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放射医学主治医师卫生中级职称专业实践能力备考冲刺卷二
-
肩胛骨前后位摄影,中心线应对准
- A.肱骨头
- B.喙突
- C.喙突下2cm
- D.喙突下5cm
- E.对侧腋下
-
肩锁关节后前位摄影,中心线应对准
- A.肱骨头
- B.喙突
- C.喙突下2cm
- D.喙突下5cm
- E.对侧腋下
-
肩关节穿胸侧位,中心线应对准
- A.肱骨头
- B.喙突
- C.喙突下2cm
- D.喙突下5cm
- E.对侧腋下
-
肝肾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査的原因不是
- A.不能正常显影
- B.损伤肝肾功能
- C.必然发生过敏反应
- D.不能正常排泄对比剂
- E.机体抵抗力低下
-
肩关节前后位摄影,中心线应对准
- A.肱骨头
- B.喙突
- C.喙突下2cm
- D.喙突下5cm
- E.对侧腋下
-
静脉尿路造影时检査前12小时禁食、水的原因是
- A.不需要
- B.减轻体重
- C.防止过敏反应时呕吐造成窒息
- D.防止对比剂与食物发生化学反应
- E.防止干扰对比剂显示影像
-
(题干)在X线摄影中,使用对比剂可以增加组织间的对比,有助于形成影像。逆行肾盂造影对比剂用量是一侧注射
- A.2ml&5-7ml
- B.8-15ml
- C.20ml
- D.80-100ml
-
影像检査的中心线或定位线是
- A.两嘴角连线中点
- B.头端倾斜10°-15°角,经甲状软骨射入
- C.经第6胸椎垂直射入
- D.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前后缘连线中点
- E.足侧倾斜10°角,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中点
-
首选的影像学检査为
- A.心脏超声
- B.寰枢椎张口位片
- C.胸部正位片
- D.颈椎正位片
- E.颈部MRI检査
-
关于该患儿检査标准影像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 A.上、中切牙牙冠与枕骨底部相重,枢椎齿突不与枕骨重叠
- B.肺门阴影结构可辨
- C.从颈部到气管分叉部能连续追踪到气管影像
- D.各椎体前后缘均无双缘现象
- E.椎间孔呈卵圆形,边缘锐利
-
与胸部CT扫描技术无关的是
- A.患者仰卧、头先进
- B.侧面定位线对准人体正中冠状面
- C.定位像为胸部前后正位像
- D.扫描基线从腦顶开始
- E.常规胸部CT扫描釆用螈旋扫描,层厚10mm,间隔10mm
-
(题干)患儿,男,8岁,感冒后头疼、歪头10天。査体:颈部活动受限,不能平卧。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A.喉炎
- B.支气管肺炎
- C.寰枢椎关节半脱位
- D.斜颈
- E.心肌炎
-
膀胱扫描和卵巢所采用扫描序列不合理的是
- A.膀胱扫描采用梯度回波加脂肪饱和T1WI序列
- B.膀胱扫描采用梯度回波加脂肪饱和T2WI序列
- C.观察卵巢病变采用T1WI横断面或冠状面扫描最佳
- D.观察卵巢病变采用T2WI横断面或冠状面扫描最佳
- E.采用高分辨、多次平均扫描
-
关于3D-PC-MRA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优点为仅血流呈高信号,背景抑制优于3D-T0F
- B.可用于分析可疑病变区的细节,检査流量与方向
- C.大量血肿未吸收时,观察被血肿掩盖的血管病变
- D.缺点是在中、低场磁共振成像时间较长
- E.成像容积内信号不均勻
-
腰骶关节前后位摄影,中心线应
- A、垂直入射
- B、向头侧倾斜15°或20°
- C、向足侧倾斜15°或20°
- D、向头侧倾斜30°
- E、向足侧倾斜30°
-
关于自动冲洗机定影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定影剂:硫代硫酸铵
- B、坚膜剂:钾矾、铬矾
- C、保护剂:无水亚硫酸钠
- D、中和剂:使pH上升
- E、中和剂:无机酸、有机酸
-
CT对比剂注射方法中,比较适用于头颅CT扫描的注射方法是
