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如果无法准确判断该病原菌的种类,则用生化特征进行辅助判断,其最合理的组合是

    • A.硫化氢和鸟氨酸脱羧酶
    • B.氧化酶和明胶液化
    • C.苯丙氨酸脱氨酶和硫化氢
    • D.鸟氨酸脱羧酶和苯丙氨酸脱氨酶
    • E.靛基质和苯丙氨酸脱氨酶
  2. 该患者发病的机制属于

    • A.速发型超敏反应
    • B.细胞毒性超敏反应
    • C.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 D.迟发型超敏反应
    • E.自身免疫
  3. (9~10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42岁,烧伤后继发感染,创面分泌物细菌学检查:血平板培养物呈迁徒扩散生长;麦康凯琼脂培养形成不发酵乳糖菌落。

    根据病历,感染的病原菌最可能是

    • A.变形杆菌属
    • B.摩根菌属
    • C.斯氏普罗威登斯菌
    • D.产碱普罗威登斯菌
    • E.雷极普罗威登斯菌
  4. (5~6题共用题干)

    GOD-POD法测定血清葡萄糖浓度。

    第一步反应所用的酶是

    • A.乳酸脱氢酶
    • B.葡萄糖氧化酶
    • C.己糖激酶
    • D.过氧化物酶
    • E.丙酮酸激酶
  5. 第二步反应所用的酶是

    • A.乳酸脱氢酶
    • B.葡萄糖氧化酶
    • C.己糖激酶
    • D.过氧化物酶
    • E.丙酮酸激酶
  6. (7~8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20岁。半月前自购“美肤霜”化妆品,每日擦抹于面部,1周后面部出现红肿、皮疹。2天前上肢和胸背部出现皮疹、大水疱,渗出明显,局部皮肤有剥脱,请求医治。无其他化妆品使用史,半月来无服药史。

    此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 A.药物过敏症
    • B.传染性超敏反应
    • C.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 D.自身免疫性疾病
    • E.接触性皮炎
  7. 该患者白细胞相对增多的是

    • A.中性粒细胞
    • B.淋巴细胞
    • C.单核细胞
    • D.嗜酸性粒细胞
    • E.嗜碱性粒细胞
  8. (3~4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15岁,外周血WBC 2.0×109/L,RBC 2.O×1012/L,PLT 75× 109/L,临床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该患者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是

    • A.分裂池分化减少
    • B.成熟池释放减少
    • C.储备池分布异常
    • D.循环池发育障碍
    • E.边缘池释放减少
  9. 纤溶酶的生理作用是

    • A.裂解凝血因子Ⅰ
    • B.裂解纤维蛋白
    • C.水解多种凝血因子
    • D.激活补体
    • E.可将谷氨酸纤溶酶原转变成赖氨酸纤溶酶原
  10. 患者,男性,34岁,乏力、水肿2周来院就诊。追问病史,1个月前曾有咽痛病史。查:尿液有大量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和管型。血免疫复合物呈强阳性,血清总补体活性定量和C3含量明显下降。

    首先怀疑该患者得的疾病是

    • A.慢性咽炎
    • B.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
    • C.传染性超敏反应
    • D.类风湿关节炎
    • E.链球菌感染后的肾盂肾炎
  11. 导致此病的发病机制可能是

    • A.速发型超敏反应
    • B.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 C.迟发型超敏反应
    • D.理化因素
    • E.遗传因素
  12. 关于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确的是

    • A.反映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
    • B.与红细胞表面积成反比
    • C.与红细胞表面积成正比
    • D.与红细胞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成反比
    • E.与红细胞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成正比
  13. 运输内源性三酰甘油的脂蛋白有哪些

    • A.IDL
    • B.VLDL
    • C.LDL
    • D.HDL
    • E.Lp(a)
  14. 与结核分枝杆菌毒力无关的因素是

    • A.索状因子
    • B.蜡质D
    • C.分枝菌酸
    • D.外毒素
    • E.内毒素
  15. 关于尿透明管型,错误的是

    • A.参考值≤1/LP
    • B.大小长短较一致
    • C.可见于发热
    • D.折光性较强
    • E.管型一端可稍尖细
  16. 偶氮反应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需要加速剂才能使血清总胆红素与重氮试剂反应,可作为加速剂的是

