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98.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红细胞时需注意直方图中

    • A.峰值的位置
    • B.峰值底宽度
    • C.峰值的高度
    • D.峰顶的形状
    • E.有无双峰现象
  2. 99.肺炎支原体对下列哪些物质敏感

    • A.青霉素
    • B.两性霉素
    • C.洋地黄苷
    • D.亚甲蓝
    • E.醋酸铊
  3. 100.对LDL受体叙述正确的是

    • A.LDL受体配体结合结构域也称ApoBl00E受体
    • B.LDL受体只能在ApoE存在的情况下可以结合LDL
    • C.LDL受体可以结合LDL
    • D.LDL受体在ApoE存在的情况既可以结合LDL,又可以结合VLDL
    • E.LDL受体主要功能是通过摄取Ch进入细胞内
  4. 96.出生后,血液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基本相等的2次交叉时间在

    • A.6~9d
    • B.2岁半~3岁
    • C.3~4岁
    • D.4~5岁
    • E.6~7岁
  5. 97.血浆白蛋白的功能有

    • A.维持胶体渗透压
    • B.运输某些物质,尤其是脂溶性物质
    • C.免疫功能
    • D.维持血浆的正常pH
    • E.营养作用
  6. 大细胞低色素红细胞见于

    •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B.缺铁性贫血
    • C.再生障碍性贫血
    • D.白血病
    • E.恶性贫血
  7. 95.与缺铁性贫血相关的指标是

    • A.MCV<80fl
    • B.MCV<27pg
    • C.MCV<0.32
    • D.外周血成熟红细胞中心苍白区扩大
    • E.网织红细胞0.001
  8. (93~94题共用备选答案)

    •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B.缺铁性贫血
    • C.再生障碍性贫血
    • D.白血病
    • E.恶性贫血    93.小细胞低色素红细胞最常见于    94.大细胞低色素红细胞见于
  9. (91~92题共用备选答案)

    • A.CRH
    • B.GHRH
    • C.TRH
    • D.GnRH
    • E.PRH    91.调节FSH和I.H分泌的是    92.调节生长激素分泌的是
  10. 小细胞低色素红细胞最常见于

    •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B.缺铁性贫血
    • C.再生障碍性贫血
    • D.白血病
    • E.恶性贫血
  11. 90.影响钙吸收的主要因素是

    • A.肠道pH
    • B.年龄
    • C.性别
    • D.食物中钙的量
    • E.肠蠕动加快
  12. 89.酶偶联间接连续监测法,选择指示酶的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指示酶对待测酶的产物特异
    • B.指示酶能在待测酶的“最适条件下”工作
    • C.指示酶应选K。小者
    • D.除加指示酶外还必须加入辅助酶
    • E.指示酶的V。等于或接近测定酶的V。
  13. 86.输血产生的血型抗体主要是

    • A.IgD
    • B.IgA
    • C.IgG
    • D.IgM
    • E.IgE
  14. 精浆中不存在的化学成分是

    • A.白蛋白
    • B.免疫球蛋白
    • C.纤溶酶
    • D.凝固酶
    • E.碱性磷酸酶
  15. 88.酶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是属于哪一种效应

    • A.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
    • B.降低反应的自由能
    • 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 D.降低底物能量水平
    • E.降低产物的能量水平
  16. 85.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

    • A.支气管哮喘
    • B.猩红热急性期
    •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D.伤寒急性期
    • E.寄生虫病
  17. 84.描述LDL过程中正确的是

    • A.运输内源性胆固醇
    • B.运输内源性三酰甘油
    • C.运输外源性胆固醇
    • D.运输外源性三酰甘油
    • E.既有内源性胆固醇,又有外源性胆固醇
  18. 82.渗出液的原因中致葡萄糖降低最明显的是

    • A.外伤
    • B.病毒感染
    • C.类风湿性积液
    • D.食管破裂性积液
    • E.化脓菌感染
  19. 81.淀粉酶按血浆酶的分类与来源是属于下列哪一类

    • A.血浆特异酶类
    • B.内分泌酶类
    • C.细胞酶
    • D.外分泌酶类
    • E.以上均是
  20. 83.符合漏出液特点的是积液蛋白质定量小于

    • A.50g/L
    • B.40g/L
    • C.60g/L
    • D.25g/L
    • E.70g/L
  21. 79.脑脊液的形成部位主要是

