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技术初级士考试试题2017年(综合练习)1
-
关于灰雾对照片影像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片灰雾值可以为零
- B.灰雾可以增加清晰度
- C.灰雾能够降低对比度
- D.显影处理不产生灰雾
- E.胶片自身不带有灰雾
-
属于肺实质的是
- A.血管
- B.肺泡
- C.淋巴
- D.神经
- E.结缔组织
-
关于胆囊的叙述,以下错误的是
- A.具有分泌和浓缩胆汁的功能
- B.位于肝的胆囊窝内
- C.胆囊底与腹前壁相贴
- D.胆囊呈长梨形
- E.胆囊容量约为40~60m1
-
下列关于心血管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心传导系统含窦房结、房室结和房室束
- B.正常心跳的起搏点是房室结
- C.动脉是运血离心的管道
- D.静脉是引导血液回心的管道
- E.静脉血管壁薄、管腔大、血容量大
-
有关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胃的上口接食管,称为贲门
- B.胃的下口接十二指肠,称为幽门
- C.胃贲门口下缘水平线以下为胃底
- D.贲门位于胃的内侧壁
- E.以贲门为中心半径2.5cm的区域,称贲门区
-
肝外形呈
- A.长梨形
- B.蚕豆形
- C.狭长形
- D.圆锥形
- E.不规则的楔形
-
产生X线对比度最好的系统是
- A.消化系统
- B.泌尿系统
- C.生殖系统
- D.呼吸系统
- E.循环系统
-
股骨干与股骨颈构成的颈干角约为
- A.155°
- B.145°
- C.135°
- D.125°
- E.115°
-
X线照片密度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光效应与管电压的n次方成正比
- B.感光效应与摄影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C.增感屏与胶片组合使用,影像密度大
- D.密度随被照体的厚度增大而增高
- E.密度与显影加工条件有关
-
SPECT显像条件选择,最适宜的7射线能量为
- A.60~80keV
- B.100~250keV
- C.511keV
- D.364keV
- E.300~400keV
-
软线摄影的管电压范围为
- A.25kV
- B.25~40kV
- C.40~100kV
- D.40~60kV
- E.100~200kV
-
下列组织哪项不是上皮组织
- A.口腔黏膜
- B.胃黏膜
- C.生殖上皮
- D.感觉上皮
- E.横纹肌
-
不属于上肢骨的是
- A.锁骨
- B.距骨
- C.肱骨
- D.三角骨
- E.肩胛骨
-
有关神经系统的组合,错误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脑
- B.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
- C.中枢神经系统——脊髓
- D.周围神经系统——内脏神经
- E.周围神经系统——交感神经
-
成人膀胱的容积为
- A.300~500ml
- B.100~200ml
- C.700~800ml
- D.500~700ml
- E.100~300ml
-
减少或消除散射线的方法中,下列哪项错误
- A.空气间隙法
- B.增加固有滤过
- C.使用遮线器
- D.加大管电压
- E.使用滤线栅
-
关于射线防护综合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特殊情况,应尽量少地接受X线的照射
- B.不影响诊断的情况下,尽量远离放射源进行照射
- C.实践的正当化,防护水平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
- D.不影响诊断的情况下,尽量缩短X线的照射时间
- E.X线检查时,非受照部位应尽量采用屏蔽防护
-
散射线主要产生于
- A.汤姆逊效应
- B.光电效应
- C.康普顿效应
- D.电子对效应
- E.光核效应
-
适当的X线量可改善照片对比度,是因为把组织的密度值移到了胶片特性曲线的
- A.趾部
- B.直线部
- C.肩部
- D.顶点
- E.反转部
-
软线摄影管电压的选择范围应是
- A.25~40kV
- B.45~60kV
- C.65~80kV
- D.85~100kV
- E.105~150kV
-