    • A.甲醇
    • B.乙醇
    • C.硫酸
    • D.咖啡因
    • E.丙酮
  17. 血浆白蛋白的功能有

    • A.维持胶体渗透压
    • B.运输某些物质,尤其是脂溶性物质
    • C.免疫功能
    • D.维持血浆的正常pH
    • E.营养作用
  18. 关于细菌L型,正确的说法是

    • A.在青霉素或溶菌酶的作用下细菌可形成L型
    • B.细菌L型是细胞壁缺陷型细菌
    • C.细菌L型表现为某些生物学性状的改变
    • D.细菌L型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抵抗性
    • E.在红霉素和庆大霉素的作用下细菌也可形成L型
  19. 可使粪便化学法隐血试验出现假阳性的物质是

    • A.大量喝水
    • B.大量生食蔬菜
    • C.维生素C
    • D.动物血
    • E.食物鱼肉
  20. 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红细胞时需注意直方图中

    • A.峰值的位置
    • B.峰值底宽度
    • C.峰值的高度
    • D.峰顶的形状
    • E.有无双峰现象
  21.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

    • A.造血干细胞受损
    • B.造血微环境缺陷
    • C.体液因素调节异常
    • D.细胞免疫机制异常
    • E.成熟细胞结构异常
  22. 粪便标本采集后于下列时间内检查完毕都符合要求的是

    • A.30min
    • B.60min
    • C.120min
    • D.180min
    • E.240min
  23. 不属于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是

    • A.CD41
    • B.CD42
    • C.CD62P
    • D.CD63
    • E.GP I a/Ⅱa复合物
  24. (14~15题共用备选答案)

    • A.浆细胞
    • B.淋巴细胞
    • C.中幼红细胞
    • D.早幼红细胞
    • E.单核细胞    胞质有浑浊泡沫感,核偏位,可见核旁淡染区,核染色质呈车轮状
  25. (12~13题共用备选答案)

    • A.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 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 C.多毛细胞白血病
    •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E.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强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的疾病是
  26. 成人主要的生理性血红蛋白是

    • 正确
    • 错误
  27. (10~11题共用备选答案)

    • A.HbA
    • B.HbH
    • C.HbA2    D.HbS
    • E.HbF    抗碱血红蛋白是
  28. (8~9题共用备选答案)

    •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B.缺铁性贫血
    • C.再生障碍性贫血
    • D.白血病
    • E.恶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红细胞最常见于
  29. (6~7题共用备选答案)

    • A.专性需氧菌
    • B.需氧或兼性厌氧菌
    • C.专性厌氧菌
    • D.专性C02菌
    • E.微需氧菌    肺炎克雷伯菌为
  30. 肺炎链球菌为

    • 正确
    • 错误
  31. 调节生长激素分泌的是

    • A.CRH
    • B.GHRH
    • C.TRH
    • D.GnRH
    • E.PRH
  32. 可致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的链球菌

    • 正确
    • 错误
  33. (4~5题共用备选答案)

    • A.CRH
    • B.GHRH
    • C.TRH
    • D.GnRH
    • E.PRH    调节FSH和LH分泌的是
  34. (1~3题共用备选答案)

    • A.A群链球菌
    • B.B群链球菌
    • C.D群链球菌
    • D.肠球菌
    • E.肺炎链球菌    可致猩红热、风湿热及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链球菌
  35. 药物经生物转化后,总的结果是

    • A.药物活性的灭活
    • B.药物活性的升高
    • C.药物的极性升高,有利于转运到靶位
    • D.药物的极性升高,有利于排泄
    • E.药物的极性升高,有利于分布
  36. 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中常用的发光底物为

    • A.吖啶酯类
    • B.鲁米诺
    • C.三联吡啶钌
    • D.HRP
    • E.AP
  37. 有关铜蓝蛋白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是具有氧化酶活性的一种糖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
    • B.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为非急性时相蛋白
    • C.无遗传多态性
    • D.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E.淋巴网状系统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与铜蓝蛋白无关
  38. 关于尿蛋白质试带法检验的叙述,以下错误的是

    • A.黄疽尿对结果有影响
    • B.尿液pH对结果有影响
    • C.浑浊尿不影响比色
    • D.对白蛋白和球蛋白均敏感
    • E.尿液标本应新鲜
  39. 正态曲线下面积有一定的规律,μ±3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 A.80.7%
    • B.85.7%
    • C.98.7%
    • D.99.7%
    • E.99.9%
  40. 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成年男性参考值为

