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卫生职称考试(放射医学技士)初级专业知识练习卷一
-
致密骨的CT值是
- A.+1000
- B.100
- C.10
- D.0
- E.-1000
-
空气的CT值是
- A.+1000
- B.100
- C.10
- D.0
- E.-1000
-
水的CT值是
- A.+1000
- B.100
- C.10
- D.0
- E.-1000
-
扁平颗粒胶片的感光材料为
- A、AgCI
- B、AgBr
- C、Agl
- D、AgF
- E、AgBr+Agl
-
关于胶片颗粒叙述正确的是
- A、晶体颗粒大感光度低
- B、晶体颗粒分布均匀对比度低
- C、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大
- D、晶体颗粒小分辨力低
- E、晶体颗粒分布均匀颗粒性差
-
传统颗粒胶片的感光材料为
- A、AgCl
- B、AgBr
- C、Agl
- D、AgF
- E、AgBr+Agl
-
关于散射线对照片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X线穿过人体时产生散射线
- B、X线波长越短,产生的散射线越少
- C、受照射面积越小,产生的散射线越少
- D、散射线导致照片对比度下降
- E、散射线导致照片模糊
-
卤族元素氟、氯、溴、碘与银的化合物,统称为卤化银。这是一种具有感光性能的物质,起着记录影像的作用。卤化银是胶片产生影像的核心,从胶片制作到曝光、冲洗都是围绕着它进行的。卤化银是以微晶体状态存在,卤化银的感光作用是以每个晶体为单位进行的,胶片记录下来的影像效果,是千千万万个微小卤化银晶体感光效果的总和。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晶体颗粒的大小、分布会给影像效果带来影响。下列不能用于感光材料的是
- A、AgCl
- B、AgBr
- C、Agl
- D、AgF
- E、AgBr+Agl
-
MRI信号通常是指
- A、90°脉冲序列信号
- B、纵向恢复接收信号
- C、自由感应衰减信号
- D、共振吸收信号
- E、射频信号
-
MRI成像的基础是
- A、组织间吸收系数的差别
- B、组织间密度高低的差别
- C、组织间形态的差别
- D、组织间质子密度和弛豫时间的差别
- E、组织间大小的差别
-
外耳孔与同侧口角的连线称
- A、听眉线
- B、听眦线
- C、听眶线
- D、听鼻线
- E、听口线
-
下列有关准直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准直器狭缝宽度决定线束宽度
- B、准直器狭缝宽度决定扫描层厚
- C、准直器窗口呈狭缝状态
- D、准直器狭缝宽度决定扫描层距
- E、准直器位于X线窗口前端
-
经被检者右侧入射,从左侧射出的体位是
- A、左前斜位
- B、右前斜位
- C、左侧位
- D、右侧位
- E、轴位
-
由掌骨头和近节指骨底构成的关节称
- A、腕掌关节
- B、掌指关节
- C、胸锁关节
- D、肩锁关节
- E、手指间关节
-
显影的作用是
- A、形成潜影
- B、形成感光中心
- C、形成显影中心
- D、形成光密度影像
- E、形成灰雾中心
-
属于构成骨性胸廓的结构是
- A、胸骨、锁骨、肋骨
- B、锁骨、胸椎、胸骨
- C、胸椎、肋骨、肩胛骨
- D、胸骨、肋骨、胸椎
- E、肋骨、锁骨、肩胛骨
-
X线照射到直接FPD上时,X线光子使非晶硒激发出
- A、可见光
- B、电子空穴对
- C、荧光
- D、正电子
- E、低能X射线
-
有关X线影像重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物体的密度小于小物体,重叠的影像中可清楚看到小物体
- B、大物体的密度大于小物体,重叠的影像中看不到小物体
- C、大小物体的密度相等,重叠影像中可隐约看到小物体
- D、人体投影到胶片形成的平面影像,各组织的重叠可避免
- E、观察重叠影中密度低的物体影像,可选择CT成像
-
踝关节的组成,正确的是
- A、胫骨和距骨
- B、腓骨和距骨
- C、胫腓骨下端和距骨
- D、胫腓骨下端和舟骨
- E、胫腓骨下端和跟、距骨
-
使用切线位摄影的目的是
- A、避免失真
- B、避免重叠
- C、减小放大
- D、提高对比度
- E、提高放大率
-
不适合CT检查的
- A、软组织病变
- B、制定放疗计划和观察疗效
- C、肺间质病变
- D、骨折整复
- E、判断心肌组织活性
-
关于人体标准姿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直立
- B、两眼平视
- C、上肢下垂
- D、掌心相对
- E、足尖向前
-
下列体位中属于冠状摄影方向的是
- A、胸部右前斜位
- B、胸部左前斜位
- C、胸部后前位
- D、胸部前凸位
- E、胸部侧位
-
γ照相机获得的全身或局部组织的显像是
- A、平面显像
- B、断层显像
- C、阴性显像
- D、阳性显像
- E、介入显像
-
关于激光打印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光图像可多机输入
- B、打印格式多种,也可自行编辑
- C、可连续打印,存储、打印可并行
