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卫生资格放射医学技术(士)资格考试专业实践能力专家预测试卷(二)
-
自动冲洗显影液中加入坚膜剂的作用是
- A.防止胶片乳剂膜因高温膨胀过度而脱落
- B.防止照片灰雾
- C.使胶片乳剂膜收敛固定
- D.使冲洗影像始终稳定
- E.防止显影剂氧化
-
三种面颅形态的分类,正确的是
- A.中等型
- B.平凹型
- C.凸面型
- D.曲面型
- E.平面型
-
胸椎压缩性骨折,正确的摄影体位是
- A.胸椎正位
- B.胸椎侧位
- C.胸椎斜位
- D.胸腰段正位
- E.胸腰段侧位 ,
-
男性盆腔CT检查,能观察的是
- A.生殖器肿瘤
- B.前列腺炎
- C.前列腺增生
- D.前列腺结核
- E.泌尿、生殖器外伤
-
CT增强中最常用的对比剂有
- A.氧气
- B.硫酸钡
- C.碘油
- D.离子型有机碘剂
- E.非离子型有机碘剂
-
下列选择,正确的是
- A.颈肋取正侧位
- B.类风湿以腰椎正位为主,包括两侧骶髂关节
- C.脊椎裂以腰骶部正位为主
- D.脊椎滑脱除常规正侧位外,加照双侧斜位
- E.骶尾骨骨折取正位
-
CT拍片与常规X线拍片相同之处是
- A.曝光方式
- B.胶片类型
- C.照片冲洗
- D.灰度调节
- E.图像格式
-
肺部病灶CT值的测量选用病变中间层面,其原因是
- A.容易测量
- B.病灶范围比较大
- C.是病灶的实质所在
- D.减少容积效应影响
- E.此层面增强效果好
-
在内耳CT扫描时,常选用
- A.软组织算法
- B.傅立叶图像重建算法
- C.高分辨率算法
- D.标准算法
- E.低通滤过加权算法
-
有关DSA的适应证,错误的是
- A.先天性心脏病
- B.血管先天性畸形
- C.严重的心力衰竭
- D.主动脉病变
- E.肺动脉病变
-
摄取同一部位,与常规相比,放大摄影条件正确的解释是
- A.两者条件相同
- B.需降低曝光量
- C.需增加曝光量
- D.很难确定增和减
- E.需降低kV
-
肘关节侧位摄影,叙述错误的是
- A.肘关节弯曲呈90°
- B.尺侧靠近台面
- C.掌面与台面垂直
- D.五指紧贴台面
- E.肩部与肘部平齐
-
CT拍片用的胶片属于
- A.双面药膜感蓝片
- B.单面药膜分色片
- C.单面药膜色盲片
- D.双面药膜感绿片
- E.单面药膜感蓝片
-
能较好地反映胆囊浓缩功能的造影方法是
- A.静脉法胆系造影
- B.口服法胆系造影
- C.术中胆道造影
- D.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 E.内窥镜逆行胆道造影
-
腰椎斜位标准片所见,错误的是
- A.第l~5腰椎及腰骶关节呈斜位,于照片正中显示
- B.各椎弓根投影于椎体正中或前l/3处
- C.各椎弓根投影于椎体后1/3处
- D.椎间隙显示良好,第3腰椎上、下面的两侧缘应重合
- E.与椎体相重叠的椎弓部结构应显示清晰
-
关于胸部侧位体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胸部侧位片定位
- B.由胸部正位片定层
- C.圆形病灶不可采用圆轨迹
- D.人体冠状面平行于台面
- E.取标准侧卧体位
-
减少和排除散射线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缩小照射野减少散射线
- B.用金属后背盖的暗盒减少散射线
- C.用遮线筒或缩光器来减少散射线
- D.选择高电压摄影的方法
- E.使用滤线栅法排除散射线
-
膈上肋骨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为
- A.浅呼吸摒气
- B.深呼气摒气
- C.深吸气摒气
- D.平静呼吸摒气
- E.腹式呼吸摒气
-
下面组合,错误的是
- A.视神经孔——Rhees’S
- B.岩骨半轴位——Towne’s
- C.瓦氏位——Water’S
- D.柯氏位——Caldweell’S
- E.许氏位——Stenever’s
-
上腹部CT检查前,一般需口服稀释的阳性对比剂,通常检查前30min一次口服的量是
- A.50~100ml
- B.100~200ml
- C.300~500ml
- D.800~1 000ml
- E.500~1 500ml
-
20cm水模中心测得的CT值标准偏差范围应是
- A.2~3HU
