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20年放射医学技术师(专业实践技能)专项练习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胸部CT扫描,以1omm层厚、层距计算,一般整个肺部的扫描层数为

    • A.25层左右
    • B.22层左右
    • C.20层左右
    • D.18层左右
    • E.16层左右
  2. 下列哪项不是肩关节正位影像的标准显示结构

    • A.肱骨头
    • B.肱骨滑车
    • C.肩关节盂
    • D.肩关节间隙
    • E.肱骨小结节
  3. 定影液中常用的中和剂是

    • A.硫酸
    • B.碳酸
    • C.磷酸
    • D.盐酸
    • E.冰醋酸
  4. 胸部高千伏摄影片的主要优点是

    • A.照片斑点少
    • B.密度高
    • C.对比度大
    • D.层次丰富
    • E.失真度小
  5. 关于气管、支气管正位体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以胸骨角中点(气管分义)为定位点
    • B.胸骨角处胸厚1/2为气管层面
    • C.气管层面减1.5cm为左主支气管
    • D.气管层面减0.5cm为右主支气管
    • E.层间距取2.5cm上下各取1~2层
  6. 关于脾脏CT扫描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能区分良恶性肿瘤
    • B.采用软组织扫描模式
    • C.病人平静呼气后屏住呼吸
    • D.检查前半小时口服阴性对比剂
    • E.扫描范围自膈面向下扫完整个脾脏
  7. 平片检查显示颅底结构的最佳体位是

    • A.头颅正位
    • B.头颅侧位
    • C.头颅切线位
    • D.颅底颌顶位
    • E.头颅半轴位
  8. 肱骨外科颈骨折,正确的摄影体位是

    • A.肱骨上端正位
    • B.肱骨近端侧位
    • C.肱骨上端斜位
    • D.肱骨下端侧位
    • E.肱骨上端正、侧位
  9. 患儿,6岁,心悸、乏力,易感冒,胸骨左缘可闻及杂音,扪及震颤。胸部正位摄片示心影增大,肺纹理多,呈充血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房间隔缺损
    • B.室间隔缺损
    • C.动脉导管未闭
    • D.肺动脉狭窄
    • E.法洛四联症
  10. 对照片冲洗质量影响最严重的原因是

    • A.显影液补充量调整偏低
    • B.定影液补充量调整偏低
    • C.显影液混入定影液
    • D.定影液混入显影液
    • E.冲洗水流量偏低
  11. 男性,34岁。反复咳脓痰,偶尔痰中带血丝,双下肺呼吸音增粗。下列诊断最可能是

    • A.慢性支气管炎
    • B.气胸
    • C.支气管扩张
    • D.肺水肿
    • E.支气管哮喘
  12. 多普勒超声伪像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脏采用2~3MHz探头
    • B.腹部采用3.5~5MHz探头
    • C.浅表器官采用>7MHz探头
    • D.测浅表组织低速血流用低频率探头
    • E.深部组织血流多普勒频移用较低频率探头
  13. DSA术前的药品准备,不包括

    • A.对比剂
    • B.栓塞剂
    • C.抗凝剂
    • D.镇定剂
    • E.化疗药
  14. 男,18岁,疲乏,贫血貌,CT示脾前缘近切迹处多发小针状低密度区,部分略呈小锥形,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脾钝挫伤
    • B.脾血管瘤
    • C.脾淋巴癌
    • D.脾脏梗死
    • E.脾脏囊肿
  15. 囊性畸胎瘤发生于

    • A.卵巢
    • B.宫体
    • C.宫颈
    • D.输卵管
    • E.盆腔
  16. 头颅后前位摄影,显示于眼眶内的影像是

    • A.听骨
    • B.乳突
    • C.眶下裂
    • D.内听道
    • E.眶上裂
  17. 胸壁、胸膜腔的超声检查方法,错误的是

    • A.患者双手上抬或抱头
    • B.需排除骨骼、脂肪、肌肉干扰
    • C.肺外周小病变用2.5~5MHz凸阵探头
    • D.充分利用呼气、吸气状态观察病变
    • E.超声窗窄小病变用3~4MHz小凸阵探头
  18. 颅脑CT增强扫描不能显示病变的

    • A.形态
    • B.大小
    • C.位置
    • D.数目
    • E.病理分类
  19. 自动冲洗机显影温度在

    • A.20~23℃
    • B.24~26℃
    • C.27~32℃
    • D.33~35℃
    • E.36~40℃
  20. 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相比,硬件方面最大的改进是