- D、激光打印图像是模拟图成像
- E、同时带有质量控制程序
-
直接平板探测器的线性度范围是
- A、1:10
- B、1:100
- C、1:1000
- D、1:10000
- E、1:100000
-
感光现象不包括
- A、互易律失效
- B、间歇曝光效应
- C、透光程度
- D、反转现象
- E、压力效应
-
关于对比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把照片上两种密度的差称作光学对比度
- B、光学对比度是透过光之比的对数值
- C、照片的对比度越高越好
- D、X线对比度主要取决于被照物质本身的因素
- E、胶片对比度系数表示胶片对X线对比度的放大能力
-
横向磁矩减少至最大值的37%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
- A.TE
- B.TR
- C.T2
- D.T1
- E.TI
-
普通X线胶片采用的卤化银主要是
- A、氟化银AgF
- B、氯化银AgCl
- C、溴化银AgBr
- D、碘化银AgI
- E、砹化银AgAt
-
直接放大摄影原理的主要依据是
- A.光学原理
- B.化学原理
- C.物理学原理
- D.几何学原理
- E.感光学原理
-
下列关于X线影像增强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X线影像增强器是特殊的电子真空管
- B、X线影像增强器无需暗适应,患者照射量减少
- C、X线影像增强器输出屏影像失真度不一致
- D、X线影像增强器输出屏的影像对比度增加
- E、X线影像增强器可接电视和录像系统
-
CT胶片在分类中属于
- A、单面药膜感蓝片
- B、单面药膜分色片
- C、单面药膜色盲片
- D、双面药膜感绿片
- E、双面药膜感蓝片
-
描述中心线与被照体间关系所说的矢状方向投射是指
- A.上下方向
- B.下上方向
- C.前后方向
- D.左右方向
- E.右左方向
-
关于数字影像处理中的灰度处理,不正确的是
- A、灰度处理用来改变影像的对比度
- B、谐调曲线是一组非线性曲线
- C、旋转中心为谐调曲线的中心密度
- D、旋转量越大,对比度越小
- E、谐调曲线移动量用于改变整幅影像的密度
-
放大摄影计算公式:M=1+H/F其中H代表
- A.放大率
- B.放大倍数
- C.焦点面积
- D.焦点一胶片距离
- E.模糊半影允许值
-
关于体层厚度的概念,正确的是
- A.被照肢体的厚度
- B.体层片上成像清晰的组织厚度
- C.病变组织的厚度
- D.X线穿透的组织厚度
- E.病灶到床面的厚度
-
关于前臂侧位摄影,错误的叙述是
- A、尺侧靠近暗盒
- B、桡侧靠近暗盒
- C、肘部屈曲约90°
- D、肩部尽量放低
- E、掌面垂直暗盒
-
关于TE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RF脉冲开始时到回波信号中心点的时间
- B.对采集一个回波信号的脉冲序列,TE是不固定的
- C.TE主要决定图像的T1对比度
- D.TE越短,横向弛豫越多
- E.TE越长,T2的权重越大
-
关于增感屏对影像效果影响的正确解释是
- A.降低影像对比度
- B.降低影像清晰度
- C.使影像层次增加
- D.显示微小结构
- E.减少量子斑点产生几率
-
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 A.保护剂——防止显影剂氧化
- B.保护剂——防止照片污染
- C.促进剂——稳定显影液pH值
- D.促进剂——促进显影剂的电离
- E.促进剂——促使乳剂层收缩
-
关于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
- B、纵隔面中间高处为肺门
- C、肺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
- D、左肺因心脏而窄长
- E、右肺因肝脏而宽短
-
影响DSA影像质量的因素有
- A、噪声
- B、运动伪影
- C、造影剂浓度
- D、被检者的器官状态和精神状态
- E、以上全是
-
椎骨横突向上翘的是
- A.第6颈椎
- B.第7颈椎
- C.第1胸椎
- D.第2胸椎
- E.第3胸椎
-
增感屏结构中反射层的作用是
- A.提高发光效率
- B.提高清晰度
- C.改善颗粒度
- D.控制量子斑点
- E.提高对比度
-
乳腺X线检查,下列最佳的方法为
- A、高千伏摄影
- B、钨钯X线片
- C、钼靶X线片
- D、胸部X线片
- E、以上都不是
-
螺旋CT扫描与传统CT扫描相比,前者最重要的优势是
- A、扫描速度快
- B、二维或三维成像效果好
- C、重建速度快
- D、体积扫描
- E、单层或多层连续扫描
-
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为
- A.矢状面
- B.冠状面
- C.水平面
- D.正中矢状面
- E.横切面
-
可用作银盐感光材料的是
- A.硫化银
- B.氯化银
- C.氟化银
- D.硫酸银
- E.硝酸银
-
属非离子型对比剂的是
- A、碘化钠
- B、碘番酸
- C、碘必乐
- D、碘酞葡胺
- E、泛影葡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