- B.2~7HU
- C.7~12HU
- D.12~18HU
- E.19~30HU
-
颅脑CT扫描采用的听眶线是
- A.外耳孔与外眼眦的连线
- B.外耳孔上缘与眶下缘的连线
- C.外耳孑L与眉上缘中点的连线
- D.外耳孔与鼻翼的连线
- E.外耳孔上缘与眶上缘的连线
-
不属于腰椎侧位诊断学标准要求的是
- A.椎体骨皮质和骨小梁清晰可见
- B.椎弓根、椎间孔和邻近软组织可见
- C.椎间关节及腰骶关节及棘突可见
- D.腰椎椎体各边缘无双边显示
- E.影像细节显示指标为0.5mm
-
CT图像后处理中电子放大的特点是
- A.图像放大,像素数量不变
- B.图像放大,像素数量成比例增加
- C.图像放大,像素数量成比例减少
- D.图像放大2倍,像素数增加4倍
- E.图像放大2倍,像素数减少4倍
-
对照片冲洗质量影响最重要的原因是
- A.显影液补充量调整偏低
- B.定影液补充量调整偏低
- C.显影液混入定影液
- D.定影液混入显影液
- E.冲洗水流量偏低
-
曝光量过度,影片密度反而下降,其原因是胶片的
- A.互易律失效
- B.间歇曝光效应
- C.反转现象
- D.静电效应
- E.压力效应
-
关于气管、支气管正位体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以胸骨角中点(气管分叉)为定位点
- B.胸骨角处胸厚1/2为气管层面
- C.气管层面减l.5cm为左主支气管
- D.气管层面减0.5cm为右主支气管
- E.层间距取2.5cm,上下各取1~2层
-
表示注药压力的统一标准单位是
- A.Pa
- B.ml
- C.ml/s
- D.mmHg
- E.kW
-
不能用于直接X线摄影的胶片是
- A.感蓝胶片
- B.感绿胶片
- C.红外激光片
- D.乳腺摄影正色胶片
- E.高清晰度摄影用胶片
-
属于肝脏排泄的对比剂是
- A.碘必乐
- B.碘苯酯
- C.碘番酸
- D.碘化油
- E.碘肽葡胺
-
不用任何导管,将对比剂直接注入检查部位的造影是
- A.静脉肾盂造影
- B.逆行肾盂造影
- C.膀胱造影
- D.男性尿道造影
- E.肾动脉造影
-
不能显示第l~2颈椎的体位是
- A.颈椎正位
- B.颈椎侧位
- C.开口位
- D.颈椎左前斜位
- E.颈椎右后斜位
-
肺部CT扫描,重点观察间质性、弥漫性病变时,一般采用
- A.软组织扫描模式
- B.高分辨率扫描模式
- C.重叠扫描方式
- D.局部放大扫描
- E.标准扫描模式
-
标准的跟骨轴位像,横径与纵径投影比例约为
- A.1:1
- B.1:1.5
- C.1:2
- D.1:2.5
- E.1:3
-
不符合胸部正位成像技术条件标准的是
- A.管电压取120~125kVD
- B.选用大宽容度屏/片组合,相对感度100
- C.滤线栅取10:1以上的栅比
- D.X线管总滤过不低于3.0mmAl
- E.采用自动曝光控制
-
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相比,硬件方面最大的改进是
- A.机架的孔径增加
- B.变压器的体积增大
- C.探测器的排数增加
- D.球管的体积缩小
- E.检查床的操作可遥控
-
下述关于肾脏CT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扫描前一周,禁服钡剂或含金属元素的药物
- B.扫描范围自肾上腺上方1cm至肾下极
- C.扫描前口服l.2%稀释对比剂l000ml
- D.通常平扫即可发现钙化或阳性结石
- E.肾脏CT不需要做增强扫描
-
下述用于CT图像合适的窗位组合是
- A.软组织0~60,肌肉(增强)60~150,肺—300,~—750
- B.软组织30~80,肌肉(增强)60~150,肺—300~—750
- C.软组织0~60,肌肉(增强)40~80,肺—300,~—750
- D.软组织0~60,肌肉(增强)60~150,肺—500,~—800
- E.软组织30~80,肌肉(增强)40~80,肺—300,~—750
-
与CT诊断定性无关的因素是
- A.病人的体型
- B.病程的长短
- C.辐射发射的时间
- D.病人的呼吸
- E.病变的性质
-
不能由CT机传输的是
- A.轴位扫描图像
- B.三维重组图像
- C.病人的信息
- D.扫描参数信息
- E.射线衰减信号
-
与摄影用X线管比,CT用X线管的突出特点是
- A.双焦点
- B.外形尺寸大