- A、静脉滴注法
- B、静脉团注法
- C、静脉滴注团注法
- D、静脉团注滴注法
- E、静脉多次团注法
-
CR的图像处理功能,不包括( )
- A.灰阶处理
- B.窗位处理
- C.时间减影处理
- D.能量减影处理
- E.磁信号处理
-
下列脏器或组织,哪个不能在平片摄影中显示出来( )
- A.肾脏
- B.籽骨
- C.心脏
- D.甲状软骨
- E.胆囊
-
椎动脉造影常规标准体位应选
- A、正位
- B、水平侧位
- C、正位+斜位
- D、正位+水平侧位
- E、水平侧位+汤氏位
-
下列各部位的造影,哪个不能用阴性造影剂( )
- A.关节
- B.膀胱
- C.脑室
- D.脑血管
- E.纵隔
-
肠梗阻检查,常规应摄取
- A、腹部仰卧前后位
- B、腹部仰卧斜位
- C、腹部仰卧侧位
- D、腹部站立前后位
- E、腹部俯卧后前位
-
与X线照片的密度、对比度、锐利度三者都有关系的是下面哪项( )
- A.增感屏
- B.摄影时间
- C.管电流
- D.水洗
- E.摄影距离
-
下面对颈部血管造影扫描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患者仰卧,头后仰,使下颌支与扫描床面垂直
- B、在颈部侧位定位像上,设定从胸腔入口至颅底的扫描区域
- C、静脉注射对比剂100ml,流速5ml/s
- D、单层螺旋的扫描层厚2~3mm,间隔1~1.5mm;多层螺旋的扫描层厚0.75~1mm,重建层厚1mm,间隔0.7~1mm
- E、延迟扫描时间15~18秒
-
具有较高的物体对比度的是下面叙述的人体哪个部位( )
- A.腹部
- B.胸部
- C.头颅
- D.骨盆
- E.足
-
肝胆脾MRI扫描技术不包括
- A、检查前空腹12小时以上,训练病人屏气
- B、将呼吸门控感应器安放在上腹正中
- C、线圈用体部相控阵体部线圈、体线圈
- D、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为2D-FLASH-FS
- E、腹部增强扫描一般采用动态增强扫描
-
放射线工作人员的定期健康检查,应每年检查一次,其中 血液检查项中,不包括哪一项( )
- A.红细胞计数
- B.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
- C.血红蛋白
- D.血压测定
- E.全血比重
-
关于CT扫描方法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
- A.高分辨率CT扫描:通过薄层或超薄层、高的输出量、足够大的矩阵、骨算法和小视野图像重建,获得良好的组织细微结构及髙的图像空间分辨率的CT扫描方法
- B.动态扫描:指静脉团注对比剂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某一组织器官进行快速连续扫描,扫描结束后再重建图像的方法
- C.薄层扫描:是指扫描层厚小于3mm的扫描,一般采用1?2mm
- D.目标扫描:又称靶扫描或放大扫描,是对兴趣区进行扫描的一种方法
- E.重叠扫描:指层间距小于层厚,使相邻的扫描层面部分重叠的CT扫描
-
与胸部CT扫描技术无关的是
- A、患者仰卧、头先进
- B、侧面定位线对准人体正中冠状面
- C、定位像为胸部前后正位像
- D、扫描基线从膈顶开始
- E、常规胸部CT扫描采用螺旋扫描,层厚10mm,间隔10mm
-
电离电荷在下述什么物质中易被收集起来( )
- A.骨骼
- B.气体
- C.肌肉
- D.肠管
- E.体液
-
X线摄影的能量范围内,利用了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哪种形式( )
- A.光蜕变
- B.康普顿散射
- C.电子产生
- D.光核反应
- E.以上都不是
-
关于DR操作,下列错误的是
- A、平板探测器在整洁和适当的环境条件才能发挥最佳性能
- B、每次开机应按要求预热
- C、不具备自动跟踪功能
- D、不需要根据摄影部位大小选择不同的平板探测器
- E、影像处理参数丰富
-
高千伏摄影,主要用于哪个部位的检查( )
- A.骨骼
- B.胸部
- C.乳腺
- D.四肢软组织
- E.腹部
-
关于耳部CT扫描技术,下列错误的是
- A、横断位扫描,两外耳孔与床面等距