    • A.第三脑室
    • B.脑组织
    • C.脊髓蛛网膜
    • D.中脑导水管
    • E.脑室脉络丛
  22. 铁锈色痰常见于

    • A.慢性支气管炎
    • B.大叶性肺炎
    • C.肺脓肿
    • D.肺结核
    • E.支气管扩张
  23. 78.胰岛素的作用机制是

    • A.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改变膜成分的排列结构,这种变化的信息通过第二信使再引起细胞内生物学反应
    • B.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经过第二信使的传递直接参与糖代谢的调节
    • C.直接渗透到细胞内对糖代谢发挥作用
    • D.直接渗透到细胞内与核内蛋白结合而发挥作用
    • E.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对糖代谢发挥作用
  24. 77.胰岛素对糖代谢的作用中,不对的是

    • A.使肝葡萄糖激酶活性增强,有利于肝糖原合成
    • B.使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增加;有利于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
    • C.使血糖来源增高
    • D.促进糖转变成脂肪
    • E.促进糖氧化分解和抑制糖异生
  25. 76.根据阴离子间隙水平的高低可以判断

    • A.代谢性酸中毒
    • B.代谢性碱中毒
    • C.呼吸性酸中毒
    • D.呼吸性碱中毒
    • E.以上都不是
  26.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用于检测

    • A.I型变态反应
    • B.Ⅱ型变态反应
    • C.Ⅲ型变态反应
    • D.Ⅳ型变态反应
    • E.非变态反应
  27. 75.胃液中的碳酸氢盐是有哪种细胞分泌

    • A.主细胞
    • B.壁细胞
    • C.G细胞
    • D.黏液细胞
    • E.柱状上皮细胞
  28. 72.临床中AB0血型鉴定最常采用的方法为

    • A.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 B.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 C.玻片凝集法
    • D.试管凝集法
    • E.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29. 73.既有免疫黏附作用又有调理作用的主要补体裂解产物是

    • A.C2b
    • B.C3b
    • C.C4b
    • D.C5b
    • E.C-5b7
  30. 71.Il缶床上Rh血型的定义是根据红细胞上是否含有

    • A.D抗原
    • B.C抗原
    • C.E抗原
    • D.C抗原和e抗原
    • E.以上都不是
  31. 69.肾小球滤过率是用下述何种单位表示

    • A。%
    • B.mg/dl
    • C.mE%/L
    • D.ml/min
    • E.ml/g
  32. 70.肾病综合征病人出现的大量的蛋白尿是由于

    • A.肾小管不能对原尿中的蛋白质进行重吸收
    • B.机体内蛋白质合成过多
    • C.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对蛋白质通透性增加,肾小球滤过屏障发生异常
    • D.机体组织中蛋白质分解过多,需从尿中排泄
    • E.机体摄入的蛋白质过多
  33. 67.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不包括

    • A.促进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 B.增强抗感染和细胞杀伤效应
    • C.促进炎症过程。影响细胞代谢
    • D.促进和抑制其他细胞因子和膜表面分子的表达
    • E.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
  34. 68.细菌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特殊结构是

    • A.荚膜
    • B.鞭毛
    • C.菌毛
    • D.芽胞
    • E.线粒体
  35. 6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中含有哪种微量元素

    • A.铁
    • B.硒
    • C.钴
    • D.碘
    • E.镍
  36. 66.制备抗血清首次与第二次之间免疫接种的间隔时间通常为

    • A.3~5d
    • B.5~10d
    • C.10~20d
    • D.15~30d
    • E.40~50d
  37. 63.抗原与抗体结合发生交叉反应的原因是

    • A.抗原与抗体比例不合适
    • B.抗原和抗体的大小相近
    • C.不同抗原具有相同或相似抗原决定簇
    • D.抗体的分子量较大
  38. 64.评价一个新的检测系统时,不需要对下列哪个项目进行实验评估

    • A.精密度
    • B.准确度
    • C.分析灵敏度
    • D.不确定度
    • E.分析特异性
  39. 62.尿糖测定的方法学评价,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使尿试带法班氏法均假阳性
    • B.维生素C使尿试带法班氏法均假阴性
    • C.尿试带法和班氏法都是半定量试验
    • D.维生素C使尿试带法假阴性。班氏法假阳性
    • E.尿试带法是半定量试验,班氏法可定量
  40. 61.免疫球蛋白的型及亚型分类依据是

    • A.VH抗原性的不同
    • B.CH抗原性的不同
    • C.以上都不是
    • D.Cl。抗原性的不同
    • E.VL抗原性的不同
  41. 60.机体产生抗核抗体,可见于