    • A.0~5mm/h
    • B.O~15mm/h
    • C.O~25mm/h
    • D.O~10mm/h
    • E.0~20mm/h
  41. 有关中性粒细胞特殊功能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趋化功能
    • B.吞噬功能
    • C.抗感染作用
    • D.创伤修复作用
    • E.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42. 正常人的珠蛋白β链由多少个氨基酸组成

    • A.141个
    • B.142个
    • C.145个
    • D.146个
    • E.147个
  43. 正常情况下,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的物质是

    • A.尿素
    • B.肌酐
    • C.尿酸
    • D.白蛋白
    • E.葡萄糖
  44. Ph染色体的实质是

    • A.t(8;21)(q22;q22)
    • B.t(9;22)(q34;q11)
    • C.t(15;17)(q22;q12)
    • D.t(9;11)(q21-22;q23)
    • E.t(11;17)(q22;ql2)
  45. 网织红细胞计数,应在油镜下计数全部红细胞达

    • A.100个
    • B.200个
    • C.300个
    • D.500个
    • E.1000个
  46.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不包括

    • A.促进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 B.增强抗感染和细胞杀伤效应
    • C.促进炎症过程,影响细胞代谢
    • D.促进和抑制其他细胞因子和膜表面分子的表达
    • E.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
  47. 试带法测定尿糖,主要检出尿中的

    • A.果糖
    • B.蔗糖
    • C.乳糖
    • D.半乳糖
    • E.葡萄糖
  48. 关于淋巴细胞参与的细胞毒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可由TC细胞引起
    • B.可由NK细胞引起
    • C.可由TIL细胞引起
    • D.常用的检测方法是3H-TdR掺入法
    • E.可破坏靶细胞
  49. 多联试带上的试剂块要比测试项目多一个空白块,其作用是

    • A.消除尿液本身的颜色在试剂块上分布不均等所产生的测试误差
    • B.空白对照
    • C.使每次测定试剂块的位置准确
    • D.标准对照
    • E.没有多大作用
  50. 产气荚膜梭菌最主要的毒素为

    • A.溶血毒素
    • B.坏死毒素
    • C.肠毒素
    • D.细胞毒素
    • E.卵磷脂酶
  51. 关于HLA的概念,错误的是

    • A.为人类白细胞抗原
    • B.为人类最主要的MHC
    • C.又称移植抗原
    • D.仅存在于白细胞上
    • E.血小板和其他组织细胞上也存在HLA
  52. 双扩平板法出现多条沉淀线的原因是

    • A.抗原抗体过剩
    • B.抗原抗体相等
    • C.抗原抗体缺乏
    • D.抗原抗体不纯
    • E.抗原抗体比例不当
  53. 不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学分型的是

    • A.淋巴细胞型
    • B.结节硬化型
    • C.组织细胞型
    • D.混合细胞型
    • E.未分化型
  54. 符合漏出液特点的是积液蛋白质定量小于

    • A.50g/L
    • B.40g/L
    • C.60g/L
    • D.25g/L
    • E.70g/L
  55. 关于内分泌系统的最佳描述是

    • A.区别于外分泌腺的系统
    • B.由内分泌腺及全身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
    • C.无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的腺体
    • D.分泌物通过体液传递信息的系统
    • E.都通过下丘脑一腺垂体一内分泌腺(细胞)一激素系统的反馈调节
  56. 双位点一步法中,若怀疑存在钩状效应,应采取何措施

    • A.加入更多的酶标抗体
    • B.增加洗涤次数
    • C.缩短孵育时间
    • D.降低孵育温度
    • E.将标本稀释后再加入酶标板中
  57. 根据阴离子间隙水平的高低可以判断

    • A.代谢性酸中毒
    • B.代谢性碱中毒
    • C.呼吸性酸中毒
    • D.呼吸性碱中毒
    • E.以上都不是
  58. 有关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外电解质的分布是均匀的
    • B.血浆晶体渗透压是影响水在血管内外转移的次要因素
    • C.细胞内、外的胶体渗透压决定了水的流向
    • D.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相等
    • E.正常情况下尿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
  59. 造血负向调控的细胞因子是