- C.额定功率大
- D.阳极热容量大
- E.有效焦点面积小
-
不符合胶片保存条件的是
- A.胶片要冷藏
- B.储存条件要标准
- C.防止压力效应的产生
- D.避免有害气体接触
- E.只要胶片不过期即可
-
CT拍片用的胶片属于
- A.单面药膜分色片
- B.双面药膜感蓝片
- C.单面药膜色盲片
- D.双面药膜感绿片
- E.单面药膜感蓝片
-
放大倍数相同,所需曝光条件最高的是
- A.腕关节放大摄影
- B.肘关节放大摄影
- C.膝关节放大摄影
- D.肋骨放大摄影
- E.肾动脉放大摄影
-
眼球异物定位摄影,放大率必须控制在
- A.1:1.0
- B.1:1.1
- C.1:1.3
- D.1:1.5
- E.1:2.0
-
静脉胆囊造影应用的对比剂是
- A.碘番酸
- B.碘阿芬酸
- C.胆影葡胺
- D.泛影葡胺
- E.欧乃派克
-
必须摄取包括横膈立位腹平片的是
- A.肠扭转
- B.肠梗阻
- C.肠套叠
- D.肠穿孔
- E.急性肠炎
-
摄双肾区片,中心线应通过
- A.剑突
- B.肚脐
- C.耻骨联合上缘
- D.剑突与肚脐连线中点
- E.剑突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
-
距骨下关节面呈切线位显示的摄影体位是
- A.足正位
- B.足斜位
- C.跟骨轴位
- D.跟骨侧位
- E.踝关节正位
-
常规采取仰卧正位体位摄影的是
- A.胸骨正位
- B.胆囊正位
- C.心脏正位
- D.膈下肋骨
- E.锁骨正位
-
中心线需向足侧倾斜25。的摄影体位是
- A.梅氏位
- B.许氏位
- C.汤氏位
- D.瓦氏位
- E.瑞氏位
-
在多囊肝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是一先天性疾病
- B.早期可无明显症状
- C.肝脏体积增大,密布大小不等的囊腔
- D.囊壁不均匀增厚,并可见乳头状突起
- E.常合并肾脏等其他脏器的多囊性病变
-
使用8:1滤线器进行骨与关节摄影,体厚要超过
- A.15cm
- B.10cm
- C.20cm
- D.25cm
- E.30cm
-
观察蝶鞍时最佳CT扫描方式选择是
- A.冠状扫描
- B.横断扫描
- C.矢状扫描
- D.横断+矢状
- E.横断扫描多方位重建
-
CT中,常用较大窗宽设置的部位是
- A.肾脏
- B.肝脏
- C.前列腺
- D.肺
- E.胆囊
-
肝脏CT检查,需要采用窄窗的疾病是
- A.肝腹水B。肝巨大恶性肿瘤
- B.肝脓肿
- C.脂肪肝
- D.肝硬化
-
CT图像测量无法解决的是
- A.病变的大小
- B.病变的性质
- C.病变的密度高低
- D.病变的大致体积
- E.病变增强前后CT值对比
-
四肢扫描,区分CT图像左右的操作是
- A.双侧对比摆位
- B.包括邻近关节
- C.包括软组织
- D.采用连续扫描法
- E.输入注释标记
-
下列定影液配方,错误的是
- A.硫代硫酸钠
- B.亚硫酸钠
- C.碳酸钠
- D.钾矾
- E.冰醋酸
-
水洗程度的检验,主要是检测从照片上流下来的水中有无
- A.定影剂
- B.保护剂
- C.中和剂
- D.坚膜剂
- E.抑制剂
-
肾区及输尿管前后位摄影,中心线经
- A.肚脐
- B.肚脐下3cm
- C.剑突到肚脐连线中点
- D.肚脐到耻骨联合连线中点
- E.剑突到耻骨联合连线中点
-
可用于静脉肾盂造影的对比剂是
- A.碘化油
- B.碘苯酯
- C.泛影葡胺
- D.碘化钠
- E.胆影葡胺
-
胸部正位摄影,胸厚测量的正确部位是
- A.第5胸椎水平
- B.第6胸椎水平
- C.第7胸椎水平
- D.第8胸椎水平
- E.第9胸椎水平
-
视神经孔后前轴位摄影,矢状面与台面呈
- A.33°
- B.43°
- C.53°
- D.63°
- E.73°
-
观察心脏器腔,较好的摄影体位是
- A.正位
- B.侧位
- C.左侧侧位
- D.右前斜位
- E.左前斜位
-
弥散性肝实质性病变简易实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
- A.MRI
- B.CT
- C.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 D.核医学(SPECT)
- E.超声
-
显像剂被脏器或组织摄取的机制与显像方法的关系,99mTc—DTPA肾动态显像为