    • A.多发性骨髓瘤
    • B.系统红斑狼疮
    • C.自身溶血性贫血
    • D.甲状腺肿大
    • E.萎缩性胃炎
  42. 59.有关铜蓝蛋白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是具有氧化酶活性的一种糖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
    • B.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为非急性时相蛋白
    • C.无遗传多态性
    • D.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E.淋巴网状系统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与铜蓝蛋白无关
  43. 57.多数补体分子属于

    • A.a-球蛋白
    • B.β-球蛋白
    • C.γ-球蛋白
    • D.脂蛋白
    • E.白蛋白
  44. 58.当某测定值在X±2SD的范围内,其可信限是

    • A.68%
    • B.99%
    • C.没有明确的规定
    • D.95%
    • E.90%
  45. 55.在钙磷代谢的调节中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是

    • A.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 B.升高血磷、降低血钙
    • C.增加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 D.减少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 E.增加血中钙、磷浓度
  46. 56.多联试带上的试剂块要比测试项目多一个空白块,其作用是

    • A.消除尿液本身的颜色在试剂块上分布不均等所产生的测试误差
    • B.空白对照
    • C.使每次测定试剂块的位置准确
    • D.标准对照
    • E.没有多大作用
  47. 54.在肝脏生物转化的结合反应中,最重要的结合反应是

    • A.谷胱甘肽结合
    • B.硫酸结合
    • C.乙酰基结合
    • D.甲基结合
    • E.葡萄糖醛酸结合
  48. 53.在生理浓度下,胰岛素对物质代谢调节作用叙述中,下列哪一种作用不被增强

    • A.细胞质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增强
    • B.DNA及RNA合成
    • C.葡萄糖的氧化磷酸化
    • D.脂肪合成代谢
    • E.糖的异生作用
  49. 52.在Beckman—Coulter JT型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中,在160~450fl分布范围内主要是

    • A.小淋巴细胞
    • B.大淋巴细胞
    • C.单核细胞
    • D.幼稚细胞
    • E.中性粒细胞
  50. 51.同工酶的正确叙述是

    • A.催化的功能相同
    • B.催化的功能不同
    • C.分子结构相同
    • D.电泳行为相同
    • E.K。相同
  51. 49.关于胆红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8一胆红素含量极其微少
    • B.结合胆红素溶解度高,可由尿排出
    • C.75%胆红素来自衰老红细胞的破坏
    • D.未结合胆红素疏水亲脂,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
    • E.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则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
  52. 关于淋巴细胞参与的细胞毒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可由Tc细胞引起
    • B.可由NK细胞引起
    • C.可由TIL细胞引起
    • D.常用的检测方法是3 H-TdR掺入法
    • E.可破坏靶细胞
  53. 关于尿蛋白质试带法检验的叙述,以下错误的是

    • A.黄疸尿对结果有影响
    • B.尿液pH对结果有影响
    • C.浑浊尿不影响比色
    • D.对白蛋白和球蛋白均敏感
    • E.尿液标本应新鲜
  54. 47.关于卵磷脂小体,错误的是

    • A.圆形或卵圆形
    • B.大小均匀
    • C.折光性强
    • D.形似血小板
    • E.尿中可出现
  55. 46.关于正常菌群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生物拮抗作用
    • B.具有营养作用
    • C.促进机体免疫
    • D.与生长和衰老有关
    • E.对人体无害,任何情况下均不致病
  56. 44.关于干化学法检查尿内RBC,错误的是

    • A.不同型号试纸带的敏感度不同
    • B.易热酶、肌红蛋白或菌尿可引起假阴性
    • C.其检测原理是根据Hb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
    • D.既可对完整的RBC反应,又能测定游离的Hb
    • E.大量维生素C可引起假阴性
  57. 关于β2微球蛋白叙述错误的是

    • A.近端肾小管损伤可导致尿中β2微球蛋白含量增高
    • B.尿液β2微球蛋白主要用于监测肾小管功能
    • C.血β2微球蛋白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 D.存在于所有有核的细胞表面
    • E.β2微球蛋白在尿中稳定
  58. 关于正常人痰液检查,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A.无自细胞
    • B.无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 C.无髓磷脂小体
    • D.无细菌
    • E.无红细胞
  59. 41.由实验室自己配制或商品,其中有关物质的量由参考方法定值的标准品为