    • A.机架的孔径增加
    • B.变压器的体积增大
    • C.探测器的排数增加
    • D.球管的体积缩小
    • E.检查床的操作可遥控
  21. 头颅侧位摄影时与胶片垂直的标志线是

    • A.听鼻线
    • B.听口线
    • C.瞳间线
    • D.听眦线
    • E.听眶线
  22. 下列哪项是导致照片灰雾过大的因素

    • A.定影时间过长
    • B.水洗时间过长
    • C.显影温度过高
    • D.胶片感度太低
    • E.定影温度过高
  23. 颅底颌顶位(轴位)照片影像不能显示的是

    • A.茎突
    • B.额窦
    • C.蝶窦
    • D.喙突
    • E.乳突
  24. 显示视神经孔的摄影体位是

    • A.柯氏位(Caldwell)
    • B.瓦氏位(Water)
    • C.斯氏位(Stenever)
    • D.劳氏位(Law)
    • E.瑞氏位(Rhees)
  25. 下列造影组合,错误的是

    • A.膝关节-空气
    • B.心血管—碘油
    • C.消化道—钡剂
    • D.椎管—碘苯酯
    • E.膀胱—双重对比
  26. 不能显示跟骨影像的摄影体位是

    • A.足正位
    • B.足侧位
    • C.全足正位
    • D.跟骨侧位
    • E.跟骨轴位像
  27. 膝关节前后位,中心线投射点应为

    • A.髌骨上缘
    • B.髌骨中点
    • C.髌骨下缘
    • D.膑骨下缘5cm
    • E.胫骨隆突
  28. 腰骶关节前后位摄影,中心线应

    • A.垂直入射
    • B.向头侧倾斜15o或20o
    • C.向足侧倾斜15o或20o
    • D.向头侧倾斜30o
    • E.向足侧倾斜30o
  29. 某患者疑科雷(Colles)骨折,请选择合适的摄影体位

    • A.肘部正侧位
    • B.手部正斜位
    • C.肩部前后位
    • D.腕部正侧位
    • E.腕部外展位
  30. 扁平足,正确的摄影体位是

    • A.足侧位
    • B.足轴位
    • C.足斜位
    • D.足负重水平侧位
    • E.双曝光全足正位
  31. CT质量控制中最常用的测试空间分辨率方法是

    • A.PSF
    • B.LSF
    • C.CTF
    • D.MTF
    • E.ERF
  32. 关于CT准直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X线管套窗口前方
    • B.呈狭缝状态
    • C.决定X线扇束厚度
    • D.决定单层扫描层厚
    • E.决定扫描层距
  33. 腰椎斜位标准片所见,错误的是

    • A.1~5腰椎及腰骶关节呈斜位,于照片正中显示
    • B.各椎弓根投影于椎体正中或前1/3处
    • C.各椎弓根投影于椎体后1/3处
    • D.椎间隙显示良好,第3腰椎上、下面的两侧缘应重合
    • E.与椎体相重叠的椎弓部结构,应显示清晰
  34. 用作快速定影剂的物质是

    • A.硫代硫酸铵
    • B.硫氰化钠
    • C.氢氧化钾
    • D.碳酸氢钠
    • E.氢氧化钠
  35. 不属于静脉肾盂造影适应证的是

    • A.肾结核
    • B.肾肿瘤
    • C.肾结石
    • D.肾畸形
    • E.急性肾炎
  36. 柯氏位(Caldwell)摄影,听眦线与中心线的角度关系是

    • A.15o
    • B.23。
    • C.30o
    • D.37o
    • E.45o
  37. 中间处理是指

    • A.显影前的处理
    • B.定影前的处理
    • C.水洗前的处理
    • D.干燥前的处理
    • E.曝光前的处理
  38. 患者疑寰枢关节脱位,请从下列中选出最佳体位

    • A.颈椎正位
    • B.颈椎侧位
    • C.颈椎斜位
    • D.1、2颈椎张口位
    • E.颅底切线位
  39. 上颌窦检查,常规位置是

    • A.柯氏位(Caldwell)
    • B.瓦氏位(Water)
    • C.斯氏位(Stenever)
    • D.劳氏位(Law)
    • E.瑞氏位(Rhees)
  40. 女,23岁,右乳肿块1年余,1.5cm×1.5cm大小,位于外上象限,表面光滑,质韧易于推动,腋窝未触及肿块,应考虑的诊断是

    • A.乳腺癌
    • B.乳腺囊性增生病
    • C.炎性乳腺癌
    • D.急性乳腺炎
    • E.乳腺纤维腺瘤
  41. 子宫癌多见于

    • A.卵巢
    • B.宫体
    • C.宫颈
    • D.输卵管
    • E.盆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