应用X线能量表现被照体信息状态,并以可见光学影像记录的技术称为
- A.影像
- B.信息信号
- C.成像系统
- D.摄影程序
- E.X线摄影
-
减小运动模糊的最有效方法是
- A.应用过滤板
- B.应用滤线栅
- C.应用增感屏
- D.小曝光条件
- E.短时间曝光
-
X线诊断机房的副防护应达到的铅当量是
- A.0.1mmPb
- B.0.2mmPb
- C.0.5mmPb
- D.1.0mmPb
- E.2.0mmPb
-
关于有效焦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线管内阳极靶面上受电子撞击的面积
- B.像面不同方位上实际焦点的投影
- C.从灯丝正面发出的电子所形成的焦点
- D.从灯丝侧方发出的电子所形成的焦点
- E.主焦点与副焦点共同形成有效焦点
-
关于胃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胃底腺的壁细胞分泌出盐酸,功能是杀菌
- B.胃底腺的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 C.胃黏液起到润滑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 D.胃液的pH为7.5
- E.胃液由胃酸、胃蛋白酶和黏液组成
-
临床上测定基础代谢率主要可反映
- A.甲状腺的功能
- B.甲状旁腺的功能
- C.胰岛的功能
- D.肾上腺的功能
- E.蛋白质代谢情况
-
与照片颗粒度关系最密切的是
- A.X线管焦点尺寸
- B.被照体的移动
- C.X线的光子数
- D.增感屏
- E.显影温度
-
关于横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胸、腹腔之间
- B.横膈又称膈肌
- C.膈的周围为肌质
- D.横膈分为左、右两叶及中央部
- E.在第10胸椎水平有腔静脉孔
-
肝总管和胆囊管共同汇合成
- A.肝总管
- B.胆总管
- C.十二指肠乳头
- D.肝内胆管
- E.壶腹括约
-
焦点的极限分辨率(R)的叙述,错误的是
- A.R是在规定测量条件下不能成像的最小空间频率值
- B.线量分布为单峰时,R大
- C.线量分布为多峰时,R小
- D.R值小的焦点成像性能好
- E.焦点尺寸小,R大
-
骨盆的构成中,不包括
- A.左侧髋骨
- B.右侧髋骨
- C.骶骨
- D.腰椎
- E.尾骨
-
与X线对比度无关的因素是
- A.X线波长
- B.线吸收系数
- C.增感屏增感系数
- D.人体组织的密度
- E.人体组织的原子序数
-
不属于跗骨范围的是
- A.距骨
- B.跟骨
- C.跖骨
- D.舟骨
- E.骰骨
-
透光率(T)的叙述,错误的是
- A.T=1/I。
- B.T的定义域是o≤T
- C.是指照片上某处的透光程度
- D.T=0时,表示入射光全部被吸收
- E.T=1时,表示入射光全部通过照片
-
对“WS”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威纳频谱英文的缩写
- B.是测量照片颗粒性的一种方法
- C.在影像学中以空间频率为变量的函数
- D.可分析出形成X线照片斑点原因及所占比例
- E.空间频率增加,量子斑点与照片斑点比例均增加
-
若保持感光效应不变,摄影距离增加1倍后管电流量应为原来的多少倍
- A.1倍
- B.2倍
- C.3倍
- D.4倍
- E.5倍
-
影响照片锐利度的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焦点的几何学模糊
- B.运动模糊
- C.屏一片体系的模糊
- D.最大的是运动模糊
- E.最大的是几何学模糊
-
下列结构中属于眼球外膜(纤维膜)的是
- A.角膜
- B.虹膜
- C.睫状体
- D.脉络膜
- E.视网膜
-
立位时胸膜腔位置最低处在
- A.胸膜顶部
- B.肺根
- C.肺底
- D.肋膈隐窝
- E.肺尖
-
散射线对像质影响最大的是
- A.密度
- B.对比度
- C.颗粒度
- D.失真度
- E.模糊度
-
直肠上端在什么平面与乙状结肠相接
- A.第五腰椎
- B.第一骶椎
- C.第二骶椎
- D.第三骶椎
- E.第四骶椎
-
下述情况,滤线栅切割效应最严重的是
- A.上下偏离栅焦距
- B.侧向倾斜栅焦距
- C.向上及侧向偏离栅焦距
- D.聚焦滤线栅反置使用
- E.向下及侧向偏离栅焦距
-
不开口于中鼻道的鼻窦是
- A.额窦
- B.上颌窦
- C.筛窦
- D.蝶窦
- E.筛窦前组
-
胶片对X线对比度的放大能力(胶片对比度)是指
- A.胶片α值
- B.胶片β值