    • A.一级标准品
    • B.二级标准品
    • C.控制物
    • D.参考物
    • E.原级参考物
  60. 42.全面质量管理的英文缩写为

    • A.TQM
    • B.QS
    • C.IQC
    • D.QA
    • E.QI
  61. 本一周蛋白尿开始出现絮状沉淀的温度是

    • A.20℃
    • B.30℃
    • C.80℃
    • D.56℃
    • E.100℃
  62. 40.正常人尿液离心沉渣镜检计数时白细胞一般少于

    • A.1个/HP
    • B.3个/HP
    • C.5个/HP
    • D.10个/HP
    • E.15个/HP
  63. 37.以下哪种变异属于细菌基因型的改变

    • A.变形杆菌迁徙现象的消失
    • B.在溶菌酶的作用下,细菌形成L型细菌
    • C.人工传代后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荚膜丢失
    • D.光滑型的沙门菌经人工培养后变成粗糙型
    • E.经质粒的转移而使细菌获新的耐药性
  64. 38.以下哪项是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共同成分或结构

    • A.脂多糖
    • B.磷壁酸
    • C.外膜
    • D.肽聚糖
    • E.以上均不是
  65. 36.世界上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的微生物学家是

    • A.郭霍
    • B.吕文虎克
    • C.弗莱明
    • D.汤飞凡
    • E.巴斯德
  66. 35.少尿是指24h尿量少于

    • A.0.2L
    • B.O.3L
    • C.0.4L
    • D.O.5L
    • E.1L
  67. 34.分泌的毒素能引起肌肉强直性痉挛的厌氧菌为

    • A.艰难梭菌
    • B.产黑色素类杆菌
    • C.破伤风梭菌
    • D.产气荚膜梭菌
    • E.肉毒梭菌
  68. 31.与炭疽芽胞杆菌无关的性状为

    • A.革兰阳性,有荚膜及芽胞的大杆菌
    • B.有动力
    • C.菌落呈卷发状,不溶血
    • D.液化明胶呈漏斗状
    • E.能分解多种糖类
  69. 32.内毒素的毒性作用不包括

    • A.热原性
    • B.具特异的组织亲和性,可针对性地侵犯靶组织
    • C.败血症休克
    • D.Shwartzman反应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 E.骨髓坏死与出血
  70. 分析仪器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不要进行波长校正

    • A.更换光源灯
    • B.重新安装
    • C.搬运或检修后
    • D.仪器工作不正常时
    • E.每星期校正一次
  71. 口服药物通过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 A.主动转运
    • B.被动扩散
    • C.滤过
    • D.易化扩散
    • E.胞饮
  72. 30.干化学尿糖检测原理是

    • A.葡萄糖氧化酶法
    • B.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 C.酸碱指示剂法
    • D.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
    • E.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法
  73. 下列有关协同凝集试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属于间接凝集反应
    • B.以金黄葡萄球菌作为颗粒性载体
    • C.菌体的细胞壁中含有SPA,可与IgG特异性结合
    • D.IgG通过其Fab段结合菌体
    • E.主要应用于可溶性抗原的检出
  74. 28.下列哪项指标可以评价AIDS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 A.CD2+/CD3+细胞比值
    • B.CD3+/CD4+细胞比值
    • C.CD3+/CD8+细胞比值
    • D.CD4+/CD8+细胞比值
    • E.CD2+/CD4+细胞比值
  75. 24.IRMA中,使用固相的抗原吸附剂的是

    • A.结合游离的受检抗原
    • B.结合过量的受检抗原
    • C.结合过量的已知抗原
    • D.结合游离的标记抗原
    • E.结合游离的标记抗体
  76. 26.下列关于HCT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与RBC数量有关
    • B.与RBC大小有关
    • C.将抗凝血自然沉降后所测的RBC在全血中所占百分比
    • D.在各种贫血时值会降低
    • E.大面积烧伤病人值常增高
  77. Tamm-Horsefull蛋白属于

    • A.球蛋白
    • B.糖蛋白
    • C.白蛋白
    • D.黏蛋白
    • E.免疫球蛋白重链
  78. 22.EMIT主要用来检测

    • A.抗原
    • B.抗体
    • C.抗原抗体复合物
    • D.不完全抗体
    • E.半抗原
  79. 23.HLA细胞学分型技术主要采用

    • A.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
    • B.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 C.凝集反应
    • D.补体综合试验
    • E.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80. 20.Dane颗粒是