    • A.转化生长因子β
    • B.生长因子
    • C.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 D.干细胞因子
    • E.白血病抑制因子
  60. 骨髓易出现干抽、网状纤维增加的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是

    • A.AML—M2    B.AML-M3
    • C.AML—M5
    • D.AML—M6
    • E.AML—M7
  61. 免疫荧光技术检测ANA,抗体核型不包括

    • A.周边型
    • B.均质型
    • C.核仁型
    • D.颗粒型
    • E.核孔型
  62. 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 A.输血
    • B.粪-口
    • C.注射
    • D.昆虫媒介
    • E.性接触
  63. 参与介导免疫黏附促进免疫复合物清除的补体成分是

    • A.C3a
    • B.C3b
    • C.C4b
    • D.C5a
    • E.C5b
  64. 检测PT用的样本是

    • A.全血
    • B.乏血小板血浆
    • C.富血小板血浆
    • D.血清
    • E.非溶血的任何血浆
  65. 由一个第三方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的程序是

    • A.认证
    • B.认可
    • C.认定
    • D.授权
    • E.确认
  66. 关于尿本一周蛋白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A.又称为凝溶蛋白
    • B.是骨髓瘤的特征之一
    • C.其尿中含量可作为肿瘤细胞数的指标
    • D.大量排出伴肾功能不全,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 E.一经检出,即提示肾功能不全
  67. 有关“特异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特异度高的实验主要用于筛选
    • B.指在非患病者当中,应用某诊断试验检查得到的阴性结果的百分比
    • C.反映诊断试验正确鉴别患病者的能力
    • D.一般来讲,该值应是越大越好
    • E.又称“真阴性率”、“特异性”
  68. 尿试带用酯酶法测定的白细胞是

    • A.单核细胞
    • B.淋巴细胞
    • C.嗜酸性粒细胞
    • D.中性粒细胞
    • E.嗜碱性粒细胞
  69. 急性肝细胞损伤时最敏感的指标是

    • A.CK
    • B.LD
    • C.AMY
    • D.ALT
    • E.ALB
  70. 不属于于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因子是

    • A.Ⅻ
    • B.Ⅶ
    • C.Ⅺ
    • D.Ⅸ
    • E.Ⅷ
  71. 铁锈色痰常见于

    • A.慢性支气管炎
    • B.大叶性肺炎
    • C.肺脓肿
    • D.肺结核
    • E.支气管扩张
  72. 符合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的诊断标准是

    • A.骨髓中原单核细胞≥80%
    • B.骨髓中原单核细胞≥70%
    • C.骨髓中原单核细胞≥60%
    • D.骨髓中原单核细胞≥50%
    • E.骨髓中原单核细胞≥20%
  73. 下列有关协同凝集试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属于间接凝集反应
    • B.以金黄葡萄球菌作为颗粒性载体
    • C.菌体的细胞壁中含有SPA,可与IgG特异性结合
    • D.IgG通过其Fab段结合菌体
    • E.主要应用于可溶性抗原的检出
  74. 某慢性肺气肿患者,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结果如下:pH 7.4,PaC028.9 kPa(67mmHg),HC03-40mmol/L,Na140mmol/L,C1-90mmol/L,应诊断为

    • A.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 B.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 C.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 D.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 E.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
  75. 患者,男性,24岁。因近月食欲欠佳,体重明显减轻就诊。体检:皮肤呈青铜色,低血压和肌肉消瘦;实验室检查:血清[Na ] 125mmol/L,[K ]6.2mmol/L,血浆皮质醇降低,尿17-OHCS降低,血浆ACTH增高。该患者可能的诊断为

    • A.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
    • B.艾迪生病(Addison’s disease)
    • C.继发于垂体功能不全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 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E.肾上腺皮质腺瘤
  76. 对患者的检测申请单至少保存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E.10年
  77. 关于正常菌群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生物拮抗作用
    • B.具有营养作用
    • C.促进机体免疫
    • D.与生长和衰老有关
    • E.对人体无害,任何情况下均不致病
  78. 细菌的下列哪种特殊结构具有特殊的H抗原,可用于血清学检查

    • A.荚膜
    • B.鞭毛
    • C.菌毛
    • D.芽胞
    • E.核糖体
  79. 乳酸脱氢酶一般形成的同工酶的种类有

    • A.2种
    • B.3种
    • C.4种
    • D.5种
    • E.6种
  80. 小儿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率与年龄曲线的第二次交叉发生在