- C.胶片γ值
- D.胶片δ值
- E.胶片ε值
-
几何学模糊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A.焦点大小
- B.物-片距
- C.胶片γ值
- D.焦-肢距
- E.散焦值
-
下列有关解剖学姿势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身体直立
- B.两眼平视
- C.上肢下垂
- D.手掌向前
- E.两足分开
-
关于超声物理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超声界面反射不敏感
- B.超声发射符合几何光学定律
- C.超声诊断仪利用大界面反射原理
- D.入射声束垂直大界面时回声反射强
- E.两种介质的声阻差愈大,界面反射愈强
-
关于听神经瘤描述错误的是( )
- A.脑外肿瘤
- B.内听道口扩大
- C.常有强化
- D.可坏死、囊变
- E.一般不影响第四脑室
-
关于γ照相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又称闪烁照相机
- B.能显示血流变化
- C.主要由5部分组成
- D.可以连续动态显像
- E.能显示脏器的功能
-
人体的基本组织不包括
- A.上皮组织
- B.结缔组织
- C.肌组织
- D.神经组织
- E.脂肪组织
-
两组织间产生最大X线对比度的是
- A.骨与肌肉
- B.肌肉与脂肪
- C.骨与脂肪
- D.肌肉与空气
- E.骨与空气
-
不与胃后壁毗邻的结构是
- A.胰
- B.肝左叶
- C.左肾上半部
- D.左肾上腺
- E.横结肠
-
颈椎中棘突最长的是
- A.第2颈椎
- B.第4颈椎
- C.第5颈椎
- D.第6颈椎
- E.第7颈椎
-
关于咽鼓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外侧份为软骨部,内侧份为骨部
- B.连通鼓室与咽部
- C.主要功能是传递声波
- D.内有三块听小骨
- E.听觉感受器位于此
-
关于肾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 B.肾皮质主要由肾小体构成
- C.肾髓质形成肾窦
- D.肾髓质由许多尿细管组成
- E.肾窦内有7~8个肾小盏
-
平静呼吸时胸式呼吸以哪种肌的活动为主
- A.膈肌
- B.腹肌
- C.肋间内肌
- D.肋间外肌
- E.胸大肌
-
焦点的极限分辨力(R)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X线管焦点的成像特性之一
- B.单位是LP/mm
- C.焦点上线量分布为单峰时,分辨力大
- D.焦点上线量分布为多峰时,分辨力小
- E.极限分辨力小的焦点成像性能比大的好
-
X线对比度是指
- A.透过物体两部分的X线强度之比
- B.透过物体两部分的X线强度之和
- C.透过物体两部分的X线强度之差
- D.透过物体两部分的X线强度之积
- E.透过物体两部分的X线强度平方和
-
有关照片对比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r值大的胶片获得照片对比度大
- B.使用增感屏可提高照片对比度
- C.高千伏摄影可提高照片的对比度
- D.降低散射线可提高照片对比度
- E.冲洗技术可直接影响照片对比度
-
关于腹直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腹直肌鞘中
- B.上窄下宽
- C.有5~6条横行的腱划
- D.腱划与鞘的前后层紧密愈合
- E.腹直肌鞘有完整的前后层
-
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 A.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 B.消化系统——消化食物
- C.消化系统——分泌激素
- D.消化系统——排出食物残渣
- E.消化系统——始于口腔止于肛门
-
有关输尿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肌性管道
- B.上接肾盂,下通膀胱
- C.可产生蠕动
- D.第1处狭窄在起始处
- E.第2处狭窄在与腰大肌交叉处
-
采用切线位摄影的理由是
- A.避免影像失真
- B.避免影像放大
- C.避免影像重叠
- D.提高影像对比
- E.降低影像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