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放射医学)复习测试题一
-
代表听眶线的英文缩写是 ( )
- A.EML
- B.OML
- C.RBL
- D.SML
- E.TBL
-
X线信息影像转换成可见密度影像,转换介质不含 ( )
- A.增感屏一胶片系统
- B.影像增强器系统
- C.电影胶片
- D.观片灯
- E.荧光屏
-
喉部CT扫描体位,仰头目的在于 ( )
- A.病人舒服
- B.头不易动
- C.便于定位
- D.喉室打开
- E.防止下颌骨伪影
-
以下有关像素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A.像素大小与图像的分辨率高低成正比
- B.像素与体素之间关系
- C.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称为像素
- D.像素就是体素
- E.像素是一个三维概念
-
以下哪项不是CTA增强扫描动脉期的影像表现 ( )
- A.原发性肝癌明显强化
- B.肝实质明显强化
- C.肾脏强化不明显
- D.脾脏花斑状强化
- E.腹主动脉强化不明显
-
对于胸部CT导向穿刺活检的论述,错误的是 ( )
- A.利用目标扫描选择出最佳定位层面
- B.穿刺活检的定位层面病变显示应最大、最清晰
- C.穿刺时病人必须采取仰卧正位,保持不动
- D.穿刺针穿入后,应于该层面扫描确认准确与否
- E.穿刺针拔出,活检完毕,亦应继续扫几层
-
碘过敏试验最可靠的方法是 ( )
- A.皮内试验
- B.眼结膜试验
- C.舌下试验
- D.肌内注射试验
- E.静脉注射试验
-
对于肾脏CT扫描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
- A.肾皮质比肾髓质强化早
- B.肾盂充盈期,对肾盂结石价值最高
- C.强调平扫、动脉期、肾盂充盈期联合扫描
- D.动脉期,对肾肿瘤价值高
- E.疑结石者,必须平扫
-
CT的放大扫描实际上是 ( )
- A.采用了小焦点,而使图像质量保持不变
- B.缩小重建范围的一种扫描方法
- C.缩小了X线源与病人之间的距离
- D.增加了病人辐射剂量的总量
- E.放大倍数越大,图像越清晰
-
下列哪项不属于CT扫描成像基本步骤 ( )
- A.产生X线
- B.采集数据
- C.重建图像
- D.显示图像
- E.图像后处理
-
眼球异物定位最主要的目的是 ( )
- A.确定有无异物
- B.确定异物大小
- C.确定异物位置
- D.确定异物性质
- E.确定手术方案
-
CT增强扫描,脏器组织被增强的原因是 ( )
- A.对比剂在血管内与血红蛋白结合进入细胞内
- B.对比剂进入血管和细胞外腔间隙
- C.对比剂在血管内与红细胞结合进入细胞内
- D.对比剂进入血管,因渗透压高进入细胞
- E.对比剂随血液进入脏器的空腔内
-
下述中,关于像素和体素的不准确的概念是哪项 ( )
- A.CT图像的基本组成单元称为体素
- B.像素大小与图像的分辨率高低成反比
- C.体素是一个三维概念
- D.体素是被按矩阵排列分隔的基本成像单元
- E.像素实际上是体素在成像时的表现
-
注入对比剂后要求15min开始扫描的是 ( )
- A.氙气增强CT
- B.颅脑增强CT
- C.关节造影CT
- D.肝脏增强CT
- E.脊髓造影CT
-
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 )
- A.模/数转换器——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 B.阵列处理器——重建图像
- C.图像以数字形式存入——硬盘
- D.X线透过人体时——衰减
- E.从球管射出的X线首先通过——准直器
-
CT值定义公式中的常数(k)应该是 ( )
- A.500
- B.1000
- C.2000
- D.3000
- E.4000
-
有关副鼻窦扫描范围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 ( )
- A.副鼻窦横断扫描从上齿槽开始向上连续扫完额窦
- B.冠状面扫描,从外眦向后扫至颈前缘
- C.冠状面扫描,从颈前缘开始向前扫至额窦平面
- D.冠状面扫描基线应垂直听眶线
- E.横断位扫描基线应以听眉线一致
-
CT扫描时,入射人体的X线是 ( )
- A.一束γ射线
- B.近似单一能谱射线
- C.β射线
- D.散射线
- E.混合能谱射线
-