- A.化学吸附
- B.细胞吞噬
- C.通透弥散
- D.选择性浓聚
- E.选择性排泄
-
扁平足,正确的摄影体位是
- A.单足水平侧位
- B.双足水平侧位
- C.单足倾斜侧位
- D.单足负重水平侧位
- E.双足负重水平侧位
-
甲状腺CT检查时的扫描范围是
- A.从舌骨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
- B.从舌骨下缘至主动脉弓下缘
- C.从舌骨下缘至主动脉弓上缘
- D.从舌骨上缘至胸锁关节上缘
- E.从舌骨下缘至胸锁关节上缘
-
腰椎椎间盘CT扫描的层厚/层距通常为
- A.10mm/10mm
- B.8mm/8mm
- C.5mm/5mm
- D.3~5mm/3~5mm
- E.1mm/lmm
-
采用眼眶CT冠状位检查的原因之一是
- A.确定眼眶内异物的方位
- B.有利于多方位图像重组
- C.显示的图像更为直观
- D.便于手术方案的制定
- E.主要在增强扫描时使用
-
下述对于目标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兴趣区层面采用薄的层厚/层距
- B.有时可对兴趣区作放大扫描
- C.薄层扫描部分需增加扫描剂量
- D.需采用超高分辨率算法成像
- E.兴趣区以外部分采用较大的层厚/层距
-
CT检查前去除被检部位的金属物品,其目的是
- A.防止金属物品卡入机器内
- B.防止金属物品划伤机器
- C.防止钱币、项链等贵重物品遗失
- D.防止扫描伪影产生
- E.防止金属物品在检查中发出声响
-
放大摄影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 A.应尽量减少运动模糊
- B.熟练掌握解剖知识
- C.依焦点尺寸计算允许放大倍数
- D.计算放大率以病灶至胶片的距离为准
- E.被照体不同层面的放大率相同
-
与照片对比度无关的因素是
- A.显影温度
- B.显影时间
- C.显影补充量
- D.X线管焦点
- E.胶片的平均斜率
-
下列病变,不适合立位摄影的是
- A.肠穿孔
- B.胸腔积液
- C.肠梗阻
- D.骨盆骨折
- E.脊柱侧弯症
-
排泄性胆道系统造影,与服用脂肪餐的意义无关的是
- A.胆总管的显示
- B.胆囊与肠内容或肠气的分离
- C.鉴别阳性结石
- D.胆囊收缩后,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 E.胆囊功能性疾患的诊断
-
关于许氏位(Suhller’)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俯卧
- B.头呈标准侧位
- C.被检侧耳郭前折
- D.需摄双侧以资对比
- E.中心线入射点为对侧外耳孔
-
颈椎侧位标准片中,错误的是
- A.第l~7颈椎位于照片正中
- B.下颌骨与椎体重叠
- C.各椎间隙及椎间关节清晰、锐利
- D.气管及颈部软组织层次可辨
- E.椎体骨纹理清晰
-
观察齿突疾病,正确的摄影体位是
- A.颈椎斜位
- B.颈椎过屈位
- C.颈椎正、侧位
- D.高颈椎仰卧水平侧位
- E.第l、2颈椎张口位
-
关于肘关节侧位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侧坐于摄影台侧
- B.前臂尺侧应靠近暗盒
- C.使肘部屈曲约呈90°
- D.肩部放低与肘部平齐
- E.掌面内旋平放于床面
-
关于胸部正位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患者胸部照片复查,应尽力确保照片密度的一致性
- B.曝光时间要短
- C.常规采取后前立位
- D.观察气管分叉部应采用低电压摄影技术
- E.高电压摄影技术可扩大观察范围
-
关于准直器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23 1常选用低能型准直器
- B.99mTc选用高能型准直器
- C.131I则选用高能型准直器
- D.考虑显像器官大小及厚度
- E.考虑放射性活度
-
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 A.类风湿性关节炎——双手正位
- B.垂体性侏儒——双手及腕关节正侧位
- C.扁平足——双足侧位
- D.跖骨头无菌性坏死——足正斜位