- B、颞骨横断位扫描常用0°和30°断面
- C、0°轴位扫描时,头稍仰,使听眶线与床面垂直
- D、30°轴位扫描时,头稍前屈,使昕眉线与床面垂直
- E、扫描范围从外耳道下缘至眼眶上缘
-
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病人,观察左心房最佳位置是( )
- A.胸部左前斜(吞钡)位
- B.胸部右前斜(吞钡)位
- C.胸部后前位
- D.胸部侧位
- E.胸前右后斜位
-
关于腹部脏器的增强扫描CT检查,错误的是
- A、采用静脉内团注法
- B、门脉期延迟扫描时间60~70秒
- C、实质期延迟扫描时间85~90秒
- D、怀疑肝血管瘤,则实质期的延迟扫描时间为30~50分钟
- E、肾脏增强扫描通常应扫描皮质期、髓质期和分泌期
-
自动冲洗机药液温度监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监视冲洗机温度指示与控制是否正常
- B、用水银式温度计测量药液温度
- C、用金属温度计测量药液温度
- D、用电子温度计测量药液温度
- E、每月最少监测一次
-
X线胶片的核心物质是( )
- A.卤化银
- B.明胶
- C.片基
- D.色素
- E.胶体银
-
体表可触摸到的突出骨性标志,不包括
- A、髂前上棘
- B、耻骨联合
- C、桡骨小头
- D、坐骨结节
- E、第11肋前端
-
X线有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生物特性,下面哪一项属于化学特性( )
- A.穿透作用
- B.荧光作用
- C.电离作用
- D.干涉与衍射、反射与折射作用
- E.感光作用
-
表示踝关节侧位体位标准的标志是
- A、胫腓骨长轴投影于胶片长轴中线
- B、距骨胫距关节面无双边
- C、踝关节位于照片下1/3正中显示
- D、踝关节诸骨纹理清晰可见
- E、踝关节周围软组织层次丰富清晰
-
下面关于X线性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 A.X线与紫外线一样,均为电磁波
- B.X线具有波动和微粒的二象性
- C.X线的干涉与衍射现象,证明了它的波动性,康普顿效应则证明了它的微粒性
- D.光电效应也证明了它的波动性
- E.X线不具有质量和电荷
-
X线产生中,电子从阴极射向阳极所获的能量,决定于下面的哪个因素( )
- A.X线管灯丝加热电压
- B.两极间的管电压
- C.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 D.管电流
- E.阴极灯丝的焦点大小
-
汤氏位照片显示,以下不正确的是
- A、照片包括全部枕骨、岩骨、眶骨及下颌骨升支
- B、矢状缝与鼻中隔连线位于照片正中
- C、两侧内听道位于岩骨正中清晰显示
- D、鞍背于枕骨大孔内1/2处清晰显示
- E、圆孔、卵圆孔、棘孔可清晰显示
-
关于标准腰椎前后位摄影,以下错误的是
- A、双髋、膝屈曲,双足踏床面,使腰部贴近床面,减少生理弯曲度
- B、必须使用滤线器
- C、中心线对准脐下3cm垂直射人探测器
- D、照片包括第11胸椎至第2骶椎全部椎骨及两侧腰大肌
- E、第3腰椎椎体各缘呈切线状显示,无双边现象,椎间隙清晰可见
-
关于X线的产生应具备的条件,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 A.电子云
- B.高真空
- C.电子的高速运动
- D.阳极靶
- E.电子的骤然加速
-
出生时未发育的鼻窦是( )
- A.额窦
- B.筛窦
- C.蝶窦
- D.上颌窦
- E.以上都是
-
侧位X线片成人眼眶呈( )
- A.锥形
- B.圆形
- C.长方形
- D.卵圆形
- E.椭圆形
-
腹部MRA技术不包括
- A.不需禁食
- B.线圈体线圈、体部相控阵体部线圈
- C.扫描技术釆用3D-CE-MRA技术的超快速三维梯度回波序列3D-FISP
- D.采集成像一般取6次
- E.根据病情可分别得到动脉期和门静脉期
-
在诊断盆腔动脉血管疾病方面最好的成像方式是
- A、2D-TOF
- B、3D-TOF
- C、2D-PC
- D、3D-PC
- E、3D-CE-M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