影响密度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是 ( )
- A.重建算法
- B.信噪比
- C.探测器孔径
- D.X线管电压
- E.模数转换效率
-
CT胶片在分类中属于 ( )
- A.单面药膜感蓝片
- B.单面药膜分色片
- C.单面药膜色盲片
- D.双面药膜感绿片
- E.双面药膜感蓝片
-
下列CT设备进展中,相对应用最早的技术是 ( )
- A.双排探测器系统应用
- B.螺旋CT扫描设备应用
- C.多层螺旋CT应用
- D.滑环技术的应用
- E.电子束CT技术的应用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的英文缩写是 ( )
- A.X-CT
- B.MRI
- C.ECT
- D.PET
- E.SPECT
-
减轻或消除CT图像部分容积效应,可采用 ( )
- A.提高扫描矩阵
- B.减小扫描层厚
- C.骨算法重建
- D.提高扫描X线条件
- E.加大扫描层距
-
显示野不变,矩阵缩小一半和显示野增加一倍,矩阵不变,其像素大小 ( )
- A.前者较后者大
- B.后者较前者大
- C.两者相等
- D.前者是后者两倍
- E.后者是前者两倍
-
如经肘正中静脉进行增强扫描,下列结构中哪一项最迟强化 ( )
- A.胰腺
- B.左右髂静脉
- C.脾脏
- D.上腔静脉
- E.肝脏
-
下列哪项不属于图像后处理技术 ( )
- A.多组CT值测量
- B.图像局部放大
- C.改变窗宽
- D.图像反转
- E.矢状重建
-
前臂静脉团注增强扫描,肺动脉的循环时大约为 ( )
- A.10±秒
- B.20±秒
- C.30±秒
- D.40±秒
- E.50±秒
-
部分容积效应中的部分容积的含义是 ( )
- A.所成像组织的面积
- B.图像中所显示的像素数
- C.相应大小的矩阵尺寸
- D.该扫描层面所包含的体素
- E.包含所有像素的乘积
-
矩阵256显示野6.4cm与矩阵512显示野12.8cm,两种图像的像素大小 ( )
- A.相等
- B.前者较后者大
- C.前者较后者小
- D.前者1mm,后者2mm
- E.前者0.25mm,后者0.125mm
-
显示野、矩阵、像素值三者关系的描述,哪个不妥 ( )
- A.显示野不变,矩阵加大,像素值变小
- B.显示野不变,矩阵加大,图像分辨率提高
- C.显示野不变,矩阵加大,图像重建时间长
- D.矩阵不变,加大显示野,像素值提高
- E.矩阵不变,像素值减半,显示野面积缩小4倍
-
下述颞颌关节疾病中,哪项不宜应用CT检查的是 ( )
- A.颞颌关节先天发育畸形
- B.颞颌关节外伤
- C.颞颌关节肿瘤
- D.颞颌关节炎症
- E.颞颌关节半月板损伤
-
当两个物体的密度差大于0.35%即可被CT分辩时,表明该CT机器的密度分辨率为 ( )
- A.1%
- B.3.5%
- C.10%
- D.0.35%
- E.以上都不是
-
与CT噪声无关的因素是 ( )
- A.X线剂量
- B.扫描层厚
- C.重建算法
- D.探测器的灵敏度
- E.FOV
-
CT值的单位是 ( )
- A.KW
- B.HU
- C.W
- D.L
- E.CM
-
对于CT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正确 ( )
- A.空间分辨率与被测物体间密度差成反比
- B.空间分辨率与探测器数目成反比
- C.不同重建方法得到的图像空间分辨率不同
- D.空间分辨率与探测器大小成正比
- E.空间分辨率与螺距无关
-
关于透光率(T)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域值为 0≤T≤1
- B.它是指照片上某处的透光程度
- C.T=1时,表明入射光全部被吸收
- D.T=1时,表明入射光全部通过照片
- E.在数值上等于透光程度与入射光强之比
-
下列不必进行增强扫描的是 ( )
- A.鉴别纵隔内结构
- B.鉴别血管肿块淋巴结
- C.大血管畸形
- D.肺肿块合并肺不张
- E.畸胎瘤
-
从肘静脉注入对比剂后,最迟到的是下列中的哪一部位 ( )
- A.上腔静脉
- B.右心房
- C.左心室
- D.锁骨下静脉
- E.降主动脉
-
腰骶关节前后位摄片,中心线的投射角度是 ( )
- A.垂直投射
- B.向头侧倾斜15°~20°
- C.向足侧倾斜15°~20°
- D.向头侧倾斜45°
- E.向足侧倾斜45°
-
与形成X线照片影像的要素无关的是 ( )
- A.照片密度
- B.照片的对比度
- C.照片的锐利度
- D.照片的颗粒度
- E.照片的几何精度