- E.肩关节脱位——站立后前位,两手持重两肩一次曝光
-
关于超声伪像产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显示断层图像与相应解剖断面图像间的差异
- B.是声像图中回声信息特殊的增添、减少或失真
- C.衰减声影、后方回声减少
- D.聚焦调节不当
- E.反射、折射导致回声失落
-
关于脾脏CT扫描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能区分良恶性肿瘤
- B.采用软组织扫描模式
- C.病人平静呼气后摒住呼吸
- D.检查前半小时口服阴性对比剂
- E.扫描范围自膈面向下扫完整个脾脏
-
CT的膝关节扫描可见内外两侧的半月板,其密度均匀,CT值在
- A.10~20HU
- B.30~40HU
- C.50~60HU
- D.70~90HU
- E.100~110HU
-
胸部CT软组织窗显示纵隔的窗宽和窗位分别是
- A.Wl 500~2 000,C一350~~500
- B.Wl 350~1 500,C一350~~500
- C.Wl 350~1 500,C一600 —800
- D.W300~400,C35~50
- E.W600~800,C一600
-
静脉团注法做肾脏CT增强,常用的剂量(成人)是
- A.10~20ml
- B.20~40ml
- C.40~60ml
- D.80~100ml
- E.100~150ml
-
眼球异物定位眼眶正位平片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采用柯氏位
- B.听眶线与台面呈67°
- C.鼻根下5cm处对应胶片中心
- D.观察眼眶内有无不透过性异物
- E.中心线经检查侧眼眶中心垂直摄入胶片
-
关于自动冲洗机定影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定影剂:硫代硫酸铵
- B.坚膜剂:钾矾、铬矾
- C.保护剂:无水亚硫酸钠
- D.中和剂:使pH值上升
- E.中和剂:无机酸、有机酸
-
关于过敏反应及其处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重度反应时出现休克
- B.轻度反应一般不需要治疗
- C.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停药
- D.碘化钠中毒时可继续进行造影
- E.循环系统衰竭时皮下注射0.5~lml l%0肾上腺素
-
中心线倾斜30°~35°的摄影体位是
- A.头颅正位
- B.汤氏位(Towne’s)
- C.颅底颌顶位
- D.视神经孔轴位
- E.颈静脉孔颏枕位
-
有关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简单易行
- B.常用50%泛影葡胺
- C.摄影体位选择双侧肾区正位
- D.可观察整个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
- E.急性泌尿系炎症用静脉肾盂造影
-
急性胃肠道穿孔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站立,上腹部后前正位
- B.站立位,胶片上缘齐乳头
- C.左侧卧位,胶片头侧齐乳头
- D.不能站立者可摄取左侧卧位
- E.中心线水平方向经第lo胸椎中点射入胶片
-
关于乳突摄影体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许氏位——25°侧位
- B.梅氏位——双45°位
- C.许氏位——显示后颅窝
- D.许氏位——显示双侧乳突侧位像专业实践能力
- E.梅氏位——显示双侧乳突轴位像
-
氟骨症摄影体位,正确的是
- A.双手正位
- B.腕关节正位
- C.骨盆正位
- D.颅骨正侧位
- E.双腕关节正侧位
-
用于足内侧弓下陷的检查位置是
- A.足正位
- B.足侧位
- C.全足正位
- D.足内斜位
- E.足负重侧位
-
颅底凹陷症的标准摄影体位是
- A.颅底颌顶位
- B.颅底顶颌位
- C.头颅汤氏位
- D.高颈椎侧位
- E.高颈椎颅底侧位
-
全手正位片影像不能显示的是
- A.指骨
- B.楔骨
- C.月骨
- D.钩骨
- E.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