原A
-
在免疫球蛋白测定中,检测阈值可达0.1mg/L的方法有
- A.散射免疫比浊法
- B.酶联免疫吸附法
- C.免疫胶乳比浊法
- D.以上3种方法均可
- E.单相免疫扩散法
-
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常用的分层液是
- A.Percoll
- B.Ficoll
- C.(NH)2SO4
- D.NaCl
- E.Na2HCO3
-
下列哪项是检测I型超敏反应的特异性试验
- A.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 B.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 C.过敏原皮内试验
- D.血清总IgE测定
- E.血清IgG测定
-
杂交瘤细胞产生抗体的遗传信息来自
- A.骨髓细胞
- B.融合细胞
- C.饲养细胞
- D.脾细胞
- E.淋巴结细胞
-
当用RIA检测AFP时,一般认为可对肝癌作出确定诊断的AFP的临界值为
- A.AFP>400μg/L
- B.AFP>200μg/L
- C.AFP>100μg/L
- D.AFP>40μg/L
- E.AFP>20μg/L
-
硫化氢试验属于
- A.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
- B.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试验
- C.呼吸酶类试验
- D.复合生化试验
- E.有机酸盐利用试验
-
可进行“冷增菌”的病原菌是
- A.炭疽芽胞杆菌
- B.红斑丹毒丝菌
- C.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 D.蜡样芽胞杆菌
- E.破伤风梭菌
-
K-B法药敏试验中,菌悬液的浓度是
- A.0.5×108CFU/ml
- B.3×108CFU/ml
- C.1.5×108CFU/ml
- D.3×104CFU/ml
- E.1.5×105CFU/ml
-
用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时,无肉眼可见细菌生长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称为
- A.最大抑菌浓度
- B.最大杀菌浓度
- C.最小抑菌浓度
- D.最小杀菌浓度
- E.敏感
-
不能用于检查病毒的方法是
- A.动物接种
- B.鸡胚尿囊接种
- C.鸡胚卵黄囊接种
- D.细胞培养
- E.人工培养基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