    • A.1~2岁
    • B.2~3岁
    • C.4~5岁
    • D.7~8岁
    • E.9~10岁
  81. 仪器杂光的来源不包括

    • A.室内光线过强
    • B.仪器本身的原因
    • C.样品本身的原因
    • D.比色杯不清洁
    • E.样品散射能力强弱
  82. 中性粒细胞增加见于

    • A.长期接触放射线者
    • B.再生障碍性贫血
    • C.脾功能亢进
    • D.大手术后12~36h
    • E.系统性红斑狼疮
  83. 世界上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的微生物学家是

    • A.郭霍
    • B.吕文虎克
    • C.弗莱明
    • D.汤飞凡
    • E.巴斯德
  84. 用Percoll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时,离心后得到的细胞层,由底层到表层分别是

    • A.红细胞与粒细胞组分,富含淋巴细胞组分,死细胞组分,富含单核细胞组分
    • B.富含淋巴细胞组分,红细胞与粒细胞组分,富含单核细胞组分,死细胞组分
    • C.死细胞组分,富含单核细胞组分,富含淋巴细胞组分红细胞与粒细胞组分
    • D.富含单核细胞组分,死细胞组分,富含淋巴细胞组分红细胞与粒细胞组分
    • E.红细胞与粒细胞组分,富含淋巴细胞组分,富含单核细胞组分,死细胞组分
  85. 不受MHC限制的抗原是

    • A.完全抗原
    • B.超抗原
    • C.半抗原
    • D.TI抗原
    • E.TD抗原
  86. 关于醋酸AS-D萘酚酯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原始单核细胞可呈阳性反应,被氟化钠抑制
    • B.巨核细胞和血小板为阳性反应
    •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始粒细胞可呈阳性反应,不被氟化钠抑制
    • D.幼红细胞呈阳性反应,且随细胞的成熟,阳性程度增强
    •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始淋巴细胞阳性或弱阳性,不被氟化钠抑制
  87. 抗原与抗体结合发生交叉反应的原因是

    • A.抗原与抗体比例不合适
    • B.抗原和抗体的大小相近
    • C.不同抗原具有相同或相似抗原决定簇
    • D.抗体的分子量较大
    • E.抗体为多聚体
  88. 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是

    • A.Ⅱ、Ⅲ
    • B.Ⅲ、Ⅶ
    • C.Ⅴ、Ⅶ
    • D.Ⅲ、Ⅸ
    • E.Ⅰ、Ⅷ
  89. ELISA间接法通常用来检测

    • A.抗体
    • B.抗原
    • C.免疫复合物
    • D.抗抗体
    • E.半抗原
  90. 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合出现的沉淀现象称为

    • A.等价带
    • B.带现象
    • C.前带
    • D.后带
    • E.以上都不对
  91. 1,25-(OH)2-D3总的生理作用是

    • A.使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 B.使血钙降低,血磷升高
    • C.使血钙,血磷均升高
    • D.使血钙,血磷均降低
    • E.对血钙、血磷浓度无明显影响
  92. 父母的AB0血型的基因型分别为AA、AB,其子女可能的血型是

    • A.A型、B型、AB型
    • B.A型、AB型
    • C.B型、AB型
    • D.A型、B型
    • E.AB型
  93. 胰岛素抗脂肪降解作用的机制是

    • A.抑制胰脂酶
    • B.抑制脂蛋白脂肪酶
    • C.抑制组织脂肪酶
    • D.抑制肾上腺素
    • E.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
  94. 下列哪些补体成分属于补体固有成分

    • A.H因子
    • B.C3b
    • C.C1
    • D.C4结合蛋白
    • E.I因子
  95. 新生儿白细胞较高,可高达

    • A.10×109/L
    • B.11×109/L
    • C.15×109/L
    • D.20×109/L
    • E.30×109/L
  96. 下列关于Mb(肌红蛋白)叙述错误的是

    • A.Mb是横纹肌组织所特有的一种蛋白质
    • B.Mb分子量小
    • C.Mb中含有亚铁血红素
    • D.Mb的半衰期较其他心肌标志物长
    • E.当AMI时,Mb很快释放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