    • A.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壳
    • B.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
    • C.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
    • D.乙型肝炎病毒
    • E.以上均不对
  81. 21.ELISA间接法通常用来检测

    • A.抗体
    • B.抗原
    • C.免疫复合物
    • D.抗抗体
    • E.半抗原
  82. 19.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骨髓易出现干抽、网状纤维增加的是

    • A.AML-M2
    • B.AML-M3
    • C.AML-M5
    • D.AML-M6
    • E.AML-M7
  83. 18.正常人的珠蛋白β链由多少个氨基酸组成

    • A.141个
    • B.142个
    • C.145个
    • D.146个
    • E.147个
  84.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 A.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 B.抗人球蛋白试验
    • C.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 D.酸溶血试验
    • E.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85. 16.Ⅳ型超敏反应中应用最广泛的皮肤试验是

    • A.白色念珠菌皮肤试验
    • B.毛发菌素皮肤试验
    • C.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 D.SK-SD皮肤试验
    • E.斑贴试验
  86. 15.在红细胞依次成熟的过程中,首先不再具有分裂能力的是

    • A.原始红细胞
    • B.早幼红细胞
    • C.中幼红细胞
    • D.晚幼红细胞
    • E.网织红细胞
  87. 13.下列哪项不是造血微环境成分

    • A.微循环系统
    • B.末梢神经
    • C.结缔组织及基质
    • D.巨核细胞
    • E.细胞因子
  88. 12.原始细胞的共同特点有

    • A.细胞质内有特异性颗粒
    • B.胞浆量较少
    • C.核仁不清楚
    • D.核染色质粗糙、密集、结块
    • E.胞体多较大,但巨核细胞例外
  89. 14.骨髓检查的禁忌证是

    • A.单纯性紫癜
    • 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C.白血病伴皮肤黏膜出血
    • D.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E.血友病
  90. 11.细胞抗凝系统是指

    • A.血管内皮细胞
    • B.嗜碱粒细胞
    • C.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
    • D.杆状核、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 E.肾小球旁细胞
  91. 10.不属于于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因子是

    • A.Ⅻ
    • B.Ⅶ
    • C.Ⅺ
    • D.Ⅸ
    • E.Ⅷ
  92. 9.关于凝血因子正确的描述是

    • A.存在于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共有l4种
    • B.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包括FⅡ、IV、Ⅸ、X
    • C.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辅助因子作用的是FV、VⅢ、Ⅲ
    • D.内外源凝血系统形成凝血活酶时,都需要FVⅢ的参与
    • E.因子Ⅶ和V主要含于正常人新鲜血清中
  93. 8.血小板聚集功能是指

    • A.血小板与红细胞之间的黏附
    • B.血小板与白细胞之间的黏附
    • C.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黏附
    • D.血小板与诱导剂之间的结合
    • E.血小板与钙离子之间的结合
  94. 5.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分类中属高度恶性的是

    • A.无裂细胞型
    • B.裂细胞型
    • C.小淋巴细胞性
    • D.淋巴浆细胞样
    • E.混合细胞型
  95. 7.下列哪项不符合M7

    • A.分为未成熟型和成熟型
    • B.未成熟型外周血有原巨核细胞
    • C.成熟型的骨髓及外周血中以单圆核和多圆核病态巨核细胞为主
    • D.未成熟型的骨髓中原巨核细胞>30%(非红系细胞)
    • E.未成熟型的骨髓中原巨核细胞<30%(所有有核细胞)
  96. 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血象特点是

    • A.白细胞分类原始、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
    • B.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
    • C.血小板增多
    • D.白细胞计数一定高于正常
    • E.自细胞分类以中幼粒以下阶段细胞明显增多为主
  97. 3.大多数慢性淋巴细胞自血病异常增生的细胞是

    • A.T辅助细胞
    • B.T抑制细胞
    • C.B细胞
    • D.NK细胞
    • E.淋巴系祖细胞
  98. 4.ALL-L2骨髓象

    • A.小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
    • B.小细胞为主,大小不一致
    • C.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
    • D.大细胞为主,大小不一致
    • E.大小细胞混合,各占一半左右
  99. 人类生殖细胞具有多少条染色体

    • A.1
    • B.2
    • C.22
    • D.23
    • E.46
  100. 关于临床实验室管理最核心的一点是

    • A.组织指挥
    • B.计划协调
    • C.对资源的有效整合
    • D.改进方法,提高效率
    • E.修改标准,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